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邙岭镇周山村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村情况简介</h3><h3> 邙岭镇周山村与时俱进,开创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局面,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方面,是邙岭镇的典范,是乡村学习的榜样!</h3><h3>一、两委协力,强化党员队伍</h3><h3> 周山村两委共六人,他们始终把班子建设放在首位,把自身素质的提高作为做好各项工作的保证,为此,周山村始终坚持把学习作为提高素质,完善自我的首要任务。为了强化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为党员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在村两委班子领导下,投资改善了党员活动阵地。更换了桌椅板凳,制作了党建书柜,安装了空调、音响,配置了投影仪器,优化了学习环境,利用现代化的学习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质量。</h3><h3> 周山村共有党员43名,这43名党员,是村里的中流砥柱,是党联系农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群众中的贴心人。全村党员能自觉站在乡村振兴第一线,党组织在乡村振兴具体实践中,把方向、挑大梁、唱主角,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村党支部每月一次碰头会,传达上级精神,总结前期工作,布置下期任务。全体党员定于每月26号为学习日。一方面加强学习教育,提高整体素质,另一方面认真执行集体领导下的个人分工负责制,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努力营造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环境,使班子成员之间能互相通气,互相补充,互相协作。</h3><h3> 党员是群众的榜样!为了体现党员的服务意识,党员定期在村里公共场所打扫卫生,清理垃圾,在路边村口义务植树。在扶贫攻坚战中,党员对贫困户结对帮扶,无私奉献,敢于担当。全体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真正起到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引导和带领人民群众齐心协力投身小康村的建设。</h3><h3>二、党建引领 “三治”并进</h3><h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乡村治理是其中的基础一环,关系乡村振兴的成败。周山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传承和弘扬“红船精神”,探索推行以基层党建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路子,努力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制度基础和重要保障。</h3><h3>三.因地制宜 抓产业支撑</h3><h3> 周山村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十年九旱。村两委想尽办法,为村里打了三眼机井,扩大浇地面积500亩。结合村水利条件优势,村里又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以种植葡萄,大葱,红萝卜,西瓜创收致富,并打出了品牌。市区常常有外地商贩,果蔬前边都加“周山”二字用周山品牌,可见周山果蔬品牌名声之大,这也是周山村致富之根本!</h3><h3>四.稳定发展 安居乐业</h3><h3> 村里以发展促稳定,各项工作都在营造整个村子积极向上的氛围。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都有了全面的、明显的提高,群众和睦相处,互敬互爱守望相助,安居乐业。做到“零投诉,零上访,零违纪”。</h3><h3>五、抓基础建设,提升村容村貌</h3><h3> 社会主义美丽新农村的建设永远在路上。改善村容村貌 ,力促旧貌换新颜, 建设美丽周山村,是周山村的下一步的规划。</h3><h3> 布置建设文化墙,用宣传画扮靓文化墙,把墙壁作为弘扬先进文化的有效载体,为美丽周山村建设增添浓厚的人文气息。进行绿化建设,用绿色覆盖裸露山体,沟边路沿,房前屋后,优化村子人居环境。在街头门前砌花池,栽上各种花卉,让花香四溢,美化乡村容貌,提高生活品质,村民能幸福地行在绿荫下,游在花海中。继续修路,造福百姓。完善排污水道,杜绝环境空气污染。建造太阳能路灯,既给群众带来方便,又减少电费支出,对缺少集体经济支柱的小山村是个福音!</h3><h3> 相信有政府的支持和部门扶持,周山村的下步计划一定能实现,如诗如画的最美乡村一定成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