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b style="font-size: 20px;">春之声圆舞曲 </b></p><p> <span style="font-size: 15px;">The Voice Of Spring Waltz</span></p> <p> 春之声圆舞曲,作品第410号(Frühlingsstimmen Walzer,op.410),是奥地利著名音乐家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不朽名作。</p><p> 此曲创作于1883年,当时作者已年近六旬,但此曲依然充满活力,处处散发着青春的气息。据说小约翰·施特劳斯是在一个晚上就在钢琴上即兴创作出此曲的,因此此曲最早的版本是钢琴曲,后经剧作家填词成为声乐圆舞曲,由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比安卡·比安琪演唱,这也是此曲的第一次演出,直到现在仍然是许多花腔女高音十分喜爱的曲目。后来作者又将它改编为管弦乐曲,一直深受世界人民喜爱。</p><p>《春之声圆舞曲》声乐</p><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温馨提示:请在WiFi下观看视频)</span></p> <p> <b style="font-size: 20px;">春之声</b></p><p> <span style="font-size: 15px;">威 · 韦 杰 填 词</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约翰·施特劳斯曲</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周 枫 译配</span></p><p><br></p><p><br></p><p> 春天的声音在回荡,</p><p> 小鸟甜蜜歌唱,</p><p> 小丘和山谷闪金光,</p><p> 谷中回声鸣响,</p><p> 看春天穿上新装,</p><p> 在我们身旁。</p><p> 让我们欢唱,</p><p> 忘掉烦恼,</p><p> 赶走忧伤,</p><p> 沐浴灿烂阳光。</p><p><br></p><p> </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作者简介</b></p><p><b style="font-size: 20px;"></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约翰·施特劳斯(德语:Johann Strauss,1825-1899),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他自幼酷爱音乐,7岁便开始创作圆舞曲,一生写了四百多首乐曲,包括圆舞曲、进行曲以及其他音乐体裁的乐曲,其中以《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叙曲》《春之声》等曲最为著名。这些作品优美动听、充满生活气息,反映了人民群众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思想感情,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他由此被人们称为“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与父亲同名,两人都以创作圆舞曲而闻名于世。为区别起见,人们在它们的名字前面分别加上“老”、“小”二字。老约翰·施特劳斯被人们称为“圆舞曲之父”。</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圆舞曲</b></p><p><b style="font-size: 20px;"></b></p><p><b style="font-size: 20px;"></b></p><p> 圆舞曲,有时音译为“华尔兹”,是奥地利的一种民间舞曲,18世纪后半叶用于社交舞会,19世纪开始流行于西欧各国,它采用3/4拍,强调第一拍上的重音,旋律流畅,节奏明显,伴奏中每小节仅用一个和弦,由于舞蹈时需由两人成对旋转,因而被称为圆舞曲。</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春之声圆舞曲》管弦乐曲</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温馨提示:请在WiFi下观看视频)</span></p> <p><b> </b><b style="font-size: 20px;">作品简介</b></p><p><b style="font-size: 20px;"></b></p><p> 《春之声圆舞曲》由一个基本主题和五个插段穿插着组成,在结构上具有着回旋曲的特点(ABACDEFA’结尾)。</p><p> 紧随其后的是色彩仍然明朗的全曲第一个插段(B),第一主题重复出现后(A),全曲的第二个插段在竖琴的伴奏下缓缓进入(C),</p><p>全曲的第三个插段(D)出现了,它的旋律采用了大音程的跳动,显示着无穷无尽的活力,</p><p>第四、第五插段的主题(E、F)略带着一丝暗淡的色彩,仿佛是偶尔在天空中飘荡着的一丝阴云:随着朝气蓬勃的基本主题的重现(A’结尾)。</p> <p><b> </b><b style="font-size: 20px;">作品赏析</b></p><p><b style="font-size: 20px;"></b></p><p><b>第一主题</b></p><p>这首作品没有序奏,在四小节充沛的引子之后,贯穿全曲的第一主题出现,复杂且具有装饰音色彩的旋律,给人一种春意盎然的感觉。</p><p><br></p><p><b style="font-size: 18px;">第二主题</b></p><p>进入第二主题后,旋律趋于平和、色彩生动。</p><p><br></p><p><b>第三主题</b></p><p>重复第一主题之后,第三主题在优美的竖琴琶音伴奏下缓缓进入,给人以春水荡漾般的舒畅感。</p><p><br></p><p><b>第四主题</b></p><p>该主题运用大音程的跳动,显示出无穷无尽的活力。</p> <p><b>第五主题、第六主题</b></p><p>这两个主题略带一些阴暗色彩,仿佛春日里偶尔飘来的阴云。</p><p><br></p><p><b>第七主题</b></p><p>这个主题节奏自由,阴郁的气氛被一扫而空,又呈示出春天生机盎然的感觉。</p><p><br></p><p><b>结尾</b></p><p>乐曲的结尾较为简单,将第一主题重复一遍之后,利用第一主题的旋律加以变奏,干净利落地结束全曲。</p> <p> —— End——</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制作人:龙老师</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