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对每个人来说,童年的记忆,乐趣、欢快……所经历的种种往事,会伴随着人的一生,哪怕走到他乡异城天涯海角,童年给你留下的美好总是难以忘怀……</p> <p class="ql-block"> 白族民间一年里有许多的节日,但让我记忆深刻的又说“二月八”了(白语音译re wan bia)。农历二月初八这一天,是小孩到野外野炊的节日,家里大人会给小孩备上猪脚,鸡蛋、香肠、吹肝、糯米肠、豆腐等美味食材,放在竹篓里,等到下午小伙伴们就会互相邀约,三个一伙、五人一群的背上背篓,结伴而行走出家门,奔向各自选择好的地方,开始打拼伙狂欢白族的儿童节了……</p> <h3> 打拼伙的小伙伴们,有的选择村落旁边的田野,有的选择河边、有的选择山间、有的……总之,只要是能升火取水方便,小伙伴们喜欢嬉戏的地方,都成了二月八小伙伴们欢乐的场所。</h3> <p class="ql-block"> 二月初八正是雨水和惊蛰节令之间,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山间田野着色返青,春意阑珊,河边、田园、山间炊烟袅袅,三五成群野炊的人们,撒欢、吆喝、打闹的情景,直到今天仍然记忆犹新,历历在目。那是孩子们最开心快乐的一天,自己做饭自己吃,不受大人们的约束,徜徉在大自然的怀抱。野炊需要的蔬菜,近水楼台,不管是哪家的地顺手牵羊,拿点碗豆尖、青白菜、菠菜,主人也不会骂。如果离秧田近还能捲起裤腿下去摸几条泥鳅,还能做一道泥鳅钻豆腐的美味菜肴。饭菜做好大家席地而坐,品偿着自己的手艺,一直把饭菜吃个精光,如果时间还早还要嬉戏打闹一翻,直至夕阳西下才收拾东西往回走。今天的少年儿童生活条件比六七十年代的那代少年儿童来,物质生活十分优越,已无法想象一个野炊,会给那辈人带来的无比欢乐和满足,更难以理解那代人对白族二月八的乡愁情怀!</p> <h3> </h3> <p class="ql-block"> 民风民俗是不同地域民族特有的、而具有民族信仰或民族精神所寄托的独特文化,有其历史渊源和背景。关于白族的二月八,其由来没有可考的历史文字记载,现在回想起来自己所度过的童年二月八,我认为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它除了给孩子们,美味佳肴的奖赏获得快乐外,它还有这样的寓意和期望:</p><p class="ql-block"> 第一、它赋有春回大地之时,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近似于今天的春游之意。</p><p class="ql-block"> 第二、让孩子们由童趣的过家家,带上真材食料,锅碗瓢盆到野外自行实践,做一顿野餐,是对孩子生活能力的培养考验。</p><p class="ql-block"> 第三、结伴而行,合伙而餐是对孩子们协作能力,感情交流和融入集体生活意识的锻炼和培养。</p> <p class="ql-block"> 冬去春来,岁月匆匆,五十多年过去了,而今自己已是年近花甲的人,每每想起故乡,想起我的童年往事,就对二月八这个节日有难以忘却的情怀,它承载着我童年的快乐和回忆,也是一生对乡情乡愁的久久回味……</p><p class="ql-block"> 人生的童年是难忘的</p><p class="ql-block"> 难忘的回忆是快乐的</p><p class="ql-block"> 快乐根植的是一抹乡愁</p><p class="ql-block"> 乡愁是一碗水</p><p class="ql-block"> 乡愁是一杯酒</p><p class="ql-block"> 乡愁是一朵云</p><p class="ql-block"> 乡愁是背篓里的</p><p class="ql-block"> 美味</p><p class="ql-block"> 乡愁是那袅袅炊</p><p class="ql-block"> 烟里的欢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随缘【随笔-杂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注:本文使用部分网络照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