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战役有“她”,幸不辱命,安全回家

小妮

<p><br></p><p> 历经41天安全撤离一线,目前处于医学观察期,看到黄梅县的确诊病例也已清零,心里突然觉得轻松了不少,我们能够在这次战疫中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不至于辜负一双双期盼的眼睛</p> <p>  1月30日我们普外科接到院领导安排,科室准备改建成隔离病房,在护士长卢珍的带领下,我们仅用了一个下午时间就完成了改造,准备迎接新冠肺炎病人,终于要上“战场”了</p><p><br></p><p> </p> <p>  第一次跟确诊病人接触,未知的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特效药。心里说不恐惧是假的。但是想到职责所在,还是迅速冷静下来。跟夜班交接完后端着治疗盘来到病房为他们进行输液,戴着手套扎针实在有点考验技术。完成10多个人的输液治疗,后背已经汗湿了。好在行动有所不便,病人也都能够理解。1床的一个叔叔说你扎针技术真好,一针见血!9病房的一位大哥说,这段时间辛苦您们医护人员了,等我跟我老婆出院了,以后就去周游世界,经过这次生死考验真的看开了!12床的一位阿姨问我说你多大了,看起来好年轻,是90后吧。跟他们对话间,突然觉得面对这么多鲜活的生命,作为一名普通的医护人员,我还能做些什么!</p> <p>  随着病人的增多,科室收治的病人病情也越来越复杂,晚上来了一个疑似新冠肺炎的病人,并且病人还伴有其他疾病,一个晚上因为病人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喉咙里有痰,护士何桂红整晚都在病房来回穿梭,输液、给氧、上心电、多次吸痰!经过三天精心的治疗与护理,患者转危为安!</p> <p>  来接班时就听见其他护士说有个病人病情危重,接完班还没有半个小时就听到孙圳医师跟龚盼护士大声喊快点来帮忙,经过抢救后,病人还是没能抢救回来!生命太脆弱了,你永远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特殊的情况特殊处理,龚盼护士做好患者的护理。家属强忍悲痛拿出一些感谢费准备交给龚盼护士,再三推辞不过,她只有坚定的说,你不要侮辱护士!送走病人后,我听到她剧烈的呕吐声。我想工作忙碌的她,经常是舍小家顾大家,只为了心中另一份牵挂!这次住院的女儿也是交给外婆照顾,她的丈夫是我院外科医生,经常要做手术,年轻的他总是说我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他长期以科室为家,也无暇顾及到家里。直到听见电话里母亲告诉她,CT结果显示女儿支气管里有异物,她才赶紧带着女儿赶往武汉做了手术。她是母亲、是妻子、也是女儿,但是疫情当前,她是强大的女“战士”!</p><p> </p> <p>  这几天朋友圈被黄梅首例治愈出院患者刷屏了,看到大部分的人都在转发,看到消息的所有人心里都有这个坚定的信念。原来病毒是可以战胜的!护士长卢珍赶紧到病房嘱咐我们一定要把这个好消息传达给所有患者,以增强他们战胜疫情的信心!</p> <p>  2月11日,我们被派往雷焱山一区。在张广超主任,刘俊副主任以及护士长卢珍、护士长助理王小蕾的带领下当天收治新冠肺炎病人50人,最多收治新冠肺炎病人68人,极大的缓解了隔离病人床位紧张的压力</p><p> 设立初期,护士长卢珍还有上白班的医生护士们经常从早上8点忙到晚上21点,才有时间吃上饭。有一次快要下班了,还有很多病人心电图没有做完,当时她看到好多护士对这个操作不熟悉。她义无反顾的穿上隔离衣,带领着两名护士在当天晚上做了20多个人的心电图。准备洗手回家时又看到污物间的垃圾桶装满了隔离衣。她一袋又一袋的把医疗垃圾清理好打包</p><p> 她对待患者像亲人一样,特殊病房的一位大爷胃溃疡,她便一日三餐为他带来了温热的白粥。63床的一个老爷爷说他心脏上了5个支架,血压也高,爷爷告诉我们自己不能多吃菜,要多吃米饭。护士长便告诉食堂每餐为他加一份米饭。吃苦耐劳,绝不浮夸是她一直以来的工作作风。</p><p> 因为这次疫情,不能回家,她跟4岁的女儿说妈妈打完怪兽就能回家了。上高二的大女儿更是她的牵挂,她总是在电话里告诉女儿现在是关键时期,在家里更要认真学习</p><p> </p> <p>  </p><p> 在国家果断有力的举措以及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抗疫已快接近尾声了,就在3月14日黄梅县终于传来病人清零的好消息!我们也开始了第二次隔离修整期。此刻我们涌上心头的都是,幸不辱使命!身为医务工作者,肩负着救死扶伤的使命,战斗在抗疫一线,虽然自身力量微弱,但全国千千万万个医务工作者奋斗在一起,用爱与责任,守护一方平安。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这是所有战友的心声。面对疫情,我们义无反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