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马拉松

跑者刘楚楚

<h3><font color="#010101"><p>以前对跑步很上瘾,参赛频率很高,度过蜜月期之后,心态渐渐归于平静,个人觉得通过跑步,把身体养好,去干点别的事,毕竟大千世界,除了跑马,还有更多有趣的事情,等待着你去体验和尝试,比如跑马之外的越野,或者铁人三项,甚至徒步西藏,周游世界,足够新奇,富有情趣,都令人心驰神往,关键就看你动力几何;而不是痴迷其中,奢望站台,把身体拖垮,作为一名业余跑者,能够体验过程,健康完赛,就是最大的胜利,调整好心态,让其回归到兴趣爱好的行列,有时间就即兴跑一阵,没时间可以原地活动一下筋骨,非得月跑量达到300公里,强迫自己一年参赛十几场,次次盲目追求PB,显然是愚昧无知,顺其自然,中签酌情跑,不中签回归日常跑,总而言之,不管专业跑者,还是业余爱好者,健康第一,成绩第二,任何以牺牲身体为代价获取好成绩的行为都是耍流氓。</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前阵子埃塞俄比亚的一个天才少年因过度训练导致一命呜呼,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并不是专业跑者通过专业的训练就一定高枕无忧,高配速,意味着高心率,三分多一点点的配速,心率起码维持在200左右,几乎在高心率的临界点游走,轻则跑崩,重则受伤,黑人兄弟也会崩,临近终点的时候,也会瘫倒在地,甚至一瘸一拐,极限运动下,没有一场比赛是轻松的,为了好的成绩,就必须勤学苦练,堆积有效跑量,专业跑者以周跑量计算,且一天两练,而我们习惯月跑量做统计,如此高密集的模式,对身体是不小的考验,挺得过,万众瞩目;挺不过,淘汰出局;说白了,若想取得好成绩,在科学、系统的训练模式之下拼身体。</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很多人问你如何提升成绩的时候,归根结底,找准方法,拼身体,​说得再透彻一些,就是拉跑量,拼强度,这样一来,拥有好成绩,未必有好身体,毕竟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也是为什么专业跑者的职业生涯很短的原因所在,很多人会问他为什么有的人越跑越妖,两个字,自律!比如基普乔格控制饮食,精心训练,从不盲目参赛;董国健,人如其名,稳健!一年到头很少参赛,状态不好的时候,立马退赛,某些专业跑者一年二十几场赛事,基本上是他们五年的参赛量,所以控制好参赛频率,精心训练,严格自律,越跑越妖就不难理解了!</p></font></h3> <p><br></p><p>如此一来,我作为一名业余爱好者,第一,调整好心态,充分认识到,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爱好者,没必要拿自己的兴趣爱好碰人家的饭碗;第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以健康完赛为乐,而不盲目追求成绩,好成绩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不可强求,顺其自然;第三,在自己的承受范围之内训练,不过量,不追速,不熬夜,平常训练以慢跑为主,核心力量为辅,比赛合理分配速度,按自己的节奏走,状态好,突破自我,状态差,健康完赛,绝不硬撑;第四,不攀比,不嘚瑟,把跑步当做一种好良好的习惯,坚持打卡,传递跑步小知识。</p><p><br></p><p>【温馨提示:&nbsp;&nbsp;支持原创作者,请“打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