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律诗•三月桃花开

《逢春晖•雁归来》唐诗宋词

<p class="ql-block">三月阳春初绽放,和风妙剪细轻裁。</p><p class="ql-block">蜂飞采蜜黄身闹,蝶恋含英彩翅抬。</p><p class="ql-block">烂漫红颜如笑脸,娇羞粉蕊似凝腮。</p><p class="ql-block">飘零几瓣芳容在,雨过枝头美色哀!</p><p class="ql-block">———2020年2月27日晚</p><p class="ql-block">《中华通韵》《中华新韵》《平水韵》全部通过</p> <p>七言律诗就是指七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诗歌。其格律非常严谨,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p><p><br></p><p>一、篇幅固定。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其第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称为“颈联”,七、八句称为“尾联”。</p><p><br></p><p>二、押韵严格。全篇四韵或五韵,一般逢偶数句押韵,即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要同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还要求按韵书中的字押韵。原则上只能用本韵,不能用邻韵;即使稍微松一点,也只允许入韵的首句可以用邻韵,叫作“借韵”。七言律诗根据首句是否押韵,可分为首句入韵和首句不入韵两种格式,其中首句入韵为正格,与五言律诗不同。</p><p><br></p><p>三、讲究平仄。即要符合平仄律,就是在一般情况下,以两个音节(两个字)为一个音步,平仄交互安排。根据首句头两字的平仄,七言律诗分为平起和仄起两体。根据平仄律,七言律诗有四个标准句型:一、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末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二、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末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三、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末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四、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末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这四种句型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p><p><br></p><p>四、要求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七言律诗以首联、尾联都不对仗为常格。</p> <p class="ql-block">平水韵和新韵的区别:</p><p class="ql-block">平水韵由宋末平水人刘渊而得名。平水韵依据唐人诗词用韵情况,当时把汉字划分成107个韵部,清朝改为106个韵部,其中平声三十个韵部,每个韵部包含若干字。王力先生指出,旧体格律诗的一首诗,规定只能押一个韵部的字,不能换韵,必须一韵到底,而且不能用邻韵通押,否则就是出韵。所以使用平水韵,就必须熟悉它,理解它,才能运用自如。举例来说,</p><p class="ql-block">曲江对酒</p><p class="ql-block">文/杜甫</p><p class="ql-block">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p><p class="ql-block">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p><p class="ql-block">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p><p class="ql-block">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p><p class="ql-block">这首七律用的是平水韵中十一真韵部的韵字,如果按今天的读音十一真和十二文、十三元(部分)、十二侵的韵母都是en,在用新韵时,可以通押,但是古代在写诗时不行,不能用别的韵部的韵字,否则就是出韵。</p><p class="ql-block">由于平水韵的汉字读音和现在有很大的差别,再如;按现代说法韵母是“an”的平声韵字都在一个韵部里么,而古韵就涉及到七个韵部: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一先、十三覃、十四盐和十五咸。今天,我们已经找不出它们在读音上有多大的差别,但是,一旦我们写诗时,混用了不同韵部的字,就是出韵,违反了格律的游戏规则,绝句不是绝句,律诗不是律诗。为了达到格律要求,只好在其中某一个韵部选择韵字,使我们可选择的韵字数量大大减少。给我们写作古韵诗词带来了困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