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水功(中国)净水社群</h3><h3>后台回复“我要进群”,获得你当地水功社群的邀请</h3><h3><br></h3><h3><br></h3><h3>上一章节我们了解了影响RO膜性能因素的第一个主要因素,操作压力对水通量的的影响,也根据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的因操作压力变化引起水通量变化现象,做出了数据分析及提供了解决方法。今天继续学习操作压力对RO膜脱盐率的影响和其它几个影响RO膜性能的因素。</h3><br><h3> 脱盐率同样和压力成正比,但是不同用途膜元件的脱盐率随压力变化的趋势是不同的。</h3><br><h3></h3> <h3>原则上说,膜元件的分离层(超薄脱盐层)越致密,脱盐率随操作压力的正比变化越不显著,这时脱盐率基本保持一个定值,例如:海水淡化用的反渗透膜组件在运行压力5.5Mpa,稳定脱盐率99.8%,最低脱盐率99.7%,脱盐率与操作压力关系变化不显著;当膜元件的分离层比较疏松时,操作压力对脱盐率影响较大,例如:节能型超低压反渗透膜元件,正常操作压力为1.03Mpa时脱盐率平均为99.6%,操作压力为0.7Mpa时,脱盐率为99.2%,相比较于海水淡化膜节能型超低压膜元件的脱盐率随压力变化的比例较大。</h3></br><h3> 目前家用纯水机及商用纯水机所使用的50G、75G、100G、400G、600G、800G的RO反渗透膜,大部分为芳香聚酰胺复合膜,其操作压力一般在0.4Mpa-0.7Mpa,属于超低压膜;近两年来甚至有些厂家推出了极低压膜,操作压力仅为0.2Mpa-0.25Mpa即能正常产水;细心的朋友们可能发现了此类膜与常规膜的不同之处,这种超低压膜的脱盐率普遍不高,一般92%-94%居多;这一个是由于为了用更低的驱动压力使聚酰胺复合膜产水量仍可以达到比较大的量,就需要对膜的聚酰胺脱盐层进行改性,使其脱盐层变得较为疏松,以达到膜面积不变的的情况下使用更低的操作压力(≤0.4Mpa)即可达到比较大的水通量的目的。</h3></br><h3> 因此,上一章节中提到的如果膜前压力≤0.2Mpa时,纯水机的产水量不仅会下降,同时也会伴随着纯水TDS值升高的现象。所以为了让纯水机的得产水速度和脱盐率相对比较稳定,就必须保证膜前压力的稳定,为了保证膜前压力的稳定,我们净水从业者就需要提供定期的净水机巡检服务、定期更换预处理滤芯及耗材以及清理水路,我们把这些工作的目的和预期结果和客户沟通到位了,还会有多少客户愿意为了省一些滤芯耗材的更换费用而去喝水质下降甚至水质不达标的水呢?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是不是就很有意义了呢?</h3></br><h3> 2、给水流量的影响</h3></br><h3> 给水(ji shui 供水的意思)流量对产水量和脱盐率同样存在着影响,只是这种影响比较缓和并不剧烈。随着给水量的增加,膜表面的流速也增大了,这使得压力随之上升,同时由于流速的升高减少了膜表面的浓差极化,从而提高了脱盐率。也即是说保持一定的膜前压力前提下,适当增大和保持流过膜表面的水流量,可有效降低膜表面的浓差极化,可以达到抗污染、防止盐结垢并且可以有效提高脱盐率。</h3></br><h3> 3、给水含盐量的影响</h3></br><h3> 给水含盐量对产水量的影响表现在给水中的含盐量增高时产水量就会减少,这是因为给水的含盐量越高渗透压也变高,有效压力随之降低的缘故,我们回顾一下上一章节的反渗透原理图:</h3></br><h3> <h3> 由反渗透分离原理示意图可以看出,浓溶液中的含盐量越高(水的TDS)渗透压P0就越大,就意味着同样的膜前压力P下,给水的有效压力(P-P0)随着盐分浓度的提高而降低,产水量随之降低;这就体现在我们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种现象:同一品牌同一型号的纯水机,因所安装的用户家的原水的TDS 不同纯水机的产水速度和脱盐率(净水的TDS)也有所差异,甚至使用寿命也有较大的差异。误区小提示:此处所讲的含盐量并非单指我们平时食用的食盐(NaCl),而是指水中溶解的无机盐NaCl、CaCO3、MgCO3、CaSO4等以及部分有机盐类的总称。</h3></br><h3> 接下来分享更精彩,期待您的持续关注,如果内容对您和你的朋友有帮助请推广转发</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MiUByRseDDucbvjHj1B7yA"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