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团医院战友情 2020.2.25合成。 整理:快乐宝。 配乐:斯卡布罗集市。

快乐宝

<h3>今时流年不利,“冠毒”横行肆虐,危害人间。从大年三十后,我们就趴窝在家,甚感无聊。一一一这一次的冠毒流行非常猖獗,传播速度快,潜伏期长,初起病症不易被发觉。常常在不经意间传给他人,迅速侵入人体。就像把潘多拉魔盒打翻了一样,让人防不胜防。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的速度漫延,呈指数级增长。堪比当年日本鬼子的生化武器,幸亏我们有共产党的领导,派出了大量医务人员来为我们挡住魔鬼,而太多的白衣战士却被魔鬼夺走了生命。我们默默地祝愿这些烈士一路走好!並祝愿活着的白衣天使平安幸福,早日凯旋。为了给无法出门的朋友们解解闷,我又重新把旧照整理了一下,供朋友们无聊时观赏。又为了怀念大漠的情景,我在有些照片加了点大漠元素,望朋友不要生气。</h3> <h3>冬去春来,花开花谢。一天又一天,一年复一年。人生就在这周而复始的循环中度过。在这一生中每一个战友都有自己的酸甜苦辣事,喜怒哀乐心。对于引起不开心的事和人,朋友们都是坦然处之,一笑而过。因此,朋友们都活得很开心,以致于70多岁的人像50多岁。每次聚会都能见到他们满意的笑容。你猜猜他们为什么仍保留着“童年的笑容,少年的稚气?”,因为我们都是从“大漠”来的人,我们大漠人心胸宽广、性格豪爽。因为沙漠、胡杨、骆驼刺,红柳、甘草、沙枣林还有顶天立地的钻天杨。这些生物已完全溶进了我们生命中的每一个细胞。⋯⋯你听说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腐的胡杨了吗?这就是“胡楊精神”。又听说在沙漠中顽强而生的红柳了吗?它的柳枝在被黃沙复盖后仍然在黄沙下长新根,发新芽。复盖后再生长,一层接一层,最后成了一个个大沙包。挖开大沙包就可见到盘根错结的红柳根,不过见到这些根时,已是几千年过去了。这些根可以让我们军垦战士在冬天烧火取暖,可以让艺术家打造成一件件艺术珍品。一一一一一胡杨是兵团战士的精神,红柳则是兵团战士的心。所以他们永远是年轻。永远有颗坚强的心,永远具有灿烂的笑容!</h3> <h3>这是三团医院的门脸。虽然这不是我们親手建成,但里面也含有我们的一份思念和牵挂。想当初,医院连个围墙都没有,而且还留有地平线以下的病房(地窝子)。可现在这些都已成了回忆啦!</h3> <h3>这是医院的门诊楼。</h3> <h3>这是2003.11月,部份职工医院的朋友第一次在上海桃浦聚会,大家都非常激动。回忆往事,精神桭奋。谈谈今日,精神焕发。说说打算,口若悬河。也有很多女同胞甚至拥抱痛哭。这就是“大漠人”的情感释怀。一群没有小心眼、没有小九九的具有胡杨精神、红柳心的“人”。在此,我衷心感谢这位聚会召集人,给我们这些住得四邻八落的朋友创造了见面问候的机会。解了我们对朋友的思念之情。那时光顾了激动却忘了问了一下召集人的姓名。我祝福他全家幸福快乐!平安健康!</h3> <h3>你看,一张张笑脸都充满青春的活力。不仅仅是这一幅照片,下面的照片全是,接着往下看⋯⋯。</h3> <h3>这是医疗队将奔赴缺医少药的农村。</h3> <h3>这是护送一批事故造成的多名患者转院而归的场景。</h3> <h3>这是一批维吾尔民族医务人员,正在接受医疗知识的培训。</h3> <h3>救死扶伤,是我们的责任。</h3> <h3>这两个是鲍继荣和孙晓凤。</h3> <h3>孙晓凤和张翠英。</h3> <h3>徐美娣、于敏、徐萍、姚大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