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中心抗疫小记——来自山萍护士长的手记

刘颖栗

<h3>&nbsp; &nbsp; &nbsp; 公元2020年1月23日,武汉全城封禁,开始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这个穷凶极恶的敌人,白衣天使披上盔甲,成为白衣战士,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一往无前,用自己的汗水和生命为患者搭建诺亚方舟!他们的无私无畏和大爱精神令人动容!</h3><h3>&nbsp; &nbsp; &nbsp;&nbsp;武汉市第九医院是第一批公布的发热定点就治医院。1月23日,全院进行大改造,所有科室都要用于收治新冠肺炎患者,所有人员都将一起上前线。而我们血液净化中心全体医护人员积极响应医院号召,含着眼泪送走我们苦心经营、已培养出了深厚感情的血透患者,关停了我们工作了十年的血液透析室,就地解散,之后,大家被分配到一线的各个战区。分别时我们内心忐忑,约好“一个也不能少”,“疫情结束后大家都要好好地回来上班”!</h3><h3></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个也不能少</h5> &nbsp; &nbsp; &nbsp; 前线的工作充满挑战,大家身心俱疲。我们科室的胡家华同志在连续奋战多个夜班后,病倒了,背部长满了带状疱疹,让人心疼,不过万幸没有感染新冠肺炎! &nbsp; &nbsp; &nbsp; &nbsp;战场局势瞬息万变,谁也没有料到血液透析患者将成为下一个新冠肺炎重灾区。随着疫情加剧,各个医院血液透析室的关停,加上全市交通管治,许多透析患者越来越难找到医院透析,病情也变得更加严重!而同时,血液透析室因其特殊性,极易发生感染事件,所有患者在一起集中透析,传染风险极大,随着疫情越来越严峻,这些感染新冠肺炎的透析患者陷入了没有合适医院收治透析的困境,其中很多人,已经有十多天没有透析了! <h3>&nbsp; &nbsp; &nbsp; 情况极其严峻,时间极其紧迫!关键时刻,医院接到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通知,将作为中心城区发热患者定点透析医院,对患者进行透析治疗。徐晓满主任得知后挺身而出,决定召集科室人员一起重新开放血液净化科。就这样,2月9日晚,血液透析室连夜开工进行改造,2月10日第一时间开始收治透析合并新冠肺的患者。许多患者长时间没有透析,体重增长非常多,体内状况一团糟,加之肺炎病情重,透析风险极大。徐主任带领全体医护人员,认真检查,对每个病人开具合适的透析医嘱;精心护理,尽力让所有患者坚持治疗直到透析时间结束。</h3> &nbsp; &nbsp; &nbsp; &nbsp;因为情况特殊,血透科开科较晚,而全院医疗资源紧缺,透析室一时间无法配备更多的护理、清洁及消杀人员。护士们既要承担治疗、护理工作,同时也要负责卫生、垃圾处理、转运、环境消杀工作。医护劳动强度相当大。为了节约防护服,我们血透室医护都是从早上8点战斗到下午两点,结束透析,完成手上工作后再吃午餐。 &nbsp; &nbsp; &nbsp; &nbsp;血透室开科近十年,工作日我都是7:30之前到岗,遇到夜间紧急透析,每次都是我和徐主任两个人亲自从家里赶过来为危重患者治疗!抗疫期间,我也一直坚持每天7:30之前到科室、每天工作时间都在十小时以上,就算自己休息时间,心里也总牵挂着同事和患者,忍不住回到科室,为同事分忧,为患者服务!<div>&nbsp; &nbsp; &nbsp; 虽然每天穿着防护服都是汗流夹背,但是大家没有任何怨言,忙前忙后的为病人服务!尤其是我们的徐主任,参加抗疫工作以来几乎没有休息,她太疲惫了,以至于2月17日早上开车上班的路上她疲劳过度引发了翻车事故!在受伤的那一刻,她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透析工作不能中断。她第一时间不是和家里人联系,而是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地打给科室其他医护人员,安排好接下来的事情。</div> &nbsp; &nbsp; &nbsp; 徐主任虽然暂时离开了,但是我科全体医护人员仍然坚守在一线。因为我们心里都放不下患者。血透病人是一个特殊群体,原本就只有半条命,得了冠肺更是雪上加霜了!我们医护人员经常关心他们,把自己的面包、苹果分给他们吃,还为门诊透析的病人提供了午餐。 <h3>&nbsp; &nbsp; &nbsp; 现在已到了疫情最吃紧的阶段,但我们早已拿出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勇气,尽全力<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克服思想懈怠的情绪,戒骄戒躁,共克时艰,在中央一盘棋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院全科同仁团结一心下,</span>我们一定会战胜新冠肺炎疫情,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h3><div><br></div><div><br></div><div>图 文/山&nbsp; &nbsp; 萍<br>编 辑/刘颖栗<br>监 审/刘明瑜、柳玲<br></div><h3></h3> &nbsp; &nbsp; &nbsp;<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