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编者按:疫情就是试金石,我是干部我出战。临渭区委组织部坚持在疫情一线考察、识别和评判干部,成立六个联络考察组下沉基层,深入一线暗访旁听,了解识别发现在疫情防控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干部。上一期编发了以张瑞斌同志为代表的四名党员干部冲在第一线,“战”在最前沿的先进事迹,今天推出第九期。</b>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一)誓与疫情共进退</font></b></h3> <b> 人物档案:</b>雷永强,中共党员,解放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b>人物故事:</b>新冠肺炎疫情逐渐严峻,防控疫情迫在眉睫。1月26日,按照解放街道党工委安排,副主任雷永强包联辖区光华社区。闻令而动,雷永强第一时间赶赴社区。<div> 光华社区地处市区繁华地带,现有4450户13000人,人口密度大,人员构成复杂,防控任务重、压力大。</div> <h3><font color="#010101"> 冷静考虑后,当天,他就组织辖区党员、志愿者及社区干部进行地毯式摸排,摸排“五类人员”情况。为宣传疫情防控政策,他带领机关干部、社区干部在小区张贴标语、公告,还挨家挨户给居民们发放宣传资料,叮嘱大家安心待在家,注意个人防护。把居民群众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他却时常顾不上自己。为让重点人员安心居家隔离,他亲自上门提供代买跑腿服务;小区群众不配合不理解,他就耐心的解释政策、安抚情绪;带领机关社区、干部劝返来自湖北和途经武汉的2个家庭13人;连续四、五个晚上凌晨1点多对13个亲密接触者进行医学隔离;协调联系公安机关,将辖区老货运站拆迁废弃房屋中的流浪人员送到失散多年的家人手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连续一个多月,他几乎没回过家,面对家人的不理解,群众的不配合,他咬紧牙关、默默坚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筑牢了社区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迎难而上,坚持到底,誓与疫情共进退。”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二)“军令状”下的有为担当</font></b></h3> <b> 人物档案:</b>朱永念,中共党员,杜桥街道人武部长 <b> 人物故事:</b>1月25日晚,杜桥街道工作群里发出取消休假的通知。1月26日,杜桥街道人武部长朱永念到岗上班。负责辖区红化社区、国贸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是杜桥党工委给他下的“军令状”。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一声号令,必将服从命令听指挥。 <h3><font color="#010101"> 红化社区人口多,人员不固定,老年人多;国贸社区下辖无人管理小区多,排查任务重、难度大,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如何把这两块“硬骨头”啃下来,成为他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带领机关干部、社区干部分组排查外出人员、返乡人数及去向、逐人进行信息登记。在他的严格要求下,机关干部和社区干部做到了每户必入、登记详实,社区信息摸排工作有序开展。包联的国贸社区下辖7个无人管理小区,区上实施小区封闭管理后,值守人员少成为他遇到的又一个难题。人员少,怎么办?那就想办法克服困难自己上。小区条件差,没有值班室、没有取暖设施,他毫无怨言,带着机关干部主动承担起两个无人管理小区的值守工作。</font></h3> 社区情况复杂,防控过程中突发情况不断,他都能挺身而出一一化解。红化社区排查中发现2个传销窝点,他和主要领导沟通后,联合工商、公安对他们批评教育,要求他们居家隔离,由房东送去生活用品,每天两次上报体温检测情况。国贸社区防控中陆续有5个老人去世,他都是第一时间帮助联系火葬场,并劝说家人“白事简办”。晚上11点多,他亲自陪同外地返乡人员去医院体检……<br> 自身患有慢性病,曾做过三次支架手术。即便如此,面对这样高强度的工作,朱永念却从未想过退却,一纸“军令状”,一心战疫情,这是一名退役军人的“战疫”担当。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三)用我们的辛苦,换群众安心</font></b></h3> <b> 人物档案:</b>朱鹏,中共党员,孝义镇副镇长,孝义镇疫情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b> 人物故事:</b>1月24日(除夕),接到镇党委提前结束休假,返岗上班的通知,孝义镇副镇长朱鹏来不及和家人吃个团圆饭,就第一时间开车前往单位。 <h3><font color="#010101"> 临危受命,作为镇上主要负责防控工作的领导,他快速理清工作思路,安排起草实施方案、制定工作分组。制定方案,紧急通知辖区13个村摸排外省返乡人员本就难度很大,又遇到春节这样的中国传统节日,工作难度系数又比平常大了很多。部分村干部不重视、村民不理解、不配合,是孝义镇摸底排查中出现的第一个问题。得知情况后,他逐一与村干部沟通,做思想工作,强调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工作得以顺利开展。</font></h3> 全面摸排后,发现镇上外省返乡人员基数较大,加之大荔县交界处车流量大,控制难度高。他便主动作表率,坚守岗位,靠前指挥,每天奔走在辖区13个村的疫情防控检查点,指导做好防控工作。为村干部强调疫情防控注意事项,拿起小喇叭宣传防控政策,沿路检查防控点设置,慰问值守干部,提醒他们做好防护……孝义镇疫情防控工作成效显著,至今,未集中隔离一人。<br> “刚开始确实同志们压力都很大,也很辛苦。但用我们的辛苦,换得群众安心,值了!”他说。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四)“抗疫”一线的平凡坚守</font></b></h3> <b> 人物档案:</b>马骏,中共党员,区移民局干部,区级党员突击队员 <b> 人物故事:</b>今年31岁的马骏是区移民局的一名干部,也是一名共产党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充实社区防控力量,区委决定选派突击队员下沉一线。消息一出,马骏主动向组织请缨,要求加入区级党员突击队。 2月5日,他到杜桥街道朝阳西路社区金水人家小区报到,正式成为一名突击队员。站岗值守、检查证件、测温登记……他的负责、担当赢得了社区和小区居民的集体点赞。随后,金水人家小区成立了临时党支部,由他任党支部书记。在他的组织下,各支委带领党员志愿者和群众分头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并在两天时间内组建了55人的小区业主防控微信群,同时,鼓励引导每户建立一个家庭群,通过大群带小群,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知识。业主群里不厌其烦的回复各类疑问,协助小区处理2起邻里矛盾纠纷,为2户外地返渭居家隔离人员购买生活用品,为不能外出理发的居民提供理发服务……<br> <h3><font color="#010101"> “虽然口罩一戴一整天,耳朵生疼,核对各种进出人员证件一站一整天,膝盖酸软,常常会困到回家倒头就睡,但醒来后依然干劲十足。”他坚定的说。</font></h3> <b> 结语: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无数像雷永强,朱永念,朱鹏,马骏一样的党员干部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他们同心同力、守望前行,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凝聚了同心抗疫的磅礴力量。是他们让我们相信,黎明,终将到来;曙光,就在前方。</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