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危受命--记战斗在红区的临时心内科

王青

&nbsp; &nbsp; &nbsp; &nbsp;2020年春节放假前几天,武汉“新冠”疫情,突然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刚刚过完不平静的春节,对“新冠”疫情还没有反应过来,医院内部出现了聚集性病例,所在科室医护人员需要撤出隔离,但还有10个病人需要就地隔离。2月3号下午,接到医院开会通知,动员加培训,两个半小时,成立了临时心内科,疫情就是命令,众志成城,大家很快投入接管心内科的工作。 团队成员:<div>1、医生组:王青、王杰萍、段军、高亢、杨建坤、胡文泽、孙晓勤、丁晓隽、骆景光(按年龄排序)九人组成,年龄41-57岁,平均年龄48.7岁,王青担任临时主任。<br>2、护理组:护士长四人,罗玫、许鸿、李馨和吴惠民,年龄40-51岁,平均年龄45岁;来自于全院其他科室的护士:沈璐璐、秦培香、路萍、史君晴、高娜伊、胡瑞芝、王亚男、史会、李冉、郑雅丹、郭佳、左欣、赵美娟、赵之淳、郭楠、亢荣菊、孙建、白永华、刘斯祺、于丹丹、马永娜、常飞<br></div> 医生组:王青(综合科、主任)、王杰萍(全科、主任)、段军(心功能科、主任)、高亢(胸痛中心、主任)、杨建坤(急诊科、书记)、胡文泽(胸痛中心)、孙晓勤(心功能科)、丁晓隽(心内科)、骆景光(心内科)<br> 护士长:罗玫(宫腔镜中心)、许鸿(儿科)、李馨(月坛社区中心、原心内科护士长)、吴惠民(院部门诊)<br> 美小护:沈璐璐(综合科)、秦培香(综合科)、路萍(肿瘤科)、史君晴(五官科)、高娜伊(儿科)、胡瑞芝(妇科)、王亚男(心内科)、史会(外科)、李冉(外科)、郑雅丹(胸外科)、郭佳(血管外科)、左欣(泌尿外科)<br> 美小护:赵美娟(宫中)、赵之淳(宫中)、郭楠(神内)、亢荣菊(宫中)、孙建(宫中)、白永华(骨科) 画作:郑雅丹<div>我看不清你的眼睛,但我知道,你忘却害怕,勇敢前进,守护着病人的平安!<br>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只有穿着白衣的人!哪有什么护目镜天使,只有戴着护目镜的人!<br></div> <h1><b>医生组工作</b></h1> <p>医生到位后,马上开会讨论</p><p>(1) 10个病人是集中管理还是按CCU和心内科两个区域管理?CCU是疫情源头,决定将患者均集中在心内科区域,每人一间病房隔离,减少交叉感染。打印CCU和心内科床号,贴在在房间门口,以便医生快速识别患者来源和病情判断。</p><p>(2)排班,八名医生,每2人一组,四小时一轮。按职称、是否会开医嘱写病历,进行人员组合,保证每一班有人会使用医生工作站</p> <p>&nbsp; &nbsp; &nbsp; &nbsp;最为重要的事情迫在眉睫,即穿脱防护衣步骤和流程,特别是脱防护衣,脱下污染的防护衣是最危险的过程。发热门诊的韩华护士长帮助规划脱衣动线图,先去结构相同内分泌科实地考察,商议脱衣路线,哪里是污染区、哪里是“半污染区”、哪里是“清洁区”,哪里洗澡更衣。后来才知道,这只是个大概,我们不是搞传染病的,也不是防疫人员,好多细节,只有在干起来时才碰到。</p> <p>&nbsp; &nbsp; &nbsp; 第一批医护马上要进入了,发热门诊马奇志老师亲自指导穿防护衣,对每个操作进行详细讲解及示范。</p> <p>穿防护衣</p> 戴N95口罩,鼻部按压重要 <p>检查防护衣领口是否严密</p> <p>&nbsp; &nbsp; &nbsp; &nbsp;当晚九点第一批医生进入,任务很重,里面情况不明,要落实病人转运,房间分配,病情交接和了解病房环境。要把确定的脱防护衣的步骤和流程亲自走一遍,好多的未知,责任重大,高亢主任毫不犹豫,和心内科骆景光大夫首先进入。因为要转运CCU病人、心内科病房调整床位等好多工作要做,护理组安排第一批(于丹丹、亢荣菊、郑雅丹)和第二批护士(王亚男、沈璐璐、赵之淳)同时进入,第二批护士非常辛苦,工作超过了将近七小时。</p><p>&nbsp; &nbsp; &nbsp; &nbsp;四小时后,护士和第一组大夫陆续回来,介绍了心内科病房的情况,十个病人,三个危重,其中一人使用无创呼吸机;病人年龄偏大,卧床,需要生活护理。为防止交叉感染,安顿好每人一间,门口贴好CCU床号和心内科床号标示。第一批进入人员,实战脱防护衣步骤和流程不太熟练,医护互相提醒、帮忙和监督,第一批医护人员为后面进入的医护人员提供很多宝贵信息和经验。</p> <p>&nbsp; &nbsp; &nbsp; &nbsp; 第二批以后我们自己穿防护衣,几个护士长轮流帮助和监督,总结了很多经验,手套大了如何处理,衣服都是一个号,高个子如何处理脚部,头小的如何密封好防护衣头部,戴眼镜的如何将口罩和护目镜衔接紧密。</p><p>&nbsp; &nbsp; &nbsp;胡文泽医生个子高,防护衣无法包裹脚部,第一次有些不知所措,为了尽快接替第一批医生,他拿起装防护衣的空袋子包裹脚部,用胶条粘牢。里面的说明书纸张都没取出来,怕滑到,让他拿出来,他说来不及了,要赶紧接班。看着他匆忙离开的背影,让人感动落泪!此后我们改用黄色垃圾袋包裹大个子的脚部。</p> 2-4号凌晨,第二批进入的医护人员 <p>&nbsp; &nbsp; &nbsp; &nbsp;段军和孙晓勤两位医生来自我院心功能科,多年没有在临床一线工作,由于心内科医生全部撤离,分散在医院其他科室原心内科医生很少,医院将她两也召集到临时心内科。两人接到任务,没有提出任何困难和要求,毫不犹豫加入到我们这个新科室。虽然脱离临床工作时间不短了,但心内科功底一点不含糊,即刻学习操作系统,很快进入临床工作状态。段军主任口腔溃疡,咽部肿痛,简单吃了口服药略加休息又投入到值班中。孙晓勤大夫第二个孩子只有三岁,因疫情,两个孩子都在家,老公在家看两个孩子,各种状况和难事不断,孙大夫硬是咬牙克服,坚持工作。</p> <p>&nbsp; &nbsp; &nbsp; &nbsp;完成全部四批医生工作后(16小时),我们开始把工作重点从关注防护流程转移到关注病人的治疗。</p><p>(1)重新梳理患者病情,将病人按病情排序交班。</p><p>(2)考虑戴双层手套,护目镜经常起雾,病房开医嘱和书写病例困难,在休息区架设两台电脑作为医生工作站,休息区的医生随时帮助病房医生开医嘱及病程记录。</p> &nbsp; &nbsp; &nbsp; 王杰萍主任带领胡文泽和骆景光大夫查房<div>&nbsp; &nbsp; &nbsp; &nbsp;医疗组很快回归常规医疗流程和制度,将医生分为两组,构成三级框架,一线、二线和三线,进行三级查房,一线按照病人病重级别要求记录二线和三线查房意见及日常病程。特殊时期,大夫轮班进入,三级查房多样化,既有病房内查房,也有休息区查房。每晚6点,休息区医生全部在楼道集合,讨论当天病人情况,王杰萍和王青两位主任总结,给出最终治疗指示。<div><br></div></div> 休息区讨论布置工作 休息区查房 &nbsp; &nbsp; &nbsp; 由于事发突然,常规流程打乱,前两天患者需要化验的标本运送无法进行,危重病人多。无化验指标结果,对病情判断和治疗方案更改很是着急。我们反复与医院相关部门沟通,协商和协调,终于在第三天可以运送化验标本,治疗越来越正规。 <div>王杰萍主任给家属打电话</div>&nbsp; &nbsp; &nbsp; 与家属沟通:患者隔离在医院,家属无法探视,也无法向医生当面询问病情。有的家属情绪激动,不断给病房打电话,影响病房医护工作,还有家属不断向各级部门告状。为了及时让患者家属了解病情,缓解情绪和减少医患矛盾,我们从接手第二天开始,每天下午3点由王杰萍主任给十个患者家属主动打电话,告知病情,解答家属疑问,全部结束一个小时左右。王主任的语言、对病情的掌握和沟通技巧,使得每个家属都非常理解和感谢我们,总告状的家属情绪明显平复,听到的最多就是你们辛苦了,谢谢医生。后面有病人去世,家属不能进病房,我们告知坏消息时,家属都非常通情达理,还是不断感谢我们。为医院后续医疗纠纷减少打下良好基础。<br>&nbsp; &nbsp; &nbsp; &nbsp;有位家属手写了一份感谢信,信中说:突然的隔离,使得我们所承受的是何等的煎熬,各种焦虑、不安、无助、担心和害怕围绕着我们。王主任的一个电话,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与她的沟通平复了我们多日的焦虑及担忧的心情。希望接到医院的电话,成为我们最重要的一件事。谢谢你们,可敬可爱的白衣天使们,你们的坚守是我们最大的希望,你们的治疗和悉心护理是我们最大的安慰剂。<br> &nbsp; &nbsp; &nbsp; 特殊时期的有创操作:有三个重病人,外周静脉无法输液了,只有深静脉置管才能保障静脉通路。但有创操作需要家属签字,因不能到医院,我们特事特办,电话沟通,采用录音形式记录家属知情同意,获得家属同意。深静脉穿刺比平时难度大,穿着隔离衣比较笨拙,带着三层手套,触感降低,护目镜看的不清楚,但我们的医生凭着过硬技术,三例患者穿刺成功。 &nbsp; 杨建坤大夫在为患者采集咽拭子<div>&nbsp; &nbsp; &nbsp; &nbsp;给患者采集咽拭子:因我们看管的是有密接史和可疑的患者,根据CDC要求复测核酸,以往咽拭子由感染科医生采集,但疫情期间感染科医生工作繁忙,给心内科患者采集咽拭子的任务只好我们承担。咽拭子采集有风险,杨建坤大夫是急诊科党支部书记,主动承担采集患者咽拭子任务。还有一例患者,复测次数更多,风险也最大,胡文泽大夫主动申请为该患者采集咽拭子。杨建坤大夫、段军主任和护士,自己搬运和推送病人去做CT,以前这都是护工的活,特殊时期,我们的医生毫无怨言地承担了医疗以外的工作。我们大夫在疫情面前表现出了优秀的职业素质和勇敢的精神!<br></div> <p>临时心内科卫生队</p><p>&nbsp; &nbsp; &nbsp; &nbsp; 医务人员防护:由于疫情来的突然,快速投入临时心内科工作,管理有发生“新冠”肺炎风险的密接患者,不是传染病定点医院,我们对感染和防护知之甚少。为了医护人员安全,逼迫我们必须尽快熟悉和掌握防护知识。在发热门诊护士长前期帮助下,后面我们边干边学,从网上、医院文件和朋友圈获得信息,整理出我们防护流程,发给大家学习。</p><p>&nbsp; &nbsp; &nbsp; &nbsp;CCU是疫情原发地,经过终末消毒后,将CCU作为我们脱防护衣撤离的区域。疾控处帮我们设定好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后,四个主任、骆景光和李馨护士长,亲自打扫卫生,反复推敲和布置各个脱衣涉及的位置在哪里合适,每个地方要放置的物品,包括镜子这些细节等等。最终为这个团队准备好了脱衣流程动线图,每处贴上A4纸打印的步骤,使每一个撤离人员清晰操作脱衣流程。</p> <p>&nbsp; &nbsp; &nbsp; &nbsp;临时团队自己规划的脱衣动线图</p><p>&nbsp; &nbsp; &nbsp; 正如胡文泽大夫朋友圈说的:终于单向进出病房了。几个非专业的大夫终于给自己定了条合适可行无后顾之忧的路线。因为是自己要走,每一个细节都考虑的很清楚,包括哪里放个桶、哪里放瓶手消液,哪里放面镜子,哪里放个消毒喷壶,哪个位置脱哪件衣服,流程都有纸质说明。现在心内越来越有专业的传染病病房的样子了。</p> 熬粥送粥喂粥<div>&nbsp; &nbsp; &nbsp; 特殊时期,患者餐食不可口,偏凉,家属不能送餐,有些老年人不想吃饭,我们就用没有吃的剩米饭熬粥,大夫送进去,有个病人都是护工喂饭,吃饭很慢,没有人喂饭,就不吃。这个患者是风险最大的,刚开始大家都害怕近距离接触,但看到患者无法自己吃饭,护士有时候忙,顾不上,丁晓隽大夫亲自喂饭。<br></div> <h1><b>护理组工作</b></h1><div>&nbsp; &nbsp; &nbsp; &nbsp;护士是从全院十几个科室紧急抽调而来的,考虑到休息区人员较多,需要后勤保障,病房撤离动线区域需要消毒,维持清洁区的清洁和护士排班,护理部先后安排四名护士长支援临时心内科工作,四位护士长的后勤保障是我们冲锋陷阵的依靠!<b><br></b></div> <p>罗玫护士长</p><p>&nbsp; &nbsp; &nbsp; &nbsp;罗玫护士长,是我们团队的大管家,主要负责休息区后勤保障和防护用品申领。日常大家的生活用品、吃住事宜、身体状况、环境消毒、指导大家正确穿防护服等方方面面的大小事,甚至垃圾处理,罗玫护士长都亲力亲为,到处留下她的身影。</p><p>&nbsp; &nbsp; &nbsp; &nbsp;每天看她做的最多最难的事,就是蹲着为医护人员整理脚部防护,这样的动作每天不知要做多少次。</p> <p>李馨护士长</p><p>李馨是原心内科护士长,现在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因对心内科环境熟悉,派来参与团队工作,在CCU撤离动线图制定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平时帮助护士穿防护衣和搞卫生,传递所需物资和后勤保障工作。</p> <p>许鸿护士长</p><p>许鸿护士长的工作是管理20多个护士,排班、进病房跟着护士一起工作,各种护理工作和流程管理,护目镜消毒隔离、病房消毒隔离、倒垃圾、打扫清洁区卫生和浴室卫生,每天忙忙碌碌。</p> <p>吴惠民护士长</p><p>&nbsp; &nbsp; &nbsp; &nbsp;因为要对CCU进行终末消毒,护理部紧急安排吴护士长帮助那些去CCU清理和打扫人员脱衣流程的监管。完成CCU终末消毒前期准备工作后,吴护士长留在了团队,每天配置消毒液,去心内科半污染区、CCU半污染区和清洁区进行清洁、倒垃圾和消毒工作,成了一名“卫生员”。</p> <h1><b>护士们的工作:</b></h1><p><br></p><p>&nbsp; &nbsp; &nbsp; &nbsp;护士们的工作要比医生辛苦很多,患者平均年龄87岁,多数卧床,平时由护工或家属帮助生活护理。这些年轻的护士日常工作就是医疗,从没有进行过生活护理。每班三名护士,除了执行医嘱进行医疗外,还要对患者进行生活护理,喂水、喂饭、清洁个人卫生、端屎端尿,清洗被大便弄脏的身体、换尿裤、褥疮护理等等。没有了卫生员,还要负责病房区域的卫生和消毒,病人垃圾清理,护目镜消毒,脱下的防护衣打包运送等等。有一天王青主任进病房查房,一个卧床老人由于便溺,弄的下半身和床褥都是大便,当班的三个护士为患者更换床褥,擦洗身体,连脚趾都进行了擦洗。说不害怕被传染,不怕脏,那是假的,但一旦事情出现了,这些姑娘们忘却了害怕,也顾不得脏了,那时那刻想的就是赶紧帮着患者清理,不能让患者躺着污秽的床上,当时王主任的眼泪差点掉下来。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有个年轻的护士跟王主任说,长这么大,从来没有给家里老人清理过大小便,工作后也没干过,谁也不乐意干这活,但现在既然进来了,这些病人没人管,我们也不能看着不管。没有什么高大上的口号,非常实在的话语,体现了这些护士们的职业素质,不干则以,需要的时候绝不不掉链子。护士们每天近距离接触患者,尤其是为患者吸痰,冒着很大的风险,她们默默做着自己的工作,没有怨言。</p><p>&nbsp; &nbsp; &nbsp; &nbsp;高亢主任点评:护理工作的劳动强度是日常护理难以企及的,在未知的被感染的危险程度上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妹妹们的抗压能力,坚强和责任使命感是一面旗帜!</p><p>&nbsp; &nbsp; &nbsp; 透过下面的照片,看看我们护士的工作吧</p> 起雾的护目镜<div>&nbsp; &nbsp; &nbsp; 护士们干活多,出汗,护目镜经常起雾,经常是朦朦胧胧干活。<br></div> 为患者做治疗 为患者清理大便和清洁会阴 给患者穿尿裤 给患者喂水喂饭 吸痰,最危险的操作 没有卫生员,病房的垃圾每天都由护士清理 <p>&nbsp; &nbsp; &nbsp; &nbsp;从上面的图片看出,我们的护士干的是又苦又累又危险的工作,这些年轻的姑娘们有不少是独生子女。第一次经历这种疫情,她们没有豪言壮语,有的是克服内心的恐惧和清理患者尿便的勇气,关键时刻,不怕脏不怕累,不仅完成了医疗工作,也很好的完成了这些高龄老年患者的生活护理。</p> <p>&nbsp; &nbsp; &nbsp; 虽然团队是临时组建的,但我们尽可能按医疗规章制度完成工作,护理部制定了“心内科隔离病区管理规定”,团队护理组许鸿护士长制定了两版“护目镜消毒及使用制度”、“隔离区化验标本运送方法”、“隔离区病人外送检查方法”、“个人防护装备穿着方法”(共十条,非常细致,包括身高大于165cm如何防护);医生组王青主任制定了“临时心内科工作安排及分工”(强调了特殊时期的核心制度执行)和“临时心内科消毒隔离穿脱防护衣流程”。</p> <h3>&nbsp; &nbsp; &nbsp; 还要感谢辅助我们团队完成任务的其他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医务处岳主任和张晶晶医生,疾控处李杰主任,护理部徐海红主任,行管科郝楠主任,人事科何海东主任,谢谢你们!</h3><div><br></div><h1><b>结语:</b></h1><p>&nbsp; &nbsp; &nbsp; 紧急组建,18天工作,管理的都是高龄高危老年患者。这是一只优秀的特别能战斗的团队,我们遇到了许多困难,大家团结一致,战胜艰难险阻。工作中,好人好事天天有,模范带头作用时时起。我们圆满完成了红区工作,大家都是好样的,都是英雄!护士姑娘们最为辛苦和危险,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白衣天使,大爱人间;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你们负重前行,向你们致敬!祖国加油!武汉加油!复兴加油!</p> <h1>附&nbsp; &nbsp; &nbsp;团队中的幸福欢乐时光:</h1> &nbsp; &nbsp; &nbsp; &nbsp;众乐乐的情人节:2-14日情人节,大家不能与家人和自己的情人共度,罗玫护士长13号晚上给团队每个人绘制了情人节玫瑰卡片,给我们带来惊喜和快乐,谢谢你罗老师,我们爱你!王青主任订了蛋糕,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大家一起共度情人节,一辈子难忘的节日! 一米生日:骆景光大夫2-19号过生日,王青主任为她偷偷准备了生日蛋糕。当骆大夫突然看到为她准备的生日,喜极而泣。因为防控要求,大家相隔一米,为她唱起生日快乐祝福歌,对骆大夫来说,这是一个难忘的生日! 制作:郑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