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20年的春节比往年来的早一些,小年一过人们像往常一样开始准备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p><p> 1月23号,大年三十的头一天,武汉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开始了共和国建国后第一次全面封城,封城的消息一出,节日的气氛骤然下降,离武汉1500多公里的北京也在劫难逃,</p><p> 不知为什么今年北京的雨雪天气很多,正月初十是防控疫情后下的第一场雪,接着十二、十三又下了两个半天,二十一又下了第三场雪,尽管雨雪天气不能给防控疫情有什么帮助,但京城的空气会让宅在家里的人们舒服一些。</p><p> 一个月的时间,在购买生活必需品进进出出的机会,我用平静、平和的心情,平视我熟悉的北京,用手机记录下防控疫情下京城不一样的寂静。同时把防控疫情期间仍在坚守岗位的社区工作人员,环卫工人,快递小哥,消防人员及在京的百姓们井然有序状态记录下来。</p><p> 庚子正月的北京格外的安静 ,几场雪后的空气也更加清新 。正月就这样过去了,疫情防控还没有结束,但等到春天来了,北京依然还会美丽。</p><p>(图片均为2020.1.25---2.29期间手机拍摄)</p><p> 2020.02.29/北京</p><p><br></p> <h3>大年初二,我乘坐大连至北京的D46回京,11车厢只有这几个人。</h3> <h3>北京车站也只有武警和车站工作人员,上下车的乘客寥寥无几。</h3> <h3>平日北京最繁忙的地铁2号线几乎24小时运转,现在每节车厢只有三两个乘客。</h3> <h3>初三按着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个走亲串友给长辈拜年的日子,北京三环内的22号线像往常一样没有停运,但有时一趟跑下来就拉一两个人也是常有的事。</h3> <h3>
1月26日,午后两点的天安门广场异常的清静,南边的前门楼,除了一辆警车和画面外的武警,保安人员,没有一个游客和行人。这让我联想到这个时候才能看到大前门香烟盒上大前门。<br></h3> <h3>前门与正阳门和天安门一样是北京的象征,偶尔来自国内外零零星星的游客会在做好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到此看看,因此正阳门周边每天都要进行五次以上的消毒。</h3> <h3>大栅栏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曾经就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区。兴起于元代,建立于明朝,从清代开始繁盛至今。1900年义和团曾一把火将整条街付之一炬,重建后依旧繁华。大栅栏的由来,要追溯到明代孝宗弘治元年,当时,北京有“宵禁”,为了防止盗贼隐藏在大街小巷之内,由朝廷批准,在北京很多街巷道口,建立了木栅栏。<br></h3><h3>今天换了铁栅栏的大栅栏视乎回到明代孝宗元年的安静。</h3> <h3>
武汉封城一周了,金水桥边的武警战士也带上口罩上岗执勤,这本来就是中国人抱着负责任的态度共同防控疫情,而西方标题党们借机辱华,就在2.4号的华尔街日报上,路透社记者几乎在我拍的同一地点,以“东亚病夫”为标题配图,几天后三位驻京记者被驱逐出境。<br></h3><h3> 其实作为一名卫兵二十米内不和任何人接触可考虑不戴口罩,更能显示出大国尊严和意志。</h3> <h3>
2020.02.01(初八)按惯例每月1日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增加号手和礼兵的迎旗环节。同时军乐团现场演奏《国歌》和《歌唱祖国》,新创作《升旗号角》音乐是由军乐团礼号手在天安门城楼演奏。仪仗队礼兵先在金水桥南侧列队,护旗队人数也由过去36名增加至96名。
离升旗时间还有十分钟军乐团在人民大会堂一侧在军鼓的节奏下进入现场,当陆海空礼兵将五星红旗在国歌的伴奏下升旗的时候,为数不多参观者肃然起敬,向国旗行注目礼。<br></h3> <h3>天安门广场与西侧人民大会堂的地下通道</h3> <h3>虽然没有几个游客,但天安门周边的卫生比平时更干净了。</h3> <h3>
中南海与人民大会堂之间道路临时封闭。
同一天彭丽媛出席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和艾滋病防治亲善大使任期续延暨颁奖仪式。<br></h3> <h3>天安门广场周边几个主要建筑也都孤零零的冷清。</h3> <h3>
抗击冠状瘟疫期间北京下了第一场雪
<br></h3> <h3>北京市辖区内有社区7146个,从防控疫情开始各区已下派以社区干部,保安为主要力量的队伍就有4.6万,随着疫情的严峻又陆续增派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1.8万人,加上后续的志愿者的加入,参与防控疫情的队伍达到14.1万人,确保了北京防控疫情的顺利有序的进行,特别是不分昼夜一直坚守岗位的社区工作人员成了防控疫情的主要力量。<br></h3> <h3>
西城区的金融街是西城区南北走向较宽的马路了,往日里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的场面在防控疫情期间见不到了,人们偶尔能见到的是急匆匆骑行人。<br></h3> <h3>
因疫情而无限期的长假还没结束,但正月十六开始陆续有湖北以外的人员返回北京,北京市政府一边采取对返京人员的防控,同时也打出“返京人员 欢迎回家”的温馨标语,社区的值班执勤巡逻也变成了24小时不间断式。<br></h3> <h3>北京北站在西直门西北角,是专门为2022冬奥会扩建的,同行的还有城际轻轨,成了北京冬季滑雪爱好者出行的首选方式。往日熙熙攘攘的场景已不见,但2022年冬奥会期间这里一定会热闹非凡。<br></h3> <h3>位于西直门西北角的凯德贸购物中心是一处集写字楼与商贸一体的商圈,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的昨天要等明天才能重来。</h3> <h3>零星营业的店铺,超市也都有严格的防控方式</h3> <h3>
西城区冠英园是一个人口密度较多的小区,因为地处二环以内,中石化,中国银行,建行等家属楼都在这里,附近又有阜成门医院,人民医院,积水潭医院,进入防控疫情期间这里也就成了重点严防严控地域。<br></h3> <h3>
不知道为什么北京今年的雨雪比往年都多,立春后的5号、6号,连续下了两天的雪。这是昔日繁华的新街口街区,原本就没有多少像样的建筑,如今道无车舟,街巷空荡,找不到一点京城黄金地域的感觉。
<br></h3> <h3>为迎接返京人员的回来,几家共享单车公司也派人连续几天将很久没人骑行的单车摆放整齐。</h3> <h3>在封城严控的背景下,快递、美团外卖成了人们基本生活需求的唯一运送力量。空荡荡的马路上只有快的和美团在忙碌着。<br></h3> <h3>
国家大剧院路西,小区还没有严格地设岗防控,但人们很自觉的宅在家里,传统的四合院卫生间并不是都在房间里,看来中年妇女手提夜壶为长期防控做了细致的准备。<br></h3> <h3>防控疫情期间京城环卫工人为保障大街小巷的清洁而辛勤的工作着。</h3> <h3>个人的生意也因防控不能正常上班,老人在寒冷的雨雪天气守门</h3> <h3>今天是北京进入正月下的第三场雪,这在近二十年来从没有过的,尽管政府可酌情开工,开业的通知已发,但宽阔的平安里大街上还是没有多少车辆和行人。
<br></h3> <h3>望京SOHO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由世界著名建筑师扎哈 · 哈迪德设计的,占地面积115,392平方米,项目由3栋办公和商业一体的高层建筑和三栋低层独栋商业楼组成,最高一栋高度达200米。2014年建成后,望京SOHO是从首都机场进入市区的第一个引人注目的高层地标建筑,成为"首都第一印象建筑"。
昔日能容纳十几万人工作的写字楼和商圈如今却一人难寻。<br></h3> <p>2月14号,西方的情人节,马路上看不到玫瑰和年轻的情侣,只有一对老夫妇相互搀扶着走过德胜门,西单购物中心的也早就关门了,马路上也看不到情人和玫瑰。</p> <p>鼓楼东,你可以长时间的站在马路中央,为取景而盼望有一个人出现在你的画面。</p><p>在鼓楼西街的小巷等个人出来很难。</p> <h3>地坛公园没有完全封闭,但三三两两附近的居民也只能在外围转转。</h3> <p>798本来是节日里人员比较多的地方,艺术家,文艺青年,时尚的年轻人来此参观,体验,喝茶,阅读,而现在你只能沿着酒仙桥马路看看了。</p> <p>为了更有效的防止疫情的蔓延,各级政府提出尽量呆在家里,少出门。于是在为数不多的营业门店和各种公共场所人们都相互间自觉地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社区工作人员也里应外合联防联控。</p> <h3>地铁是北京解决城市交通的主要工具,由于突然袭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为了控制病毒蔓延,春节长假第二次无限延长,昔日摩肩接踵的地铁只有三三两两的乘车者,地铁站每天都要进行三到五次的清洁和消毒。<br></h3> <h3>安定门很早前就拆了,作为记忆留了一个鼎,电信维护工人在维修设备,网络是宅在家里的人最不能少的了。</h3> <h3>紫竹苑的广场舞是很有名的,进入冬季也是玩冰雪的地方,每年都会投资搞冰雪娱乐场,由于防控疫情,场地也没开几天,二月底就全部拆除了。</h3> <h3>中铁复工现场,进出有严格的防护措施。</h3> <h3>动物园门口只有向里张望的家长等着开园那天的到了。</h3> <h3>北京十大建筑之一的北京展览馆一直都在闭馆状态,对面广场到是一直有轮滑爱好者出来练习。</h3> <p>在大栅栏最南端是刘老根大舞台,尽管由于某些原因,东北的二人转不像以前那么火了,但由二人转演变出的小品的确红了二十多年,一票难求也不是忽悠出来的,给人们带来的快乐也是记忆犹新的,本来春节期间还能有一个小高潮也因防控疫情关门了。</p> <h3>
越是在国内外出现突发事件的时候谣言就越多,喜欢造谣,传谣,信谣的人唯恐天下不乱,有些还涉及违法,其实做到不造,不传,不信很容易,就是多听听,看看官方权威媒体,那怕不是你想听到的和看到的。
坐落在长安街与宣武门路口的北面是新华社总部,南门则是新华社三工作区,防控期间的权威消息都出自这里,但外围也像京城其它地方一样的安静。<br></h3> <h3>中关村南大街西侧的国家图书馆也一直没有开放,往日络绎不绝的人流现在连一个路过的人都看不到了。</h3> <h3>西单,是北京市西城区的一个以商业为主的街区。西单得名于老北京城俗称的西单牌楼。西单的商业主打青春时尚元素,因而吸引较多北京本地年轻人前往休闲、购物,有“年轻人的购物天堂”之美誉。武汉封城以后京城也进入防控状态,往日繁华的街区防控期间变得异常清静。
<br></h3> <p>正月就这样过去了,春节前外出的1000多万人还没有全部回来,京城的严防严控还没有结束,大街小巷仍然没有多少车辆和人员。人生无常,明天和灾难不知道那个先到,让我们敬畏自然,尊重生命,崇尚良善,热爱生活。</p><p>愿山河无恙,人皆平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