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新绿,桃李不言自成蹊 ——胶州一中高二级部“空中课堂”工作纪实(二)

胶州一中高二级部

<h3>&nbsp; &nbsp; &nbsp; &nbsp; &nbsp;2020年初始,一场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疫”战在全国打响。面对疫情,胶州一中高二级部认真贯彻上级要求及学校工作安排,对学校师生防控做到情况清、底数明、全覆盖、无死角,并通过网络对各备课组、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明确指出抗疫与教学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空中课堂”工作。</h3> <h3>   陌上花开春光暖,正是育人好时节。随着“空中课堂”正式开课,在这Plus版的寒假中,胶州一中高二级部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疫”线教师。他们一遍遍宣传、讲解,一次次解惑、答疑,每一天的沟通、联系,让全体学生和家长在疫情前不恐慌、有方向,停课不停学,让我们用手中的笔,记录疫情中这些美好的瞬间。</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班主任: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b></h1> <h3>&nbsp; &nbsp; &nbsp; &nbsp; 在学校的一线教师中,有这样一群特殊的人——班主任老师们!他们不辞辛苦,每天摸底排查,关心孩子,在这样的特殊时期众志成城,形成强大的防控合力,为打好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力以赴。<br>&nbsp; &nbsp; &nbsp; &nbsp; 疫情期间,高二级部1班、2班班主任兰云玲老师管理不松,持续发力跟进,以实际行动将学校部署落到实处。 <br>  </h3> <h3>  &nbsp;&nbsp;<b>一、严抓教学质量&nbsp;</b></h3><h3><b>&nbsp; &nbsp; &nbsp; &nbsp; &nbsp;</b>坚持严管学生。对所有学生进行动态监测管理,精准掌握学生情况,每日汇报;联系各科任课教师,组织班级授课;督促、提醒学生按时上课,及时上交作业,组织好课堂教学。</h3><h3>&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密切关注关键生。兰老师通过线上沟通,积极做好关键生的学习和思想引导工作,切实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关心和温暖。</h3> <h3>&nbsp; &nbsp; &nbsp; &nbsp; &nbsp;每晚10点前各科课代表汇总小早读背诵任务,学生早晨6点前起床打卡,6点准时进入小早读直播间,早读期间兰老师随机连麦,抽查学生背诵、默写,学生必须达到小早读确定下来的要求,完成规定的任务,取得应有的效果。<br>   落实作业检查。教师用“钉钉家校本”布置作业任务,学生及时提交作业,教师有统计、有反馈,作业做好批改和评价,根据学科特点,创新批改形式,依据学生作业提交的图片,进行合理化的讲评。</h3> <h3><b>&nbsp; &nbsp; &nbsp; &nbsp; &nbsp;二、重视德育渗透</b><br>   重视品质教育,加强德育渗透。兰老师每天在钉钉群内、家长微信群内推送正能量的美篇、励志书信接龙、主题教育内容,每周召开线上班会。</h3> <h3>  &nbsp;<b>三、促进家校共育</b><br>   坚持协管教学。按照学校要求上传下达,对学生及家长进行疫情防控相关指导,及时安抚。继续掌握班级学科授课情况,收集信息,教学方面材料、进度、问题及时反馈年级,学生方面每日评价反馈给家长和学生,形成管理闭环。 </h3> <h3>   虽然学生已经放假回家,但每个学生在兰老师的心里都没走远,新冠肺炎的突如其来,让大家一起回到事关生命的大课堂,这是无论长幼共同上的一节人生大课,主题就是:打好、战胜新冠肺炎这一仗。虽然班主任老师们没有在战役最前线,但是宅在家的我们和及时反馈的信息,跟在一线战斗的英雄们做的事情一样有意义,我们都是保证这场战役取得胜利的坚实后盾。</h3> <h3>   疫情期间,高二23班班主任王晓凡,全身心投入她的班级,一点点用行动宣扬着作为班主任的抗疫职责,用正能量鼓舞着班级里的每一个孩子。</h3> <h3>   自从发现疫情以来,她就时刻紧盯班级学生。及时向学生们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引导学生严格做好自身防护。她日日叮嘱学生及家长,带好口罩勤洗手,有关于疫情信息,都第一时间发布给家长。关于填报信息,许多家长不会,她就一步步教,把步骤化成图片,附加文字说明,甚至电话指导。</h3> <h3>   除了每日提醒疫情消息,王老师还严把学习关。小早读连麦提问,“我对生活比个耶”微笑行动,“新冠疫情之我见”微课,没有王老师想不到的创新模式。</h3> <h3>  “路虽远,行则必至”。在抗击疫情面前,班主任们没有豪言壮语,有的是众志成城,有的是义无反顾,有的是默默付出。所以亲爱的家长们、同学们一定要和班主任“强强联合”,战胜困难!相信我们一定能尽快迎来春暖花开日。<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备课组:集思广益,“杏坛论教”</b></h1> <h3>   作为学校教学工作关键部门,备课组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平时的工作中,各备课组会针对学科特点及学生学段特点,通过召开备课组会、集体备课等形式细化分解教学处、科组制定的教学计划,制定打造高效课堂、精品课堂、达成教学目标的具体措施。<br>   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肆虐的当下,高二级部的一个个备课小组克服各种困难,积极探索线上教学的有效做法,努力保障着线上教学的效果。线上教学,教师必须有PPT,实现教学可视化;创新授课形式,课堂师生多互动;采取管理手段,管控学生听课行为,随时提问学生,控制学生有事回避的现象,所发生的情况记录下来反馈班主任,作为班主任每日评价的内容。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数学备课组是怎么做的吧。<br>   在学校刚开始筹备计划校级分层网络授课时,数学组的老师在各项任务中全员积极主动,争先恐后,勇挑重担,用特殊的方式实现了“云端相聚”。</h3> <h3>   其中,曲华老师、王芹老师统筹全局,及时组织数学组进行线上集体备课;匡娟老师、张霞老师家中孩子尚小,尽管已经特别忙碌,但承担任务时她们二话不说,甚至主动购买了小黑板,授课时一边讲解一边板书;李彤老师作为数学组的年轻小将,总是默默承担更多任务。她自费购买了800多元的投屏笔,并且指导组内老师们运用电脑投屏,使得数学讲解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清晰易懂,着实令人敬佩! 老师们工作的主动和热情相互感染,让线上数学研讨组暖意融融。</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任课教师:守望初心,砥砺前行</b></h1> <h3>   甘为孺子育英才,克勤尽力细心裁。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太多平凡的教师不改初心坚守着自己的岗位,践行着自己的育人职责。 </h3> <h3>   55岁的刘维珍老师是一位充满正能量的老教师,在生物组中她年龄最长,但她对教育的痴情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她爱教育,从一位小姑娘到如今孩子们口中“亲爱的刘维珍奶奶”,“弹指芳华虽不在,我心澄澈自安然”,在刘老师心中,只要孩子们能够学到知识,那她的一切努力就都有意义。</h3> <h3>   在接到学校的空中课堂任务以后,刘老师积极响应上级“停课不停教”的要求,立即投入到精心备课状态。刘老师十分执着,“空中课堂”备课、授课都需要长期紧盯着电脑,有时候眼睛花了,腰疼得厉害,但是刘老师从不喊苦不喊累。她不断学习和思考“如何让学生最省时省力的高效学习”“如何引导学生落实基础”等问题。并且主动学习新技术,在与同事们视频会议中探索交流教法、学法,最大限度的了解并提供学生的网络学习条件,为保证空中课堂的顺利进行而努力。</h3> <h3> </h3> <h3>   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刘老师几十年日一日,在教育这片沃土上默默奉献,为无数学子指引了前进的方向。</h3> <h3> &nbsp; &nbsp; &nbsp;严慈相继教有爱,甘为荷尖一点萍。语文组薛秀芬老师以严谨认真、细致入微的教学风格春风化雨般浸润着学生们的心灵,助推着学生们的成长。寒假期间,她成立了语文突击队,每天坚持批阅学生寒假作业,针对学生的做题情况,及时答疑解惑;成立尖子生冲锋队,挑选题目加强练习,一对一批改,一对一指导;及时查看学生的改错本,进行二次反馈,促进学生全面掌握、打牢基础。 </h3> <h3>   疫情期间,她用心揣摩线上教学的特殊课堂形态,倾心制作精致详尽的课件,细心批改学生作业,及时反馈练习暴露问题,对点指导作文升格写作。课余时间,她精心编制美篇,弘扬正能量,引导学生用特殊的形式来投入学习,用积极努力的行动来为中国加油。这则美篇一经发布,很快刷爆朋友圈,获得无数点赞。</h3> <h3>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在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肺炎面前,一中教师以精诚团结、追求卓越的精神践行着自己的使命担当。有这样一群优秀的教师,一中人一定能在“抗疫”与教学两条战线上取得全面胜利!</h3> <h3>  (编辑:晓凡)</h3> <h3><br><br></h3>

学生

疫情

老师

班主任

教学

空中课堂

备课组

教师

早读

刘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