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集结号” 奔赴“疫战场” 潞州区东街街道党工委疫情防控工作纪实

双丰彐心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潞州区东街街道党工委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社区、村党委(总支)——居民小区党支部”三级战斗堡垒作用,采用“3+4+3”工作模式,形成科级领导、居村两委、基层党员“主轴”带动居民群众“环环相扣”的“齿轮效应”,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严密防线。</span></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个统一”吹响战疫“集结号”</h1> 统一指挥    步调一致 <h3><font color="#ed2308">  自我省启动新冠疫情防控一级响应以来,东街街道党工委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迅速成立了由党工委书记任总指挥、班子成员任副总指挥、基层负责人为成员的疫情防控指挥部,制定了《东街街道疫情防控实施方案》。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组、疫情数据组、物资保障组、宣传报道组、防控巡查组等五个部门。指挥部结合疫情防控实际,不定期召开防控调度会,科学研判形势、精准部署工作。</font></h3> 统一协调   齐心合力 <h3><font color="#ed2308">  疫情面前,东街街道所辖的八个社区、一个村、一个菜场充分发挥1+1>2的集合优势,互补短板、共克时艰。“他的户口在你们社区,但实际居住在我的小区,我来进行日常监管和服务”;“现在口罩紧缺、我在社区报表呢,需求量没有你们外出的大,我的给你”;“巷子的那头通向你们那儿,不用担心,我这个卡口一设,你那儿就轻松很多”。大局面前,原来的分界被大家刻意模糊,只为面对新冠病毒这个共同的“敌人”。</font></h3> 统一调度   服从安排 <h3><font color="#ed2308">  从街道班子成员到包联社区人员,从区直包联单位到社区主干,从社区书记到普通工作者,坚决执行疫情防控“一盘棋”安排,召开疫情调度会20次。包卡口、包网格、包楼栋、包重点人员,全员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道防线”筑牢疫情防控</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前沿阵地”</h1><p><br></p> “各显身手”灵活宣传“不留白”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车轮动起来”----“一个党员一面旗,骑车宣传更贴心”。机关党支部成立了以老党员王玉孝为“领头羊”的骑行小分队,每天奔波在疫情一线,把防控知识传到千家万户、让党的旗帜飘扬在大街小巷。</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微信转起来”----利用新兴传播平台,通过《倡议书》、《招募令》、《公开信》等形式,动员、号召社会力量、广大党员、居民群众共同参与到疫情防控群防群治工作中来。</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声音响起来”----大喇叭、扩音器、喊话筒、便携小音箱响彻在辖区的各个角落,做到让宣传防控知识的声音处处可闻、时时可听。“标语挂起来”。居民小区、道路两旁、公示栏内,防控标语、口诀,居家小常识等各种内容“铺天盖地”,营造科学防控的浓厚氛围。</span></p> 挂图作战” 周密排查“无死角”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小区网格图”划分到单元。在排查中,我们按照网格化管理、地毯式排查的要求建立了《疫情防控网格责任表》,明确每个小区、楼栋、单元的防控责任领导和责任人,确保排查横向到底、纵向到边、全面覆盖。</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小区网格图”划分到单元。在排查中,我们按照网格化管理、地毯式排查的要求建立了《疫情防控网格责任表》,明确每个小区、楼栋、单元的防控责任领导和责任人,确保排查横向到底、纵向到边、全面覆盖。</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重点盯防图”精准到人员。制定《外地返长人员摸底排查统计表》,通过微信、视频、电话、上门等各种方式及时了解被盯防人员相关情况,为他们送去蔬菜、药品、消毒液等生活必须物资,用爱暖心、用情换心、同心战疫。</span></p> “严防死守”全面防控“无盲区”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人车管控“两限制”。小区车辆、居民均实行“出入证”制,限时限人采买物资。御林家园、东方世家、安康苑小区还将自动门卡、刷脸识别、手机APP等信息手段应用到出入限制中来;散居民区和村进行封闭管理,安排志愿者和社区、村工作人员进行昼夜值守,限制外来人员进入,做到严进严出,织密居民群众生活家园的“防护网”。</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无关场所“三禁止”。禁止非居民生活必须的公共场所营业;禁止建筑工地、各类企业未经批准开(复)工;禁止快递、外卖等行业实行“接触配送”,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有效切断新冠病毒传播的“快车道”。</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公共部位“四必须”。超市、农贸市场、小区楼道、电梯等公共部位每日必须消毒两次以上、人员进出必须佩戴口罩、进门前必须测量体温、进出人流量必须控制,砌牢公共场所疫情防控“防火墙”。</span></p> “法治同行”防控疫情“不缺席”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疫情防控中,东街司法所干警与街道全体干部职工一起整日奋战在第一线,张帖公告、封堵小区、开展排查。结合职能,整理出30余篇相关法律资料,通过街道工作群转发;同时印制了50幅条幅,悬挂于辖区内大街小巷和居民小区,开通了“疫情防控,法治同行:东街法律服务咨询热线”,便于解答和解决辖区居民在疫情防控期间所遇到的相关的法律问题。咨询热线开通以来,已陆续收到11名居民群众打来电话,“社区安排封堵小区大门,有否法律依据?”,“我从外地返回来,小区门口值班人员不让我进去,我该怎办?”,“我是市场经营户,现在关门不能经营,房租费用该怎么解决?”等等,对于上述群众咨询,都一一依法进行了解答。</span></p>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方联动”彰显“书记点将,社会力量跟上”的治理模式</h3></font></h3> 社会力量共建“朋友圈”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书记,我是红叶志愿者联盟单位,我们要为在疫情防控一线的人员捐献物资......”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东街街道接收到市勤和信运输公司、市乐源房地产有限公司、市安宁智慧养老中心等企业和社会组织捐款共计156000元;市农业农村局、潞州区总工会、奥丁堡酒店、博源超市、南洋平价大药房、慈铭体检中心等爱心企业的酒精、口罩、药品、食品、蔬菜、水果等防疫物资;新星教育为丰富居民居家期间的精神文化生活,免费向居民开启11个专业的网上活动打卡通道;爱家读书发出“会爱家、就宅家、少走动、过心年”倡议,免费面向全国开放所有书籍;长治市心理健康服务协会开通“温暖之声”心理援助通道,提供24小时在线志愿服务。</span></p> 报到党员共组“先锋队”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报到党员同组“先锋队”。“书记,我是党员,让我来站岗......”他们是这个寒冬的热心人,是疫情防控的“逆行者”,是众志成城的最佳诠释。志愿招募令发出后,许多党员积极报名参与抗疫。&nbsp;他们与社区、村菜场工作人员、物业公司防控人员一同为过往居民测量体温、排查疫情、走访居民,宣传普及防疫知识。和平社区报到党员刘湛兵主动联系社区书记:“这个小区就我一个党员,我不带头谁带头,关键时候,咱党员绝不能掉链子”。刘湛兵在小区门口做条幅、贴公告、禁聚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守好小区疫情防控的安全防线。截至目前,参与新冠肺炎防疫的报到党员共计200人。</span></p> 居民群众共联“抗疫群”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书记,我是一位居民,防控疫情我不当‘外人’......”严峻的疫情让大家揪心,但生活中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彰显陌生人的“战疫情怀”。家住长兴社区在友谊小学五年级三班上学的小学生魏明颐听到妈妈要为疫情“逆行者”捐款后,主动拿出积攒的500元压岁钱,购买防护物资送到社区干部手中,彰显“亲情”;2月2日中午,一位20多岁的年轻人在和平医院急诊科发热预检分诊处悄悄放了6份盒饭和一张纸条,纸条上写道“感谢我们的白衣天使,坚守岗位,一定要做好防护,保护好自己,我们热心市民也想为此做些贡献,长治加油!和平医院加油!”,彰显“温情”;2月7日晚上,正在新民菜场石槽西路小区防控点值守的工作人员,收到了陌生群众送来的两包食品,默默放下后立即离去,彰显“乡情”;下东社区一位七旬老人,主动开上自家的电动三轮车走街串巷,积极当起疫情防控“宣传员”,彰显“热情”。</span></p> <h3><font color="#010101">  “战事”在继续,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只要我们做到:党员作用在疫情防控一线充分发挥、党的旗帜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党的力量在疫情防控一线紧紧凝聚,就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font></h3> “舍小家   为大家”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在这场战“疫”“大考”中,涌现出一批这样无私奉献的人,他们常年身处基层,他们默默无闻,却在重大的疫情面前逆向出发,坚守岗位、寸步不曾离开,用自身的躬身行动作答每一道“考题”。</span></p> “战疫弃儿”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爸爸,妈妈说她晚上要加班,不回来了,家里什么吃的都没了,现在已经十点了,你什么时候回来呢?我好饿呀……”电话里传来儿子略带哭腔的声音。&nbsp;&nbsp;&nbsp;&nbsp;&nbsp;“你再忍一会儿,爸爸很快就回去了,要不你先喝点水吧……”他的眼眶有些湿润。双方父母年纪大了,都不在身边,儿子从小就是由他们两口子带大的,现在正值疫情防控关键时刻,妻子在中医研究所上班,忙得不可开交,而他虽不专业,却也是为了战胜疫情披星戴月,儿子没人管成了常态,但他却说:“只要大家好,儿子受点委屈,无所谓。”&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他就是东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雷刚。</span></p> “战疫爱情”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忙碌了一年,他本打算今年假期一定要到远在山东的岳父岳母家向心爱的人求婚,7年的爱情长跑必须有一个新的开始。然而······大年初一接到防疫任务后,他立即回到一线岗位,事无巨细,一一落实。晚上9:00,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一看是女朋友打来的,他有些犹豫了,该怎么对心爱的人说今年没法去她家过年,怎么对她说咱们计划的婚礼可能要延后了?“你怎么到现在都不给我打电话呀?”女朋友略带撒娇的声音让他更内疚了,简单的告知当前疫情的严重性。电话那头沉默了······过了几分钟,女朋友对他说:“没关系,你安心工作吧,就当做是对我们爱情的一次考验吧” 。之后,在深夜的视频通话里,女朋友经常温柔的给他加油:“疫情面前你们跟医护人员一样,都是英雄,一定要做好防护,办法总比困难多,加油!你行的!”。虽然爱情暂时在视频里面,待到疫情结束,待到春暖花开,他们一定可以携手相拥共期未来。&nbsp;&nbsp;&nbsp;&nbsp;</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他就是东街街道正东社区党委书记张齐。</span></p> “战疫黄牛”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您好,我家邻居好像是从湖北那边来的,您能不能核实一下……”“好,请提供线索……”&nbsp;&nbsp;&nbsp;&nbsp;“小杨,防控物资来了,帮忙过来搬一下。”“噢,马上就来。”&nbsp;&nbsp;&nbsp;&nbsp;“杨科长,这条信息我不太清楚,能帮我再查一遍吗?”“行,没问题,马上给你查。”&nbsp;&nbsp;&nbsp;&nbsp;“杨哥,现在着急去区上领东西,没有司机,你能开车拉我们去吗?”“能,现在就走。”&nbsp;&nbsp;&nbsp;&nbsp;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向他求助,他都满口答应,毫无怨言,就像默默无闻的老黄牛,从不与大家计较得失。&nbsp;&nbsp;&nbsp;&nbsp;</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他就是东街街道综合执法办主任杨勇。</span></p> “战疫玫瑰”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闺女,这两天你是怎么了?这都半个多月了,也没过来看我。年前不来,年后也没来,你把我忘了?……”电话里传来八旬老母焦急又埋怨的话语。她耐心温柔地给母亲解释道:“妈,没有,您听我说……”挂了电话,隐忍多日的泪水终于夺眶而出。她的母亲之前被查出患有脑部重病,做了开颅手术后,身边已经离不开人了。身为女儿的她,本该在母亲身边洗洗涮涮、拉拉家常,当件贴心的“小棉袄”,但为了疫情防控,她加班加点,甚至通宵达旦也从不叫苦叫累,她说:“能用母亲暂时的孤单,换来更多人以后的健康与幸福,值了。”&nbsp;&nbsp;&nbsp;&nbsp;</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她就是东街街道办事处公共服务办主任索丽平。</span></p>

防控

疫情

社区

小区

东街

党员

街道

排查

战疫

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