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中的桃花源

杨锋(补拙斋)

<h3>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曾言:山水之乐在乎“澄怀味象”和“畅神”,强调以空明静虚的心态从自然中得到美的享受,进而寻找合乎内心道的观点,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画正是画者对自然山水和心中诉求之间的不同感受而描绘的情感图式,由于不同的人对自然山水的体悟感受差异,所以就呈现出不同的山水图式面貌,以满足在“卧游”中体悟“畅神”的心里和对自然生命的感悟。这就如同“桃花源”一样,自柳宗元用文字的方式描述了一个自己生活中缺失的净土以来,迅速成为上至王公贵戚,下至贩夫走卒,人人心目中所向往理想的净土,那种鸡犬之声相闻,阡陌交通,怡然自乐的场景也成为众多山水画家所描绘的山水意境,用以“卧游”的方式来弥补对自然的心里缺失。因为缺失人们才渴望自己内心所塑造的“桃园”之美是可以尽情的描绘诉说,这也就有了千百年来每个人对“桃花源”的不同阐释。</h3> <h3>《家园系列》</h3> <h3>《家园太平河》</h3> <h3>《家园系列》</h3> <h3>《家园系列》</h3> <h3>《家园》</h3> <h3>《青山秀》</h3> <h3>《对饮》</h3> <h3>《村口》</h3> 《泛舟》<h3><br></h3> <h3>《观瀑图》</h3> 《南山牧歌》<h3><br></h3> 《双栖》<h3><br></h3> <h3>《观瀑图》</h3> <h3>《南山访道》</h3> <h3>《隔江山色》</h3> <h3>《登高图》</h3> 《云山访道》<h3><br></h3> 《峡江》<h3><br></h3> <h3>《南山牧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