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寺的历史与传说

箕星文笔

<h3>开化寺原址</h3> <h3>汶盘交汇处</h3> <h3>黄河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黄河河床偏西后,开化寺三分之二被黄河河水浸蚀。</h3> <h3>开化寺被冲毁后建的渔场</h3> <p>开化寺钟(现在陵园东陵牌坊西南钟亭内)</p> <h3>  开化寺位于韩城市东北十公里的昝村,处于盘河、汶水、黄河三河交汇处,是一座远近闻名的千年古寺,最早建于五代后唐哀帝天佑十七年(公元920年),后周显德三年(公元956年)、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分别敕旨修葺,名为弥勒下生寺。宋太平兴国九年(公元984年),更名开化寺。建寺石碑在韩城市博物馆收藏。</h3><h3> 开化寺铁钟造于明宪宗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11月),现存烈士陵园。</h3><h3> 开化寺以其神奇的魅力,民间留传着不少传说。</h3><h3> 令人不解的是昝村箕星寨以上盘河的遍布大大小小的河卵石,而到箕星寨以下至开化寺,石块逐渐变小,最后成为沙石,其间仅1000米之遥。</h3><h3><br></h3><h3>五色石的传说</h3><h3> 滔滔黄河千古流,</h3><h3> 五色石镇洪灾收。</h3><h3> 夏桀无道石开化,</h3><h3> 万石经此影无踪。</h3><h3> 在昝村一带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诗,说的是大禹治水后,为了防止黄河泛滥,在昝村寨南黄河岸边,放了一块五色大石头,作为镇河之石。有一天,玉帝派来一条神龙下凡,帮助夏王治理河流,使百姓安居乐业,神龙闲时就在五色石上休息。</h3><h3> 夏桀即位后,过着荒淫奢侈的生活,残酷剥削人民,祸害百姓。神龙很生气,常劝夏桀要爱百姓,夏桀怀恨在心,趁神龙休息时,他派大力士用铁锤将其击杀。神龙机警地跳入黄河,铁锤重重砸在五色石上,五色石四分五裂。其中一块飞到昝村南,砸出了一条溪流,称“汶水”;一块飞到村西普照寺西南,流出一股水,人称“小水泉”,是汶水的支流;还有一块飞到昝村北,砸出一条沟河,人称“盘河”。</h3><h3>下余石块被黄河冲走,五色石被砸开后石质疏松,流到化石村均化为沙土。</h3><h3><br></h3><h3>开化寺的现状</h3><h3> 由于黄河泛滥冲刷,开化寺大部分被河冲毁,仅剩现河边塬头一小块。抗战时期为防止日本偷渡黄河,国军因修筑工事,拆掉部分建筑。文革时破四旧,将开化寺彻底摧毁。后在此建成韩城市国有马场,小时候还给马场割草卖钱挣学费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