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化字,不是簡化那麽簡單

无尘

<p><br></p><p>一、简化字不是49以后才有的</p><p><br></p><p>中国大陆现在通行的简化字,依据是1964年5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出版的《简化字总表》。于是有人认为简化字是中国大陆49以后的产物。事实并非如此。</p><p><br></p><p>文字从其产生开始,就是一个不断的由简到繁,又由繁到简的发展过程,这种变化从来没有停止过。文字始于象形。在人类交流的实践中,象形的字肯定是不够用的,于是就逐渐产生了其他造字法,如假借、会意、形声、转注、指事,加上象形,就是所谓“六书”造字法。“六书”在甲骨文中就已经成熟了。有了六书法,文字就由简到繁,大量增加,人类交流的信息也越来越复杂了。但人类有偷懒的天性,在文字使用中,有些繁复的字,辨识、书写困难,于是人们就想出简化的办法。只不过以前的简化字是民间行为,没有一个机构强制推行,多是约定俗成。</p><p><br></p><p>我们可以从“国”字的演变来认识这个过程:</p><p>国,繁体为“國”,原写为“或”,始见于商代。本义指疆域,地域。 “或”,由戈——武器、口——人口、一——土地组成,就是“用武器保护一方土地上的人”的意思,这显然是人类在游牧时期的原始部落。游牧时期的先民逐水草而居,无定所,因此人走到哪里,就在那里聚居生活。因为不同部落之间常因争夺资源发生冲突,就需要用武力把这块地方保护起来,就是“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农耕时代。农耕与游牧最大区别在于,农耕一定要有固定的居住地,在居住地内,部落的垦植是有范围的,而且农作物从播种到收获要有一个漫长的时间段,需要受到保护。而这时生活的范围固定不变了,于是就用筑墙的办法来保护,这样,“或”就发生变化了,用四堵墙围起来,加了“囗”。这时的“國”就是“城”,不是现在国家的概念,“國人”,即居住在城内的自由民。太平天国时,洪秀全推行简化字,将“國”简化为“国”,取其字体左右对称,寓意太平。后来简化时,有人提出用这个“国”。虽然作为偏旁的王和玉是不分的,但这个字让人一眼看上去还是联想到“城中有王”。据说郭沫若提出,我们是民主国家了,这个寓意不合适,就将王加点写为玉,于是就有了现在使用的标准简化字——“国”。</p><p><br></p><p><br></p><p>可見,國字的簡化不是簡單的以舊代新,是有來歷的。</p><p><br></p><p>虽然简化字自古有之,但大多是民间行为,约定俗成。太平天国可以说是利用政权机器推行简化字的最早尝试。经非正式统计,太平天国总共使用一百多个简体字。但太平天国的简化字运动随着其政权的短命而终止。不过,其使用的简体字80%为后来采用。</p><p><br></p><p>二、文字改革何以成了政治运动</p><p><br></p><p>近年来有人以汉字的繁简来讽喻政治。比如说什么 “亲不见,爱无心,产不生,厂空空,面无麦,运无车,导无道”云云,言下之意,就是说简化字割裂历史毁灭文化。这种说法既近乎无聊,亦不掩无知。</p><p><br></p><p>的确,现在中国大陆法定使用的简化字,是由政府推行的。但是如前所说,简化字由来已久,非49以后产物。事实上,早于49之前,民国政府就致力于文字简化的改革。1909年,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论文《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新文化运动的先锋鲁迅和陈独秀更极端,公开叫嚣“消灭汉字”。1923年,胡适在《国语月刊•汉字改革号》的《卷头言》中提出“破体字的创造与提倡”的文字改革建议,引起蒋介石的关注。他找来教育部部长王世杰询问汉字简化的可行性,并指示逐步推行简体字。1935年8月21日,中华民国教育部发布第11400号部令,正式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同时公布《推行简体字办法》9条。1937年,北平研究所字体研究会发表的《简体字表》第一表,业已收录简化汉字1700个。后来抗日战争爆发,汉字简化工作才被迫停止。</p><p><br></p><p>49之后,国共相隔海峡,但毕竟同文同种,不约而同地开始文字改革工作。1950年大陆在毛泽东的指示下正式开始文字改革工作。1952年,蒋介石在国民党宣传汇报会上说:“我们的汉字笔画太多,士兵教育困难,学生学习难度也太大。1935年,我们在政治委员会上通过了一个汉字简化方案,因戴天仇(戴季陶)的激烈反对而未施行,很遗憾。没有想到,只过十几年,他就不在了,我觉得汉字还是应做适度的简化。”尊他的意旨,台湾成立“简体字研究委员会”。</p><p><br></p><p>当时,大陆方面,万事定于一尊,文字改革工作当然不例外,说干就干;岛内却吵吵闹闹,莫衷一是。支持者认为要保存中国文字,则必须简化,使民众便于学习和运用。反对者则认为简化字毁灭中国文字,破坏中国文化,危及国家命脉。岛内争执不休时,大陆的简化字工作已经开始。这就为文字改革工作带上了政治色彩。“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在这一点上,毛、蒋是完全一致的。既然你干了,我就不能干了。真是讽刺。正如台湾大学哲学博士林安梧说,“因政治斗争的对方推行简体,我们就倡导繁体,依哲学角度而言,我们是作为对立面的另一边,居于‘客’位,沦为强势‘主方’的奴隶,结果被逼得硬是要唱反调。”蒋介石不再倡言汉字简化,其他人也不敢提了,因为谁再谈论这个问题,就很可能会被扣上“沟通匪帮”或“隔海唱和”的“红帽子”。海峡两岸,本来同文同脉,在文字改革上利益、诉求一致,结果因为政治主张相左非得唱反调,已是可悲;如今,说什么大陆简化字割裂、毁灭了中国文化,而岛内保留繁体字是保护了文化,实在可笑。</p><p><br></p><p>三、简化字是如何简化的</p><p><br></p><p>如前所述,简化字从文字开始产生时就有了。在文字使用的实践中,一直没有停止简——繁——简的演化。我们今天使用的很多简化字,绝大多数古来就有了:</p><p><br></p><p>汉朝史游《急就章》中有:时、东、陈、孙、检、帐、项、楼、来、夹、颊、侠、箧、贝、学、见、为、伪、长、张、随、状、问、觉、乐、犊、读、断、变、郸等。</p><p><br></p><p>二王用过的简化字有:东、岂、试、为、缅、临、终、张、时、将、见、当、孙、扬、实、尔、鲤、鱼、与、诏、长、乐、陈、来、诚、绝、顾、灾、宽、饮、谢、杨、学、万、发、问、怅、颐、视。尝、临、谓、诸、当、问、顿、许、尔、闻、弥、将、来、终、缠、绝、随、门、与、岂、劳、肾、为、汤、怅、时、经、传、写、孙、觉、陈、见、茎、顺、东、险、会、诣、请等。</p><p><br></p><p>明朝军事著作《殿粤要纂》中出现的简化字有:斗、岳、云、高、台、湾等。</p><p><br></p><p>那么,今天使用的简化字,是以什么原则简化的?</p><p><br></p><p>简化字主要采取以下方法:</p><p><br></p><p>O 使用古字、俗体字、异体字、新字形</p><p>例如,“网”字,繁体为“網”,其实甲骨文、金文都写为“网”,简化字恢复了“网”字。此类字还有:从、众、灾、气、黄、吴、离、杀、弑、吕、宫等。</p><p><br></p><p>O行书与草书的楷书化</p><p>就是用行书与草书的写法取代楷书的写法。如:讠、饣、丬、钅、农、长、韦、龙、为、汤、仓、呙、佥、专、门、马、鱼、车、东、缠、尧</p><p><br></p><p>O同音声旁替换</p><p>读音相同、笔画较少的声旁取代笔画多的声旁。如:忧、优、扰、犹、构、沟、购、钩、织、炽、帜、识、钟、种、肿、岭、邻、捂、牺、汹、苹、沪 </p><p><br></p><p>O新造形声字</p><p>以汉字的形声造字原理造出一个全新的形声字。如:惊、响、护、矾、霉、碱、袅、丛、毕、毡、氂-牦</p><p><br></p><p>O会意字</p><p>用汉字的会意原理造出一个全新的汉字。如:愿、辞、尘、衅、撑、唇、选、牦、湿 </p><p><br></p><p>O特征字</p><p>复杂的部件更换为笔画简单的部件。如:肃、萧、渊、积、跃、茧、庆、琼、衬、笋、队、穷、枣、灿、晒 </p><p><br></p><p>O合并字</p><p>本字合并,如:胡、须、斗、万等;异体字合并,如:繖-伞、繈-襁、燄-焰、湏-须、彊-强、粧-妆;多意字合并,如:几(茶几;几个)、郁(浓郁;忧郁)、吁(呼吁;气喘吁吁)、才(才能;刚纔)、丰(丰韵;丰盛)、漓(淋漓;漓江)、伙(伙食;夥计)、历(历史;历法)、凶(凶兆;凶手)、后(皇后;後来) </p><p><br></p><p>O分化字</p><p>如:著-着、沈-沉、分-份 </p><p><br></p><p>诚然,目前使用的简化的确存在一些问题。</p><p><br></p><p>一是大陆的文字改革工作,在泛政治化的气候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的影响。比如在文字改革初期,受斯大林影响,汉字简化是朝着拼音化、拉丁化方向发展的。后来的简化字工作,虽然具体工作由专家学者去做,但却以领导人意志为主导,连简化多少,简到什么程度,都是领导人说了算。这就造成文字简化工作的粗糙,有些甚至违反汉字规律。1977年公布的“二简字”,因为提倡群众运动,走群众路线,大量选用文革大字报中使用的简化字,有些粗俗到不讲道理。政府费了很大劲推广,结果到1986年,受华国锋辞职后的政治氛围所影响,宣布废止,造成一定的混乱。</p><p><br></p><p>二是有些字简化后反而造成辨识读写的麻烦。尤其是合并字。例如:“云-雲”、“面-麵”、“适-適”的混用,使人常常不知所云。有些字简化得没有道理。</p><p><br></p><p>但这毕竟是个别现象。从主流看,简化字符合汉字发展的规律,也顺应文化进步的大势。虽然我不赞同把49后民众识字率的提高文化的普及简单归功于简化字,但客观上,简化字对于文字的普及和大众化,肯定是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的。</p><p><br></p><p>四、学习书法如何对待简化字</p><p><br></p><p>只要是活的文字,是有生命的文字,一定是生长变化着的。这种变化,是一个流。因此,简化字,绝不是用新废旧,破旧立新。对于文字的使用,有两个层次,一是单纯作为工具使用,二是兼搞研究。对于使用者而言,简化字就是要简单,易识易读易写;对于研究者而言,简化字只是整个文字流中的一段,是文字发展的一个过程。如果有了简化字,就彻底抛弃繁体字,忘记了文字的来源,那才是割裂历史毁灭文化。但事实上,直到现在,不要说繁体字,就连甲骨文、钟鼎文、小篆,甚至虽然和汉字有关系但一般人根本无法辨识的巴斯巴文、女书等等,都有人研究,通过他们的研究,记录了文字发展的轨迹,这就是对文字及其承载的文化信息的传承。</p><p><br></p><p>至于普通人,如能了解一些文字的知识,当然大有益处。这就看个人的学习欲望和学习能力了。但在学校教育中,应该加强文字学课程的教育,让学生从小了解一些文字知识。</p><p><br></p><p>对于书法爱好者而言,应该掌握基础的文字知识。起码要知道简化字的来源以及繁简的演化。在书写中,可以写繁体也可以写简体,但一幅作品中应该繁简统一,不能混用。如果是用一些古已有之的简体字,一定要知道来历和出处,不可随意。这点严谨的精神是一个学书者应该具備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