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仙李白与古琴

尚竹古琴413

<h3>要论宋朝谁最火,可能要论苏轼。我们公众号里不止一次聊过苏东坡。</h3><h3>唐朝呢?恐怕要数李白——一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仙男子。李白和苏东坡有着一样共同的爱好,都是资深琴友。</h3> <h3>李白在《与韩荆州书》中写道:“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 十五好剑术,偏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概括了自己 的半生经历:李白本为陇西之人,幼时随父入四川,少年隐居,饱读诗书,后仗剑出蜀,辞亲远游,受到引荐而被召入长安,供奉翰林,又经历了赐金放还、流放夜郎等挫折。可以说李白一生绝大部分时光都在漫游中度过,一直醉心诗酒,好求仙学道,又深谙音律,善弹琴击剑。</h3> <h3>李白难得的墨迹《上阳台帖》,用笔纵放自如,快健流畅,法度不拘一格,真是见字如见面</h3> <h3>李白这个性情中人的文艺男,在他的诗歌中,酒是最长出现的字眼。他经常借酒消愁,纵酒行乐。酒之外呢,恐怕就是古琴元素了。一个性情文艺男,哪里能对酒和琴没有独特的情结呢,这都是他的精神伴侣。古琴留下了大量的古琴元素诗歌:</h3><h3>如 《琴赞》:</h3><h3>峄阳孤桐,石耸天骨。</h3><h3>根老冰泉,叶苦霜月。</h3><h3>斫为绿绮,徽声粲发。</h3><h3>秋风入松,万古奇绝。</h3><h3>这里“绿绮”指代的就是琴,因为同为四川人的司马相如有一张琴名为“绿绮”。峄阳就是峄山的南坡(山南水北为阳,水南山北为阴),峄山就是现在的岠山,在江苏徐州睢宁与邳州的交界处。李白歌咏峄阳这个地方的桐木是斫琴的上等材料。 多年前,我在四川张勇处见到过一张民国伍洛书制的古琴,琴腹中亦有“峄阳孤桐”的字样。</h3><h3>再如赠友人的诗《送袁明府任长沙》:</h3><h3>别离杨柳青,樽酒表丹诚。</h3><h3>古道携琴去,深山见峡迎。</h3><h3>暖风花绕树,秋雨草沿城。</h3><h3>自此长江内,无因夜犬惊。</h3><h3>再如《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h3><h3>昔在南阳城,唯餐独山蕨。</h3><h3>忆与崔宗之,白水弄素月。</h3><h3>时过菊潭上,纵酒无休歇。</h3><h3>泛此黄金花,颓然清歌发。</h3><h3>一朝摧玉树,生死殊飘忽。</h3><h3>留我孔子琴,琴存人已没。</h3><h3>谁传广陵散,但哭邙山骨。</h3><h3>泉户何时明,长归狐兔窟。</h3><h3>从诗中可以看出李白是抚琴的,所以才有友人赠琴。同为“酒中八仙”好友崔宗之曾送了李白一张琴。崔宗之去世后,李白作此诗悼念亡友。孔子琴,即为仲尼式古琴,只是当时李白的这张仲尼式古琴未必是我们今天所见仲尼式样式。</h3><h3>再如《月夜听卢子顺弹琴》:</h3><h3>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 </h3><h3>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h3><h3>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 </h3><h3>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h3><h3>释居月《琴曲谱录》有《悲风操》、《寒松操》、《白雪操》。《白帖》:《阳春》、《白雪》、《绿水》、《悲风》、《幽兰》、《别鹤》等琴曲名。诗里的悲风、寒松、白雪、绿水皆为曲名,可见卢子顺琴技高超,李白感慨知音难觅。李白的诗歌里经常会出现一些琴曲名,再如《听蜀僧浚弹琴》:</h3><h3>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h3><h3>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h3><h3>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h3><h3>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h3><h3>这里有出现了“绿绮”。《万壑松风》也是一首琴曲,在清代张孔山《天闻阁琴谱》中有此曲,但不知此曲名是不是在唐代已有。不过看此诗意,感觉这个峨眉和尚可能是弹了《高山》、《流水》两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