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引领促教研 牵手你我共成长】初中政治学科名师工作室教研活动简讯(三)

小李想国

<h3>  在乌市教研中心中学政治教研员王燕老师的总体部署下,初中政治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杨靖华老师和马金荣老师的悉心指导下,2月25日晚上20:00,初中政治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和学员开展了网络教研活动,活动历时2个多小时,教师们满怀学习的热情,开展了积极有效的研讨,收益颇多。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八年级教学研讨”,分三个环节进行,主持人是乌市57中学潘丽丽老师。</h3> <h3>  一、好问则裕乐教研,勤思善学促成长<br>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本次活动八年级组五位主备人分别是乌市57中潘丽丽老师、乌市7中李茜茹老师、乌市58中朱奋斗老师、乌市29中地力亚尔老师和乌市66中王晓静老师,他们对道德与法治八下的教材进行了深入研读,对第一单元的四节课进行了精心、细致的备课准备,在备课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与大家一起探究。</h3> <h3>  问题一:《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全书的起点,而八年级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有限,如何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找到抽象性文本同形象直观理解相对应的点,帮助学生深入浅出地感知宪法的作用,引导学生担当起国家主人的责任?</h3> <h3>  问题二:宪法规定: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民主集中制”在上课时如何拓展,拓展到什么程度?怎样让学生容易理解?</h3> <h3>  问题三:《坚持依宪治国》最后一段“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在上课时感觉整节课都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却把这一段放在了“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这个问题里讨论,无论上新课还是初三复习,讲到这个问题时处理起来比较吃力,如何处理会比较好?</h3> <h3>  问题四:宪法监督是宪法基础知识的一部分,如何通过情境创设来让学生理解这个概念,从而认识到健全宪法监督,保证宪法实施,就是宪法的生命和权威。什么样的情景创设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创设情境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h3> <h3> 二、齐心协力共教研,集思广益促成长  <br> “人多山倒,力众海移”,在教研的路上虽然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集思广益,就能解决。鹿得草而鸣其群,蜂见花而聚其众。针对八年级组在第一单元备课中的问题,工作室其他成员都做了深入的思考和精心的准备,大家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见解和宝贵教学经验。<br>  针对问题一,八一中学的马俊燕老师提出了三点建议:1.模仿。可以通过研究教材中的教学方式和教师用书中建议的方法,模仿教材选取生动的、生活化的故事、材料或情境来突破教学。2.多储备资料,做有心人,多看多学习,把较好的资料收藏分类,以便使用时能及时调用。3.多学习。学习强国中的“在家上学”、知网、学科网,还有中学生时事政治报电子版,我们可以充分借助这些资料多看多学多整理,不断提升能力,努力做到深入浅出。   <br> 70中张新丽老师指出宪法规范具有政治性、原则性、概括性、最高性等特点,为了让学生更直接形象的感受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宪法读本,保证学生人手一本。引导学生重视宪法文本,初步培养尊重和亲近宪法的情感,开展课前读宪法等活动,培养学生尊崇宪法的意识,在进行本框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宪法读本对学习教材内容的作用。<br>  </h3> <h3> 针对问题二,13中石燕南老师指出民主集中制原则这一知识点应该好好拓展,此知识点在八下第五课和九年级均有涉及,可以列为本课的一个难点。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先讲清楚这个概念。同时又给老师们详细解释了民主集中制的体现和授课时如何结合学情进行讲解的具体方法。<br> 98中的伏苗苗老师提出,关于民主集中制的问题,不要拓展太深,可以通过例举我国民主立法的一些材料,让学生理解民主集中制在民主立法过程中是如何体现的。作为教师,既要自己储备相关的宪法知识,深挖教材,整合知识,也要提前了解学生对宪法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可以更好的设计相关教学活动,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br> 兵团二中的徐婷老师提出以下建议:1.认真研读教材,提升专业素养。八下教材专业性和理论性强,上课过程中要更有底气,更加灵活,教师在备课阶段就要做好大量的准备。2.充分利用教材栏目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3.在学习八下教材内容之前,让学生学习宪法文本,一方面利用这个机会让学生与宪法有个亲密接触,同时在讲课过程中,也可以在宪法中查找到相应的法条,学生也会感受到课堂学习的专业性、严谨性,从而产生对宪法的敬畏感。<br> 针对问题三,42中的周丽娟老师对《坚持依宪治国》一课的结构进行了全面梳理,分析了为什么要把“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放在了本课的最后一段的原因并详细阐述了教学中如何处理这一问题的方法。<br> 40中的杨晓庆老师对本课的设置依据和课题引言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明确这一内容后才能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在授课中可以采用知识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br>  针对问题四,3中的汤晓贝老师先理清了第二课两框题的逻辑关系,提出宪法监督要解决三个问题:谁监督?监督谁?怎么做?怎样加强宪法监督?要结合第一课学习的知识,让学生明确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理清思路。其次对于情景创设可以用典型案例,如:可以选取“中国十大法律事件”中的案件进行深挖,并详细解释了在教学中如何利用案件情景创设的具体方法。最后汤老师强调了使用案例必须严谨的注意事项。<br>  67中的沙妮娅老师指出八年级下册教材的特殊性,作为授课教师首先必须要详读教师用书,在授课中首先以教材中的案例为主,教材中的案例都是专家经过深刻研究编写的,更为权威。如果要使用外在资源,则要选取符合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在授课中也可采用辩论等方式提升学生上课的兴趣。</h3> <h3>三、高屋建瓴启心智,醍醐灌顶悟真谛<br>  活动的最后,市教研员王燕老师和工作室主持人杨靖华老师、马金荣老师高屋建瓴的指导,向教师们传播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引领了教师们的专业成长。<br> 市教研中心中学政治教研员王燕老师对本次活动的举办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并给老师们提出了三点专业建议。1.深入浅出,贴近学生生活,再提升引领。2.把握教材知识逻辑,合理整合利用好教材,授课中要抓住重点。3.教材中的专业名词解释要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给予讲解。<br>  工作室主持人杨靖华老师在听取了所有老师的讨论之后,首先对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进行了整体梳理。他指出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虽然很难,但难是相对的。本册书是宪法专册,其体系是对宪法内容的诠释,第一单元就是宪法序言的解读。第一课解决了两个宪法原则,规范国家权力,要做到依法治国就要做到依宪治国,要依宪治国,必须实现宪法监督,从国家公职人员到公民个人都要树立宪法意识,最后才能捍卫宪法尊严,将主线梳理后,才能明白所教课程的设计意图。其次杨老师对八年级备课中的四个问题进行了科学、到位的解答,并在解答中对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重难点知识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将自己的教学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了大家。<br>  工作室主持人马金荣老师也给在座的老师给出了专业建议:1.整体理解教材。清晰八下教材的明线(单元—课—框—目),明确教材的暗线(宪法精神、公民意识、国家意识、法治精神),在每课、每框、每目的教学中,坚持宪法精神追求,法治意识培养、法治行为引导,把看似虚的目标真正落实到位。2.细化八下教材内容的分析。重在读懂教材,从导语、正文、活动、案例、问题等各个方面深入学习。单元总揽,整体了解;分课解读,全面理解;难点内容,重点解析。<br></h3> <h3>  正因为有了王燕老师、杨靖华老师、马金荣老师的辛苦付出,各位老师们的充分准备,让我们这次八年级网络教研活动圆满落幕。在初中名师工作室里有目光长远的引路人,有善思乐学的好伙伴,相信工作室的各位老师一定能够探百花之园,博众家之蜜,以文琢玉,以行知义,博学之、审问之、笃行之!不断求索,不懈追求,在教学中遇见更美的自己!</h3>

宪法

老师

教材

学生

教研

八年级

教学

工作室

乌市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