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情•临渭干部在行动(驻村第一书记专刊)

美友23246743

<b>&nbsp; &nbsp; &nbsp; &nbsp;编者按:疫情就是试金石,我是干部我出战。临渭区委组织部坚持在疫情一线考察、识别和评判干部,成立六个联络考察组下沉基层,深入一线暗访旁听,了解识别发现在疫情防控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干部。上一期编发了以90后选调生村书记郭阳同志为代表的四名年轻选调生冲在第一线,“战”在最前沿的先进事迹。这一期我们将聚焦这样一个群体,疫情防控一线,他们挺身而出、他们冲锋陷阵、坚守一线,脱贫路上有他们,致富路上有他们,战“疫”路上有他们,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驻村第一书记。</b>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一)防疫脱贫“两不误”</font></b></h3> <b>&nbsp; &nbsp; &nbsp; 人物档案:</b>刘军勇,中共党员,区委督查室督查专员,三张镇党委副书记(挂职),三张镇岳家村第一书记。 &nbsp; &nbsp; &nbsp;&nbsp;<b>人物故事:</b>这个春节,第一书记刘军勇在岳家村忙碌着。1月24日(除夕)那天,帮村里销售完蒸碗的他,本打算回老家过年。从新闻媒体上看到疫情形势日益严峻,准备回老家过年的他当即决定留下来,和岳家村村民一起共度时艰。<div>&nbsp; &nbsp; &nbsp; 1月26日,岳家村疫情防控工作正式进入“战时”状态。为明确责任分工,他组织村“两委”干部成立了由书记、主任担任组长,两委会成员担任副组长,各小组组长及村民代表为组员的网格化管理模式;要求全村只设立1个进出村路口,其余路口设置路障,指引出村路径;明确“一询问、二测温、三消毒、四登记、五处置”的入村排查五步骤;为村“两委”班子成员制定严格值班值守制度,确保村值班电话24小时畅通;充分利用村内大喇叭、移动小喇叭、横幅等各种宣传方式,提高村民疫情防控意识;村内超市、村卫生室等合理安排营业时间,售货人员和购物人员必须佩带口罩,室内进行每天两次的消毒……在他的领导下,岳家村的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div>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除抓好疫情防控,作为第一书记,能不能在脱贫攻坚的的收官之年实现整村脱贫是他关心的。利用在村口疫情防控检查站值守的时间,他与村书记、主任商定2020年岳家村要在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方面继续发力。在产业发展方面,联系猕猴桃管理专家,采取录制视频课模式,运用微信工作群,让村民更多学习春季猕猴桃管理作物技术,开展春季农耕生产,为秋季丰收打下基础。就业扶贫方面,对岳家村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提前摸底,提供用人单位信息,提前联系用工单位,签订用人单位电子合同书,使企业和务工人员得到双重保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如今,在第一书记刘军勇的带领下,疫情防控、春耕复产、外出务工,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真正实现了防疫脱贫“两不误”。</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二)战“疫”不忘扶贫</font></b></h3> <b>&nbsp; &nbsp; &nbsp; 人物档案:</b>牛照荣,中共党员,区旅游招商分局副局长,桥南镇箭峪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 <b>&nbsp; &nbsp; &nbsp; 人物故事:</b>1月25日,在桥南镇箭峪村值班的牛照荣刚接到镇政府有关疫情防控的通知,就立即拨通村书记薛炳宪的电话。告知详情后,他立即通知村组干部,成立了箭峪村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村组干部连夜入村摸排。为提高群众防控意识,他组织利用宣传车、小喇叭、微信群逐村组向村民宣传疫情防控政策;为减少村民出入登记用笔交叉感染的危险,他还带领防控工作小组制作了二维码,2月12日,箭峪村成为全区首家出入登记使用二维码的行政村。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积极为村上捐钱捐物,协调对接区文旅局、爱心企业为村上捐赠防疫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参与抢救不幸摔倒死亡的村民,并劝告其家人“白事”从简。从湖北返回向阳街道向阳小区的箭峪村异地搬迁户谢燕飞被隔离后,他先后两次为谢燕飞送去米面油、蔬菜等生活必需品;援建“西安防疫应急医院”返乡回村的村民程下朋被隔离后,他又是第一时间去慰问,并叮嘱其安心隔离。安排救护车运送返乡人员去市二院检查,为不便出行的村民去买药送药……只要是村上的事,他都带头冲在前,干在先。</font></h3> &nbsp; &nbsp; &nbsp; 复工复产的要求下达后,他又联合村“两委”干部,分批错峰组织贫困劳动力返程返岗和外出务工,先后为李波等10余名村民出具外出务工返岗证明。还利用宣传车、小喇叭和微信群等逐村组向村民有针对性地宣传脱贫攻坚政策和用工信息,为群众务工创业、复工复产提前做准备。组织在家村民开展花椒生产、麦田除草和打药除虫等春季生产,亲自背上打药筒为贫困户麦田喷洒农药……<br>&nbsp; &nbsp; &nbsp; 战“疫”不忘扶贫。牛照荣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第一书记”的担当和使命。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三)村里有难,他就要上</font></b></h3> &nbsp; &nbsp; <b>人物档案:</b>薛涛,中共党员,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阳郭镇曹沟村第一书记。 <b>&nbsp; &nbsp; &nbsp; 人物故事:</b>1月27日,看到疫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阳郭镇曹沟村第一书记薛涛坐不住了,虽然是驻村干部,但他早已把自己当成了曹沟村人,村里有难,他就要上!<br>&nbsp; &nbsp; &nbsp; &nbsp;驻村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后,薛涛几乎就没再回过家。到各值守点检查人员值守、出入登记、体温测量、消毒杀菌情况;对返乡监控人员进行每天入户消毒、测量体温、实时监测;协助防控检查点自建帐篷、引线接电,完善执勤人员取暖及生活后勤保障;用宣传车的形式深入村组进行疫情防控知识政策宣传,提高群众的防控防范意识;衔接包联单位组织慰问村抗疫一线工作人员;为居家隔离人员、生活困难群众送蔬菜……&nbsp; &nbsp; &nbsp; &nbsp; &nbsp;为了疫情防控,他每天奔波在村上的角角落落。但作为第一书记,他最挂念的还是曹沟村的336户1533名贫困户。宣传复工复产政策,发展村核桃、花椒产业,给外出务工人员出具务工证明,为村上奶山羊养殖户发放消毒液……<br>&nbsp; &nbsp; &nbsp; &nbsp;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在临渭区第一书记工作群,薛涛把自己每天的工作整理成每日动态发布在上面。“随后,我们打算请农技中心的工作人员为村民进行核桃和花椒技术培训,我们曹沟村防控工作落不下,脱贫攻坚肯定也落不下。”他说。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四)把自己当成“村里人”</font></b></h3> <b>&nbsp; &nbsp; &nbsp; 人物档案:</b>唐超,中共党员,区发改局投资股副股长,丰原镇西关村第一书记。 <b>&nbsp; &nbsp; &nbsp;人物故事:</b>从1月26日(大年初二)起,丰原镇西关村疫情防控排查点上总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他是共产党员,是发改局干部,是“第一书记”,更是群众嘴里的“村里人”。<h3>&nbsp; &nbsp; “我是共产党员,必须冲在第一线。”唐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疫情防控命令刚一下达,组织村“两委”干部通过广播、移动宣传车、张贴防疫图片、入户讲解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防疫知识;通过入户走访、电话排查等方式,对从湖北或外省返村人员家庭详细排查、建立台账。防疫初期,防疫物资紧缺,他更是积极协调衔接防护、消杀物资,衔接本单位拿出2万元作为西关村村级防疫工作经费。</h3> &nbsp; &nbsp; &nbsp; &nbsp;时节不等人,春耕正当时。作为第一书记,如何打赢西关村脱贫攻坚收官硬仗,将疫情防控和春耕复产统筹起来是他一直谋划的事情。利用防疫宣传的机会,走访67户贫困户,实际了解贫困户春耕复产和产品销售困难;安排贫困户到村集体花椒产业园拉枝、施肥;按照区应疫办的要求,为年前建设一半的香椿加工厂制定复产复工方案,保障开工条件,确保加工厂项目如期投入使用,他忙的停不下来。<br>&nbsp; &nbsp; &nbsp;“到西关村任第一书记3年多,我早都把自己当成了“村里人”,抓防疫、忙脱贫,为自己的村自家的事,再忙都值得。”他说。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五)第一场“硬仗”</font></b></h3> <b>&nbsp; &nbsp; &nbsp; 人物档案:</b>谷松,中共党员,区老城公司干部,向阳街道马家村第一书记。 <b>&nbsp; &nbsp; &nbsp; 人物故事:</b>1月27日,向阳街道马家村第一书记谷松一大早就出现在马家村村部。从新闻媒体等多个渠道看到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性,谷松就意识到这将是一场“硬仗”。<br>&nbsp; &nbsp; &nbsp; 给全体干部统一排出疫情防控值班表,实行24小时值班制(三班倒),把原先的三个检查点缩减为两个,封闭其中一个,设立马沟检查点负责通往东塬地区的执勤检查工作,设立芦家检查点负责城区入村的执勤检查工作,缩减阵地,方便管理,集中人力物力确保群众健康安全,这是他到村后做的第一件事。协调环卫局洒水车为全村进行全面消毒,发动党员群众组成义务消杀队对北街巷道、死角喷洒消毒;下载各类预防冠状病毒的知识,通过广播、微信、宣传车等方式广泛宣传…… &nbsp; &nbsp; &nbsp; 疫情之下,为不影响马家村的猕猴桃销售,他组织村组干部为有销售需求的村民一路“开绿灯”。测温登记、疏通道路、车辆消毒,他和村组干部忙碌着。为外出务工人员出具务工证明,宣传区上复工复产相关政策,从1月27日至今,他始终“战”在第一线。<br>&nbsp; &nbsp; “2020年,受肺炎疫情的影响,全国迎来了‘第一场硬仗’;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这还是一场‘硬仗’。敢冲敢干、遇‘战’迎‘战’,我相信这两场‘硬仗’我们都能赢。”他坚定的说。 <b>  结语: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像刘军勇、牛照荣、薛涛、唐超、谷松一样,全区81名扶贫 “第一书记”以村为家、执着坚守,争做“逆行者”,征战“最前线”,在疫情防控一线勇担当、显作为,汇聚成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用实际行动书写属于他们的责任与担当。</b>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疫情

防控

第一书记

脱贫

防疫

复产

村民

岳家

干部

村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