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斯里兰卡,印度洋上的眼泪,一个似乎离自己很遥远的岛国,人们似乎更喜欢它原来的名字—锡兰。在这个面积仅有6.5万平方公里的小小岛屿上穿行,它没有意大利小城古巷的浪漫,没有芬兰极光舞动的震撼,只用一种润物无声的亲切慢慢笼罩你,以美丽海滩和高山仙境闪耀印度洋。这里的人,满眼都是笑意;众多的寺庙让人心变得虔诚纯净;穿越时空的海上火车,恍若进入《千与千寻》的梦境。从抵达到离开,众多文化的碰撞,你会发现这是一个毫不陌生却依旧透着神秘的国度。一杯红茶,一池海水,一片丛林,便是这里的人生,波澜不惊中,这或许就是旅行中最美好的感受,在一种漫不经心中毫无计划中邂逅神秘精彩。</b></h1><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D1 2020.01.26 香港-新加坡-科伦坡</span></p> <p> 在国内一片抗击****的战斗声中,我们竟然没有人提出取消行程!看看,这是一群多么有原则的团友!</p><p> 香港机场人也不少,口罩必须戴起来。想想非典的时候一个口罩都没用过,今天在香港、新加坡,哪哪都是戴口罩的人,甚至科伦坡接我们的导游的文件袋里都放着两个口罩…恐慌真的是蔓延全球!(现在想想都后怕)</p> <p> 说回这次的行程。在飞机上看飞行轨迹才知道斯里兰卡在南亚,中国的西边,时差2.5小时,地图上看离马尔代夫很近。首先这个时差就是有点奇怪,一个时区差一个小时,为啥出来个2.5小时?香港飞新加坡差不多4个小时。新加坡飞科伦坡3.5小时!这距离澳洲都快飞到了!</p> <p> 在新加坡转机,这个转机真是在“转”!落地的T4航站楼沿着Transferr的指引走一大圈到转机处,发现要再坐BUS到T2,然后再坐skytrain到T3…话说新加坡真的是干净漂亮,从skytrain看出去都是蓝天白云,鲜花盛开,春意盎然!</p> <p> 坐上斯里兰卡航空的航班,一进机舱,嗯!很好!人类的颜色立马加深了好多个度,几乎全是棕色到黑色的…空姐的衣服也充满热带气息,腰都露出来一大截。可是,为啥都没个瘦点的呢?只剩蛮腰,“小”字哪去了?到了科伦坡,就真的是热。老人家的秋衣秋裤赶紧换下来!我嘛,在深圳就是短袖加个风衣一路凉快着,到了科伦坡,长裤都觉得难受了。据说深圳降温了,一到新加坡就31度,到了科伦坡也是30度!人生能有几个冬天?我们居然还要把它过成夏天!</p> <p> 接机的是三个当地人,19座的中巴只有我们6人。不是说好的一个当地人司机兼导游?突然多了一个司机,一个助理。再三跟导游确认了三个人都是跟一路的,然后微信问了策划师说不加价的!哎呦喂,你看看我们团的谭总,到了酒店大堂,我想从车上拿行李进去,他都不让我动手,说什么我们现在是贵宾,要有总裁范…好吧,我同意!进了酒店大堂,服务员小哥哥又是递湿毛巾擦手又是上饮料(一种叫什么apple的local fruit打的果汁),办个check in再久你也不觉得烦躁。</p> <p> 酒店就在海边,有泳池、有沙滩,刚好看到日落。</p> <p> 然后就出去找吃的。沿路有不少电动小三轮的士。</p> <p> 因为找吃的,没有既定目标,一路前行。酒店一出来,好多店都有卖海鲜。找到一家大众点评的中餐厅,谭总一看那装修立马离店出走。后来找了家当地人开的店“Mr.crab",活的珍宝蟹味道很不错,咖喱牛肉也很香,还点了一大盘烤肉。每份菜都配有烤面包,蘸汁吃挺香的。一顿饭吃了22430(22430*0.04)。饭店在路边,我们坐在室外。吃饭途中路上来了一大波人,敲锣打鼓的,走过去好几茬人,也不敢问别人到底咋回事。来之前有同事听说我去斯里兰卡,握着我的手语重心长地说要我一定要带泡面,年初一给我拜年祝我斯里兰卡扶贫愉快。我果断把晚餐拍照发给她,告诉她,真的很愉快呢!</p><p> 吃完饭出来,没留意地上有个坑,掉下去了,扭了一下右脚,左脚大趾头又磕了一下(第二天整个脚趾甲全黑了),当时就不敢走了。打了个三轮的,开价200,都这时候了,我都不忘还到150…嗖!两分钟就到酒店了。</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D2 2020.1.27 丹布拉(石窟、黄金寺Dambulla Cave Temple )—锡吉里耶(狮子岩Sigiriya Lion Rock)—康提(Kandy)</span></p> <p>下划线部分是我们这几天要去的地方</p> <p> 正式开启斯里兰卡游。介绍下司导助团队,全都是当地人。导游叫Boni,已经68岁了,有三个子女,二儿子在华盛顿。助理是22岁的小伙子,不会英文,就坐在我的正前方。我问他叫什么名字,他发了个好像是Jilam的音。我问团友们如何能记住?谭总说“鸡栏”?原来还是个睿智的谭总!从此,纯真可爱的小助理就叫“鸡栏”了。司机嘛,是个有点小胖的光头,基本只看到个后脑勺,就不介绍了。</p><p><br></p> <p>导游Boni,精通多国及锡兰多地语言,就是不懂中文。</p> <p>助理小哥哥“鸡栏”</p> <p> 一早6点半出发,前往丹不拉石窟。路上看到旭日东升。正值上课时间,小孩们穿着白色校服,皮肤黑,显得校服更白了。Boni说小学是7点半上课,1点半就放学了。</p> <p> 略微黝黑的皮肤,搭配上纯白色清纯可人的校服,是这个世界上最舒适的微笑。</p> <p> </p> <p> 车上,Boni例牌开始常规工作,介绍了斯里兰卡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民族及宗教信仰。斯里兰卡,原来叫锡兰,1972年才更名为斯里兰卡(Srilanka),lanka的意思是“岛”,sri的意思是“热”。首都也迁了几次。人口2200万。其他的都能听懂了,说到民族和宗教,我大概听出穆斯林、天主、佛教等词汇,其他的就随他去吧。我是来旅游的,怎么感觉第一天我就像回了学校,还要考同声传译?</p> <p>今天第一站:丹不拉的石窟寺(Cave Temple)。</p><p> 从停车场要走一段山路才能到寺庙。沿途有很多不怕人类的猴子。进寺前所有人都要脱鞋寄存,下身穿着要过膝。短裤热裤怎么办?100块租块纱巾把腿毛裹起来,纱巾男女通用。话说光脚踩在热辣辣的石头地面,有点怕脚底被烤糊了。我们参观完快要离开时,涌进来一大群初中生(我认为),应该也是为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p><p> 布拉石窟寺 (Dambulla Cave Temple) 始建于一、二世纪期间,位于丹布拉市南部的一座巨石山上,丹布拉石窟寺迄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了,以其精美的壁画和石刻雕像千百年来吸引着朝圣者的注视。</p><p> 丹布拉石窟寺由五个石洞组成。丹布拉石窟寺的壁画是令人赞叹的,从石壁到石洞顶都涂上了漆,尤其是石洞顶上的几何绘画,线条流畅。丹布勒金寺,是斯里兰卡的朝圣之地,拥有2000年的历史,极具宗教艺术价值,展示了佛教艺术的魅力。</p><p><br></p> <p>随处可见的猴子</p> <p>威严的佛像</p> <p>石窟门口的仪式</p> <p>寺庙范围内膝盖以上得遮起来</p> <p>第二站:锡吉里耶的狮子岩(Sigiriya Lion Rock)</p><p> 离开石窟寺,又开了一个多小时,到了锡吉里耶狮子岩(Sigiriya Lion Rock)。烈日正当午,拖着残腿吭哧吭哧爬上那块石头,有点生无可恋。</p> <p> 狮子岩是在斯里兰卡锡吉里耶城的一座真真实实构筑在橘红色巨岩上的空中宫殿有着澳洲艾尔斯岩的自然奇景,更有着化不可能为可能的人工奇迹,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斯里兰卡“文化金三角”其中的一个顶点,并且也是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的世界级珍贵遗产之一。</p> <p>爬石头前的美丽景致</p> <p>岩石山下的古皇朝遗址</p> <p> 经过长长的走道,就可到达狮爪平台(Lion``s Paws Platform)。</p> <p> 参观完狮子岩去出发去康提,需要三个小时。之前在路上看到这种椰子,Boni说这是当地的king coconut。</p><p><br></p> <p> 路上找了个市场买king coconut吃,椰汁不甜,海南的椰青甜太多了,但是剖开椰子,里面的椰肉很嫩滑,口感很不错。</p><p><br></p><p><br></p> <p> 路过的佛寺,非常漂亮</p> <p>色彩鲜艳,各佛坐立</p> <p>今晚酒店的晚餐相当不错</p> <p>里面的鸡蛋很嫩滑</p> <p>椰汁饭制作ing</p> <p>上图的不锈钢桶倒出来的荷叶椰汁饭,椰香扑鼻</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D3 2020.1.28 康提kandy(佛牙寺、康提湖)—努瓦勒埃利耶Nuwara eliya</span></p> <p> 昨晚10点半倒头睡到7点。然后觉得8点出发太早了,马上打电话给Boni,推迟半个小时出发。说起电话,推荐下万能的淘宝。出发前买了张电话卡,45元有10G(仅限全网通手机),华为天际通要20元一天,租wifi40元一天(每天才500M流量)。关键是,还可以打当地电话。</p><p> 起来发现酒店四面环山,云雾缭绕。美美地享受了丰盛的自助早餐。早餐品种丰富,但是对东南亚的烹调酱料不太习惯,很多看了都没有兴趣动夹子。燕麦粥很赞,现烤的华夫饼香脆美味,再加一杯锡兰红茶,完美!发现这里的水果,基本都是菠萝、香蕉、木瓜和西瓜,其他很少见。</p> <p> 一上车,看见Boni、司机、“鸡栏”小哥哥三个人着急忙慌地戴上口罩,心里不禁觉得好笑。估计是斯里兰卡政府昨晚开始呼吁市民开始注重防控措施了。可是我们共处一车都三天了,今天才来防控,有啥用呢?果然车一开动,Boni说公司要他上报我们来自于中国哪个城市。戴口罩对他们而言其实也很不习惯,没过两个小时,也都不戴了。后来到了珠宝店,店员都要求我们要戴口罩才能进店。我有点怀疑斯里兰卡有确诊病例了。</p> <p> 佛牙寺(Temple of the Tooth )位于斯里兰卡的康提,是斯里兰卡著名的佛寺,为佛教徒朝圣地,位于古城康提(Kandy) 湖畔,以供奉佛祖释迦牟尼的佛牙而闻名,香火鼎盛。</p><p><br></p><p><br></p> <p> 寺庙不是很大,香客和游客众多。当地的信众很是虔诚,小几岁的小孩到几十岁的老者,都坐在大殿的地上祈祷。和国内的寺庙不同,这里的信众不点香,只手捧莲花礼佛,整个寺庙弥漫着莲花的香气。</p> <p>虔诚</p> <p>寺庙内的小娃</p> <p>寺外休闲的民众</p> <p> 寺庙外面就是康提湖。康堤湖(Kandy Lake)位于康堤城市中心,1807年由末代国王Sri Vikrama Rajasinha主持建造,现今湖面面积逐年减小。湖中央有一个漂亮的小岛,上面遍布棕榈树和灌木丛。深绿色的康堤湖是一个受保护的湖泊,四周种植着各种树木,湖中严禁垂钓。湖面上时常可以看到鸬鹚、白鹭、鹈鹕等鸟类,岸边的水里还有很多很大条的福寿鱼和鲶鱼。</p> <p> 色彩斑斓的斯里兰卡,公交车都这么鲜艳</p> <p> 离开康提,就直奔努瓦勒埃利耶了。沿途经过几个小镇和大片茶园。Boni说这里DAMRO的茶园很出名,种植红茶、绿茶、咖啡等。</p> <p> 在路边稍稍停车让我拍茶女采茶。看到我在拍照,其中一个茶女走过来,摘了一片茶尖叶递给我,善良的人笑起来特别美。</p> <p> 午餐就在茶园工厂旁的餐厅吃。实在不是很习惯那些菜的口味。米饭也总是散的,一点米香都没有。我总是怀疑是陈米或者是剩饭,后来想想,也许这里山地比较多,产出来的米就是没有粘性。</p> <p>傍晚在努瓦勒埃利耶酒店超市看到的米,感觉就像我们的陈米,散散的,怪不得米饭那么难吃</p> <p>晚餐有个烤饼,面饼放到火上就鼓起来,看着就很有特色,味道也不错。</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D4 2020.1.29 努瓦勒埃利耶(Nuwara Eliya)的霍顿平原(Hoton Plains)徒步</span></p> <p> 今天,5点30出发!不要问我为什么这么早,我也很想知道呢!看了下地图,诺瓦伊利亚在斯里兰卡的中部,四面环山。早起气温才9度,有点凉。从酒店到霍顿平原国家公园,要一个小时,大家在车上把酒店准备的打包早餐吃了。没吃完的我带了个鸡蛋背身上了。到了公园入口,发觉停车场已经快停满车了,可能是怕晚了会太晒。Boni去买门票,我们下车上个洗手间,空气相当清凉。</p><p> 在公园入口,所有游客的包都要检查,主要是不允许带塑料的东西入园。矿泉水瓶的塑料标签撕掉,装东西的塑料袋换成公园免费的纸袋。塑料袋装的饼干、塑料瓶装的口香糖、纸盒装饮料,都不让带进去。那几个独立包装的巧克力,我们再三保证会把垃圾带出来,才放行了。这种环境保护措施,值得点赞!</p><p> 霍顿平原国家公园(Horton Plains National Park),是斯里兰卡世界自遗产之一的中央高地中的一处,也是斯里兰卡的重要生态旅游区,也是斯里兰卡三大河流的源头,这一海拔2,100-2,300米的高原,面积达3160公顷。霍顿平原是英国殖民期间,以英国驻锡兰总督威尔默特·霍顿的名字命名的。斯里兰卡独立以后,因为霍顿平原多种地貌,植物,生物的多样性,1969年霍顿平原被定为野生动物保护区。1988年政府规划为国家公园,可供游人徒步游览。山地草原和云雾林覆盖,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包括许多特有木本植物,斯里兰卡水鹿是这里最有代表性的大型哺乳动物,此外还包括长爪鼩、紫脸叶猴、斯里兰卡豹等。而且这里也是重要的鸟类栖息区,一些鸟类不但是斯里兰卡的特有物种,而且仅在霍尔顿平原生存。(然哦事实上一路上我只看到一只乌漆麻黑的乌鸦)“世界尽头”悬崖和贝克瀑布是这里最有名的旅游景点。世界尽头其实说的是一个地理景观,位于霍顿平原国家公园内的一座悬崖,从悬崖上放眼望去,结合着晨光与雾气的景色令人震撼,使人有仿佛到了世界尽头的感觉。</p><p> Boni说,绕一圈10公里,要翻山越岭。两位老人家还是坚持要去。实在不行就原路返回。</p><p> 一进公园,就有种天苍野茫草木深的感觉。以蓝色为底色的天空中覆盖着朵朵悠闲的白云。沿途山路不平,走到小“世界尽头”,老人家就在下面等我们。我们爬到山上,今天天朗气清,没有云雾缭绕,在悬崖上看脚下大地的郁郁葱葱,心旷神怡。下来后走到“世界尽头”,拍个合照,老人家就要撤退了。Boni说现在可能瀑布没有水,看他的样子就不想我们继续往前走。也难怪,他都68岁了。问了下迎面而来的中国人,说瀑布有水!讨论了一下,谭太太居然坚持要走完全程,是要以忘我的运动增强抵抗力?还有我,初二晚上刚到这,没好好看路,掉沟里了,脚扭了一下。第二天发现有点肿了。到了此刻,居然被谭太太的鸡血热情感染了,身残志坚的我,看着她义无反顾朝前大跨步的背影,神差鬼使地跟上去了…(然后…走完全程,发现脚更肿了。这是后话)谭总看着开了挂的谭太太远去的背影,赶紧屁颠屁颠地跟上了。我们三人继续往瀑布方向走。这段路平地居多,开阔的高山草甸在蓝天白云的掩映下非常漂亮。爬了一段山,走下瀑布再走上来,就是这两段比较累些。贝克瀑布不是很大,但看到了彩虹。7点入园,快12点才出来,走了快5个小时。</p> <p> 旅行的意义,除了沿途的风景,还有路上碰到的各式各样有趣的人。在爬小“世界尽头”的时候,有段路很窄,我让了一个外国小胖哥哥过,还帮他拿了一下相机,然后一路上经常再次碰见,我还主动给他们一家人在大“世界尽头”拍合照。去瀑布的路上,谭太太不知道哪捡来个中国小哥哥,突然我就发现后面有个说广东话的。一路走一路聊,原来他也是从深圳来的,跟一帮朋友在马尔代夫玩,春节前朋友都回国过年了,他自己就坐了一个小时的飞机来斯里兰卡,1700块人民币包了部车玩7天。我还开玩笑说他人缘不好没人跟他来。后来我们边走边拍照,他只好又自己走了。在路边休息时,看到一对情侣,我问他们是哪里人,男的说他是西班牙人。然后他问我们是中国哪个地方的,我回答说“Hongkong”,他点头,然后我再说“Shenzhen”,女孩子一脸惊讶地说他们也是从深圳来。路上还遇到一对东北来的母女,跟着我们去找瀑布。后来才知道,她们是从另一个方向来的,妈妈走路慢,导游和团友在下去瀑布的岔口没留人等,她们俩往前走过了好久再倒回来找瀑布。路上碰到她们团的导游,很生气地说今天不给他小费了。然后跟着我们,又爬了一次山。那段路实在太陡,我拉她妈妈走了两步,便委婉地跟女儿说,不要让老人家再走了,都75岁了,瀑布也没啥好看的。她说来了就要看!后来我们看完瀑布上来,才看见老人家正好走下来了。谭太太给她看拍的瀑布,老人家说没啥好看的,但来都来了…然后走到台阶最上面,看到女儿坐在那梳头,她还告诉我,跟她妈妈生气了,因为在那段难走的山路时妈妈不走了,她回头去找时妈妈没在原地等让她找了好久…对这样的母女,真是内心复杂得一言难尽…沿路还几次碰到一对外国小夫妻带着个4个月的小男孩,时不时停下来换尿片,小男孩非常可爱。看见他们爬山时虽然满头大汗,但一脸幸福。</p> <p>谭太太路上捡了个小哥哥,多么孤独的背影</p> <p> 回到酒店1点,休息了一下到镇中心走了走。Nuwara Eliya位于康提东南,海拔889米。小镇的历史并不长,最开始是英国殖民地政府高级公务员度假的地方,毕竟斯里兰卡炎热的气候对于英国人来说太难熬了。而NE小镇本身深处斯里兰卡中部山区的相对高海拔地区,气温清凉,自然成了英国人的避暑胜地。后来逐渐发展为疗养城市。有公园、旅馆、球场、矿泉疗养所,成为公路交通中心,茶、橡胶、蔬菜的集散地。每年四月旅游者来此度夏,为著名避暑胜地。英国的殖民统治时期,努瓦勒埃利耶长期有外国人聚集在这里。现在还有马术训练基地,每年会有大型赛事在这里举行。沿途有很多英伦风格的建筑,特别漂亮,让你忘了你身在南亚。</p><p> </p> <p>Nuwara Eliya Lake也很漂亮</p> <p> (Nuwara Eliya post office)是一座英国都铎王朝复兴时期风格的建筑,位于努沃勒埃利耶镇中心,由英国人建于1894年,屋顶上有一座钟楼。因建筑外墙由红砖砌成,加上砖块之间的白色泥灰,远看通体成粉红色,故被称为粉红邮局。在斯里兰卡1990年12月26日为了纪念世界邮政日所出版的邮票上,粉红邮局被印在了10卢比面值的邮票上。如今除了邮局本身的功能外,还成了一处观光点。</p><p><br></p> <p> 从这个城市穿过,仿佛置身英国的某个小镇,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在这里住上一段日子,和好朋友一起打球,骑马,再品一杯顶级的高山红茶,这应该才是努瓦勒埃利耶正确的打开方式。</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D5 2020.1.30 努瓦勒埃利耶(Nuwara Eliya)(坐高山茶园火车)--埃拉(Ella)--雅拉(Yala)</span></p> <p> 今天8点出发,终于可以好好地吃个早餐了。这间酒店的早餐非常丰富,煎鸡蛋很香,就是我们所谓的土鸡蛋没跑,牛奶麦片粥一口气吃了两碗,还有烤薄饼等等。在斯里兰卡吃了这么多天,早晚餐几乎都是酒店自助餐,餐厅里有不少类似印度、东南亚的菜式,这里的咖喱没有深圳的好吃,每次看到不名所以的菜式,都要先闻闻,下定决心试试的基本都难以下咽。这个餐厅现做餐点的小哥哥都认识我了,昨晚想吃炸鸡翅(看着这个就很正点),排老半天队,我就对小哥哥说,我要6个鸡翅,要等多久?他说9分钟。过了几分钟我走过去,跟他说:“9分钟过去啦。”看着前面有人排队,他悄悄地从后面拿出一盘鸡翅递给我。我觉得那个小哥哥超级帅。</p> <p>这个小哥哥,我给100分</p> <p>类似这样糊糊的东西很多,都不太敢出手拿</p> <p>这里也有米粉,味道跟我们的广东米粉差不多</p> <p> 半个小时就到了Nanuoya火车站。据说坐火车要3个半小时才能到埃拉(Ella)。NE的火车站看上去出有点年头了。等车时就发现有不少中国人。高山茶园火车是斯里兰卡之行必体验的项目之一,中部山区由于海拔较高,常常云雾缭绕,火车穿行在郁郁葱葱的万亩茶园间,仿佛穿梭于云雾仙境。从康提坐起到努沃勒埃利耶,或是从努沃勒埃利耶到埃拉这两段风景都特别美。其中从努沃勒埃利耶到埃拉是最精华的一段,也是游客搭乘最多的一段,沿途穿越茶园和农田,可以欣赏到当地的风土人情。</p> <p>一看就有点年头的火车站</p> <p> 火车比不上我们的绿皮车。火车到站,大家一窝蜂冲上车。Bonnie先拨头筹,占了几个位。这个站还好,上车的人基本都有座。车厢虽然老旧,顶上还有电风扇,但也还算干净。我和谭太太坐两对面,过道位,靠窗的坐着一对当地人夫妇。过道那边是老王,那边是6位的卡座,靠窗也是坐着一对当地人夫妇,其他人都是中国人。听他们说地方方言,老王问对面的大叔,是不是湖北人。大叔赶紧摇头摆手说:“哪里敢是湖北人!”你不敢?可你到底是不是呀?于是,我们几个默默地把口罩翻出来都戴上了。</p><p> 老王旁边还坐着个小胖墩,妈妈不知去哪了,姐姐坐他对面,一家三口从杭州来斯里兰卡旅游17天。这个小胖墩不停地走来走去,车停站了就跟猴似的窜下去。</p> <p>今天不热,热起来的时候我都怀疑这个风扇能不能动</p> <p> 闲来无事,与隔壁夫妇嘎聊5毛钱的天,基本就是鸡同鸭讲。女的皮肤黝黑,上半身戴满首饰,连眉心都打了钉。我给她拍照,她挺配合的,看完照片,然后示意再给她拍照。然后,突然,跟谭太说,money!还一连说了好几遍,我们确定没听错!我掏出20块(折人民币8毛,比5毛多3毛了!),她一脸嫌弃。谭太又给了她1块美金。她拿起美金左看右看,老王那对的夫妇跟她说200块,她才收下了。唉哟喂,说好的民风纯朴呢?你要是再美点我发誓我会多加20的!后来我们吃糖姜片,为了展示中斯人民的深厚感情,我给了旁边的大叔一块,他马上接过去,然后,分了一半给老婆…人间有真爱!</p> <p>伸手要钱的“美女”</p> <p>“美女”的好先生</p> <p> 车停了很多站,有时还要让车,怪不得要三个多小时。有个站,车停了很久,乘客要从月台跳下铁轨,穿过铁轨才能上车,多么随意的斯里兰卡!这个站上来很多人,站满了车厢。车上越来越多人,有当地人、外国人,当然少不了中国人。我们旁边的那对夫妻在某个站下车了,我还跟那个大叔握了下手,感觉握了一根柴似的…他们走后,老王坐过来,谭太招手让旁边站着的上海妈妈坐下来。这对上海母女今天一早去了大草原,徒完步再来坐火车,拼搏精神让我自愧形秽!火车每次过隧道,车厢内一片漆黑。当然,火车上也少不了叫卖花生米、烤饼之类的东西。这趟火车全程不报站,想要知晓情况,尽管问当地人或列车员,他们听不听得懂另说。</p> <p>跳下路轨再爬上车</p> <p>colourful</p> <p>“犀利哥”feel</p> <p>火车叫卖</p> <p>斯里兰卡的火车都没有门</p> <p> 这个慢悠悠的高山茶园小火车,它可是斯里兰卡出行的日常交通工具!火车沿着茶园一路上山,风景美不胜收。线路的前半段,是接踵而来的高山茶园,满山的茶香扑面而来,可以看见采茶女在茶园里辛勤地劳作,好像她们的时间是静止的。接着火车哐嘁哐嘁前行,逐渐进入一片烟雾缭绕的山野,连绵起伏的茶园和山林,不同植被在阳光下泛出不同的色泽,墨绿、青绿、浅黄等,是视觉上的极大享受。后面基本就是树林和山洞了。高山、大海、古堡、茶园、云雾、瀑布……整个火车就好像在仙境中穿梭,在这里,没有浮躁、喧闹的现代文明,只有古朴、纯真与自然。这种只能出现在我们梦境中的童话之旅,却是斯里兰卡人的日常。</p> <p>沿途采茶女</p> <p>小清新风的Ella车站</p> <p> 午饭后参观了一个瀑布。看过尼亚加拉瀑布,也看过霍顿平原的,这个瀑布真不算什么。吃完饭本就饭气攻心,不情不愿地下了车。车边又看到几只猴子。走边瀑布边上,发现有不少外国人穿着泳衣在瀑布山涧下的石头上晒太阳或嬉水。竟然有种小时候偷偷跑到山里溪边游玩的那种感觉。外国人在这,不仅攻占了各大小沙滩,居然连个瀑布都不放过。</p> <p> Ella到Yala,要2个小时。下了山,就进入平原了。Bonnie说,我们不会再在高山区行走了。在去雅拉的路上,经过不少不同宗教的庙宇,各有特色,都非常漂亮。</p> <p> 去雅拉必经蒂瑟湖(Tissa Lake)。该湖是一个人工水库,景色十分怡人。虽然湖不大,但四周景色优美,湖周边的树木在傍晚会有大量的白鹭在上面栖息,远处望去犹如一颗开满白色花朵的树。傍晚的白鸟和蝙蝠盘旋齐飞的场景令人震撼。很多去斯里兰卡的旅行者被湖中两棵大树深深吸引。</p><p><br></p> <p> 到了雅位,在快到酒店时,路两边就看到很多野生动物,孔雀、水牛群、各种鸟。司机发现了路边树上有猴子,我们一看,是黑脸白毛的,好不容易抓拍到了。Bonnie说路对面的树上还有几个,我转过头时,全跑光了。后来上网搜了一下,这种叫长尾叶猴。</p> <p>这张图里地上就有好几种鸟,还有孔雀</p> <p> 今晚的酒店很赞,就在海边。看完日落就去泳池游泳。晚餐就坐在室外吃自助餐,气温适宜,相当舒服。晚饭回来还看到几头牛在房门口拉…</p> <p>房门口碰到一只找水喝的牛</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D6 2020.1.31 雅拉国家公园(Yala National Park)—加勒(Galle)古城要塞</span></p> <p> 又是5点半出发!上午的行程是坐当地改装的开蓬越野吉普去国家公园看野生动物。Boni说野生动物通常在清晨或者傍晚活动,去晚了就看不到了。酒店门口停了一排的吉普,住客各找各车,我们6人刚好一辆坐车卡,Boni和司机坐前厢。要手脚并用才能爬上车厢。又是在车里吃打包的早餐。酒店非常环保,全用纸盒和纸包着食物,这回鸡蛋连壳都剥了。一边吃一边想,当地人那黑黑的手认真地剥鸡蛋壳,画面有点太美,趁天还黑啥也看不见赶紧把鸡蛋咽下去。</p> <p>吉普车队</p> <p> 车队越来越长,排队买票等了一会,走了两三公里入园又等了一会。等真正入园时天色微亮,霞光满天,太阳渐渐从湖面升起。</p> <p> 雅拉国家公园是位于斯里兰卡东南部海岸的国家公园,面积979平方公里,是斯里兰卡第二大国家自然保护区,仅次于维勒珀图国家公园。雅拉国家公园不仅具有多样的生态环境,还以众多的珍稀野生动物而闻名。公园内栖息着大量的斯里兰卡本土动物,成群的白头鹤在园中池塘内栖息,鳄鱼、孔雀猴子都是园中常见的动物。印度懒熊、花豹、亚洲象、水牛、野猪、梅花鹿等更是人们追逐的对象。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成群的野象和行踪诡秘的猎豹。3月-4月旱季快结束的时候是游览雅拉国家公园的最佳时间,这时候公园内水位较低,很多动物都会出来喝水和觅食。到了雨季,动物们就会分散到各个地方活动。</p> <p> 车辆一开始比较密集,司机们都很勇猛,随意超车、占对面车道,时不时不得不避让车辆。看到某个动物,几乎所有车都停下来。太阳出来后,越来越热,我赶紧把防晒装备武装起来。后来发现,一路上尘土很大,我的全功能走哪带哪的面罩发挥了防吃土的新功能。司机还会点中文,应该很用心记住各种动物的中文叫法。第一个被点名的动物是孔雀(后来见得最多的就是孔雀)。不管在树上,还是在路中间,都有孔雀的身影。一路上看到各种叫不上名字的鸟,还有野猪、蜥蜴、水牛群、獾(不确定)、鳄鱼、水鸭、乌鸦、梅花鹿等等。司机们一直不知道在找什么,不停兜圈,互相见面就询问,然后都是摇头。后来所有车辆都到了海边沙滩休息。沙滩的树上有猴子,还是昨天看到的黑脸猴,不过在树上很高,只能根据吊下来长长的尾巴发现它,但很难抓拍到。休息过后,车辆再行走时,就很少车挤车了,最后还看到了野象群。</p> <p> 斯里兰卡是在波光粼粼的蓝色印洋上的珍珠岛,有着令人惊叹的海岸线和沙滩。从卡特拉伽玛(Kataragama)出发前往加勒(Galle),就是从东至南沿着海边走。最南端加勒Koggala一带,是印度洋沿岸温暖、宁静、惬意的美丽港湾。途经迪萨马哈拉马(Tissamaharama)及汉班托塔(Hambantata)等港口城市。正值中午一点多学生放学,沿路两边看到许多学生和家长,还有些学生在海边游玩。中午时分,在一个名叫韦利格默(weligama)的小镇海滩上午饭,点了炒饭、炒面,份量还挺大的,就是速度有点慢。等上餐时,看着不少外国人在沙滩上冲浪和晒太阳,好不惬意。风有点大,坐下来才擦干净的桌子,等菜上来时,又已经一桌子细沙了。</p> <p>沿途看到的树屋</p> <p> 高跷渔夫是斯里兰卡西南海岸边独特的人文景观,历史悠久。高跷钓鱼人这个名字翻译来自英语“Stilt Fisherman”,据说以前没有钱买船的渔民想出了这个办法,在近海海浪中竖起木桩,渔民每天涉水到达浸泡在海水中的木桩前,爬上去,坐在简陋的木架上,手持没有钓饵的渔竿,端坐木架之上,等鱼上钩,远远看去,好似一群脚踩高跷站立海水中的垂钓者。自从2009年《孤独星球旅游者》手册的封面刊登了一张海边钓鱼者的照片,替代了以往斯里兰卡驯象人和采茶女的人文标识。高跷钓鱼这种当地传统的捕鱼方法被谑称为“世界上最牛钓鱼方式”,也成为来到加勒游客必看的一道风景。</p><p> </p> <p> 斯里兰卡高跷钓鱼人主要集中在西南海岸的浅海区,从Weligama到Galle沿线海岸都可以看到。</p> <p> 下午4点多到了加勒。参观了荷兰人的教堂。</p> <p> 加勒要塞和古城,远眺加勒城。加勒老城及其城堡建筑在岩石半岛上,这个半岛是个天然的港口,充分展现了17世纪与19世纪期间欧洲建筑与南亚传统建筑之间的相互影响。</p><p> 加勒古堡(Galle Fort)又被称作加勒要塞,是一个至今还有人生活着的古城,以古老的旧城墙作为当地景观的标志性象征,见证着殖民地时期的变迁。</p><p><br></p><p><br></p> <p>D7 20200202卡鲁特勒(RIU酒店)-科伦坡参观-香港</p> <p> 早餐后在四处逛逛,最后感受一下斯里兰卡的阳光与海滩</p> <p> 12点多出发去卡鲁特勒(Kalutara)坐海上火车前往科伦坡。斯里兰卡是一个美丽的海岛国家,只有六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之上,自然是四面环海。很多外国人到斯里兰卡旅游都是冲着传说中的“海上小火车”而去,而这也逐渐成为斯里兰卡的一个旅游名片。据说它是宫崎骏动漫《千与千寻》中海上火车的原型。可事实上,斯里兰卡的火车铁轨是在海边,并不是在海上,甚至都不在沙滩上。火车也没有准确的时间表,误点是家常便饭。说好1点40的火车,果然就晚点了。整个车站就我们几个中国人。车站也有上百年历史。</p> <p> 上车后,发现火车真的是纯天然,外观相当老旧,甚至比不上我们的绿皮火车,车厢连门都没有,到站后人民随意上下。当地人就站在门边或坐门台阶上。刚上车没多久,就有个柱着拐杖的当地人边拍着鼓边唱歌。原来是卖艺乞讨的。歌唱得还可以,挺欢快的。这条小火车原是英殖民时代用来运送茶叶的交通工具,有着上百年的历史,但今日仍然是当地民众的通勤车,高峰时段一座难求。今天算是人少,虽然是中途站,上车时没什么人。斯里兰卡的铁路都是沿海岸线而建,站与站之间的距离非常短,有时候只相隔几公里,运行速度也比较缓慢。火车轨道距离大海仅一步之遥,沿途印度洋风光美不胜收。</p><p><br></p> <p>卖唱</p> <p> 到了科伦坡,坐在车上,Boni介绍城市人文景观。科伦坡曾经是首都,现在是经济中心。火车站旁边就是港口,中国正在那大兴土木。科伦坡分15个区,一区是富人区,七区是经济中心。有个红色清真寺在步行街,不能停车就没有进去。参观了好几个寺庙。</p> <p> 后记</p><p> 每次去游行,基本都是别人张罗的,这次也一样,出发之前对斯里兰卡没什么了解,只是有人说那里很乱,有人说那里的东西很难吃。行程结束了,斯里兰卡给我的印象相当不错。虽然经济不是很发达,但更显自然条件优厚,民风纯朴。不来斯里兰卡,不敢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如此舒适的微笑和清风,也不敢相信一个贫穷的国家也能孕育如此令人心神向往的文明。</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