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往今来——你不知道的“京口三山”的历史风貌

Ttm

<h3>  这些天来,响应政府防疫抗疫号召,宅在家中。闲来无事,整理电脑资料,翻到了镇江三山胜迹前朝古画和老照片,感慨良多,这些历史碎片虽不全面,但弥足珍贵!多少记录了镇江山水变迁和岁月沧桑。为了不至让这些资料闲置,遂编成美篇,邀请感兴趣者共同走进历史,回味乡愁!</h3><h3></h3> <h1><b> “京口三山”的历史风貌</b></h1><h3></h3> <h1>  “京口三山” 是镇江名胜,是镇江的标志,也是镇江最靓丽的名片。</h1><h1> 京口,镇江古称。三山系镇江城北滨长江的金山、北固山和江中焦山的统称,历史上金焦二山均座落于大江之中,有“东、西浮玉”之喻;北固山则屹立江滨,雄踞其中。莽莽大江,三山鼎立,成犄角之势。三山之美,自古至今,备受赞誉:南朝梁武帝肖衍赞为“天下第一江山”;南宋著名诗人戴复古亦赞曰“天下江山第一洲”,史书《一统志》(明)称颂三山“胜概天下第一”,乾隆皇帝誉三山景色“为江南诸胜之最”。</h1> <h1>  <b>金山 </b>三山之首,位于镇江老城西北,历史上为屹立长江中一岛屿,山高43.7米,由于长江南涨北塌江岸变迁,至同治年间(1861-1875年)开始与南岸陆地相连。金山寺始建于东晋明帝时,距今有1600多年,原名泽心寺,后称龙游寺,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改名江天禅寺。金山寺规模宏大,全盛时期有和尚3000多人,清代与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并称四大名寺。寺宇建筑别具匠心,殿堂楼阁依山而造,形成“寺裹山”独特风貌。金山名胜古迹甚多,有楞枷台、佛印山房、夕照阁、慈寿塔、古法海洞、留云亭;、妙高台、七峰亭、白龙洞、郭璞墓以及号称“天下第一泉”的中泠泉。金山还有许多美好传说,最为有名的是“白娘子水漫金山”、“梁红玉擂鼓战金山”、“岳飞金山解疑梦”等,享誉全国。</h1> <h3></h3><h1>550年前的金山风貌</h1> 这是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反映镇江三山风貌的历史画作。 <br> 日本画僧雪舟1467年来到明朝宁波,第二年途经杭州、镇江、南京一路北上到北京。在镇江期间,遍访名胜,实地写生,留下了描绘镇江全景的写实作品《唐土胜景图卷》(1469),从画中可见,金山位于长江之中,俨然“江中浮玉”,山顶有双塔,始建于唐代,重修于宋代,这与史料记载是一致的。郭璞墓礁石尚在水中,如今早已登岸,加之保护不力,已经湮灭。<br><h1><br></h1> <h1>380年前金山风貌</h1><h3> 明代画家张宏《金山胜概图》(1639年),绘制于明崇祯丁卯年,距今380余年。</h3> <h1>  </h1><h1> 四十八年后,清代画家高岑绘《金山图》(1687年)</h1><h3> 画中金山仍是江中一岛,右侧礁石应是郭璞墓。金山格局与张宏所绘差不多,但宝塔描绘有差异,造型奇特,塔身有收分,设平座,有檐无柱。</h3> <h1>清乾隆十五年《镇江府志》金山图(1750年) </h1> <h1>230年前金山风貌。</h1><h3> 1792年,其时正值清乾隆朝。英国画师威廉.亚历山大随访华英国使团来中国,他画了很多写生画,其中之一就记录了镇江金山。画面上金山屹立长江中,江面上船舶往来,一派繁忙,金山之巅,亭塔楼宇,与在《镇江府志》金山图可以相互印证。山下建筑颇具想象,有欧洲小镇味道。远处云台山、蒜山隐约可见。</h3> <h1>200年前金山风貌</h1><h3> 这是法国人绘制的一幅镇江金山的铜版画,发表于200年前。画中详细描绘了金山的景象。但是,除了宝塔和少量殿宇有点中国味,显然,欧洲人把金山这座寺庙当作欧洲城堡来描绘,与实景是有距离的。尽管如此,通过密集的建筑群描绘,该画作者还是把握住了金山寺最大的特点——“寺裹山”。可以确证的是当时金山还在江中。</h3> <h1>180年前清末金山风貌</h1><h3> 《浮玉观涛》是镇江京江画派主力画家周镐1842绘制的《京江二十四景册页》之一。金山素有“江中浮玉”的美誉,画中可见,金山已经开始与岸相连,周边芦苇围绕,北向仍然茫茫大江,涛声依旧。宝塔傲然屹立金山山巅,成为金山标志性建筑。</h3> <h1>  清末金山影像</h1><h3> 清末始有金山实景照片,比较真实地反映当时的风景,与镇江写实派画家周镐所绘相去不远。</h3> <h1>《丹徒县志》金山图(1879年)</h1><h3> 图中可见金山已与陆地相连,开始告别江中洪流。</h3> <h1>1853年~1900年期间金山风貌</h1> <h1>金山全景图(1880年)</h1><h3> 这是1880年英制明信片。金山宝塔原是砖木结构阁楼式宝塔,1853年%毁于太平天国战火,宝塔外围木阁楼烧毁,仅存砖砌塔芯,同治年间作了外观修饰,犹如当年西湖雷峰塔裸身形象。</h3> <h3>  裸身宝塔一直延续了半个世纪,到十九世纪末,为向慈禧太后祝寿,光绪二十年(1894年)着手筹建修复,二十六年(1900)重建竣工,取名慈寿塔。此次重修,在既有塔身外加建木檐阁楼栏杆,有楼梯盘旋而上,每层设走廊供凭栏眺望,七层加塔刹总高36米#。从此,奠定了金山总体形象,成为镇江这座江南古城的特色标志。</h3> <h1> 二十世纪20~40年代金山风貌</h1><h1> </h1> <h3>庙宇完善</h3> <h3>殿宇楼阁,鳞次栉比</h3> <h3>寺外荒芜</h3> <h3>金山寺背面,僧房外即是农田。</h3> <h1>1928年山门牌坊</h1> <h3>  这是从金山寺外拍的一幅照片。金山寺围墙外一条金山路,一条金山河,路上少有行人,停着一辆黄包车。河中有船,一片宁静。</h3> <h3>  金山侧面,左侧藏经楼还在。</h3> <h3><h1>金山失火(1948年)</h1> 1948年4月,一场莫名大火烧毁了金山大雄宝殿、藏经楼等200余间,这幅照片记录了当时的大火,十分难得。</h3> <h1>1950年代金山寺风貌</h1> <h3>楞伽台,左侧藏经楼毁于大火,不复存在。</h3> <h3>1959年山门牌坊</h3> <h3>  没有大雄宝殿的金山,这种状态一直延续了近四十年。</h3> <h3>这里竟成了拍摄金山宝塔的最佳角度。</h3> <h3>金山新建大雄宝殿(1986年)</h3> <h3>  1986年金山寺复建大雄宝殿,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较原大殿更为高大,而且将屋面筒瓦改为黄色琉璃瓦,在一片青灰色中并不协调。</h3> <h3>文革后,古寺恢复了平静,僧侣各就其位。</h3> <h1>今日金山</h1><h3> 如今金山湖光山色,秀美绮丽,与往日早已不可同日而语。</h3> <h1>金山倩影</h1> <h3>金山雪景</h3> <h1>  <b>焦山</b> 三山之一,位于镇江城区东北长江之中,山高70.7米,有“中流砥柱”之谓,因东汉隐士焦光居山中而得名。古称谯山、亦称浮玉山,俗称双峰山、狮岩山。焦山定慧寺始建于东汉兴平年间,距今1800多年,是镇江最古老的寺庙。初名普济庵,宋易名善济寺,明代为全盛时期,有殿宇98间,山中还有13个庵寺,形成“一寺十三房”的大丛林格局,清康熙改称定慧寺,取“由戒生定,因定发慧”之意。焦山禅寺精舍、亭台楼阁多掩映在山荫林丛中,形成“山裹寺”的特色。寺庙几经兴废,天王殿、大雄宝殿仍保留着明代建筑风格,其大雄宝殿上藻井为宋时的彩绘图案,弥足珍贵。1998年新建万佛塔,2002年又新建山门牌坊,寺庙建筑格局趋于完善。定慧寺以研究佛学著称于世,曾办过佛学院,来焦山受业的佛界弟子甚多。郑板桥、柳亚子、康有为及星云法师等均曾在焦山攻读。焦山的名胜有定慧寺、别峰庵、三诏洞、焦山摩崖石刻、板桥读书处、乾隆御碑亭、吸江楼、百寿亭、万佛塔等。焦山历为军事要地,清《读史方舆纪要》载:“刘宋元嘉中,以魏人临江,尝分兵戍此。唐时有谯山戍。宋建炎中,韩世忠以八千人屯焦山,以截兀术渡江北归之道”,晚清时在焦山东麓建有炮台,至今尚存遗迹。</h1> <h1>550年前焦山风貌</h1> <h1>  日本画僧雪舟《唐土胜景图卷》(1469年)</h1><h3> 图中焦山,与对岸象山夹江对峙。远山连绵,是宁镇山脉余脉。</h3> <h3>  清末镇江画家周镐绘“狮岩消夏”(1842年),狮岩乃焦山别称。</h3> <h3>清光绪《丹徒县志》焦山图(1879年)</h3> <h1>百年前的焦山</h1> <h1>焦山全貌</h1> <h3>  这是英人约翰.汤姆逊摄于1872年的照片,是迄今我们看到的最早焦山全景风貌。</h3> <h1>  百年前,清宣统年间,国人顾仙保先生也拍下了焦山风景照,并编辑出版了《焦山全景》画册。留下了难得的焦山历史风貌。</h1><h3></h3> <h3>焦山南面图(1910)</h3> <h3>焦山山门——不波亭(1910)</h3> <h3>焦山定慧寺大殿及牌坊(1910)</h3> <h3>摩崖石刻“浮玉”岩(1910)</h3> <h3>观音岩(1910)</h3> <h1>民国早年焦山风貌</h1> <h3>华严阁</h3> <h1>天王殿牌坊</h1> <h3>游客留影</h3> <h3>吸江楼</h3> <h3>大殿前香炉</h3> <h1>日寇铁蹄下的焦山(1937-1945)</h1> <h3>  1937年12月日军占据象山,重炮轰击焦山,好端端寺庙一片狼藉。</h3> <h3>象山脚下的侵华日军,背景焦山。</h3> <h3>被毁的山门,有日军持枪把守。</h3> <h3>山门石狮日军留影</h3> <h3>山门照壁,“海不扬波”刻石的断壁残垣。</h3><h3></h3> <h1>残破的寺庙。</h1> <h3>践踏焦山的日军。</h3> <h3>被日军占领的山顶炮台</h3> <h3>废墟中的华严阁</h3> <h1>寺庙残留的天王塑像。</h1> <h1>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焦山风貌</h1> <h3>1950年焦山山门</h3> <h3>对照:现在的焦山山门,已不作为定慧寺的主要入口了。</h3> <h3>1960年代焦山鸟瞰,下游滩涂明显。</h3> <h3> 对照:当今,焦山滩涂更加扩展,新建了码头、牌坊、照壁、钟鼓楼、宝塔,寺庙格局趋于完整。</h3> <h3><br></h3><h1>今日焦山</h1> <h3>焦山秋色</h3> <h3>焦山远眺</h3> <h1>1999年落成的万佛塔</h1> <h3>江中浮玉</h3> <h1>  <b>北固山</b> 三山之一,位于镇江城北。《梁书·萧正义传》:“京城西有别岭入江,高数十丈,号曰北固”,清《读史方舆纪要》云:“北固山在城北一里府治后,下临长江。自晋以来,郡治皆据其上,三面临水,回岭斗绝,势最险固,因名,盖郡之主山也”,“今有甘露寺据山上,三国吴甘露中(266年)所建也”。北固山高58.5米,由前峰、中峰和后峰三部分组成,甘露寺高踞后峰山巅,形成“寺冠山”的特色。南朝梁武帝曾题书“天下第一江山”来赞其形胜。南宋词人辛弃疾赞曰:“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北固山与三国故事相关使其名声大振,最著名的当数“刘备招亲”。名胜古迹有宋代铁塔、北固亭、多景楼、试剑石、狠石、溜马涧等。多景楼古称北固楼,历史上与黄鹤楼、岳阳楼齐名,米芾曾题写“天下江山第一楼”匾额。山上还有太史慈墓、鲁肃墓、柳永墓、三国墙垣等,前峰今为烈士陵园。</h1> <h1> 日本画僧雪舟《唐土胜景图卷》中之北固山(1469年)。</h1> <h3>  图中北固山临江后峰有两座塔型制相似,应为铁塔。中峰无建筑,前峰筑有城墙,前峰与中峰已经割断,中间有路通过。&amp;</h3> <h3>清乾隆《镇江府志》北固山图(1750)</h3> <h3>清末镇江画家周镐绘“北固晚钟”(1843)</h3> <h3>对照:二十一世纪北固山新貌</h3> <h3>  伸入江中的北固山全貌:前峰,中峰与后峰(民国初年)</h3> <h1>1928年北固山风貌</h1> <h1>  民国江苏省气象台,建于北固山中峰(1934)</h1> <h1>日寇轰炸后的甘露寺</h1><h3> 1937年12月,日军野蛮轰炸镇江,北固山甘露寺也未能幸免。</h3> <h3>后峰长廊废墟</h3> <h3>寺院废墟上两位僧人无奈地眺望。</h3> <h3>  日本占领镇江之前北固山甘露寺全貌。山腰清晖亭完整,比如今建筑规制要大。</h3> <h1>被炸穿的清晖亭,亭后铁塔隐约可见。</h1> <h3>鬼子汉奸铁塔留影</h3> <h3>  1960年代北固山为工厂所包围,左为省船厂,右为省桥梁工程公司。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形象地比喻“只准立正,不准稍息”。</h3><h3></h3> <h3>甘露寺砖砌门楼</h3> <h1>今日北固山</h1> <h1>鸟瞰北固(前为多景楼,后为北固楼)</h1> <h1>高楼衬北固</h1> <h1>北固夕照</h1> <h1>北固四景</h1> <h1>北固楼</h1> <h1>多景楼、御碑亭</h1> <h1>眺望市容</h1> <h1>天水一色</h1> <h1>  回顾“京口三山”历史风貌,可以了解镇江千古名胜留存至今有多么不易,曾经的辉煌与破落,曾经的天灾和兵燹,尤其是近代日本侵华镇江沦陷,古迹遭受的破坏与屈辱,更令人叹息与愤怒。如今我们迎来了最好的时代,京口三山也迎来了最美的盛装!这是镇江的经典,也是镇江的骄傲!</h1><h3><br></h3><h3><br></h3> <h1> </h1><h1> 谢谢观赏!</h1><h1> <br> 制作 田铁民 <br> 2020.3.1<br><br><br><br></h1><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