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姐妹好果记NO.2】它叫“耙耙柑”,肉嫩爆汁、好吃不上火

小捷

近些年,有一种连名字都很有意思的柑橘正悄悄成为人们的新宠,就是耙(pá)耙柑。<br><br>熟果捏起来软软的,而且早些时候主要在四川种植,因此被四川人起了 “耙(pá)耙柑”这个有趣的名字。<br><br>耙耙在四川话里,就是柔软的意思。 耙耙柑其实有自己的学名,叫“春见”,春见柑橘就是它。<br>它原产于日本静冈县,是由清见橘橙和椪柑(即芦柑)杂交而成。<br>橘橙、柑都是不上火的柑橘品种,耙耙柑的性味基因,遗传了它们不上火的属性。 因此,耙耙柑是完全不上火的柑橘品种!<br>不仅不上火,还富含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等各种营养素。<br>爱吃柑橘又担心上火的人,这下可以放心吃耙耙柑了。<br> 除了不上火外,耙耙柑细嫩无渣,以及独特的爆珠口感也使它更受欢迎!<br> 耙耙柑果实呈高扁圆形,大小较均匀。果皮橙黄色,果面光滑,有光泽,油胞细密,较易剥皮。果肉橙色,肉质脆嫩、多汁、囊壁薄、极化渣,糖度高,风味浓郁。<br>果皮又薄又软,拨开橙黄圆润的果皮,吃起来让人惊艳不已。比橙子更清甜,比橘肉更细腻。咬破的瞬间,飞溅的果汁即刻铺满整个口腔。<br> 耙耙柑的产地有很多,而四川盆地的地形特征正好成为了最适合柑橘生长的地区,特别是眉山地区。这里是耙耙柑最正宗的原产地。 眉山处于北纬30度的丘陵地区,亚热带气候高温多雨,独特的红色土壤土质肥沃,昼夜温差高大15度,有利于糖分累积,这样产出的耙耙柑糖度在14-16度之间,甜度高。 耙耙柑的生长周期非常长,大约270天左右,经过了一年四季的风吹日晒才积累出最完美的耙耙柑,特别是现在,正是春见口感的巅峰时刻。 春见与椪柑相比,它的树体性状,成熟期相似,但果实较大,无核,果面的色泽和光滑度较好,虽剥皮比椪柑稍难,但襄壁更薄,更化渣,风味更好,更耐贮运。综合性状优于椪柑。 吃春见橘橙可以用手轻易剥下果皮,免去用水果刀的麻烦,比广柑和橘子食用更方便。<br>个头和外观堪比橙子,可以说春见橘橙具有平常吃到的柑、橘、橙一身的优点,一个纯正的“混血儿”。 耙耙柑富含维生素C与柠檬酸,前者具有美容作用,后者则具有消除疲劳的作用。多吃柑橘,能防止此类的肌肤干燥,促进血液循环、使新陈代谢顺畅。<br><br>丰富的维他命C,不但可预防感冒,而且也具有防止斑点、雀斑、荨麻疹等肌肤病症。而柑橘浴不仅能美化肌肤,更有使身体温热,消除疲劳的效用, 对感冒初期及神经痛、冷虚症等也具有相当良好的效果。 正当季的耙耙柑<div>一口咬下,一嘴甜甜汁水</div><div>就像是儿时的桔子汽水味</div><div>不想尝尝吗?</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