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词思维学导论(写作入门教程)

抓铁有痕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格律诗词思维学导论</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写作入门教程)</b></p><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宋寿海</b></h1><p><br></p><p><br></p><p><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格律诗词思维学导论</b></h1><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写作入门教程)</b></h5><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目录</b></p><h5><br></h5><h5><b>(一)诗词格律基本知识</b></h5><h5><br></h5><h5><b>一、为什么要有格律</b></h5><h5><b>二、关于平声仄声</b></h5><h5><b>三、诗的平仄格律</b></h5><h5><b> 1、平起式</b></h5><h5><b> 2、仄起式</b></h5><h5><b>四、关于押韵</b></h5><h5><b>五、关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b></h5><h5><b>六、关于特殊格</b></h5><h5><b>七、七绝的六种平仄格律(格式)</b></h5><h5><b>八、七律五律五绝的平仄格律(格式)</b></h5><h5><b>九、关于押韵</b></h5><h5><b>十、关于词的格律与词谱</b></h5><h5><br></h5><h5><b>(二)诗词思维过程解析</b></h5><h5><br></h5><h5><b>一、诗词创作是一个思维过程,</b></h5><h5><b> 诗词是思维的产物</b></h5><h5><b>二、诗的抽象思维过程</b></h5><h5><b>三、诗的系统思维过程</b></h5><h5><b>四、诗的形象思维过程</b></h5><h5><b>五、形象思维过程的七绝实例</b></h5><h5><b>六、形象思维过程的五律实例</b></h5><h5><b>七、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交织</b></h5><h5><b>八、诗的格律思维过程</b></h5><h5><b>九、韵的选择之思维过程</b></h5><h5><b>十、诗的美感思维过程</b></h5><h5><b> 1、工程性思维</b></h5><h5><b> 2、相似性思维</b></h5><h5><b> 3、对比性思维</b></h5><h5><b> 4、联导性思维</b></h5><h5><b> 5、拟托性思维</b></h5><h5><b> 6、社会性思维</b></h5><h5><b> 7、创新性思维</b></h5><h5><b> 8、应用双动词或多动词的思维</b></h5><h5><b>十一、诗的灵感思维</b></h5><h5><b>十二、诗词创作之必要思维与非必要思维</b></h5><h5><b>十三、诗词之思维生命体</b></h5><h5><b>十四、诗词创作是可以教授的</b></h5><h5><b>十五、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b></h5><p><br></p><p><br></p> <h1><br></h1><p><br></p><h1><b>(一)诗词格律基本知识</b></h1><p><br></p><p><br></p><p><br></p> <h1><br></h1><h1><b>一、为什么要格律</b></h1><h1><b></b><br> 最近群里讨论诗的格律问题,有群友给我微信,让我讲一讲,我就简单普及一下。我不做理论研究,只讲一点个人感受和要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br> 先讲为什么要格律?其实格律就是游戏规则。凡是游戏必须有规则才好玩,就如下象棋,规则就是马走日,象飞田,车走直线,炮要有炮架,卒呢只能一步一步走。你说不行,这太麻烦,不要这么复杂,我想怎么走就怎么走,那这游戏会好玩吗?写格律诗,也规定须平仄、押韵、对仗等,也就是游戏规则,也是为的好玩。你不按这个规则行不行?当然可以。就如足球赛,没有越位犯规,篮球赛没有三秒违例也照样可以玩,只不过这是野路子,少了难度而已。那么,懂了游戏规则就一定会写好诗吗?也不一定。就如下棋,你就是对规则再熟悉,但比赛起来,还会有输赢,有高低之分。</h1><h3><br></h3><h3></h3> <h1><br><br><b>二、关于平声仄声</b></h1><h1><b></b><br> 再简单说说平声、仄声。汉字读音有高低缓急的区别,这也是特点之一。学过拼音的都知道,同样念ma,有妈、麻、马、骂之分。妈、麻念起来声音平缓,就是平声;马、骂念起来声音急促,就是仄声。平声仄声的划分有专门的书,用手机也可以搜索,打个平水韵或新声韵就可以找到,你去翻看就可以了。外国人不懂这个道理,念汉字是一个腔调,我们听起来觉得很好笑。</h1><h3><br></h3> <h1><br></h1><h1><b>三、诗的平仄格律</b></h1><h1><br></h1><h1><b>1、平起式</b></h1><h1><br></h1><h1> 好了,言归正传,下面讲讲平仄格律。先讲七绝的格律。这个问题,请你记住四条就行。</h1><h1>第一条,汉字是单字单音单义,两字可以构成词组,两音可以构成音节。这是汉字独具的很厉害的地方。和谐的音节就是平平或仄仄,一句里有交替就是平平仄仄或仄仄平平。而不是那一年中央电视台春晚相声所说的“平仄平仄平仄仄”和“仄平仄平仄平平”。这是不懂汉字和谐音节的道理,闹出了笑话。</h1><h1>第二条,每一句的最后三个字不可能是平平平,或仄仄仄。当然也不可能出现平平平平或仄仄仄仄四字连在一起的句子,就像我们喊口令,是“一∨一∨一二一”那样,显得有变化。怎么掌握?你记住,如果平平平这三个字前面是平平,那这三个字就应该是仄仄平;如果是仄仄,那这三个字就是仄平平。同样仄仄仄这三个字前面是平平,那这三个字就应是平仄仄;如果是仄仄,那这三个字就是平平仄。</h1><h1>第三条,单数句(如第1、3、5、7句)最后一个字一定是仄声(指第一句不押韵),双数句(如第2、4、6、8句)最后一个字一定是平声。</h1><h1>第四条,第一句如果是</h1><h1>平平仄仄平平仄,第二句相反就是</h1><h1>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句黏住就行, 但最后一字须换 成仄,黏就是复 制粘贴</h1><h1>仄仄平平平仄仄,第四句相反就是</h1><h1>平平仄仄仄平平。</h1><h1>一首七绝的格律就出来了:</h1><h1>平平仄仄平平仄,</h1><h1>仄仄平平仄仄平。</h1><h1>仄仄平平平仄仄,</h1><h1>平平仄仄仄平平。</h1><h1>这是平起式。所谓平起式,是指第一句的第二字(注意:不是第一字)是平声。</h1><p><br></p> <h1><br><br><b>2、仄起式</b></h1><h1><br></h1><h1><b></b> 也有仄起式,就如走路是先出左脚还是先出右脚。迈开步了,后面规则就一样的。<br>仄起式,记住上面四条,照此办理就是:<br>仄仄平平平仄仄,<br>平平仄仄仄平平。<br>平平仄仄平平仄,<br>仄仄平平仄仄平。</h1><h3><br></h3> <h1><br><br><b>四、关于押韵</b></h1><h1><b></b><br> 现在再讲下押韵。就是在句子最后一个字是平声的地方挑选相似读音的字(如东、中、通、红等等),为的是诗读起来好听一些,也好记一些。韵的分类也可以手机查到。你输入平水韵或新韵都可以找到。如平水韵有一东二冬等等之分,一东韵里有几十个字,二冬韵里也有几十个字。记住:一首诗里押韵只能在一个韵部里找,不能跨部门,跨了就叫跑韵了,是不允许的。这个不用死记硬背,到时手机一查就可以了。这叫拿来主义。<br>那么如果第一句也想押韵怎么办?也好办,最后一个字变成平声,且最后三个字的平仄做些调整就是:<br>平起式:<br>平平仄仄仄平平,<br>仄仄平平仄仄平,<br>仄仄平平平仄仄,<br>平平仄仄仄平平。<br>仄起式:<br>仄仄平平仄仄平,<br>平平仄仄仄平平。<br>平平仄仄平平仄,<br>仄仄平平仄仄平。</h1><h3><br></h3> <h1><br><br><b>五、关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b></h1><h1><b></b><br> 那么写诗每一个字都得符合平仄要求吗?也不是,你记住“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一条就行了。也就是说,五律每句第一字第三字、七律每句第一字第三字第五字能符合要求自然好,不符合也可以,是可平可仄。但每句的第二字、第四字、第六字那是不能含糊,必须按要求办,该平就得平,该仄就得仄,必须分明。不过对一三五也不能随心所欲就不论,也要注意是不是犯孤平。这已经是宽松多了。<br></h1><h3><br></h3> <h1><br><br><b>六、关于特殊格</b></h1><h1><b></b><br> 顺便说一下,平起式里,第三句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也允许变为“仄仄平平仄平仄”,叫特殊格,但这句的第三字第四字必须都是平声。平起式第一句如押韵,第三句也是这样办理。仄起式不存在“仄仄平平平仄仄”的句式,就不用考虑了。<br></h1><h3><br></h3> <h1><br></h1><h1><b>七、七绝的六种平仄格律(格式)</b></h1><p><br></p><h1> 归结起来,七绝的平仄格律就这么六种平仄格律(或格式)。</h1><h1><br></h1><h1>平起式(首句不押韵)</h1><h1>平平仄仄平平仄,</h1><h1>仄仄平平仄仄平(韵)。</h1><h1>仄仄平平平仄仄,</h1><h1>平平仄仄仄平平(韵)。</h1><h1><br></h1><h1>平起式(首句押韵)</h1><h1>平平仄仄仄平平(韵),</h1><h1>仄仄平平仄仄平(韵)。</h1><h1>仄仄平平平仄仄,</h1><h1>平平仄仄仄平平(韵)。</h1><h1><br></h1><h1>仄起式(首句不押韵)</h1><h1>仄仄平平平仄仄,</h1><h1>平平仄仄仄平平(韵)。</h1><h1>平平仄仄平平仄,</h1><h1>仄仄平平仄仄平(韵)。</h1><h1><br></h1><h1>仄起式(首句押韵)</h1><h1>仄仄平平仄仄平(韵),</h1><h1>平平仄仄仄平平(韵)。</h1><h1>平平仄仄平平仄,</h1><h1>仄仄平平仄仄平(韵)</h1><h1><br></h1><h1>特殊格(首句不押韵)</h1><h1>平平仄仄平平仄,</h1><h1>仄仄平平仄仄平(韵)。</h1><h1>仄仄平平仄平仄,</h1><h1>平平仄仄仄平平(韵)。</h1><h1><br></h1><h1>平起式(首句押韵)</h1><h1>平平仄仄仄平平(韵),</h1><h1>仄仄仄仄平平平(韵)。</h1><h1>仄仄平平仄平仄,</h1><h1>平平仄仄仄平平(韵)</h1><p><br></p> <h1><br><br><b>八、七律五律五绝的平仄格律(格式</b>)</h1><h1><br> 明白了七绝的平仄格律,其他五绝,七律,五律的平仄格律就迎刃而解了。如七律的平仄格律就是相同的两首七绝叠放一起就是了。<br>平平仄仄平平仄,<br>仄仄平平仄仄平。<br>仄仄平平平仄仄,<br>平平仄仄仄平平。(这是首七绝)<br>平平仄仄平平仄,<br>仄仄平平仄仄平。<br>仄仄平平平仄仄,<br>平平仄仄仄平平。(同一首七绝)<br>这是平起式的七律平仄格律。同样又有仄起式及第一句押韵之分,照上面所说的方法办理就是了。至于五绝及五律的平仄格律,只要把七绝的每一句的前两个字截掉就是五绝,七律的每一句的前两字截掉就是五律了。</h1><h3><br></h3> <h1><br><br><b>九、关于对仗</b></h1><h1><b></b><br> 说到七律、五律,还牵涉到一个对仗的问题。就是七律或五律的第三句与第四句,第五句与第六句之间要求要对仗。像春节门口贴的对联。要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动词对动词,虚词对虚词等等。这方面的知识可以手机百度下《笠翁对韵》或《声律启蒙》看看就明白了。<br><br></h1><h3><br></h3> <h1><br></h1><h1><b>十、关于词的格律与词谱</b></h1><h1><b></b><br> 词是从格律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了解了诗的格律,词的格律大致也就清楚了。词也讲究平仄、对仗、押韵。不同的是格律诗每句字数相同,词有长短句。诗音节简单词有领字。诗传统遵《平水韵》,严些,词一般用《词林正韵》,宽些。再是格律诗押韵主要是平声,而且一诗一韵,词则有押平声韵的,有押仄声韵的,还有平声、仄声混押的。另外词押仄声韵时还分出入声韵的,总之更多样。这个也不用死记硬背,有词谱、词韵可查,百度搜索就是了。<br> 好了,诗的格律基本知识就这些。我们只须最多一小时就可以全部搞定。</h1><h3><br></h3><h1><b></b></h1><h3></h3> <h1><br></h1><h1><br></h1><h1><b>(二)诗词思维过程解析</b></h1><p><br></p><p><br></p><p><br></p><p><br></p> <h1><br></h1><h1><b>一、诗词创作是一个思维过程</b></h1><h1><b> 诗词是思维的产物</b></h1><h3><b><br></b></h3><h1><b></b> 诗词创作是一个思维过程。诗词是思维的产物。我们欣赏别人的诗词其实是果实,而不是果实形成的过程。如毛泽东《卜算子●咏梅》,我们看到的是“已是悬崖百丈冰”,而作者原来用的是“万丈冰”,后来认为反动势力没那么强大,就改为“百丈冰”。试问如果作者不说,读者何以知道这个思维过程?又如王安石的诗“春风又绿江南岸”,原来是用“又到”,经过几番修改,才最后改为“又绿”。作者自己说了,我们才能知道其中的思维过程。所以诗是思维过程最后结成的果实。这个果实形成的过程是该诗作者所为,并不是读者的亲身经历。读者至多只是根据果实的色香味,做出猜想和推断,你可能猜对了,也因此往往是隔靴搔痒。过去我们还可能通过作者修改手稿看到他的思维过程痕迹,现在用电脑、手机写作,修改的地方早已无迹可寻了。所以诗的思维过程解析,我只能根据我自己的创作实践,谈一些体会。<br></h1><h1><b><br></b></h1> <h1><br></h1><h1><b>二、诗的抽象思维过程</b></h1><h3><b><br></b></h3><h3></h3><h1> 写一首诗,首先当然是想一想要不要写?为什么写?是这个风景打动了我?这个事件启发了我?还是这个人物感动了我?抑或是内心难平静要表达?如果明确了有必要写,那当然就可以动手。不然的话那就算了。比如有个诗人写了首诗,说中华诗词大会将极大推动诗词创作,让我和一首。而我个人认为这只是诗词记忆大会,背诵大会,与诗词创作关系不大。所以我就没有动手。对于决定动手要写的东西,也有个根据自己对内容的把握,决定用哪种形式来写的问题。是用诗还是用词?诗是用律诗还是绝句?词是用哪个词牌?都有个思考决断过程。顺便说一下,并不是重大主题就一定得用长调的词如《沁园春》《贺新凉》来写。武汉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开幕式场面够大了吧?可是我只用五绝来写:“列<span style="font-size: 17px;">国武夫昂,</span>回身会赛场。心明止戈意,江汉鹤高翔。”国庆七十周年大阅兵场面也是够大了吧?我也同样只用五绝来写:嵩呼今受阅,虎旅荡雷音。亮剑长街过,最安家国心。”这个决断过程就是抽象思维过程。这个过程因人因题而异,可能长些,也可能瞬间完成。但即使瞬间完成,这个抽象思维过程却是存在的。</h1><h3><br></h3> <h1><br><br><b>三、诗的系统思维过程</b></h1><h1><b></b><br> 决定了形式之后,自然是对要写的对象(风景,或事件,或内心情感,或人物)做一些分析,对时间、地点、历史、现状、特征等有个整体把握。但整体把握后又像老虎吃天,无从下口。怎么办?那就把它分解,切成小块才好吞咽。就是说分别把绝句或律诗分解,切成几个小的部份。怎么切?根据格律诗的特点,比如绝句,是四句,那就分解成四部分、四小块,然后依照“起承转合”关系给它排个顺序。这对律诗也同样适合。律诗是八句,但不是切成八块。而是把第一二句,第三四句、第五六句、第七八句分别看作一联。这样八句就成为四联。然后也依照“起承转合”关系给它排个顺序就是了。词有四句、八句或更多之分。也同样是分解切成四块,“起承转合”也同样适合。如毛泽东《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起”。接下来到“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是“承”。从“江山如此多娇”到“只识弯弓射大雕”是“转”。最后“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合”。这是从大概率讲,一般是存在“起承转合”的结构规律。当然也有例外,可能是“起承承合”或“起转承合”等,如我的《五绝●塞上柳》:“南国多花事,何如塞柳新?春心晚来急,一绿便撩人”,用的就是“起转承合”结构。这不影响问题的讨论。我们把这个思维过程称作结构思维,更准确说,应称系统思维。因为它不光是结构,还有机地组成了一首诗的系统。当你写诗时,预先就经验性地存在这么一个系统思维。</h1><h3><br></h3> <h1><br><br><b>四、诗的形象思维过程</b></h1><h1><b></b><br> 好了,现在就来讲讲如何实现“起承转合”?这里要讲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也可以说是决定诗词成败的概念。那就是诗要回答的问题,或要告诉读者的问题,不是这是什么?而是这是怎么样?记住,重要的话说三遍:是怎么样?是怎么样?是怎么样?如关于“水”,告诉人家是H₂O, 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液体,那是科学家的事。告诉人家“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是诗人的事。同样,告诉人家要把革命进行到底,那是革命家政治家的事,告诉人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是诗人的事。政治诗人没什么不好。在这个世界谁能离开政治?就如鲁迅所说谁也不能抓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但要不得的是政治家诗人,他的诗里是满满的政治口号、政治名词。尤其是写重大节日和活动的诗,都是政治口号、政治名词的堆砌,令人不堪卒读。既然是告诉别人怎么样?你的脑子里自然就是满满的形象了,否则你怎么告诉人家呢?你说得越形象,越生动,读者接受的印象就会越鲜明。这就需要形象思维。说书的人为什么能让听众如醉如痴?就因为他讲得形象生动。诗人就是那个说书人,只不过说书的用语言塑造形象,诗人是用文字塑造形象罢了。</h1><h3><br></h3> <h1><br><br><b>五、形象思维过程的七绝实例</b></h1><h1><b></b><br> 下面我们就举两个例子,来说怎么进行“起承转合”(系统思维)的形象思维。还是先从七绝说起吧。<br>现在我准备写首清明节的七绝诗。清明有很多内容可写,去踏青、放风筝、做美食、或扫墓、春耕播种等等,你准备写什么?这有个抽象思维过程,因为需要抉择判断。我的选择是写踏青。好了,开始动笔。<br>第一句是“起”,那一天是刚下过雨,清明刚下过雨“是怎么样”?我想到“清明时节雨纷纷”,但我的心情更是喜悦。因为那年好久没下过雨,清明下雨就是“好雨知时节”,就是“春雨贵如油”。这样就有千家万户喜迎春雨的意象。于是就写下“今朝喜雨送千门”第一句。<br>第二句是“承”,就是接着说刚下过雨“是怎么样”?空气清新呀,尘霾没有了呀。自然就有“一扫尘霾未见痕”第二句。<br>第三句是“转”,为什么转?因为再写天气,就拖沓了。因为绝句就那么四句,得节约笔墨,所以赶快转到人事上,说说我“是怎么样”?怎么样?坐着小车外出旅游呀。到哪里去呀?这就有第三句“欲问轻车何处去”。<br>第四句是“合”,自然而然就是回答要去的地方,到绿萝村去呀。诗就结束了。再按个画龙点睛的题目就完整了。<br>七绝●清明雨<br>今朝喜雨送千门,<br>一扫尘霾未见痕。<br>欲问轻车何处去?<br>丁香引向绿萝村。<br>这就是整个“起承转合”(系统思维)的形象思维过程。整个过程我回答的不是清明“是什么”?而是清明“怎么样”?如果回答清明“是什么”?那就是“ 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一类的话,那就味同嚼蜡,没有一点诗意了。</h1><h3><br></h3> <h1><br></h1><h1><b>六、形象思维过程的五律实例</b></h1><h1><br></h1><h1> 再以律诗为例,说说“起承转合”的形象思维过程。我准备写首关于黄果树瀑布的五律。前面说了,律诗八句,可以看作四联。</h1><h1>第一联是“起”,包含第一句第二句。我想说的瀑布整体给我的印象“是怎么样”?我用了“伟哉黄果树,瀑布下千寻”回答。这联是两句,实际是一句,因为黄果树瀑布是连在一起读的,因为断句需要,把它分开了。这种句式唐代就有过。如“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就是。</h1><h1>第二联是“承”,包含第三句第四句。前句想说高处“是怎么样”?回答“泻壁疑天漏”。后句想说低处“是怎么样”?回答“傾潭觉地沉”。第二联就出来了。</h1><h1>第三联是“转”,说明一下,五律与七律的一个没引起人重视的地方,就是七律在第三联用“转”的多,而五律则往往是继续用“承”,在第四联才“转“合””并用。你读《唐诗三百首》,就可以看出两者的区别。人们以为七律与五律的写法一样,这是不妥的。所以我在五律的第三联就取惯用的“承”。第三联包括第五句第六句。前句想说腾起的烟雾“是怎么样”?回答“四时梅雨袭”。后句是想说发出的声音“是怎么样”?回答“终岁蛰雷侵”。于是,第三联也出来了。</h1><h1>第四联是“合”,五律往往采用的是“转”“合”的。第四联包含第七句第八句。前句“转”向花果山水帘洞去了。这不是胡联想,而是有根据的,因为听说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的花果山水帘洞外景,就是在这里拍摄的。后句想说自己心情“是怎么样”?回答“同雄大圣心”,是“合”。这就成了第四联。</h1><h1>最后加上题目,整首五律就完成了。</h1><h1>五律●黄果树瀑布</h1><h1>伟哉黄果树,瀑布下千寻。</h1><h1>泻壁疑天漏,傾潭觉地沉。</h1><h1>四时梅雨袭,终岁蛰雷侵。</h1><h1>欲向珠帘洞,同雄大圣心。</h1><p><br></p> <h1><br></h1><h1><b>七、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相互交织</b></h1><h1><br></h1><h1> 很清楚,我们在说瀑布的时候,始终是告诉别人瀑布“是怎么样”的。也就是说始终没离开形象思维过程。但是关于瀑布,可以写的东西也是很多的,包括瀑布源头、瀑布飘动、溅起的飞沫、翻起的波浪等等。是不是都得写?也不是。如果都写,胡子眉毛一把抓,那就太杂了,一首五律也装不下。怎么办?原来在写瀑布之前,有个对瀑布各种形态进行判断取舍筛选的思维过程。这又是抽象思维过程。通过抽象思维过程,我萃取了最能代表瀑布特征的形象,这就是气势(高落)、泻壁、傾潭、烟雨、雷声、水帘洞、大圣这七八个形象特征,而把其他的统统舍弃。我以为把这七八个形象特征说清楚“是怎么样的”,瀑布“是怎么样的”也就说清楚了。因此这个思维过程是始终没离开形象思维并交织在一起的抽象思维过程。</h1><p><br></p> <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八、诗的格律思维过程</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说到这里,细心的读者一定会注意到,作为格律诗,具体到这里的平起式五律,我们在对“起承转合”进行“是怎么样”形象思维时,并不是满足具体内容就可以,还必须同时满足格律的需要。就是说还同时需要格律思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第一联,我们通过形象思维得到“伟哉黄果树,瀑布下千寻”十个字,那还不够的,还必须同时满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的平仄要求与押韵要求。</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第二联,我们通过形象思维得到“泻壁疑天漏,傾潭觉地沉”十个字,这还不够,还必须同时满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的平仄要求与押韵要求,除此之外,在这一联还必须同时满足对仗要求,即“泻”对“傾”,动词对动词;“壁”对“潭”,名词对名词;“疑”对“觉”,动词对动词;“天”对“地”,名词对名词;“漏”对“沉”,动词对动词。</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第三联,我们通过形象思维得到“四时梅雨袭,终岁蛰雷侵”十个字。也不够,还得同时满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的要求。还有对仗要求,即“四时”对“终岁”;“梅9雨”对“蛰雷”;“袭”对“侵”,词性是一一对仗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第四联,我们通过形象思维得到“欲向珠帘洞,同雄大圣心”十个字,也不够,还有要求同时满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的格律要求。由于可见,只要是格律诗,就必然在进行形象思维的同时,也进行格律思维。</span></p><p><br></p> <h1><br></h1><h1><b>九、韵的选择之思维过程</b></h1><h1><br></h1><h1>  现在讲讲诗词的韵部选定思维过程。诗词用韵首先的一种情况,就是和韵。和韵是旧体诗写作方式之一。指与别人的诗相唱和时,依照其诗所押的韵作诗。大致有三种方式:(1)依韵,即韵脚与原诗韵在同一韵部而不必用其原字;(2)次韵,或称步韵,即韵脚用其诗原韵原字,而且用字先后次序也必须相同。(3)用韵,即韵脚用原诗的字而不必依照其先后次序。这种情况一般不用再作思维,照着使用就是了,至少可以确定韵部。除此之外,就存在一个选韵的思维过程。</h1><h1>我们知道格律诗依《平水韵》的平声韵的话,上平声与下平声韵各有十五个韵部。你到底选哪个韵部?根据我的创作体会,一般在开始写作时,总会冒出一句比较重要的诗句,就可以作为选择韵部的依据。以上面《清明雨》和《黄果树瀑布》诗为例。《清明雨》诗,我脑子里首先想到的一句就是“丁香引向绿萝村”,并因此而有写诗的冲动。这样就选了韵部“十三元”。再查十三元的韵包括“元原源沅鼋园袁猿垣烦蕃樊喧萱暄冤怨言轩藩媛援辕番繁翻幡璠鸳鹓蜿湲爰掀燔圈谖魂浑温孙门尊存论敦墩炖暾蹲豚村屯囤盆奔昏痕根恩吞荪扪昆鲲坤仑婚阍髡馄喷狲饨臀跟瘟飧棔樽”,那么其余的韵就只能选这其中的字了。我在黄果树瀑布现场时,一个强烈地感觉就是随着瀑布冲下深潭时,地也跟着下沉。当时想出一句“傾潭觉地沉”。于是就选了下平声“十二侵”韵部。再查“十二侵”韵部包括“侵沉深寻浔临林霖针箴斟沈心琴禽擒衾钦吟今襟金音阴淫岑簪壬任歆森禁祲喑琛涔骎参忱淋妊掺参椹郴芩檎琳蟫愔喑黔嵚砧”,那么其他的韵就只能在这些字中选用了。这个思维过程的成功一般八九不离十。当然也会有写不下去的情况,那就重新选吧。</h1><h1> 在《平水韵》中,根据30个韵部各包括的字数多少,分为宽韵、中韵、窄韵、险韵四类:</h1><h1>1、宽韵:</h1><h1>包括四支、一先、七阳、八庚、十一尤、一东、十一真、七虞。作诗用这些韵,有较多的韵脚可供选择。</h1><h1>2、中韵:</h1><h1>包括十三元、十四寒、六鱼、二萧、十二侵、二冬、十灰、八齐、五歌、六麻、四豪。作诗用这些韵,有次多的韵脚可供选择。</h1><h1>3、窄韵:</h1><h1>包括五微、十二文、十五删、九青、十蒸、十三覃、十四盐。作诗用这些韵,可供选择的较少。</h1><h1>4、险韵:</h1><h1>包括三江、九佳、三肴、十五咸。作诗用这些韵,可供选择的很少。</h1><h1> 当然这个因人因所选体裁而异,只是作为一个知识点了解就行了。</h1><h1> 词的押韵依《词林正韵》。词的押韵与诗不同的一点就是诗一般押的是平声韵。词不但有押平声韵,也押仄声韵,还有一首词里押平声韵和仄声韵的。在押仄声韵中还分入声韵的。正因为词有押平声韵,也有押仄声韵,尽管词谱比诗宽,词的平声仄声韵部也还是有三十三个。选韵也还是有一定难度的。</h1><p><br></p> <h1><br></h1><h1><b>十、诗的美感思维过程</b></h1><h1><b></b><br> 诗的思维过程说到这里,按理说就差不多了。在这个过程,我们一再强调了形象思维的重要性。不过现在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形象思维固然重要,如果脑子里像“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当然无从说起。但是对于诗的写作而言,你脑子里纵有满满的形象,也还是在你脑子里,你不能像摄影那样,镜头一闪就拍下来。你还得靠语言文字把它记录下来。这就必然会有语言文字上的要求,也就是说,需要语言上的美感思维。换句话说,不管你脑子有着怎样的形象思维,都只能通过语言文字、通过诗句来传达给读者。所以无论你形象思维如何丰富、意象如何逼真,只要不能熟练地运用诗的语言,你就无法把你的形象思维通过诗句来传达给读者,你写出来的东西就缺乏诗味。那么怎么实现美感思维?我想大致有以下几个方法:</h1><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left;"><br></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1、工程性思维</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b><br> 一是工程性思维,就是一是一,二是二,原原本本如实告诉别人“是怎么样的”就行了。就像画图纸一样。告诉你是一个多大的圆,只说直径是多少就得了。告诉你是怎么样的圆柱,只说直径多少长度多少就行了。表面有多光滑?标个几花的符号就行。插进孔的间隙怎么样?说明公差配合多少就清楚了。这个零件的形象就出来了。从写作手法说就是所谓的“赋”吧。</h1><h3><br></h3> <h3><br></h3><h1><b>2、相似性思维</b></h1><h3><b><br></b></h3><h3></h3><h1> 二是相似性思维,就是说明一个形象,用工程性思维说太啰嗦,或者说不清楚,或者为了突出形象,就可以用相似性思维。如说一个姑娘脸圆圆的,泛着红晕,很漂亮,你可以直接用相似的红苹果,说“你的脸,像苹果到秋天”不就行了。又比如说这个姑娘瘦,就可以用相似的苗条黄花,说她“人比黄花瘦”也就说清楚了。有的形象很难用语言说清楚的怎么办?也可以用相似性思维来解决。如量子纠缠,你怎么给别人介绍这两个有关系的量子之间,一个量子的改变必然会引起另外一个量子的改变,而且两者的改变是同时同量发生的?你说了很多话,别人也不一定能听清楚。但是用相似性思维来回答可能会有帮助。你就用相似的母女关系说,就是当女儿生了个孩子,女儿就变成了妈,而母亲则变成了姥姥。母亲是被动地同时同量地发生了存在状态的改变。这就是量子纠缠。你可能对科学原理还是不甚了了,但你对量子纠缠会有个初步概念吧。相似性思维的要点就是只抽出两者之间的相似点,而不及其余。如游子的特点包括两条腿、戴帽子、背行囊、经风雨、游移等等,浮云的特点包括白色、随时变形、遮挡日光、游移、遇冷下雨等等,相似性思维只抽取两者之间相似的“游移”来说事,这就有了李白“浮云游子意”的诗句。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同样可以找出相似“游移”的东西,如浮萍、飞蓬等等,那么我们说“浮萍游子意”或“飞蓬游子意”也不是不可以。另外,同一种事物可以同时具有多种元素。它就可以与相似元素的其他事物匹配。还是说云吧,它除了有“游移”的元素,它还有“遮挡阳光”的元素,王安石认为有人反对变法,用各种论调说变法的不是。他就有了“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诗句。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比喻”吧。这里要说明一点的就是相似性思维的要点是相似,不是相等,就如相似三角形不是全等三角形。它们形态上相似,但数量上可以不同,可以扩大也可以缩小。李白说“燕山雪花大如席”以及“白发三千丈”的时候,就是只强调形态的相似而不管数量的扩大,却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黄庭坚说“功名富贵两蜗角”的时候,却是往小里说,认为功名富贵不过像蜗牛伸出的两个触角那么小。这两种思维就是所谓的“夸张”了。</h1><h3><br></h3><h3> </h3> <h1><br></h1><h1><br><b>3、对比思维</b></h1><h1><b></b><br> 三是对比性思维,就是用的不是相似的事物,而是通过对比显示差异,通过差异达到鉴别的目的。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句与句之间通过“王谢堂前”与“寻常百姓”的对比,显示人事变迁,富贵不在的现实。又如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词,是上阙的“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六亿不团圆”与下阕的“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做对比,说明“人间正道是沧桑”。还有毛泽东《七律●送瘟神》二首,则是用前一首七律与后一首七律做对比。通过从“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到“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的对此变化,生动体现了血吸虫消灭,患者身体康复的新气象对比性思维除了古今、历史与现实、过去与现在对比外,还可以是长短、大小、远近、快慢等等做对比。如“千里江陵一日还”以“千里”距离之长与“一日”时间之短,则船行速度之快不言自明。又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以“海内”之大与“知己”之小、“天涯”之远与“比邻”之近做对比,体现了他们之间友谊的可贵。这就是对比思维的过程。<br></h1><h3><br></h3> <h1><br><br>4、联导性思维</h1><h1><br> 还有一种思维就是联导性思维。它不像工程性思维那样明确说,又不像相似性思维借用相似的事物说,也不像对比性思维比较着说,而是好像没直接联系地泛泛说,可是又不是毫无目的地说,无形中还是通感联想导引到主题上去。如《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说河边的雎鸠在鸣叫,好像是泛泛而谈,和我们有什么关系?但仔细想想,春天的雎鸠在河边鸣叫,也许是求偶吧?这一来就有营造了一片温情的氛围。接着写“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不就顺理成章了吗?这让我想起陕蒙民歌《一对对鸳鸯水上漂》,也是用“一对对鸳鸯”来营造一片温情氛围,然后再尽情诉说“人家那个都说是咱们两个好……谁要是呀有那良心咱就一辈辈地好,谁没有那良心就叫野雀雀掏……说山拦不住那云彩树挡不住那风,神仙姥家也挡不住人想人。宁叫那玉皇大帝的江山乱,万不能叫咱俩个关系(那个)断。”这种联想引导性思维不知不觉就把人带到你所营造的氛围中,真的是有异曲同工之叹!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兴”了。</h1><h3><br></h3> <h1><br><br><b>5、拟托性思维</b></h1><h1><b></b><br> 再说一种思维就是拟托性思维。它的思维特点特点就是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的。就像童话里的动物、植物能说话,能大笑。生动形象地寄托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诗词更加生动形象。既然人格化了,同一事物就可以因不同的诗人而有不同的人格。如梅花,典型的是陆游的咏梅词,体现的是“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体现的是孤芳自赏的人格。而同样是梅花,毛泽东的咏梅词“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他她在丛中笑”,却体现的是迎接山花烂漫的人格。有拟人,有寄托,所以我们称之为拟托性思维。</h1><h3><br></h3> <h1><br></h1><h1><b>6、社会性思维</b></h1><h1><b></b><br> 还有社会性思维,就是在诗词创作思维过程中,使用社会其他人的思维成果,最常见的就是使用典故。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的诗文歌赋,也是用典的一种,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典故用得适当,可以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毛泽东诗词可以说是用典的典范。如《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讲要是不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话,他用了历史人物楚霸王典,知道会是什么下场。在《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中,他用的是神话故事共工的典,并作注:诸说不同。我取《淮南子·天文训》,共工是胜利的英雄。你看,“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他死了没有呢?没有说。看来是没有死,共工是确实胜利了。”诗词中使用典故既可使诗歌词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社会性思维不仅仅是这些,还包括使用诗词工具书如词谱、韵书等。有了智能手机,还可以随时查看各种资料。这都是在用社会其他人的思维成果。</h1><h3><br></h3> <h1><br><br><b>7、创新性思维</b></h1><h1><b></b><br> 再是创新性思维,指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从新的角度,新的方式去思考,得出不一样的并且具有创造性结论的思维模式。诗词创作最忌千篇一律的产品生产,而应该像时装设计那样,尽量做到独此一件。李清照写出“人比黄花瘦”的词句,大家都夸她是天才。可是你如果也说“人比黄花瘦”的话,你就是庸才了。这一点不用多说。如何创新?首先就是必须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让思维取发散的态势。举个例说吧,墙上有个黑点,你如果思维是收敛的,那你看到的就是黑点。可是如果是发散的,那你就会看到可能是墨水或钉子或臭虫或苍蝇或黑钮扣等等。这就是创新性思维过程。</h1><h3><br></h3> <h1><br></h1><h1><b>8、应用双动词或多动词的思维</b></h1><h1><b></b><br> 最后说一下应用双动词或多动词的思维。还是以《五律●黄果树瀑布》为例说吧。这首诗曾发在《黑龙江文苑》网站,有个网友读后说:伟哉黄果树,瀑布下千寻。泻壁疑天漏,倾潭觉地沉。四时风雨袭,终岁蛰雷侵。欲向珠帘洞,亦雄大圣心。又一奇景,欣赏并问好!又有个网友评论:寿海君的诗如同黄果树瀑布胜景一样漂亮!尤喜“泻壁疑天漏,倾潭觉地沉。”对仗工整,诗意震撼,可谓佳句,拜读学习!我觉得这位网友很有眼力,注意到“泻壁疑天漏,倾潭觉地沉”的好处了。我当时就回复说:这两句确是我比较满意的一联。黄果树水瀑布位于贵州省镇宁、关岭两县境内北盘江支流、打帮河上游的白水河和坝陵河上。落差77米,盛水期宽81米。 河水从断崖顶端凌空飞流而下,倾入崖下的犀牛潭中,水石相激,声响如雷。瀑布后有一水帘洞,深一百多米。据介绍,当年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在此拍摄过外景。观瀑布,既有水的动态,又有我的感受,内容不少,而又只限十个字来表达,颇费周折。怎么办?最后我就以双主语三动词(五个字三个动词,十个字六个动词)的思维方式来处理,总算比较完好地描述了。水泻壁而我疑天漏,水倾潭而我觉地沉;或我观水泻壁而疑天漏,我看水倾潭而觉地沉,很值得玩味。如果不用动词或每句只用一个动词,断不能在十个字内表达这么多的内容的。双动词或多动词思维在古诗词中是大量可见的。如王之涣“黄河入海流”,杜甫“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王维“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等等,都用的是双动词思维。试想想看,如果都换成单动词“黄河入海陬”、“青绿峰峦过,黄澄橘柚来”、“竹林归浣女,莲叶下渔舟”、“白日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在山川”,从效果看,气势马上就差多了。如果再去掉动词成“黄河东海陬”、“青绿峰峦众,黄澄橘柚哉”、“竹林多浣女,莲叶有渔舟”、“白日香炉尽紫烟,遥处瀑布在前川 ”,那就更加逊色了,既没有动感,有没有感情色彩,感觉就是死气沉沉的。其实古人早就善于在诗词创作中运用动词思维。这一点我们要特别注意,加以总结,并灵活运用。<br>诗词的美感思维就讲这八个方面。当然还可以举出更多,我以为这八个比较要紧,其他的就不多讲了。</h1><h3><br></h3> <h3><br></h3><h1><b>十一、诗的灵感思维</b></h1><h3><b><br></b></h3><h3></h3><h1> 上面讲了诗的十种思维过程,又讲了美感思维的八个方面,这些都可以从思维过程来看但是还有一种很奇特的思维,好像不存在什么过程。这就是灵感思维。世上有没有灵感这个东西?据说牛顿在树下休息,有一个苹果掉下来砸到头上,产生灵感,发现了地球引力。鲁班上山时被草叶划破手。他仔细观察了长叶的形状,原来叶的边缘是齿状的,他获得灵感发明了锯子。也有从梦中产生灵感的。如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梦中获得灵感,发明了化学元素周期表。又传说19世纪的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因为在梦里,梦见一个首尾相衔的蛇,受此启发,猜想出了苯环的正确结构写法。还有很多文化方面发现和发明来自于灵感,如意大利作曲家塔蒂尼在睡梦中创作的世界名曲《魔鬼的颤音》等。这些传说是真是假,我无法考证。我现在就说说我的亲身体会。那就是在创作《五律●黄果树瀑布》时,最初第一联是这样的:“伟哉黄果树,瀑布下高嵚”。写完以后,对“高嵚”两字一直很不满意。查了平水韵,下平声“十二侵”的韵部包括“侵沉深寻浔临林霖针箴斟沈心琴禽擒衾钦吟今襟金音阴淫岑簪壬任歆森禁祲喑琛涔骎参忱淋妊掺参椹郴芩檎琳蟫愔喑黔嵚砧”这些字,与峰峦有关的字除了“嵚”,就是“岑”。那就改为“瀑布下高岑”,但是仍然不满意。直到有一天早晨我正刷牙的时候,突然想起“寻”这个字在古代不也是长度单位吗?八尺为寻;一丈六尺为常。于是有了,就改为“伟哉黄果树,瀑布下千寻”。我自己觉得比较满意了,“千寻”就是八千尺,比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还要高上五千尺,这还不好吗?很好了。“寻”字本来就在这个韵部,为什么没想到用它?是因为把“寻”字只按现代汉语的意思,即“寻找”、“寻常(普通)”的意思去理解,当然就不会考虑了。灵感思维好像是突发的,不需要什么过程。但是灵感思维更像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果没有冥思苦想的量变过程,恐怕就不会有灵感飞跃的质变。</h1><h3><br></h3><h3><br></h3> <h1><br></h1><h1><b>十二、诗词创作之必要思维与非必要思维</b></h1><h1><b></b><br> 综上所述,格律诗词创作之必要思维就是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系统思维、格律思维和美感思维。没有这五种思维参与,诗词创作就不会是完整完美的。不过美感思维中可能一首诗词不会八个方面都参与。但必有一个或多个方面参与。至于社会思维、灵感思维及其他思维则非必要思维。就是说可能参与也可能不参与。不参与也不会影响诗词创作的完整完美性。</h1> <h1><br></h1><h1><b>十三、诗词之思维生命体</b></h1><h1><b></b><br> 到现在为止,我们对诗词创作之思维过程做了尽可能详细的解析。这是为了研究的需要。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以上各种思维在创作过程中,诗互相交织互相作用,共同构成了诗词的生命体。如果我们把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系统思维、格律思维、美感思维看作人的脑、肝、肾、肺、心脏的话,那么我们对这些思维的解析,就相当于在手术台上对人体器官的解剖。到一旦拿出来解剖,只是为了研究需要,器官本身就已经不具有生命象征了。而只有回到生命体中,他们才共同构成了生命特征。也们对各种思维的讨论也切记应作如是观。</h1><h3><br></h3><h3><br></h3> <h1><br></h1><h1><b>十四、诗词创作是可以教授的</b></h1><h1><b></b><br> 既然诗词是思维的产物,诗词创作的思维过程是可以解析的,这些解析具有可操作性,必有规律可循,并不神秘,那么诗词创作的思维过程就可以作为一门课程教授。我相信:只要按照这个教程学习,按照步骤操作,就一定会有良好的收获。如果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话,那么也可以说“熟读诗词思维学,不出好诗也入门”。</h1><h3><br></h3><h3></h3> <h1><br></h1><h1><b>十五、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b></h1><h1><br></h1><h1> 当然要做到诗词创作能出精品,也是不容易的事。诗若要写的好,除了要掌握诗词创作的思维过程,音乐、音律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对言辞说话也要有一番功夫,对文字的运用、理解也要有所掌握。任何文学是源于生活,要有好的文学素养,还得有相适应的生活体验个生活沉淀。陆游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他认为:一个作家,所写作品的好坏高下,是其经历,其阅历,其见解,其识悟所决定的。当然,他所说的“诗外功夫”,也不仅仅是这些,其才智,其学养,其操守,其精神等等形而上的东西,同样也是诗人要想写出好诗的“功夫”。陆游强调诗人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能力,主张从诗人身体力行的实践,从格物致知的探索,从血肉交融的感应,从砥砺磨淬的历练,获得诗外的真功夫。一句话,开始阶段,诗词创作的进步可以靠思维过程的掌握。但是到了一定阶段,你想能突破再突破,那还得靠陆游所说的诗外的真功夫的。这应是我们的座右铭。</h1><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