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从叙事的主体来看,《聊斋志异》篇目最多的,自然是写鬼狐的文章,这也是《聊斋志异》最具代表性的特点,鲁迅先生评价“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郭沫若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和老舍评价“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等等,正是针对这一点。排在其次的,却是写商人的,这些作品反应出了先祖蒲公对商人和财富的基本看法。如果说蒲公的爱情观是信奉男女之间的爱情能够达到“情之至者,鬼神可通”的境界,那么蒲公的财富观就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黄英》就是其中商人作品的代表。
顺天人马子才,“素介”,素来耿介,介是孤洁、有操守之意,爱菊近于痴迷。路遇陶姓姐弟,菊艺高超,马子才即邀请到自家闲院居住。弟弟陶三郎,“丰姿洒落”,“谈言骚雅”,骚雅即文雅,有诗人气质;姐姐黄英,“二十许绝世美人”,“雅善谈”。姐弟俩都擅长种菊,种出的品种争奇斗艳,世所罕有,甚至枯萎的菊花也能死而复生,马子才敬慕不已。
三郎看到马子才生活拮据,有心帮助,但三郎姐弟并无余财,于是就向马子才建议卖菊谋生。马子才自命清高,一直把种菊、赏菊当作风流高雅之事,本以为三郎姐弟也是同道中人,能够安贫乐道,听到三郎的建议一下子非常失望,对三郎很是鄙夷,认为把菊圃作市场,卖菊赚钱发财,那是对菊的侮辱,这样的提议真是大煞风景,俗不可耐。三郎并不生气,只是辩解道:“自食其力不为贪,贩花为业不为俗”,自己辛苦赚钱得以改善生活,算不得贪婪和庸俗。接着,蒲公借三郎之口,说出了自己的价值观:“人固不可苟求富,然亦不必务求贫也”,人固然不能用不正当的手段来谋求富贵,但也不必刻意追求贫穷啊。卖菊有什么不可以?菊的精神在品格不在花叶,爱菊不等于把菊花高高供奉起来;人的高尚在德行不在贫富,物质上富足了精神上一样也可以富足。这样的价值观,在今天也是积极正面、健康向上的。
三郎自己开荒菊圃,拾取马子才扔掉的残枝劣根进行培植,种出了各种珍奇的菊花,争购者络绎不绝,三郎和黄英又懂得经营,于是陶家日富。尽管马子才心有芥蒂,但三郎姐弟诚意相对,诚恳相解,马子才也就慢慢接受了陶家富裕起来的事实,与三郎把酒言欢,重归于好。之后马子才丧妻,在三郎的帮助下,马子才得以续娶黄英。
此时陶家已经富甲一方,马子才虽爱黄英,但却不想用她的钱,书中两人婚后就有了一段精彩的对话:马子才说自己清高守贫三十年,现在骤然变富,就被黄英坏了清誉,况且自己是男子汉大丈夫,不应靠女人吃饭,“人皆祝富,我但祝穷耳”,世人都是祈祷富有,自己却是祈求变穷;黄英的解释光明磊落,说自己并非贪财卑鄙之人,只是要为祖先陶渊明争口气,免得世人笑话陶渊明就是穷骨头,再说,“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你马子才不愿过富裕日子,我自己也过不了穷日子,那就分开过好了,清高不清高时间久了自然都知道。于是马子才就搬到一间陋室自住,不过只分开了几天,马子才就过不下去,加上想念黄英,只好又搬回去住,自此也不再提“祝穷”一词了。
故事的下文,写三郎嗜酒,一次喝醉之后倒地现出菊形,马子才惊告黄英,黄英把菊花连根拔出放倒在菊畦,盖上衣服,天亮又变成三郎躺在菊畦酣睡,马子才才明白黄英姐弟都是菊精,更加敬爱他们。等三郎又一次喝醉现形,马子才也如法炮制,但三郎却未能变回人形,等黄英赶到,三郎所变菊花已经枯萎,三郎已经丧命。黄英痛悼三郎,将菊花的根段掐下,精心呵护栽培。不久之后,菊根发芽开花,花飘酒香,香气浓郁,后人称此菊为“醉陶”。
整篇故事塑造了一个清高耿介而又迂腐固执的“士人”形象。马子才对菊情有独钟,在他看来,种菊、赏菊不仅是一种精神娱乐,更是一种人生之理,立身之本。传统文化中,自陶渊明起,菊就是高洁之士的精神体现,是隐逸人格的外在表征。在菊身上,寄托着孤高绝俗、坚贞自爱的人性品格,保持着孤芳自赏、卓然遗世的独立意志,代表着傲霜立雪、高风亮节的自然品性。真正的君子就如菊花,不从流俗,不媚世好,恬静淡泊,超凡高雅。所以,在马子才所代表的部分士人的传统意识里,“君子固穷”是需要坚守的道德标准,士人君子即应像陶渊明那样,不为五斗米折腰,一生贫困却初心不改。但陶渊明是刻意求贫以自命清高吗?在蒲公看来,不过是世道黑暗,世风秽浊,与其同流合污,不如安贫守志,这才是陶渊明精神真正可贵的地方。所以高洁不等于贫穷,刻意求贫不可取,蒲公认可的,即如孔子所言:“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意思就是说,富贵是人们所向往的,但是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是不能接受的;贫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但是不用正当的方法摆脱它,君子是不愿离开的,是宁可一直贫贱的。
故事对马子才传统守旧的思想是持否定和批判态度的,但这种批判是轻微的和戏谑的,毕竟马子才是真心爱菊,其维护菊的符号价值,本意是不愿意使菊粗俗化、商品化,但在马子才和三郎、黄英的交往过程中,由菊及人,爱屋及乌,马子才自己的价值观也潜移默化地改变,最终完全接受了三郎和黄英。而作为菊精的三郎和黄英,能够遇到真心爱菊之人,也是幸运的。故事结局,黄英与马子才幸福生活,三郎虽然因贪杯丧命,却魂化为菊,流芳百代,也算死得其所,世事圆满。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古人的这些道理,值得今人好好体会和把握。
</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