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无情 教育有爱——停课不停学 我们在行动

续龙

<h3>  2020年注定是一个让人们难以忘记的日子。随着疫情的蔓延,我们也陆续开始了“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活动。在这次的教学活动中每位老师没有因为疫情而消极,没有因为在家办公而消沉,没有因为对于线上教学陌生而退缩。他们每天用自己最好的状态迎接同学们的线上打卡,用自己激昂的热情来对待学生,用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br>  在停课不停学的第二周里每位老师都根据自己在这一周的教学、读书、生活等多方面以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那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优秀老师的随笔都记录了什么?</h3> <h3>  一年级语文老师李颖《朗读是语文老师应当具备的职业素养——读&lt;跟窦桂梅学朗读&gt;有感系列(一)》——朗读就像是给理性的方块字生机与活力,抽象的文字间交错排列,描绘着人间百态,世间万物,但终究是想传递一种情感,一种价值观与思想。那么,没有朗读,文字就终究是冷冰冰的文字,朗读可以将文字飘忽为一种能量,直达人的心底。而孩子的朗读启蒙或来源于父母讲故事,更多的来源于小学语文老师的一次次课堂范读。</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二年级语文老师王莉《英雄的底色》——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14亿人在战斗,每个你都算数!疫情不退,英雄不退,青史也许不会写下每一个人的名字,但会永远记住他们那颗火热的中国心。</h3> <h3>  二年级语文老师王晓瑞《“系最美红领巾、筑中国平梦”——二二班线上综合实践活动老师寄语》——我们虽然不能置身于“抗疫”第一线,但我们的心始终和“抗疫”连在一起,逆行英雄奋战在一线,“红领巾”在后方心系前线。</h3> <h3>  三年级语文老师桑华敏《疫情之下的家庭教育契机》——以家为校,以育为家。利用疫情,给孩子上一堂家庭教育生活课,让孩子在真实的情景中,得到认知、学会思考,培养能力、培育品格,是值得每一位家长思考的问题。用阳光积极的心态影响孩子,用理性智慧的教育引导孩子,让孩子去了解,去体悟,这段时光必将成为他们一生的财富。</h3> <h3>  三年级语文老师杨莉莉《阅读能力这样培养——听王林博士线上课程&lt;深度阅读与创意表达&gt;有感》——第二天授课的对象是小学生,我当了一回旁听生,跟着参与到线上课堂中来,听完这节课,直呼精彩。如果说第一节是理论方法的阐述,第二节课则是如何运用策略来实现有效教学的范例。</h3> <h3>  三年级语文老师范凯《线上教学有情怀 居家学习促提升》——让我们居家学习,居家阅读,居家练字,居家锻炼,居家积淀,居家提升。冬天已经过去,草长莺飞的春天必将来临!</h3> <h3>  四年级语文老师吕新苹《破茧成蝶,历练成长》——一个积极健康阳光的心态能让荒漠变成最美的绿洲,能让寒冬也能闻到扑鼻的花香</h3> <h3>  五年级语文老师赵双双《写给练特长的你》——不是在最美的时光练习特长,而是练习了特长,你才能收获最美的时光。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这个努力的自己。</h3> <h3>  二年级数学老师杜茹茹《读终身成长有感——做成长型老师》——掌握称赞的方法。在教育孩子或者是引导孩子的时候,不应该总是夸他聪明,他很棒,他有书法天分或者绘画天分这样的一种结论性的评判性的语言,这样的结果会造成孩子今后一直会追随这样的感受,追随天分,追随我和别人不一样。我们更应该关注孩子的成长并非天分。成长型思维的老师看到的是孩子努力的方向,他会问孩子你是怎么做到的?为什么这样做能够提升自己?让孩子充分的了解成功是因为做对的事,用对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塑造孩子的成长型的人格。 比如这样夸奖:“你的进步说明你真的很努力。你反复复习,划出重点,一遍遍做测试,你的方法确实奏效了”。</h3> <h3>  三年级数学老师郭淑娟《在线教学不掉“线”》——寒冬虽烈,疫情虽猛,但我们相信,坚冰深处春水生。带大地回春,暖阳在身,我们会相聚在美丽的校园,诉说我们的梦想·······</h3> <h3>  三年级数学老师李瑞棋《停课不停学,我们在行动》——孩子们的课堂练习题,我们也会及时的在网上批阅,一旦有问题,会及时的纠正过来。我们的原则是,不求学多,但求学会学懂学精。</h3> <h3>  三年级数学老师窦菲菲《线上教学的苦与乐》——不管我们愿意与否,线上教学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教学手段。我们需要做的是克服一切困难,苦中作乐,尽自己所能为孩子们献上一份知识大餐。特殊时期,众志成城,一定可以共克时艰。相信春天就在不远处!</h3> <h3>  四年级数学老师安宁《劳动战疫情,宅家练本领》——“生活皆课程”,生活中的细枝末节正是培养孩子自觉劳动和自理能力的最好契机,“宅”家劳动是一种锻炼,更是一种乐趣。通过这些实践,孩子们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扫除了疫情的阴霾,收获了劳动的喜悦,这是最好的成长。</h3> <h3>  五年级数学老师孙超《疫情面前,深度融合是在线学习的关键》——不知不觉线上自主学习已经两周了,其实我觉得这两个周最辛苦的是家长和老师,不上班的家长们几乎是一整天的陪伴孩子进行线上学习,老师们进行网上作业的批改,平时在办公室一节课就能够批完的作业,进行线上批阅可能要花上两个小时,对于一些老老师而言可能时间还要更久,相当的累眼睛。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们的努力付出,都是为了让我们的孩子们能够在自主学习中能够多些收获。</h3> <h3>  数学老师孙慧芳《宅而不慌,乐事多——王彦皓同学“宅学”纪实》——“宅学”是不得已,“宅而不荒”却是我们的选择。丰富的宅学内容,培养了孩子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负责的习惯,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h3> <h3>  体育老师董庆霞《随笔感想》——在我们的有生之年能够遇见有这样一次灾难,是我们的不幸,但却也有幸。不幸的是我们如果不重视这个病毒,就有可能被传染,被隔离。但幸运的是,通过这场疫情让我们认识到尊重自然,尊重规律是多么的重要。</h3> <h3>  科学老师梁晓坤《网课,信息化的未来》——虽然网课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科技的更新,网课的应用已是必然,而且,随着水墨屏等新型屏幕的应用,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网课会越来越完善,而教育也将迈入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二十多年前大家美好的期待,终将在未来一步步实现。</h3> <h3>  美术老师王丹《教学反思》——王老师特别注重学生想象力的激发,每周的课程安排都给学生找好大体方向,由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去进行作品的创作,看!每个作品是不是活灵活现。大胆画画吧,孩子们。线条稚嫩也是一种美哦!</h3> <h3>  道法老师张燕《抗击疫情 我们在行动》——更为辛苦的是班主任老师,要全面掌握学生寒假期间的动态,除了教学上的监督外,更重要的是对疫情的关注,学生“是否在德、是否返德、是否发烧”等一系列问题都要每天做出统计并上报,还有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的体温检测也必不可少,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h3> <h3>  美术老师赵建斌《线上的忙碌的一天》——有时候,忙碌的一天确实会感到很累,但是看到学生们能学习到知识,不在家虚度光阴并能开心的度过每一天,我就觉得非常值得的。我也非常自豪成为一名教师。</h3> <h3>  没有一个冬天可以逾越,也没有一个春天会缺席。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德州市实验小学全体教师将继续坚持“听党指挥、 科学预防、 分级负责、 快速反应” 的工作原则,严格遵循上级指示,有力有序做好各项防控工作,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青春正能量。<br>  我相信一切都终将会过去,让我们静待春暖花开,共同期待相约于实小的生态园!</h3>

老师

疫情

孩子

语文

数学老师

我们

教学

居家

三年级

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