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尊老爱幼就不知为老不尊

山水总有情

<h3><br></h3><h3><br></h3><h3>什么是尊老爱幼呢?尊敬年纪大,辈分高,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人。就叫做尊老,其实是以老为尊的意思。什么是老呢?老与子相对,子又与孝相应。老与孝是相对的。从字面一眼就可看出了,老与孝其实一点之差呢。老其实是已经没有保留了,剩下的只有绝活儿,只能吃饭了。也指时间久,过了限度(头),也指过去。“孝”是子承老,孝服,孝近父母的意思。也有认为老与少相对。此时的老更多的是形象上的相对,也即是年龄上的相对,要知道中华民族向来有有志者不再年高的说法。所以,老与孝相对,老的意思就更加明确了。</h3><h3><br></h3><h3>尊老,自然是以老为尊,这里的老更偏向于老的集合。既是年纪大,也是经验丰富,知识渊博,也是过去。老的特征通通都具有呢。显然尊老是一件很难做的事,正因此人们心中值得尊重的老就变得稀少而珍贵了。不到年纪大,不敢妄称老,没有丰富完整的人生阅历不敢妄称老。尊老,是高尚人格,美好情操,甚至于崇高理想的体现及必备的道德标准。</h3><h3><br></h3><h3>爱幼,爱护,慈爱刚出生的,年纪小的,幼小的孩子。也指善待后辈,后人。</h3><h3><br></h3><h3>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仁人志士,英雄豪杰们的共同特征,良善品质,以及中华民族历代圣贤们所谆谆教诲的道德品质。</h3><h3><br></h3><h3>我个人倒认为尊老爱幼,其实更像是一个因果短语,尊敬阅历丰富完整的,才会善待,爱护年小的后辈。也是一个厚道之人所必备的精神品质。所以,我个人的看法倒带有更多的现实功利性。</h3><h3><br></h3><h3>正是在现实功利的面前,才会有不知尊老爱幼就不知为老不尊。现实生活中的功利,让人们深感世界之大,总有自己不知道,想不到的。尊老爱幼即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仍然抵不住大千世界地千变万化。这本身并没有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知错能改,知错认错世界才美好,和谐。</h3><h3><br></h3><h3>因此在认知尊老爱幼的同时,自需识得为老不尊地忌讳。什么是为老不尊呢?为老不尊与为幼不敬是相连的,意思作为老人自己不知道尊重自己,作为年幼的人也就不知道尊重年纪大的了。如果说尊老爱幼是人群社会的伦理伦常的话,那么为老不尊,为幼不敬是相对于尊老爱幼的负面的反应,体现。有人会问了,那到底哪个是伦常、伦理了呢?简单举个例子,杀人放火是违法犯罪,那么现实中杀人放火的人和事都是反面教材,都是违法犯罪,也是社会中活生生的警示。</h3><h3><br></h3><h3>如果不知道,明白尊老爱幼,很难懂得什么是为老不尊,为幼不敬。总是在个人的认知中纠结,纠缠,缠斗。永远不会清楚,明白,也永远不会有结果。尊老的尊老,为老不尊的还是不尊。此时,尊老爱幼也好,为老不尊,为幼不敬也罢。都是自说自话。不清不楚的。</h3><h3><br></h3><h3>尊老爱幼是一个健康人的认知,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标配,是仁人志士所钟情的专属。</h3><h3><br></h3><h3>人有七情六欲,哪有时刻都是完整的呢?知错认错,知错能改,才能称其为人。只有在做人的前提下,才能明白事理,知进知退,知荣知耻。</h3><h3><br></h3><h3>尊老爱幼是品质,为老不尊是人性的阴暗。尊老爱幼是情操,为老不尊是人情世故中的负面。尊老爱幼是道德,为老不尊是不厚道的体现。所以,人的认知很重要。没有平等观念,很难有正确的认知。没有相对于的认知,很难会有正确的判断。没有美好情操,很难会有对美好坚守。</h3><h3><br></h3><h3>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尊老爱幼同样也是作为人而言,长治久安的定心盘。没有尊老爱幼,人的社会肯定会伦常颠倒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