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夏花,以“美”抗疫 ——记竹料四小网络亲子手工课《彩纸变变变》

平沙培英学校美术科

<h3>&nbsp; &nbsp; “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的诗里,生命是个坦然从容的过程,让人回味无穷,在朴树的歌里,生如夏花又是另一种演绎。疫情当道,无数医护人员用生命筑起保护伞,他们的生命崇高而激扬。</h3><h3>&nbsp; &nbsp; &nbsp; &nbsp;为了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在白云教育研究院美术学科的专业引领下,竹料四小的师生们上了一节网络亲子手工课《彩纸变变变》,一起来看看萌娃的解读吧!</h3><div><br></div> &nbsp; &nbsp; &nbsp; 看了这么多漂亮的纸艺花,你们是不是很好奇这节课呢?让我来为大家介(xi)绍(nao)一下。 一、教学特色 1、效:<div>a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用问题推动课堂发展,杜绝无效提问。<br><h3>b育人的有效性,将知识与技能放在情境中解决问题,注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h3></div><div><br><br></div> <h5>视频为学生参加课程收获和对疫情的祝福。</h5> C评价的有效性,学生回答问题后,有效利用正强化,提供到位具体的反馈,取代空洞的表扬。 2、美:课堂始终紧紧围绕美开展,从“选美比赛”到“同台献艺”,由于无法外出,小邓老师引导同学们在朴素的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同学们集思广益用身边的材料改造。 <h5>言为心声,就像这位家长所说,只要打开发现美的眼睛,生活处处充满美</h5> <h5>图为同学们的作品,有的清新淡雅,有的鲜艳热烈,美的各有特点</h5> <h5>图为同学们用作品美化生活。</h5> 3、趣:情境的趣味性,通过创设纸王国选美的情境,通过三轮比拼来了解纸的特性,既有童趣又增加了师生间的互动。 &nbsp; &nbsp; &nbsp; &nbsp;听了小邓老师一本正经的解(chui)说(xu)后,大家肯定对我们的课程无比好奇,欲听后事如何,不必等下回,现在就可以。 二、教学过程&nbsp; <br>1、课前作业:家长和孩子通过网络自学两个纸艺花,扎一个花架。 <h5>同学们的材料让人充满惊喜,有筷子、树枝、纸卷、还有吸管。用审美的眼睛去观察,一切皆可改造。</h5> 2、情境导入:导入以疫情为背景,彩纸王国举办选美比赛,接着四位佳丽出场(餐巾纸、宣纸、彩色软纸、皱纹纸),然后引出课题。设定意图是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下身心能更快投入,既有趣又能促进知识建构。 3、课堂新授:新授以佳丽们三轮比拼开始,首先是外表pk(学生摸一摸手边的纸),其次是品性比拼(学生拉一拉感受纸的韧度和可塑性,摇一摇听声感受纸的硬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最后是才艺(头脑风暴想一想纸变什么,然后教师抛砖引玉,用一个普通的变化引出学生的变化,请学生来展示)。教师适当示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心,一旦学生自我效能感建立好后,她会把这种信心延伸到其他方面。 <h5>视频里的同学是五(1)班曾雨桐,平时她内敛沉静,希望隔着网络来展示可以缓解紧张,视频里的她语言流畅逻辑清晰。</h5> &nbsp; &nbsp; &nbsp; &nbsp;前三轮比拼解决了解纸、纸变形的问题,第四个步骤就是解决怎么组合在花架上,通过举反例,大家一起来找茬实现的。设计原理为纠错,先用反例让学生明白哪种是错的,学生动手做的时候才会规避错误。 <h3>4、亲子实践:首先小邓老师播放了一个示范视频,接下来由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h3><br> <h5>等了这么久,幕后导(tui)演(shou)的小邓老师上场了,看看一个圆怎么在老师的手下变化无穷吧!</h5> <h5>图为亲子合作的场景,在此小邓老师要感谢这些勤奋的家长们的支持和配合。</h5> 5、展示交流:结合自评、他评和师评的方式。我评价时注意以发展性评价为主,先鼓励后再提出指导建议。 三、教学反思<br>&nbsp; &nbsp; &nbsp; &nbsp;网课由于反应时长过久,经验不足的情况下难免超时。也不利于师生的互动,还不能监测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因此课堂超时。此外班级间师生交往有益于推动学生社会化,而网络由于不直接会面,长此以往,对学生不利。<div>&nbsp; &nbsp; &nbsp; &nbsp;即使如此,网课的优越性也是无可估量的,比如没有时空的限制,资源共享变得更方便,上课的时间和方式更灵活,也许这是教育的一种趋势。新事物的出现总会伴随着争议,我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迎难而上,用新知识武装头脑,以身作则,用乐观的态度引导学生。</div> <h3>编辑:邓玉萍</h3><h3>审核:刘亦端、冯敏琼、张燕</h3>

学生

课堂

同学

亲子

比拼

彩纸

情境

老师

师生

生如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