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张瑞 <h3><font color="#b04fbb"> 儿子最爱吃的可乐鸡翅,丈夫最拿手的令人垂涎欲滴的酸辣鱼,婆婆煮的刚出锅热气腾腾的饺子,还有她最爱的鱼香茄子……“儿子,把酒杯拿过来,今晚我们一家人一起喝一杯!”一家人围在餐桌边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其乐融融,沉浸在欢度春节的氛围之中。“严院长,您的药输完了,我帮您换药。”护士的呼唤惊醒了她,“好的,谢谢你!”原来是自己边工作边输液,趴在桌子上睡着了,还做了个美美的梦。微笑僵在脸上,回忆散落。望着空荡荡的办公室,一个人依在椅子上,看着液体一滴一滴滴落,收拾起失落,继续工作。</font></h3> <h3> 她已经好久没有睡的这么沉,好久没有做过这么美的梦了。打点滴的这短短几个小时她也没有放下手头的工作。为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春节至今她已连续上班30多天了。昨天,突然感觉心脏不舒服,同事们陪她去做检查,才发现是室性早搏。医生建议住院治疗,可她为了方便工作,坚持自己输液。为了节省时间,快点好起来继续战斗,她不得不同时建立两路静脉通道,同事都劝她休息休息,她开玩笑说“没事的,小问题,轻伤不下火线”,她只希望自己能早点好起来,因为手头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她去做。她,就是中卫市中医医院副院长严红英。</h3> <h3> 夜深了,她拖着疲惫回到家中,空荡荡的客厅,冷清清的厨房,因为疫情她不能回银川和家人团聚。独自一人,家里显得格外冷清,打开冰箱想为自己做点吃的,一身的疲惫又让她默默地关上了冰箱门,只能吃两口面包垫垫了。</h3> <h3>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她,是一名共产党员,必须竭尽全力,视疫情如命令,视医院如战场,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疫情发生后,我院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疫情防控,院感工作是控制疫情传播、保护人民群众和医护人员生命安全的首要“防线”,是整个医院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分管院感工作的副院长,她根据医院疫情防控工作的安排,第一时间对我院院感防控工作作出部署,亲自指挥,组织培训,落实措施,事无巨细,严防死守。从防控方案的理论培训、医护人员个人防护装备的操作培训、全院环境的消杀、隔离点特定场所的分区和消毒,每一个环节、每一步她都亲自督查指导,为确保医院的防控工作落实到位、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措施到位,她废寝忘食、毫不放松。从疫情蔓延以来多少个日日夜夜,总是能在医院的各个角落看见她的身影,就这样,她用她那柔弱的身体筑起阻击疫情的感控安全“防线”。</h3> <h3> 严红英同志时刻把医护人员的安全、健康挂在自己的心上,她协调、组织,安排药剂人员调剂、熬制预防性中药,第一时间发放给全院工作人员,让大家安心的投入在工作岗位上。她不断加强对医护人员防控知识的培训,一遍遍的提问、一遍遍的纠正、一遍遍的叮嘱,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确保我们医务人员的“0”感染。</h3> <h3>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整个春节及疫情期间,严红英同志时刻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化着职工、带动着职工。看到我们的医务人员踊跃报名驰援武汉阻击疫情的战斗激情,她万分的赞许,慢慢地、精心地为每个出征的战友整理行装。句句叮咛、句句鼓励“你们都是好样的,我也是母亲,我替你们的父母因为有你们这样的子女感到骄傲!你们去疫情最前线救助患者,一定要加强自身防护,保护好自己,你们都得安全的回来,一个都不能少!我的手机24小时开机,有事随时给我打电话!你们上前线,家人有什么事随时来找我,我责无旁贷。”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有的只是对同事们的关心和满满的牵挂。同事们去了前线,严红英同志还不忘去关心问候他们的家人,为他们送去了预防中药和慰问品,让大家没有后顾之忧的去战斗。</h3> <h3> 严红英同志就是这样,每天都是紧张而有序的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没有轰轰烈烈的惊人行动,有的只是默默无闻、担当奉献的敬业精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