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是开在春天的花

尘埃落定

故乡的母校坐落于艾崮山区的村里集镇村里集村的西南端高高的大耩上。周边的孩子们都在那里上学。留有汉魏城墙遗址的古城东,古城李家,古城苗家三个村,大家风范的村里集村自然不必说,世代不结亲却隔河而居的陈家沟和战驾庄必须不能少!沿着悠悠的弯弯山路可到的老垛顶下依山而居的石门口和高张家村,也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员。 要到达学校,必然要经过这条长长的小路。她承载了我们年少时的各种远大的正经的,离奇的荒诞的梦。见证了我们的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喜怒哀乐。快三十年了,重新走过这条有着青葱岁月痕迹的路,仿佛三三两两路上都是当年的我们。 这一排教室,是八年级的,由西向东分别是一二三班。高高的台阶上,经常在课间坐满了或叽叽喳喳或窃窃私语的女生。中间那个是我的班级,二班。时光流转,依稀当年模样!当年我们的班主任是一个比我们大五六岁的意气风发的年轻男老师。有新的思想,新的教学方法,待我们如弟、妹,上课时是身正是范的严师,下课了,就是和我们一样顽皮的大哥哥。和我们一起喜笑哀乐,陪我们一起成长。 最东头的是三班。我们上学时常常一个老师把两个班合到一起上课,所以,三班常常是兄弟班中合堂上课最多的班。图中帅哥是三班的,当年貌比潘安的大帅哥,感谢他提供了这些图片,给我们就下了美好的回忆。 操场!我们的操场有点特殊,教室地势比较高,操场较低,上下差了好几米。86年的一场异常的大雨,操场就成了人工湖。那时没有现在的塑胶跑道,都是泥土的,跑完一圈是二百米。我们每天第二节课大课间就在操场做操解散后,满操场就开始沸腾了,追逐打闹的,三三两两凑一堆玩游戏的,高谈阔论,谈天谈地的,热闹极了。我当年在校运动队,每天也在这里跑步训练,快累成了狗,还情绪异常高涨。 由北向南依次排序三个年级,一个年级三个班。西头是老师办公室,最打怵去的地方😊 一班的教室,班主任是我们的语文老师。老师非常幽默,常常在课堂把我们逗的开怀大笑。喜欢自创歇后语和说俏皮话,到如今那些俏皮话已经成为他教过学生都能记住的经典啦!记忆犹新的是:爱崮山有多高,有话说南崮北崮,隔天一步。不信呐,你手拿胡秸(高粱杆),站在崮山顶,捅的天一哗啦嘞响!还有一个是形容中国字的含义。话说:疤,眼,窟窿,洞,中国的字不好弄。哈哈~~~诸多种种到现在也不忘。 学校西南方向的变电站。 还有好多老乡的果园。种有蔬菜,瓜果。尤其春天花生还没有播种以前,那里的土地是整的干干净净,平平整整的,软软煊软的,调皮的男生会几个人约好了,下课跑到那里摔跤,常常被人撵回来。 从学校往西能望见石门口老垛顶全貌。我们会在每一个春天,梨花盛开的季节,由老师带队全校师生来一次盛大的活动——春游赏梨花。可惜,每次回来都要有一个让很多人发愁的任务——写作文,题目叫《逛梨花》。不明白为什么叫逛梨花!!大概是我们就是去逛逛山景,看看一片山都是胜雪梨花的美景吧!谁知道老师的心呢。反正我就是回来堆砌一堆的华丽辞藻,好一番颂扬赞美。什么“一点点,一簇簇,一片片,满眼都是洁白的梨花,仿佛纯洁美丽的少女。”什么“触目皆白色,偶尔有粉红色的桃花从中间微探,仿佛粉面桃花的少女,记忆里崔护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就会脱口而出。” 年少的我们,一脸的稚嫩。感谢时光,让我们在最美的年华里遇见!任岁月荏苒,同窗的友谊不会输给流年! 时间飞逝,流年光转,毕业过后,转身离别,从此各自天涯,没有尺笺素筏,只有思念在心间。 曾经憎恨到不愿意到那里,曾经梦绕魂牵到常常梦里见到她——我的母校村里集联中。分别近三十载,终于在今日和几个要好的同学,一起来到她的身旁。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曾经年少的记忆,恍然昨日,仿佛时光不曾走过,依然停留在那里,静止不前。现在的满目苍凉依然不能够停止清晰的回忆,那信号塔下挖的不成样子的地方,是我们每天必然要去的操场,上面是嬉戏打闹的身影。我们的教室再也找不到,可是,在脑海里却是那么的清晰,仿佛远处传来朗朗的读书声。一如三十年前。纵然,现在的她是荒凉的,依然不影响她在我心里的位置,因为在心里已经打下了深深地烙印,此生不会忘却! ——2016年5月8日 曾在二零一六年五月八日和同学重访已经夷平地,成了废墟的母校,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