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实验目的:</h3><h3>1、知道摩擦起电的简单原理,了解关于静电的简单知识。</h3><h3>2、积极探索并表达自己的观察表现。</h3><h3>材料准备:塑料棒、玻璃棒(或可使用尺子、铅笔、中性笔、筷子、头梳等),毛料布,纸巾。</h3><h3><br></h3> <h3><br></h3><h3>天气干燥的时候,特别是秋冬季节,我带孩子们进行户外活动时或者在与孩子不经意的亲密接触间,经常会发现孩子惊呼:“哇!有电。好麻!”但是孩子们都说不清“电”是从哪儿来的?为什么自己会被电到?为什么夏天不会遇到这样的现象,秋天和冬天却常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呢?因为这样的摩擦起电现象在孩子们的生活中时常地出现,孩子们也产生了各种的疑问,所以针对这一客观存在具有教育价值的课题,我想引领孩子们去思考、探究,发展孩子的科学的探索能力,感受奇妙地自然现象。以下是我和孩子们的第一次探索活动过程:</h3><h3><br></h3> <h3>玩法:</h3><h3>一、首先将纸巾撕碎,然后用毛料布摩擦玻璃棒。</h3> <h3>二、然后将玻璃棒靠近碎纸屑,会发生什么奇妙现象呢?</h3><h3><font color="#ed2308">摩擦摩擦,纸屑飞起来喽!</font></h3> <h3>三、用同样的方法摩擦塑料棒。</h3> <h3>四、然后将塑料棒靠近碎纸屑,会发生什么找想呢?</h3> <h3>五、用塑料棒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几下,靠近纸屑,观察一下,能吸起来吗?</h3> <h3>实验解析:静电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摩擦起电是一种接触又分离的造成正负电荷不平衡的过程。摩擦是一个不断接触与分离的过程。因此摩擦起电实质上是接触分离起电。在日常生活中,各类物体都可能由于移动或摩擦而产生静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