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方舱

张从丽

<p>每天都有人问起方舱里的工作情况,今天张导我就带着好奇的您走进方舱。进舱前先学习“方舱医院入住流程”、“方舱医院住院患者的诊疗方案”。</p> <p>这是我们在武汉的战场“汉阳体校方舱医院”,由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为依托单位,以及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和河北、吉林、安徽、云南、宁夏五省医疗队组成。</p> <p>这就是入口了,因为是去上夜班拍的,看上去有没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感觉?其实是因为院感要求,必须不能走回头路😜</p> <p>按照穿衣流程穿戴完毕,我们会在包装好的“物件”上写说明:“云南xxx”,让战友、患者好认,有时会加上“加油”等鼓舞士气的话。在院感监管老师最后确认防护到位后签名进入入舱通道。这时我们会对自由世界最后见到的监管老师道谢,他们则会回应我们:“加油”!</p> <p>走过一条三次开门“S"形狭长而光线很暗的通道推门入舱,视线一下子就开阔明亮了,高大的体育馆改建成三层住院病房,每层三百多张床位,共开放床位1160张。每个床单元都准备了全新的床单被子、棉衣、护目罩、暖手器、热水瓶、垃圾筐、储物箱。</p> <p>床头有住院须知、电源插口。储物箱里配备了两双拖鞋、两块毛巾、牙膏牙刷、漱口杯、香皂、卫生纸等基本生活用品,患者只用带身份证及换洗衣服就可以入住。</p> <p>走人护士站,与上一班的战友交接班,把所有特殊处理的事件记录下来:208床是糖尿病,餐前血糖是12.0mmo/L,血压140/80mmHg,餐后两小时要复查血糖及血压;221床吃了莲花清瘟胶囊不舒服已告知医生停药了,继续观察病情;118床手腕带打不出来,等信息组的人处理好后打印出来给他戴上;220床手机充电器坏了,一会到前台问一下买回来了吗;口罩、血糖试不够用要去领;西药已发中药还没有发;电脑其他医疗队在使用还没有打印今天的临时医嘱……。</p> <p>我们的主要工作是为患者采集咽拭子、抽静脉血、测量四次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发放中西口服药、早晚两次口罩、三餐饭、奶、水果、零食、解决生活所需……闲余时间我们会到病床旁与患者聊天,了解他们的情绪状况,做心理疏导……。</p> <p>组长让我今天负责处理电脑事物。方舱医院使用的是“护理信息管理系统”及“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移动护理系统”,两大系统涵盖了患者入区、分配床位、打印手腕带、填写首次护理评估单、录入护理观察记录、生命体征信息单、审核执行医嘱、打印执行单、换床、办理出院及转出等工作。通过对“工作细则”的学习及摸索,终于掌握了工作职责,还学会了更换耗材及处理打印机简单故障……。</p> <p>把家乡捐的水果、鲜花饼发放给患者是件很荣耀的事。一位云南老乡见到我们很开心,来云南旅游过的也显得特别热情,主动与我们合影,说云南是个让人留下美好记忆的好地方。</p> <p>因为人多地方小,病区看上去有些杂乱,但患者衣食住行安排的都很周全,有晾衣架、微波炉可用,休闲时光可以到图书柜前看书、打八段锦,我也喜欢打😍……</p> <p>墙上随处可见正能量或温暖或鼓励的话语,最为显眼的是五星红旗和党旗。当患者由衷的对我们表示感谢、当我们分管的患者集体写下感谢信,护理工作“细微之处见真情”被诠释,是的:“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抚慰”。</p> <p>因穿戴着防护服、N95口罩及护目镜(外加尿不湿),我们每做一件事都需要付出比平时多很多的体力,有时站一会都流汗和气促,我们一改护士平时工作风风火火的形象,让动作尽量慢、尽量小。即便这样工作三四个小时后,开始出现帽子、口罩、护目镜压得脸痛、耳朵痛、头痛的状况,并开始口干舌燥,可无论如何不舒适,我们还是得坚持把工作做完。直到六个小时后下一班的战友来接班,交接完毕,接班人会体谅的说:“辛苦了”!,我们则鼓励他们:“加油”!。很多人肯定以为到了松口气说再见的时候了,其实不然,这才到了我们感觉更为艰难的时刻,把流程写下来我看了都想吐。总结起来就是要敲四次门,每次得到允许才能进门,然后通过至少十二次手卫生、三次全身消杀,在污染区脱掉鞋套、隔离服,缓冲区等候,半污染区脱掉护目镜、防护服、手套,半清洁区脱掉口罩帽子,再戴上新的口罩才能出舱回到人间,深吸一口自由的空气,感觉这样活着好幸福!——毕竟,“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