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之旅(三):阿根廷之布宜诺斯艾利斯

廖由新

<p>阿根廷共和国(西班牙语:República Argentina),通称阿根廷。是由23个省和布宜语斯艾利斯自治市组成的联邦共和国,位於南美洲南部,占有南锥体的大部分,北邻玻利维亚与巴拉圭相邻,东北与巴西接壤,东临乌拉圭与南大西洋,西邻智利,南濒德雷克海峡。领土面积达2,780,400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八,拉丁美洲第二,西班牙语诸国之首,横跨多个气候带。阿根廷主张对南极洲的一部分、福克兰群岛(阿根廷称马尔维纳斯群岛)、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拥有主权。</p><p>与大多数拉美国家相当不同,永久住民数超过4,100万的阿根廷,其种族组成和智利相似,欧洲裔占人口比例超过90%,非洲裔较少,导致文化上国家呈现深度欧化,例如首都文化几乎是欧洲城市文化的延伸。社会素质、教育文化、市场经济与法规上的发达,使阿根廷今日在民主和人权上有很大发展,也是南美唯一掌握人造卫星操作技朮的国家。长久以来,阿根廷是一个中等强国和拉丁美洲的地域大国,它也是联合国、世界银行集团、世界贸易组织、南方共同市场、南美洲国家联盟、拉美及加勒比国家共同体和伊比利亚美洲国家组织的创始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和新兴市场国家,阿根廷是20国集团成员和拉美第三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来计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处于中高水平,但人均收入1万美元的中等国家陷井问题仍存在。与智利和乌拉圭同属於拉美第一集团,与东南欧相同,人类发展指数处於极高富。收入不平等程度虽高,但低於拉美国家平均水平。 </p> <p>布宜诺斯艾利斯</p><p>在世人称为"南美巴黎"的布宜诺斯艾利斯, 著名的五月广场于1815年5 月25 日揭幕时,在纪念碑前通过了拉普拉塔联合省(即阿根廷的前身)独立规约。1816 年7 月9 日在这里宣布了拉普拉塔联合省《独立宣言》。</p><p>五月广场被阿根廷人视为共和国的神经中枢。其前身是“大广场”或称“胜利广场”,与布宜诺斯艾利斯城同时诞生,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广场是以“五月革命”,即1810年5月阿根廷人民发起的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独立斗争命名的。五月广场是阿根廷的象征,见证了阿根廷共和国的独立和城市的发展。</p><p><br></p> <p>五月广场东侧是一座西班牙式玫瑰色建筑物, 这就是被称为玫瑰宫的总统府。 总统府的建筑雄伟壮丽。总统府正门前是五月革命领导者之一、 国旗创制人贝尔格拉诺将军骑在骏马上的铜像。</p><p>据说总统府的这个颜色是:萨米恩托总统将总统府粉刷成粉红色, 因为红色是当时联邦派的颜色,白色是其反对派的颜色,两种颜色放在一起就成了粉红色,也象征着各种政治派别的团结。</p><p>广场的正西面,有一座白色的两层建筑,正中是钟楼,拱形门廊分列两翼,具有典型的西班牙殖民时代风格。这座白楼建于1711年,曾是殖民时期布宜诺斯艾利斯市政厅。 现在,这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被辟为博物馆, 二楼的议事大厅保留着当年起义者开会时的布置, 命名为五月与独立大厅。</p><p>五月广场不仅是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发展的历史见证, 也是阿根廷共和国独立的纪念地, 是阿根廷的象征。 广场南北两边的大道外侧是首都大教堂、各政府部门和银行的办公大楼。</p><p>阿根廷共和国是位于南美洲南部的一个由23个省和联邦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组成的总统制联邦共和制国家。</p> <p>对这个城市印象要大大好于里约热内卢,虽已是夏天,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信步于五月广场,因阳光明媚,令人神往陶醉。草木萌动,广场绿草如茵。正扣那句“ 艳阳天,和风荡荡,杨柳依依”。地处南半球的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而言,有如下七言诗:</p><p><br></p><p>二月盛夏天地新,五月广场多丽人。</p><p>异国寻芳小巴黎,无边光景醉游人。</p><p>云随风过千山绿,花开洋畔二月晴。</p><p>满目碧绿朵花新,耄老他乡也春心。</p><p><br></p><p><br></p> <p>布宜诺斯艾利斯大教堂</p><p>广场西北角是首都大教堂。 阿根廷国父圣马丁就长眠在广场西北角的大教堂内。1950年圣马丁逝世100周年时, 教堂外墙上点燃了长明灯, 称作“阿根廷的火焰”。 长明灯下铜质铭牌上刻写着: “这里安放着圣马丁将军和独立战争中其他无名英雄的遗骨。向他们致敬!”</p><p>布宜诺斯艾利斯大教堂, 这是一座历史古老、规模宏大的教堂。 教堂建成于1723年, 距今有280多年的历史。 教堂是典型的古罗马风格,据说目前是阿根廷最大的教堂。 在主圣坛的右面侧厅里,人们可以瞻仰圣马丁的灵柩。 在圣马丁陵墓前还有站岗的卫士,游人还可与卫士合影哩!</p> <p>布宜诺斯艾利斯市中心方尖碑</p><p><br></p> <p>二月一日我们一行自里约热内卢飞经圣保罗,抵达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今天晚些时侯就要登上挪威星游轮。有半天时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一游。由於中等收入陷井,南美大国人民生活水准远低于美国,在天主教教义下,追求现实生活快乐,不过度追求高级住宅,享受业余足球、伦巴的文化满足,因此一般住宅并不讲究。在巴西,我们看到巴西人住在大量外表无任何漆染的红砖房里,生活清淡。然而,我们参观了瑞科莱塔贵族公墓(Recoleta),那是名门望族的永久的家园。给人的印象是:活着的阿根廷人生活极其清苦,而死人永远比活人住的豪华!阴宅比阳宅高级!</p><p><br></p> <p>二月一日下午六时许,Norwegian Star游轮抛锚起航,落日熔金,大洋如醉。这夕阳西下的风景如此美好,只不过黄昏已经逼近,而一人黄昏,也就万念俱灭了!美景转瞬即逝,人生不也白驹过隙,这南大西洋、这游轮、这地球,这宇宙,又何尝不是如露亦如电!</p><p>游轮二月一日晚离开布宜诺斯艾利斯后,游轮开始在南太平洋上缓缓南行,游轮顶层的烟囱在风中梳理著长发,游轮在月光中犁出片片雪花,梦里雪白的昙花正在发芽,航线总有说不完的情话,闪光的星星悄悄告诉我,遥远西北方向的彩霞正映照著我们伟大的中华,那里有我久违的家!</p> <p>海边一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