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以来,一线医护人员不顾生命危险冲在一线,把对家人和子女的牵挂埋在心底,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深深感动着我们。为了守护一线医护人员家中的希望,减轻他们的后顾之忧,宜都实小育才路校区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关爱一线医护人员子女”系列活动。通过摸排,锁定了学校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子女,制定了详细的帮扶计划,确保每个孩子都拥有结对老师,老师每天通过电话沟通、网络连线等方式,关心关爱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h1> 我们的爱与你同在 二(1)班学生王皓珑的妈妈是宜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疫情爆发后,她便义无反顾地冲在了防控一线,一直在隔离病区上班,为病人的健康,为我们的安全保驾护航。这么多天以来,她没有回过家,每天累得筋疲力尽,吃不上可口的饭菜,下班后也只能入住指定的酒店。还好孩子的爸爸不用上班,这段时间孩子就跟爸爸、外公和外婆在一起,能够保证网上学习。得知孩子的情况后,班主任曹老师就第一时间跟孩子的妈妈打电话,了解目前的家庭情况和孩子的学习、生活以及心理状况,知道是爸爸辅导孩子的学习,就又跟爸爸打电话,请他一定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多给孩子一点儿爱,多给孩子一点儿鼓励,学习上有什么问题就及时跟老师联系。曹老师也经常通过电话、QQ与孩子进行联系,给予帮助。 <h3> </h3> <h3> 二(5)班学生熊杨子涵的爸爸是宜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疫情爆发后,他主动请缨,义无反顾地在最前线为大家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腊月二十九当天,在得知子涵爸爸接到医院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后,子涵妈妈把两个孩子送回了五峰老家,自己果断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也投入到了社区疫情防控的一线。就这样,两个孩子就暂时由爷爷奶奶照顾着生活起居,在得知这一情况后,语文老师张翠老师第一时间向子涵妈妈了解情况,从与熊妈妈的交谈中,张老师得知在网上学习的时候,子涵只有爷爷奶奶的陪伴。于是,张老师及时与孩子的爷爷取得了联系,周一到周五网上学习时,张老师会每天通过微信或者电话对子涵家长进行访问,了解孩子在网上学习的情况,并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给孩子安排合适的学习内容,而且对孩子在家自主完成的作业,张老师也会及时的给予孩子真诚的赞美,希望老师的鼓励能给孩子小小的心灵带去一份温暖。人间有爱,教育有情,当一线工作人员无畏地守护我们的时候,作为老师的我们也会竭尽所能地陪伴好这些孩子。这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此时此刻的初衷与使命!</h3> <br> 李佳琦,是三(2)班的一位女同学,父亲在宜都市一医院放射科工作,疫情发生以后,李爸爸毅然决然将孩子安排在老家请亲人帮忙看护,自己则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努力的排查和帮助前来就诊的病人,不仅帮助他们正确检查,还安抚病人们的情绪,李妈妈是解放社区街道办的一名工作人员,每天将社区内的人员信息进行统筹,制作报表,反复核查出入人员的信息,力求社区一片健康。李佳琦父母说: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比起前线战士,我们只是大家的安全线,将病毒拦在外面!由于父母双亲皆在医院工作,所以只能托付给奶奶,委托奶奶和舅舅照顾生活以及学习。了解了这些情况后,佳琦的数学老师吴文静老师立刻展开了行动,主动联系家长,首先确定了孩子在家学习的情况,然后针对情况与舅家取得联系,每次上完课都会与家长进行联系,主动查看学生作业的进度及作业情况,并且在已有对孩子的了解上,通过,qq语音,电话等方式,询问一下孩子的薄弱点是否掌握。希望能以自己的绵薄之力减轻其父母及亲人的压力。疫情无情,但人间有情,希望英雄们都能平安回来,为你们加油!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佳琦爸爸工作照</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佳琦妈妈工作照</h3> 四五班任昊阳妈妈是市一医院急诊科护士,这个科室平时就特别忙,新冠病毒疫情发生以来,市一医院承担着全市疫情防控的重任,这个科室的医护人员更是冲在最前面,他们要负责发热病人的转运工作,每周只能休息一天。家里有自觉性很差的十岁儿子和还不懂事的两岁半女儿,为了工作,昊阳妈妈和家里隔离了,照顾两个孩子的重任就落在了孩子爸爸身上,一个大男人同时要照顾两个孩子,负责他们的吃喝拉撒,还要辅导儿子的学习,忙得焦头烂额。班主任向安梅老师了解到情况后,多次和昊阳爸爸妈妈通话,安慰他们不要太着急,孩子的学习每天由老师负责打电话和视频督促,对孩子拖拉懒散的习惯进行提醒,不断鼓励,并承诺开学后会对他进行单独辅导,让他的父母安心,孩子妈妈听后感到特别欣慰。向老师还通过视频和孩子交谈,有了老师的关爱孩子很开心,学习也主动积极多了,作业质量也在不断提高。看到孩子的成长,家长内心也无比开心!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任昊阳妈妈工作照</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任昊阳与向老师的视频聊天</h3> <h3> 五(5)班胡一楠同学的爸爸妈妈都是宜都市一医院的医护人员,妈妈更是工作在抗疫一线,参与预检分诊工作。同班同学邓子牛也和他一样,父母也在医院工作,他被隔离在爷爷奶奶家中。疫情面前,他们的父母顾全大局,守护大家的生命安全,却顾不上家里的儿女和年迈体弱的老人。班主任张学政老师和语文熊菲老师通过QQ和电话定期与家长联系,了解孩子近期的情况,宽慰他们安心在一线工作,老师们会竭尽全力陪伴和关心孩子。在网络学习开始后,两位老师每天及时跟进孩子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辅导作业和解决学习中的难题,还鼓励孩子在学习之余丰富自己的假期生活,多锻炼身体,开展各种兴趣活动。</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胡一楠妈妈工作照</h3> <h3> 疫情形势严峻,被隔在老家五峰的周晓蓉老师首先想到了自己班上的俩娃,在学校还没作出统一安排时,她已经向心怡和芮涵家长联系,知晓情况,得知俩娃的妈妈都在一线上班,首先对她们进行安慰。 除了学习上的辅导,周老师怕孩子们想妈妈了,亲自打电话给孩子,聊美食,聊运动,聊棋艺,聊书法,聊阅读,聊作文……一次次的聊岂止是一位老师对学生的关心?更是一个母亲对孩子的关爱! 周老师就是这样,把工作做在前面,把孩子放在心间! 有一种爱叫做妈妈不在身边我来陪你;有一种爱叫做妈妈在救别人,我们都来爱你;有一种爱叫做隔着屏幕让你感受我的用心,用特别的方式爱着你! </h3> <h3> 三4班万梁禹爸爸是宜都市一医院的医护人员,疫情当前一直负责隔离发热病人,妈妈也是一医院护士,照顾的是需要隔离的病人,孩子在家大部分时间由老人照看,由于父母工作的特殊性,从刚开始对孩子进行网上学习产生的各种焦虑和担心,班主任谭娥老师及时与家长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细心帮助解决网络学习的困扰,消除了作为父母的各种担心!</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万梁禹爸爸工作照</h3> <h3> 疫情肆虐,每个人心底或多或少都有一丝恐惧,但有一群人,面对病毒,他们无惧生死,逆行奔赴最危险的抗疫一线,在这之前,他们只是在各自岗位上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而此刻他们集聚在内科发热隔离病区,有了一个统一的身份——冲在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三(1)班张方宜同学的妈妈就是其中的一员。宜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是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定点医院,她所在的隔离三病区,主要负责隔离发热患儿的护理管理工作。从这次防疫战“打响”以后,她已经快20天没有回家了。张方宜的爸爸也是一名医护人员,所以这个特殊的假期,孩子在家里只有爷爷奶奶的陪伴。学校统一安排了网络课程的学习,别的孩子都有父母的陪伴和辅导,张方宜却只能靠爷爷奶奶摸索着使用电子设备来进行学习。了解到这个情况以后,班主任汪金麟老师协同班上数学老师尽可能的对张方宜同学投入更多的关注,多和奶奶通过QQ聊天的方式来进行作业批改和指导。<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方宜妈妈工作照</h3> <h1> 感人的事迹太多太多,暖心的画面也一次次上演。教师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也在极力担当,为孩子们的学习、心理健康、生活指导中用特殊的方式进行辅导,只愿以自己的微小力量温暖每个孩子的大后方!</h1> <h1> 特殊时期,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一线医护人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轻装上阵,全心战“疫”!向英雄致敬!</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