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行百里者半九十,抵御疫情,我们仍在路上!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每一分努力,都是在为战“疫”获得最终胜利积累动力和希望!在济南市小学英语教研员管玲老师的带领下,“泉小英”团队全力以赴、精诚合作,开启了济南市小学英语“空中课堂”第四期的课程筹备工作。我们知道,越是胶着对垒的时候,越需要保持“战时状态”,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h3> <h3> 连续三周,济南市小学英语“空中课堂”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致力于将最优质的学习资源送进每一个家庭,送到每一个学生身边。孩子们畅游其中,不亦乐乎!</h3> <h3> 济南市小学英语教研员管玲老师协同区县教研员老师们持续跟踪把脉,统筹谋划、精准施策。以“必胜之心、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慎之心”周密的开展各项教研工作,不分昼夜,悉心指导;全面关注,严格把关;不辞辛苦,为每个团队的课程筹备提供最大助力。每一位奋战在“空中课堂”一线的 “泉小精英”都以最饱满的工作热情碰撞智慧,不断优化“空中课堂”教学效果,从最细处着眼,做最充分准备,坚守育人的责任,以“爱”之名,守护希望!</h3><h3></h3> 历下团队 <h3> 停课不停学,学不能停,教亦不能停!历下区小学英语团队在谢群主任的号召下,各校老师积极参与到打造高质量市级微课的团队中,发扬团队精神,群策群力备好每一节课。</h3> <h3> 山东大学附属中学小学部的沙启文老师第一时间加入微课团队,接到第四周录制市级微课任务,第一时间投入到备课中,从绘本选材到每个环节的表述,积极和团队沟通交流。为了按期高质量的完成备课,沙老师废寝忘食,实在累了就倒头睡一会,但床头总会放一个笔记本和笔,有了某个想法会立马记下来,他一直坚信: 要时时有备课,灵感会随时光临,但前提是不断思考。</h3> <h3> 为了呈现精品微课,在历下团队的帮助下,沙老师殚精竭虑,斟词酌句深挖每一个细节,只为精品微课,最终按期高质量地完成了备课任务。他一直坚信,教育是份良心活,需要一份单纯的心,来不得半点掺假。只要有利于教育教学,只要适合于每一个孩子,哪怕是进行“磨掉三层皮”的磨课方式,都是有意义的。这就是他最朴素的坚持。</h3><h3> </h3> <h3> 疫情期间,历山双语的孟龙华老师一直都在思考如何为居家的孩子们做出自己的贡献。当第四周市级录课的任务下发时,她主动请缨参加,希望用最好的状态带领全市的孩子们踏进理想的英语课堂。</h3> <h3> 但是接下来的备课的过程充满了各种挑战,她经历了老家的断网、停电、电脑故障、孩子哭闹等,最“戏剧”的是当长清发生4.1级地震时,她就在长清老家中,忙着制作课件,她竟然丝毫没有感受到震感。为了能够高质量的打磨设计,她几乎天天加班到凌晨两三点,为的就是希望这节课没有任何瑕疵,希望这节课能给学生们带去满满的营养和成长。</h3> 市中团队 <h3> 不计得失,不问小我;只争朝夕,臻于至善。团队引路人卜皎老师虽还在产假中,却也常常工作到深夜。兼顾工作与家庭,同时要照顾着两个宝宝,依然是随时在线,有问必答,给予团队及时的点拨、最强的助力。</h3> <h3> 舜耕英语团队在接到任务后第一时间“空中教研”,距离没有影响教研的热情,这端的我连接那端的你,依然是集思广益,智慧迸发。杨婷老师一边照顾即将中考的孩子,一边帮忙梳理思路,建言献策;崔苒老师不断的修改脚本,力求让每句话都精炼准确;张冬燕、李震老师反复的审核校对课件;宋玉旭老师和刘轶阳老师制作视频,加字幕,转格式,对每一个资源都严格删选;新入职的徐芳靖老师主动负责课后资源的整理,视频采访学生,在大量的绘本资源中选择最符合主题,最切合学生需要,也是学生喜欢的。</h3> <h3> 张颖老师为了达到最好录课效果,选择了私人“录音棚”——家里的地下室录制,“录音棚”收音效果不错,安静没人打扰!就是太冷了!“录制,收听,不满意,修改,再修改,再修改……”有时一句话反复修改几十遍,直到满意为止。团队致力于完美呈现每一份资源,欢欣雀跃,忘乎时间,不知不觉已是凌晨。</h3> <h3> 育秀中学小学部纪冬主任接到任务后立刻组织线上教研,对本次微课的制作进行全面部署,明确方向。苗青老师负责本次录制;郝静老师对课程的总体把握,全面深刻地分析重难点知识;徐亚男老师进行了全方位的经验介绍;高红英老师针对技术的支持,录制软件的使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h3> <h3> 在备课的过程中,组内进行了多次教研,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指出问题并不断地改进完善;录制视频的过程中,老师们经常加班加点,通宵达旦。遇到困难大家一起面对,共同解决!</h3> <h3> 高红英老师的孩子还很小,电话里经常传来孩子的哭闹声,高老师从没有抱怨;徐老师娘家电脑资源有限,为了剪辑视频,一个电话一个小时的路程赶回家进行剪辑一直到深夜;郝静老师为了把录音录好,一个字一个字的检查指导发音!组内的老师们团结一致,不遗余力的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h3> 天桥团队 <h3> 教研员冀民老师带领团队通力合作,课程一遍遍打磨。在疫情面前,天桥小英团队践行着“人心齐,泰山移”的团队精神,用爱与责任在后方战斗, 守护最美的花朵,迎接春天的到来!</h3> <h3> 邢福兰老师,济南市天桥高王小学英语教师,天桥区名师、天桥区教学能手。多次参与市区级资源开发,本次作为大桥桑梓E²DS俱乐部轮值舵主主动请缨承担市级资源的开发工作。在教研员冀民老师的点拨引领下、在E²DS前两任舵主赵金凤和刘秋玲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带领 E²DS俱乐部成员一起参与本次的课例打磨。有课件制作团队的现任E²DS俱乐部舵主李潇,有素材整理勇于谏言的刘庙小学季青,还有提供资源的天桥名师孟科萍。在团队的精心配合下,学习任务单前后修订7次,课件反复修改不断完善。</h3> <h3> 为了全心全意进行市级资源开发工作,邢福兰老师将“战场”搬到了学校,连续三天三夜磨砺熬制,精益求精完成本次资源的开发录制。邢老师用爱心、专心、用心与精心书写着E²DS俱乐部的教育宗旨--English Teaching and English Education。用教研员冀民老师的话来说就是:英语教师就是通过英语教学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实践者。</h3> <h3> 张璐老师,济南市文清小学的一名年轻党员,时刻不忘自己的初心使命。作为学校的教研组长,在带领学校英语教研组开展线上教学工作的同时,参加了第一轮区级资源开发,协助第二周市级资源开发备课。第四周的市级资源开发主动请缨,承担了一节三年级的微课开发。接到任务后,因为手中资料不足,张璐老师第一时间赶到学校收集课程制作中需要使用的资源,快速投入到微课制作的工作中。</h3> <h3> 在课程制作中,团队成员们发挥着超强的凝聚力,分工合作,打造精品课程。赵金凤、刘瑾、朱晓琳老师参加过多次市级区级资源开发,经验十分丰富,在课程制作过程中提出制作建议和修改建议;苏晓乐和张茜老师为练习题出谋划策,提出具体方案;范梓萌老师帮助整理文本,提炼德育渗透。张璐老师根据大家的建议,结合自己专注投入制作出来的成品,她不管多晚,都会去思考和调整,用心制作出一个全面的适合孩子们相应年龄阶段的课程资源。</h3> 槐荫团队 <h3> 接到上级再次延迟开学的通知后,“槐荫微英语”公众号小编团队积极响应号召,勇挑重担,争先恐后报名参加“空中课堂”录制工作。继小编潘琪、马珂老师承担了第三周的“空中课堂”录制工作之后,小编尹雪、孔凡钊也主动请缨,用实际行动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们都是教育前线的最美战士!</h3> <h3> 槐荫实验学校的尹雪老师为了制作出最适合学生并让学生喜欢的微课,连续几天都没白没黑盯在电脑桌前。备课前期,尹老师将前几周所有的微课都逐一认真观看,对基本流程和要求做到了然于心后,开始一遍遍翻阅教材,查阅资料,书写微课脚本,并制作课件。尹老师还虚心向有录课经验的老师请教,根据大家提出的建议不断完善自己的授课内容。</h3> <h3> 前前后后,尹老师把学习任务单共修订了6次,课件修改了10余次之多。一词一句的反复推敲,一帧一帧的视频细节修改,为的就是微课的完美呈现,为的就是学生愉悦的学习体验。尹老师沉浸其中,往往是不知不觉中,天已经泛白。虽苦尤乐,虽累尤荣,看到微课日趋完美,尹老师的内心幸福感满满。</h3> <h3> 阳光100小学的孔凡钊老师因疫情滞留老家,听到再次延迟开学的通知后,毫不犹豫地积极报名参加“空中课堂”微课的录制。因老家硬件设施不完善,孔老师克服重重困难回到济南,以保障后续录制工作的有序进行。</h3> <h3> 为了支持孔老师的工作,同为教师的妻子,虽身怀六甲仍主动承担起所有家务。无微不至的照顾和体谅给孔老师注入了无限动力。正式上课和网络录课有很大的区别,为了呈现出最完美的视频效果,孔老师在录制前一遍遍地读脚本,并对着镜头一遍一遍地练习。妻子也搬来小板凳,充当起小学生,听孔老师一遍又一遍动情地试讲。这位90后准爸爸用真情和实际行动充当着孩子们温暖的守护者。</h3> <h3> 营东小学的孙静老师虽然没有抢到录制微课的机会,心中颇有遗憾,但孙老师热心做起幕后工作,为大家献计献策,并不亦乐乎地忙起来,帮着更新升级录屏软件,搜集下载素材,合成音乐视频,美化微课课件……孙老师虽然没能亲自上阵录制微课,但她在幕后默默奉献,是抗击疫情的隐形战士。</h3> 南山团队 <h3> 在接到空中课堂的录制任务后,南山英语教研团队在教研员刘凤琴老师的带领下,群策群力,通力合作,争取以最完美的课堂呈现给全市学生。市教研员管玲老师和刘老师,全方位指导课堂录制,从教学设计到课件制作,再到课堂实录,每一环节都精心打磨,层层把关,一直在电脑旁边,不分昼夜的和老师们一起奋战在录课的前线。</h3> <h3> 南山小英积极组建微课团队,明确分工,高利利老师担任主讲教师,李伟英老师多角度搜集资源,常德才老师全力协助,擅长信息技术的刘善峰老师解决技术难题。大家通过微课圈随时随地进行联络,精心研究每一个环节,推翻重来是常事儿,有时为了一个小细节也得忙上几个小时。</h3> <h3> 高利利老师,柳埠中心小学英语教师,英语教研组长,同时负责教导处工作。高老师勇于接受这样特殊的任务,有艰辛,有疑惑,有感动,有泪水,几天几夜的奋战,N次的改动,终于定稿,这是对个人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的一次考验和磨练,也是不断成长的契机。她累并快乐着!</h3> 常青藤团队 <h3> 济南幼高专常春藤附小的柏彩云老师主动承担起第四周一节四年级复习课微课录制的任务。作为班主任的她,担任着6个班英语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综合整个单元的内容进行备课,这是一次不小的挑战。但是作为年轻教师,柏老师肯吃苦,敢担当,顶住压力,规划好工作时间,微课制作、在线答疑、班主任工作齐头并进。一周以来每天在电脑旁坐十几个小时。</h3> <h3> 整个团队也为本次微课的录制提供了很多指导性建议,每天都在QQ群进行讨论和研磨。团队的小伙伴既是同事也是老师,每个人的专业精神都引领着她的专业成长。在教研员管老师的耐心指导下,课件、脚本反复修改,推翻再来共四次,终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h3> <h3> 团队中的徐丹侠老师更是神助攻,她不仅把自己录制微课的经验分享给柏彩云老师,还亲自上阵,帮忙制作课件、修改脚本、剪辑视频,最后几天经常同柏彩云老师一起工作到晚上11点多,在一次次讨论、修改和完善中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h3> <h3> 面对疫情,常春藤团队同舟共济、众志成城,为落实好空中课堂,积极担当,予以探索。全力以赴,力求把微课完美呈现给学习的孩子们。</h3> <h3>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我们虽不是冲往前线的白衣战士,但是努力坚守好自己的教育阵地,帮助每一个孩子在别样的课堂中度过一段特殊的时光是我们的坚持!春已来,待花开!愿我们这一份份微薄的力量,能为孩子们点亮知识的启明灯,愿我们的坚守与陪伴,能把特殊的日子赋予更特殊的意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