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雁南飞,木落江空 —— 读《北雁南飞》有感

小十九

<h3>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北雁南飞》是张恨水于民国二十四年写的过渡时代的一种反封建的男女爱情故事,结局如小说的题目,北雁南飞,是未成功空余恨的反封建。</h3><h3>市面上不缺描写那个时代的反封建的爱情故事,电视剧里演绎的也不少,网络上更是繁杂缭乱。可是,《北雁南飞》从我的少年时代贯穿到而立之年,我看着小秋和春华在故事里等我,一等就是十六七年。今天,我终于看到他们的结局,完成了我这漫长岁月的缺憾,2020年2月24日,我在家中阅毕《北雁南飞》。寂寂的夜,遥遥的黑夜深处时不时可听到狗的叫声,一切都宣告今日的结束。我的《北雁南飞》也结束了。我以为我会有年少时那般缱绻的揪心的疼痛,或是虐心的无法抑止的眼泪,然而,并没有。我只是一直到结束前的那一刻忽然醒悟过来,他们就要结束了。然后,忽地内心涌起一些莫名的思绪,不知何解,亦不知如何表诉;然后,整部小说,跨越我十几年的故事就结束了。</h3><h3>就这样结束了,无声无息,无喜无悲的结束了。</h3> <h3>七八年前,当在大学的小花园的樱花树下冰冷的石桌石凳上端坐着读完《三国演义》里关羽死的那一段文字时,我忽地掩卷而涕——号啕大哭,哭关羽就那样死了。那时候少不更事,以为死亡或是结束都会有征兆或是轰轰烈烈,以为表达悲痛定会有哭有泪有所宣泄。事非经过不知难,也只有经过后才知道成年人的悲伤早就没有了眼泪了。</h3><h3>是啊,你很久没哭了。也很久没动情了,所有赋予你的独立自我的感情被缠络在非自由的情感上,(比如亲情比如子女,并不是为此不动情,也并不是为此伤情不真切,但真真切切的给“自”“我”的不够了。)也是很久很久没有触摸自己的灵魂了。</h3><h3>我可以很爱很爱生的一切附丽,也很爱很爱这温暖美丽的凡尘俗世,但我好像忘了很爱很爱自己。这是《北雁南飞》中的春华,婚前,她很爱很爱自己,所以她很爱小秋;可是婚后,她不单单是自己,她是奶奶的孙女、父母的女儿、公婆的儿媳、丈夫的妻子、孩子的母亲,她爱啊,狠狠地爱着,这尘世间总有她爱着的人啊。可是爱是有限的,爱也有范畴,她爱着她身边的一切附丽,然后,在那特殊的背景下,她无法再爱自己了。然后,张恨水写的《北雁南飞》结束了。</h3> <h3>可是,作者也说了“像《北雁南飞》这种情节的故事,恐怕还很多”。</h3><h3>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h3><h3>青山隔送行,木落江空。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总会有一只雁,离开雁群。那义渡口上遇到的手捧腊梅花的十七五岁的姑娘,已落在遥遥的寂寂地黑暗里。</h3><h3>小学生的课本里说,“秋天到了,树叶黄了,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h3><h3>张恨水说,“太阳带了朱红色,落到树林子里去了……(晚钟响起)钟声在那里告诉人:今天是黑暗了。……”</h3><h3>既然,既然,那么,安安心心的告别,寂寂静静的再见。</h3><h3><br></h3><h3>写于2020年2月24日,我的《北雁南飞》结束了。</h3><h3>谨以此纪念小秋和春华没有墓碑的爱情。</h3><h3><br></h3><h3>而我,自然不是春华,当然没有小秋。</h3><h3>因为,我热烈的爱着生的一切附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