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相思湖学子,“科学”宅家学(一)——《纸板陀螺的秘密》

美友83578313

<h3>相思湖学校小学部的孩子们:</h3><h3> 在这个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假期里,为了打赢这场特殊而严峻的“防疫战”,医护人员、科学家、政府工作者勇敢无畏,奋战一线,为我们筑起了一座坚实的堡垒。同学们,学好科学,增加自己的科普知识,我们才能冷静面对各种困难。在这个共克时艰的日子里,我们将定期为大家推出科学实验小课程,宅家一起学科学,解开科学的奥秘!</h3> <h3>“玩陀螺”是一项传统的民间游戏,陀螺的种类也非常多,小小的陀螺看着不起眼,但是里面却隐藏着许多科学奥秘!做陀螺,玩陀螺,会使我们学到许多科学知识。下面,请跟着老师一起来探索“纸板陀螺”的秘密吧!<br></h3> <h3>实验准备:包装盒纸板1张、剪刀1把、圆规1个或大小圆形瓶盖各1个、牙签2根或者短铅笔2支、三角板1个。<br></h3> <h3>1. 用圆规在纸板上画一个圆形。(无圆规可用圆形瓶盖压在纸板上,沿着瓶盖的一周画线。)<br></h3> <h3>2.用圆规或瓶盖再画一个圆备用。<br></h3> <h3>3.用剪刀沿着线剪出圆形的纸板。 </h3> <h3>4. 将牙签穿过纸板中心,尖头朝下。<br></h3> <h3>相信同学们都能把纸板陀螺做得很好,让我们试试把小陀螺转起来!</h3> <h3>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大陀螺。老师考考你们的观察力,大陀螺转动起来跟小陀螺有什么区别呢?<br></h3> <h3>认真对比一下同学们就会发现大陀螺旋转的时间会长一些。</h3> <h3>这是为什么呢?让老师来揭秘!</h3><h3><br></h3><h3>陀螺是个神奇的物体,尽管它的支撑点很小,但是在旋转的时候却不会倒下。陀螺在旋转的时候,转得越慢,摆动角越大,稳定性越差;转得越快,摆动角越小,因而稳定性也就越好。陀螺的直径以及质量越大,所获得的惯性也越大,转动的时间也就越长。</h3><h3><br></h3> <h3>同学们真棒!老师告诉你们,纸板陀螺还有很多玩法哦,大家不妨试试方形陀螺能不能转起来吧!<br></h3> <h3>要让方形陀螺转起来可是有秘诀的,必须找到方形纸板的中心点。同学们可以用尺子在正方形上过对角画直线,两个对角的直线的相交点就是这个正方形的中心点了。再用铅笔插进中心点,这样方形陀螺就转起来了。 <br></h3> <h3>铅笔插在纸板的那个点我们又叫它轴点,制作陀螺时确定轴点在陀螺的中心点位置,这很关键哦! </h3><h3><br></h3> <h3>同学们再认真观察,正方形陀螺旋转起来后,看起来是不是像个圆形的图案,这太神奇了!<br></h3> <h3> 我们看到正方形的陀螺在旋转的时候会形成一个圆形的图案,这其实是一种视觉暂存现象,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入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这种残留的视觉称“后像”,视觉的这一现象则被称为“视觉暂留”。 <br></h3> <h3>我们的眼睛有一个重要特性,即视觉惰性,光象一旦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将会对这个光象的感觉维持一个有限的时间。早期的无声电影,即是利用了这个特性,在一个手柄控制的转盘上安装画片,使用者旋转盘片,看到图片接连出现,由于视觉暂留,就能得到连续播放的效果。<br></h3> <h3>  亲爱的同学们,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包含着科学原理,虽然疫情让我们现在只能宅在家里,但是,我们可以宅在家里做个“小小科学家”,说不定,以后你也会成长成为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呢!<br></h3> <p><br></p><p>策划:欧文华</p><p>编辑:小梁老师</p><p>审核:欧文华 </p><p><br></p>

陀螺

纸板

同学

视觉

圆形

圆规

旋转

中心点

瓶盖

正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