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才是真正的竞争力

岸芷汀兰

<h5>  <font color="#808080">  据《人民日报》报道:军医出征武汉前,先注射胸腺肽提高免疫力。</font></h5><h3></h3> <h3>  如果问,这次疫情给我们最深刻的启示是什么,都莫过于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健康才是福。</h3><h3>  这些日子,一直不敢看新闻,尤其是看到医护人员在抗疫前线牺牲的新闻,好多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戛然而止,太年轻,不禁为他们扼腕叹息,总是哭得不能自已,心情也抑郁难当。</h3><h3> 也许,新冠肺炎,没有谁易患,谁不易患之说,到现在,也没有什么灵丹妙药,拼的全是人体自身免疫力。</h3> <p>  今天早晨看新闻,说广东省14%的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又出现“复阳”现象,对此,广东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宋铁表示,重新对已出院的患者进行采样监测,并表示:“肺炎是一个迁延性比较长的疾病,有可能要两三个月才可以恢复。有些老年人,或者一些身体比较差的,肺炎恢复是比较慢的。</p><p> 读到此,大有同感,想起2019,我的那场旷日持久的肺炎,作为亲历者,太能体会个中滋味。</p><p><br></p><p><b>1.一场历时七个月的肺炎</b></p><p><br></p><p> 一场肺炎,病了大半年,观察了再观察,始终不见好,症状像极了乳腺癌肺转移,已经到了要切除肺的地步,如果不是年初刚做完腮腺手术,身体太虚弱,估计现在左肺已经被切除了。</p><p><br></p> <p>  2019年一月份,我刚在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做完腮腺多形性腺瘤的全麻切除术,住院半个月,还没彻底好,身体极度虚弱,回到大庆,就被孩子传染感冒了,孩子比较轻,追点药就好了,而到了我身上,就没完没了,2019年,农历年前病了一个月不见好。</p><p> 后来在年后的大年初五,终于爆发了。那天,父亲也被孩子传染感冒,进而发展成过敏性哮喘,仅一天时间,白天还好好的,晚上就喘上不气来,吼喽吼喽地,仍然喘气费劲,像极了这次的新冠肺炎。半夜,我开车送父亲去大庆油田医院急诊,检查,办住院,医院人满为患,住不进去,无奈又辗转奔波到大庆市人民医院。</p><p> 人民医院也没床位,怎么办?先看病吧!急诊科,围满了人,圆心是一个弱小的女医生,半径到了门口,仍然装不下,又延伸到大厅,女医生好像要被他们吃掉一样,大家争先恐后叫嚷着,唧唧歪歪吵吵着,夹杂着此起彼伏的咳嗽声,医生像陀螺一样,分身乏力,被抽得团团转。</p><p> 排了一会队儿,我感觉胸口闷,呼吸困难,又不能离开,母亲还在外面看护躺在车床上的父亲,又不能与我替换,我只能继续排。期间,父亲由于上不来气,还出现了短暂的休克,情况危急,父亲终于吸上氧气,住进了重症监护室,母亲在外陪护,我才得以喘息。</p><p> 但经过一晚上的奔波,第二天,我再也爬不起来了,瘫在床上,睁眼,都没力气,浑浑噩噩躺了三天,干咳越来越厉害,吃药也无济于事,嗓子已经咳破,终于决定去看医生。</p><p> 次日,一番检查下来,住不进院,预约排上,呼吸科主任给开了药,让我先吃着看,吃了三天,仍咳喘不止,昼夜不宁,即使坐着也无法安睡,而且还咳出了血。</p><p> 当时感觉,这次流感太凶险,平时吃得那些感冒药都不好使,必须住院点滴,毕竟,旁边有医生,上不来气时,可以抢救。</p><p> 北院呼吸科住不进去,就住南院综合内科,本以为,综合,肯定什么病人都有,住进去才发现,清一色的肺炎病人,不是发烧不咳嗽,就是咳嗽不发烧,后来才知道,这些病人都是一家一家被传染,轮流住院,父母刚出院,孩子就住院;妻子刚出院,丈夫又住院,几乎无一幸免,只是个人体质不同,有轻有重罢了。</p><p> 这一住,就是半个月,大家几乎都是自己照顾自己,怕传染给他人,即使有家人前来,也被赶紧撵回去,隔离!必须隔离!那时,虽然没有政府的三令五申,我们已深知病毒的凶险,自发隔离。饿了叫外卖。</p><p> 病房四人,我是最小的,也是病得最严重的,经常咳得满脸通红,满头是汗,鼻涕一把泪一把,尤其一到晚上,阵阵咳嗽上来,一咳就是好几个小时,直不起腰,浑身发抖,又不敢在床上,怕像上次一样把肋骨咳断,赶紧下床,双手撑着床头,弯着腰,咳嗽得直跺脚,厉害时,还会伴随着呕吐、腹泻,直至憋得喘不上来气,就赶紧跑到厕所,双手用力撑着洗脸盆台面,脚尖点着地,努力把身体拉到笔直,嘴张得大大的,气管全敞开,因为已经出现短暂缺氧。</p><p> 而那三个人一点也不咳嗽,却不声不响地发烧,烧了退,退了烧,却不影响睡觉,而我剧烈持续的咳嗽,常常是晚上八点开始,凌晨两三点钟结束,咳得让她们无法入睡,这也是我最抱歉的,临床那个七十三岁大娘,实在看不下眼了,竟然哭了,问她为啥哭,她说,这孩子实在太难了,我默默对自己说,没事,我在渡劫。</p><p> 第二天,其他人全躺在床上补觉,我特别抱歉。她们能睡着,我虽然困得难受,却不能睡觉,因为只要躺下就咳嗽,非常奇怪,我只能靠着床头坐着,到了晚上,我坚持再没力气,爬也要爬回家,不能再在医院住了,不能因为我,让大家睡不好觉,我踉跄地扶着墙,走路飘飘地摸上了车,还好医院离母亲家很近,母亲在医院陪护父亲,家里只我一人,传染不了他人,而且一会儿就到。</p><p> 那一晚,我至今无法忘怀,元宵节,车窗外,此起彼伏的烟花晴空炸响,车窗内,是一声高一声的咳嗽,震得车子也一顿一顿跟着我的节奏走。</p><p> 下了车,走在路上,身体像个空壳,随风荡漾,飘飘乎,不禁感慨,什么好也不如健康好!</p><p> 点滴、吃药、雾化十多天,咳嗽似乎轻了一些,由一天能睡两个小时,变成了一天能睡五个小时,睡觉好了,精神也好了,但苦了我的右手,每天扎针,右手已经被扎成了筛子眼,换了三个护士都扎不进去,左胳膊腋下淋巴摘除,又不能点滴,没办法,只能扎脚,于是,上厕所,我就像袋鼠一样,一手举着药袋,一手拎着管子,一脚翘着,一脚蹦着,单腿蹦到厕所。</p><p> 扎了八九天,两个五十多岁的大姐熬走了,又过了几天,七十三岁的阿姨也出院了,就剩下了我,而我依然没好,也只能出院,因为医保不允许。</p> <p>  出院那天,主任医生拿着住院前后的CT片对此,发出“炎症怎么还没吸收呢?”的疑问,让我找胸外科和影像科主任会诊。</p><p> 会诊之后才知道,我是有慢性基础性病的人,身体往往很差,不好断定是肺炎,还是乳腺癌肺转移,尤其是还没脱离三阴性乳腺癌1-3年的复发转移的高峰期,只是回去再观察。</p><p> 于是,我就从2月观察到4月,又从4月份观察到6月,然后把每次观察的薄层CT片对比,3个带有磨玻璃影的结节仍在顽固存在,没办法,让我还是手术切除吧。</p><p> 我五味杂陈,心想刚做完手术才几个月,又要做手术,不行,即使要做,也要等身体好一些再做,况且,如果是乳腺癌肺转移,属于血液转移,看到的是这三个结节,看不到的还不知有多少,切了又有什么用?</p><p> 奇迹总是在你不经意间突然出现,后来,在让胡路康复医院,吃了霍立光医生给我抓的14副汤药,竟然神奇的好了,结节影也变淡了,连影像科医生看了又看,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p><p><br></p><p>2<b>.对抗新冠肺炎,免疫力才是王道</b></p><p> 年前12月复查,连我的主治医赵主任都不无感慨地说:“你3年了,3年了,不容易啊!”是啊,我也感慨,走过这3年,太不容易了。</p><p> 刚得乳腺癌时,书上说,1-3年,是复发转移的高峰期,几率达85%,4-5年,是死亡高峰期,我还不信,竟危言耸听,现在回首看来,不禁唏嘘感叹其总结之准。</p><p> 这3年,同期5个病友,一个走了,两个复发转移,就剩我和另一个阿姨,而我,也没好到哪里去,无论是腮腺肿瘤,还是凶险的肺炎,抑或平日里的妇科疾病,都说明我的免疫力被化疗、放疗尽毁,一直在走下坡路。身体失去了自身的免疫力,就像一具空壳,什么病都容易感染,疾病乘虚而入!而年前,下坡路似乎走到了极点,现在,身体不再什么也不做,就呼呼冒虚汗,好像有点劲了,精神也好了许多,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再有两年,我就胜利了。</p><p> 这次席卷大江南北的新冠肺炎更是证明了,免疫力才是真正的竞争力,至今,也没有治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感染者全靠自身免疫力与现代化治疗手段辅助下,才能挺过此劫,起初,还有专家表示,老人更易感染,儿童和年轻人不易感染,可是,后来的儿童和年轻的医务工作者和警察感染死亡,却推翻了这个结论,年轻的医务人员和警察忙于疫情,抢救治疗患者,奔波劳累,肌体的免疫力同样会下降,同样会被感染,甚至死亡,只要免疫力低,人人都会感染。</p><p> 像我们这些有慢性基础性病的人,更是易感人群,更应提高自己的免疫力。</p><p> 提高免疫力,不仅为了对抗这次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对抗所有疾病都适用。</p><p> 生死面前,都是小事,免疫力才是最大的竞争力。</p><p> 这场灾难让我们明白,人与人之间,不拼爹,不拼车,不拼房,拼的是健康和抵抗力!健康不是第一而是唯一!</p><p> 2020年,必须增强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p><p> 最后,希望疫情早日结束,患者尽快康复,人间皆安,山河无恙。</p><p style="text-align: right;"> <b>2020.2.28,写于新村九区</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