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随记

桂香菊雅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浉河区教体局教研室 吕丽</h3> &nbsp; &nbsp; &nbsp; <font color="#333333">&nbsp;</font>2020年春节前央视新闻报道武汉出现了新病毒,春节后疫情爆发,武汉封城,单位停工学校延迟开学。在人心恐慌,下一步如何开展教学工作迷茫之时,物理教研员郑旭升老师率先录制了微课供学生在家学习,很快单位领导也传达了教育局有关组织中小学教师录微课的通知,以停课不停学、离校不离教抗击疫情。 &nbsp; &nbsp; &nbsp; &nbsp;接到通知后,教研室和电教馆领导行动力很强,很快就超负荷地运作起来。“铁人”“带支架的传课能手”,“双枪老太婆”“群串子”、“群答疑”,“苏担当”这些都是近段时间他们工作辛苦赚来的。 &nbsp; &nbsp; &nbsp; &nbsp;有了领导们的率先垂范,相关学科的教研员们也纷纷行动起来,挑选各年级录课老师,了解并平衡进度、把握教学思路和内容、审定微课音量和时长等等细枝末节,一样不能含糊,才刚就绪,就接着选定做美篇的老师,这项工作不亚于找第二批录课老师,教研员们忙得不亦乐乎,他们在领导的带动下,各显其能,共克时艰,前三周组织老师共录550节微课,做美篇720个,个中滋味,无以言说。我就从初中英语学科说起吧: &nbsp; &nbsp; &nbsp; &nbsp;2月3号我开始组织老师录制微课,物色老师之前,我想按既定标准选老师:1、工作态度好,有上进心 ;2、英语口语好; 3、教学方法好; 4、会录微课。本着这些原则,我开始联系选定的老师,直到这一刻我才身同感受什么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首先,可能是我定的标准有点高,所想到的老师都不会录微课,也不敢尝试怕耽误事,其次,有的老师被隔离在不同地方,有的老师,我电话才刚打过去,就听到对方咳嗽不止,我不忍心说出口啊!还有的老师做美篇虽然娴熟,可她匆忙搬回家、电脑落在别处、老公在抗疫第一线,几天回不了家、娘俩的生活都成问题了,最主要是她家楼下住的就是新冠肺炎患者,那种心里的煎熬和恐惧在电话这头都能听出来,我还怎么忍心安排她工作啊! &nbsp; &nbsp; &nbsp; &nbsp;一番思考后,调整标准,只要具备前三条,愿意学录制微课就行。调整标准后还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先联系了十中的李建虎老师,他当时隔在老家,不在市内,手头没电脑,没教材,也从未录过微课,当我把录微课的意义跟他说明后,他欣然答应说:“我想办法借电脑,您把电子教材发给我,我学着录”,由于他要求自己出精品,不满意就重录,最多的重录过七节课,他说不为别的,就希望学生能听进去、学进去、不浪费大家的时间。因为学生喜欢他的课,他一连录了四周七年级的英语课,没有任何懈怠之词。他说:“只要学生喜欢,我可以一直录,这对我自己也是一种提升,通过录课我已经学到了很多”。因为他的微课效果很好,周边有些县、市的老师通过筛选其他“线上课”,最后确定让学生每天跟着他的微课学习。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十中李建虎老师正在录微课</b></h5> &nbsp; &nbsp; &nbsp; &nbsp;八年级英语的录课,我选定了浉河中学的张瑜老师,以我对他的了解,无论是口语还是教学方法他完全是让人放心的老师,令我欣喜的是他会录微课,我本想可以喘口气的,可是让我没想到的是宅在家里的他任务更重:当班主任要负责班务,细化到每个学生、要承担学校的直播课、准备针对自己班里学生的课、改作业等,非常时期他还要负担三位老人的饮食起居、要送爱人去平桥上班、还有一个很小的孩子要照顾,简直就是连轴转,我不忍心让他录第二周的课,可是第三周和第四周他还是挑起了这个重担,而且他每节课的美篇都是他自己做的,他说:“虽然累点,但是我更能表达出我自己上课的思路和让学生达到的效果”。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仅向新手传授录微课的经验,还帮助其他老师上传。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浉河中学张瑜老师正在录微课</b></h5> &nbsp; &nbsp; &nbsp; 九年级的英语微课我选择了九中的刘长虹老师,他明白了录微课的意义后,不假思索地应允了,掌握了录课的方法、内容及其他一些事项以后,默默地做了起来,没有过多的语言,有的只是:“吕老师我明白了”或者“吕老师,我做好了,你审核”,也或者什么都不说,只是提前完成任务。后来我了解到原来他是忙的没时间回短信,没时间电话多聊,因为他带毕业班,当教研组长、当班主任,忙课,忙作业批改,忙了班里、忙组里,家里还有两个孩子需要照顾生活和学习,我明白了他是把回短信,聊电话的时间用来做工作了。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九中刘长虹老师正在录微课</b></h5> &nbsp; &nbsp; &nbsp; &nbsp;八年级第二周我选了九中的姜丹和田青老师,刚开始她们很忐忑,慢慢地有了自信心,考虑到她们刚入手,速度可能会慢一些,没想到她们在完成录制微课的情况下还主动做好了美篇,更让我感动的是,她们对工作一丝不苟,不容许自己录的课有任何瑕疵,一旦发现,哪怕是加班加点也要重录。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九中姜丹和田青老师正在录微课</b><br></h5> &nbsp; &nbsp; &nbsp; &nbsp;九年级的第二周我联系了浉河中学的高红娟老师,我跟她说了录课的辛苦和不易,她仍然满口答应说,权当给自己一次历练的机会,由于孩子们也宅在家,录课时难免受干扰,她说:“真想把她们送人”。我明白,她这是为了录好课而着急,因为她带毕业班,要上学校和自己班里的直播课。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浉河中学高红娟老师正在录微课</b></h5> &nbsp; &nbsp; &nbsp; &nbsp;为了平衡市区和郊乡的教学,九年级的第三周我想选一个郊乡的老师,毕竟郊乡的中学生也占浉河区中学生的一大部分,于是,我选了浉河港中心校的王睿老师,她也是从头开始学录课,没想到她上手那么快,上传也不费劲,而且还有老师说:“王睿老师讲得那么好,我找到差距了”,因此她信心满满地接着录了第四周的课,而且乐意自己做相对应的美篇。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浉河港中心校王睿老师正在录微课</b></h5> &nbsp; &nbsp; &nbsp; &nbsp;再说做美篇的老师,她们是:春华学校的姚慧老师、九中的赵文歌和宋静老师、七中的陈加利老师、浉河中学的袁方老师,她们都是抱着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态度,克服重重困难尽心尽力做好每一个美篇,旨在让那些没条件听微课的学生通过美篇也能学到当天的知识内容。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春华学校姚慧老师、九中赵文歌和宋静老师的微课美篇</b></h5> &nbsp; &nbsp; &nbsp; &nbsp;我想说,无论录微课的老师还是做美篇的老师,他们每一次都能提前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经历了这次疫情我才知道我们的英语老师们真棒,实际上他们也是为了大家做到了放弃安逸,牺牲自己休息时间,在此,向他们道一声:“谢谢,你们辛苦了”!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七中陈加利老师和浉河中学袁方老师的微课美篇</b></h5> &nbsp; &nbsp; &nbsp; &nbsp;我想说,请浉河区的初中英语老师们和中学生们相信无论是录微课还是做美篇的老师们,他们都是尽了心的,就像其中一位被称赞的录课老师说:“我相信,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要自己认真学,都能从任何一个老师那里学到你要学的知识”。所以,希望你们能抱着包容宽容的态度对待这次录微课和做美篇,毕竟区里有那么多所中学,那么多中学生,难免会出现进度不一,方法不适应、学习程度参差不齐等众口难调的现象。很感谢一学校领导的大度,Ta说:“这很正常啊!别解释,不亲力亲为就不知道这个工作有多难”,这无异于给了我镇静剂。试问一下:一个老师在从教生涯中,能遇到几次这种情况下的录微课、做美篇?能遇到几次这种录微课、做美篇到深夜才想着要把孩子安顿好,再接着?能遇到几次左手哄孩子睡觉,右手握鼠标做美篇呢? &nbsp; &nbsp; &nbsp; &nbsp; 我还想说,一节微课、一个美篇它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可它凝聚了这些老师的心血,它不仅含有这些老师的忐忑和难以名状的劳累、烦躁、焦虑、纠结和渴望做得更好的心绪,也包含他们更多的工作热情和尽心尽力。 所以,我想借用热播剧的一句话:“做什么,永远比说什么更重要”! &nbsp; &nbsp; &nbsp; &nbsp;最后,谢谢各级、各校领导们对初中英语教学工作的支持,谢谢您们对这一工作的重视并以校以组以个人为单位推出美篇,也谢谢个别学校教研组长的推荐,有你们的支持、重视和配合,浉河区的初中英语老师们会更加积极向上,绚丽星空的。很欣慰教学工作原来也可以“众志成城”,谢谢所有在抗击疫情期间坚守工作岗位的同仁们,你们辛苦了!请保重!珍重! <h3 style="text-align: right">2020年3月1日</h3>

老师

微课

录微

美篇

录课

录微课

做美篇

九中

初中英语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