新冠病毒预防手册

<p>利津县凤凰实验中学七年级九班 韩政言</p> <p>&nbsp;&nbsp;&nbsp;&nbsp;&nbsp;2020年,新年来临,新冠病毒(2019-nCov ) 打破了我们这美好的新年气氛,让所有人避之不及。</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这期间有恐惧、有害怕、有无助,但也有一群逆行者给我们带来了希望的曙光。</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这可恶的新冠病毒吧。</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揭开新型冠状病毒神秘面纱。</span></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什么是新冠病毒</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冠状病毒属于套式病毒目、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是一类具有囊膜、基因组为线性单股正链的RNA病毒。病毒基因组5′端具有甲基化帽状结构,3′端具poly(A)尾,基因组全长27~32kb,是目前已知的RNA病毒中基因组最大的病毒。冠状病毒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因病毒的外表存在许多小小的突起(棘突),形似花冠而得名(图1)。</p> <p>在显微镜下新冠病毒是什么样子的?</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则创造出了一个可视化新冠病毒立体模型,结合了新冠病毒在显微镜下的形态以及日食的图像</p> <p>&nbsp;&nbsp;&nbsp;&nbsp;&nbsp;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制作了病毒模型,并通过尺子测量来估计病毒大小。</p><p>&nbsp;&nbsp;&nbsp;&nbsp;&nbsp;让我们来欣赏一下我制作的图片吧!</p> <p>新型冠状病毒的大小约为125纳米。这个概念可以解释为可见光的波长在400-760纳米之间。由此可见新型冠状病毒的大小远远小于可见光的波长。</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寻找新冠病毒的繁殖过程。</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18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新冠病毒的繁殖</span></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研究人员表示,每个受病毒感染的细胞会衍生出逾千粒病毒粒子。 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这一导致上万人感染的新型病毒正逐渐被揭开面纱。</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新型冠状病毒的薄片电子显微图像显示,病毒粒子从受感染细胞的表面释放出来。每个受感染的细胞会衍生出数以千计的病毒粒子,从而继续感染新细胞 。</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新病毒比SARS狡猾在哪儿</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狡猾!”“诡异!”这是林炳亮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一个最初印象。</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他告诉记者,截至目前,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还很不够,尽管科学家在一些机理问题上取得一些进展,但还有很多临床表现尚未找到原因,如潜伏期患者具有感染性、无症状患者也有感染性、某些患者特别是重症患者持续排毒时间较长等,都是其“狡猾”“诡异”之处。</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如今,科学家基于粪便已经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粪口传播途径的“可能存在”引发注意;此外,气溶胶传播途径的“可能存在”也陆续受到关注。林炳亮说,这些都在进行科学研究,相信很快会有结果。</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3.新冠病毒对人类的危害。</span></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新冠肺炎诊断中的“白肺”,究竟是指什么?</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最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人心,有一个词常常出现在患者病情描述中,“白肺”。但是,什么是白,什么是黑,你真的清楚吗?</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T及胸片中黑色代表着这个部位对于X射线的衰减能力弱,一般情况下也就意味着密度低。因而健康的肺充盈着呼吸的空气时,除了血管外的绝大部分在图像中应该是黑色的。当肺部出现异常的白色区域时,意味着该部位的密度升高,可能是炎症引起。由于胸片无法显示细微结构,因此当胸片呈一大片白色形成“白肺”时,患者的症状可能已经相当严重。</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正常人和患者的肺部照片对比。</p> <p>正常人的胸部X片及C T。</p> <p>新冠病毒确诊患者的胸部X片及CT。</p> <p>&nbsp;&nbsp;&nbsp;&nbsp;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p><p>1、发烧</p><p>2、咳嗽、胸闷气短</p><p>3、肌肉酸痛、乏力</p><p>4、呼吸衰竭</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4.探秘人体战“疫”的三条防线</span></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构成。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身体,它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可以清除异物。</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这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演化完善的天然防御功能,生来就有,不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主要由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组成。淋巴B细胞“负责”体液免疫;淋巴T细胞“负责”细胞免疫。第三道防线是后天防御功能,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又称)。后天性特异性免疫系统属于专一性免疫机制,针对一种抗原所生成的免疫淋巴细胞(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只能对同一种抗原发挥免疫功能,对变异或其他抗原无作用。</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5.科学预防新冠病毒的方法。</span></p> <p>&nbsp;&nbsp;&nbsp;&nbsp;什么是传染病?</p><p>&nbsp;&nbsp;&nbsp;&nbsp;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疾病,称为传染病。</p><p><br></p> <p>&nbsp;&nbsp;&nbsp;&nbsp;&nbsp;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p><p>&nbsp;&nbsp;&nbsp;&nbsp;&nbsp;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新冠肺炎的预防措施</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疫情面前,我们不仅仅需要强大的医疗,更需要病人自身良好的免疫力。但病毒肆虐时,在短期内迅速提升免疫力很难,我们普通人,应该怎么办?三句话:加强防护,好好睡觉,平和心态。</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第一,加强防护。居家是最好的防护,如果需要去人群密集、通风差的地方,比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去医院,一定要正确佩戴口罩。要勤洗手,不要用脏手去摸脸、揉眼睛、擦嘴、抠鼻子,这样很容易把手上的病毒带入人体。</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第二,保证睡眠。熬夜对人体免疫系统的破坏有“立竿见影”效果。熬夜会影响人体生物钟、影响免疫系统反应能力和防御能力,研究表明连续缺觉一周会对700多个对健康至关重要的基因产生影响,继而对健康产生长期影响。良好的睡眠可以增加人体对抗感染的能力。所以特殊时期,保证每天7—8小时良好睡眠比什么都重要。</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最后,平和心态,学会微笑。紧张、不安、焦虑,这些心理变化会通过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影响免疫力,免疫系统抵抗病原体的能力就会降低,更容易受到感染。同时,剧烈的心理变化还会引起很多身心疾病,比如失眠、头痛、血压波动、胃部不适、肠道功能紊乱等等。这些疾病会进一步削弱机体抵抗力。</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面临病毒威胁时,作为普通人,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以上方法保护好自己的免疫系统,剩下的,就交给公共卫生管理人员和医护人员。</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科学预防新冠肺炎</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新冠病毒来袭,侵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如何学会理性判断、预防,成为了普通大众的一道认知门槛。</p><p>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病毒战中,我们应该如何进行科学防卫和应对?对此,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具有丰富经验的传染病防治专家、病原生物与免疫专业研究学者,以及三甲医院临床一线专家,紧急编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手册》,从如何认识病毒、科学预防以及传染病相关知识等角度,为你提供一份科学的认知和预防指南。</p><p>&nbsp;&nbsp;&nbsp;&nbsp;&nbsp;TIP1:哪些人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人群普遍易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均可发生,与接触病毒的量有一定关系。如果一次接触大量病毒,即使免疫功能正常,也可能患病。对于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如老年人、孕产妇或存在肝肾功能障碍的人群,病情进展相对更快,严重程度更高。</p><p>是否感染主要取决于接触机会,并不是抵抗力强的人群感染的风险会更低。儿童的接触机会少,感染的概率低;同样的接触机会,老年人、有慢性病的人及抵抗力差的人感染概率更大。</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TIP2: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主要传播方式是经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包括手污染导致的自我接种)及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气溶胶近距离传播。</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冠状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通常是在某人接触到感染者的分泌物的时候。接触到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飞溅出的体液,或者和感染者握手,或手触摸感染者污染过的物品,然后又触摸自己的嘴、鼻子或眼睛,就可能感染病毒。</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TIP3:口罩是不是一直戴都有效?N95 口罩可以使用多久?</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新型冠状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通常是在人接触到感染者的分泌物的时候。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口罩,防护效果都是有限的,需定期更换。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更换口罩:呼吸阻抗明显增加时;口罩有破损时;</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口罩与面部无法密合时;口罩受污染(如染有血渍或飞沫等异物);曾使用与隔离病房或与病患接触(该口罩已被污染)。</p><p>目前,国外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对 N95 口罩的最佳佩戴时间没有明确结论,我国也尚未对口罩的使用时间做出相关规定。对N95口罩防护效率及佩戴时间的研究结果显示,N95 口罩佩戴 2天,过滤效率仍保持在95%以上,呼吸阻抗变化不大;佩戴 3 天过滤效率降低至94.7%。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建议:在 N95 口罩供应不充足的情况下,只要没有被明显弄脏或损坏(如折痕或撕裂),可以考虑重新使用。</p><p>&nbsp;&nbsp;&nbsp;&nbsp;&nbsp;TIP4:居家如何消毒?</p><p>(1)酒精:酒精能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凝固。消毒皮肤可使用 75% 医用酒精。</p><p>(2)蒸笼:从沸腾开始 20 分钟即可达到消毒目的,适用于消毒餐具和衣物。</p><p>(3)煮沸:100℃的温度也能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需要消毒杀菌的物品必须全部浸入水面。适用于消毒餐具、某些玩具、奶瓶等小件物品。</p><p>(4)天然紫外线:天然紫外线就是太阳光,杀菌效果不容忽视。适用于消毒空气、衣物、毛绒玩具、被褥等。</p><p>(5)空气清洁: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常通风换气是必要的,尤其在秋冬季节,别因为寒冷而忽视了通风。</p><p>(6)高锰酸钾溶液:使用 5‰高锰酸钾溶液可消毒餐具、蔬菜和水果,浸泡 1 分钟之后用干净饮用水再冲洗一遍即可。</p><p>(7)漂白粉:漂白粉能使细菌的酶失去活性,导致其死亡,是非常有效的消毒杀菌法。在桌椅、床、地板、墙面等使用 1% ~ 3%漂白水(漂白粉加清水),用抹布擦拭即可达到消毒目的。</p><p>(8)消毒液:消毒液包含氯,能有效消毒杀菌,直接稀释之后装在塑料壶即可进行消毒杀菌,但需要注意避开食物和餐具。适用于桌、椅、床、墙面、地板等。</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TIP5:冠状病毒那么厉害,肥皂和清水洗手能管用吗?</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有用。勤洗手,是预防鼻病毒、冠状病毒等病毒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通过充分涂抹肥皂和揉搓动作,能有效清除皮肤表面的污垢和微生物,而流水冲洗掉肥皂也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基于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世界卫生组织及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等权威机构均推荐用肥皂和清水(流水)充分洗手。</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TIP6:医用酒精倒在棉片上擦手、擦手机等能减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风险吗?</p><p>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效果。冠状病毒对有机溶剂和消毒剂敏感,75% 酒精、乙醚、氯仿、甲醛、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紫外线均可灭活病毒,因此酒精擦拭手部、手机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效果。</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TIP7:在公交车、地铁、轮船和飞机等公共交通设施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传染?</p><p>公交车、地铁、轮船和飞机等地方都人流密集,可佩戴口罩减少接触病原风险。在自己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将口鼻完全遮住,并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防止病原传播。</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6.疫情带给我们的思考和感悟。</span></p> <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面对疫情,我们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甚至灾难,态度只有一个,那就是积极的应对!</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做为我们当代的中学生,做为社会的一份子。当疫情来临时,做理性、自觉、积极学习的自己,就是我们中学生的当务之急。我们坚信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一定能战胜疫情。让我们众志成城、战胜疫情、我们春天见……</p> <p>中国加油💪武汉加油💪</p> <p>&nbsp;&nbsp;&nbsp;&nbsp;&nbsp;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医务人员义无反顾,挺身而出。他们成了逆向而行的孤胆英雄,在生死时速的生命通道上,毅然担起了救治病人,救死扶伤的社会重任。</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危难中,总有这样善良的人来温暖我们的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全国一线战士们奋力前行,一方受难,八方支援,让大家看到疫情之下的希望与阳光,让所有人都相信,这样的中国,一定能赢,致敬,逆行者!</p> <p>&nbsp;&nbsp;&nbsp;&nbsp;&nbsp;面对这场疫情的发生并非天灾,而是人祸,是贪婪的人类品尝大自然的野味,最终自食恶果。无论是十七年前的“非典”或是这次新冠病毒发生,都在不断的告诫人类要尊重大自然,与大自然的动植物和谐相处。</p> <p>疫情过后我在想……</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今年的新冠病毒给了我们一个对生命的考验,不要再被贪婪所支配,最终的结果是自食恶果。</p><p>&nbsp;&nbsp;&nbsp;&nbsp;&nbsp;作为中学生的我,一定响应国家的号召。安分守己的宅在家里好好学习。毕竟,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中国加油💪武汉加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