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真正的非洲——非洲四国狂野之旅(上)

校长

<div>&nbsp; &nbsp; &nbsp; &nbsp;如果说世界上有什么地方是超出一切摄影和想象之外的,我想那便只有非洲。不来到这里,你永远不会明白那广袤的草原、宏伟的旱雨季、壮观的动物迁徙是如何构造了这里。它保留的,是地球最本真的一面。<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div>&nbsp; &nbsp; &nbsp; 北部非洲是沙漠,西部非洲是雨林,这一次我们选择了南部非洲四国( 津巴布韦 、博茨瓦纳 、 纳米比亚、南非 ),这里是广袤的沃野草原,虽然错过了动物大迁徙的壮观场景,对非洲的了解虽不全面但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br></div><div>&nbsp; &nbsp; &nbsp; 很多人和我一样,在去非洲之前,提到非洲 ,想起的就是动物、大批的饥民、以及炎热和大量的蚊虫。然而去过之后,便刷新了我对于非洲的看法:<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div>&nbsp; &nbsp; &nbsp; 这里不只有动物,它有纳米比亚的红沙漠,还有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津巴布韦大瀑布;<br data-filtered="filtered">&nbsp; &nbsp; &nbsp; 这里确实很穷,普通黑人的家多是有铁皮和茅草搭成、公共设施基本都很落后;<br data-filtered="filtered">&nbsp; &nbsp; &nbsp; 这里并不热,即便是从头到脚全副武装防护也不会出汗,早晚也会让你感觉到冷,甚至有时候5—10度的睡袋半夜还会把你冻得瑟瑟发抖;<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div>&nbsp; &nbsp; &nbsp; 这里在炎热旱季蚊虫还不如广东多,当然雨季就另当别论了;</div><div>&nbsp; &nbsp; &nbsp; 如果您也想来非洲,请做好一切最坏的心理准备,有一个好身体的同时,也需要有一个好的心理素质,您到后面就会明白。<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div>&nbsp; &nbsp; &nbsp; 在游记开始之前还是先总结一些注意事项:</div><div>&nbsp; &nbsp; &nbsp; 1、一定要准备一些当地币,非洲很多国家不收美元、不收人民币,只收当地币,当然超市可以刷卡,但是万一碰上停电呢?这可是常有的事;</div><div>&nbsp; &nbsp; &nbsp; 2、多准备糖果、食物,去到部落的时候可以派给他们,虽然他们什么都要,但是感觉文具似乎没多大用处;</div><div>&nbsp; &nbsp; &nbsp; 3、 非洲灰尘特别大,尤其是在游猎的时候,一定要带帽子和口罩或者是魔术围巾,不然你的鼻子会受不了。剩下的墨镜、防晒霜、消毒纸巾都要带;</div><div>&nbsp; &nbsp; &nbsp; 4、 非洲早晚温差很大,尤其是在草原或者是沙漠的时候,所以春夏秋冬的衣服都要带,至少薄羽绒服的这种防寒级别是要达到;</div><div>&nbsp; &nbsp; &nbsp; 5、关于移动wifi,在野外肯定是没有信号的,其他时候只能随缘,就算买了当地的电话卡也是经常没有信号,有些营地可以蹭WIFI,有些是要收费的,价格不便宜;</div><div>&nbsp; &nbsp; &nbsp; 6、如果仅去我上述的4个国家不需要接种疫苗;</div><div>&nbsp; &nbsp; &nbsp; 7、强烈建议买瓶装水喝。</div><div>&nbsp; &nbsp; &nbsp; 出游时间:2019年9月20日—10月14日历时24天(团期是当地报道21天,在南非自己增加了2天)</div><div>&nbsp; &nbsp; &nbsp; 行程路线:</div><div><br></div><div><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br data-filtered="filtered"> &nbsp; &nbsp; &nbsp; 2019年9月20日由于香港特殊时期,为了安全起见由蛇口码头坐船直达香港机场。 &nbsp; &nbsp; &nbsp; 出发时精神抖擞,脸上洋溢著出征的喜悦......看看二十多天后会变成什么样。 期待走进真正的非洲...... &nbsp; &nbsp; &nbsp; 从中国飞往非洲大多数国家,都需要在亚的斯亚贝巴转机,自香港搭乘埃航经停曼谷、飞越印度洋前往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再中转飞往津巴布韦维多利亚,开启本次真正走进非洲之旅,全程历时近20小时,此生坐过的最累的航程。<div>&nbsp; &nbsp; &nbsp; 2018年7月起,非洲南部的明珠之国——津巴布韦对中国游客提供机场落地签了!落地签证费60美金/每人,南部非洲——这片神秘而古老的土地,终于向你我敞开了怀抱。</div> &nbsp; &nbsp; &nbsp; 这,就是我们到达非洲第一天的家,我们在津巴布韦的落脚地--welcome to shearwater explorers village(帐篷酒店),就是普通帐篷里面架了两张木板床而已,一开始感觉这也太简陋了吧,结果随着后面条件越来越艰苦,大家都觉得帐篷里有床已经很满足了。 &nbsp; &nbsp; &nbsp; 这,是我们未来二十多天移动的家,由重汽卡车改装的长途越野大篷车,没有空调但有冰箱,硬轴、钢板弹簧悬挂,所以谈不上舒适,倒也高大坚固,结实实用。他将引领我们风餐露宿穿行南部非洲4000多公里...... &nbsp; &nbsp; &nbsp; 第一天的欢迎晚宴,每人一份牛排,我滴个天啊,非洲牛是不是特别大只啊,最后,没有一个人能吃完自己那份。 &nbsp; &nbsp; &nbsp; 学会搭、拆帐篷是此行的必要技能,要不然每天请非洲朋友帮忙那是要付小费的。 &nbsp; &nbsp; &nbsp; 进入非洲的第一天就发现自来水不能喝,尽管自带电水壶并且多次清洗,烧开的水面仍然可见一层漂浮物,因此,全程都是买桶装水喝。 &nbsp; &nbsp; &nbsp; 鼎鼎著名的维多利亚大瀑布,非洲第一大瀑布,世界第二大瀑布,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三大跨国瀑布。在这里,舒缓悠长的赞比西河,突然从高达150英尺的陡崖上跌入深邃峡谷,浪花溅起300多米,轰鸣如雷的水声,光照折射出彩虹,白色的激流如同万马奔腾……<br><br> &nbsp; &nbsp; &nbsp; 只有空中俯瞰才能彰显瀑布的壮观全景(此处严控无人机航拍,只好借用网友的航拍图片)。 &nbsp; &nbsp; &nbsp; &nbsp;赞比亚大桥(公铁两用),它横跨赞比西河,坐落于维多利亚瀑布之上,这座铁桥连接着赞比亚的利文斯顿和津巴布韦的维多利亚瀑布小镇,因极限运动而闻名于世,从桥面到桥下的峡谷有110米高,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爱好者来此挑战。 同团的新疆小妹够大胆,毫不犹豫一跃而下。 &nbsp; &nbsp; &nbsp; 与狮共舞,在津巴布韦,这样的事,可不只是虚构的狂想。“与狮漫步”项目是让游客在向导和饲养员的陪同下不设防地与狮子一起“散步”1-2小时,途中可以与狮子“亲密接触”,不光可以与它们合影,还可以抚摸它们。游客可以触碰的部位是它们的背部和尾巴但不能与它对视,而且为了安全,游客必须始终手持一根木棍,狮子不蹲下你就不能蹲下(确保在狮子看来你比它高大)。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狮子通常都无视游客的存在。它们时而攀爬上树,眺望正在远方散步的大象;时而互相撕咬嬉戏;时而躺在地上偷懒不愿前行;时而从游客身后悄无声息地窜出,引起一阵惊呼。狮子的毛很粗硬,尽管是幼狮(成年雄狮的攻击性太强,绝对不能近距离接触),能与“百兽之王”一起漫步合影,实在是人生中难得的一种体验。正因如此,这一项目吸引了许多游客参加。 当侧面串出一头狮子的时候,还是有点怕怕的。 &nbsp; &nbsp; &nbsp; 成年雄狮,真正的百兽之王,锐利的眼神仿佛在紧盯着猎物。用手机拍下这张照片可不容易,需要眼疾手快。 &nbsp; &nbsp; &nbsp; 为防意外,管理人员的麻醉枪始终不离手,我们想借他的枪扮酷拍照都不行。 溜狮活动包含了简单的早餐,在此秀一下。 &nbsp; &nbsp; &nbsp; 因为津巴布韦只是个落脚点,所以没有安排深度游,接下来将向博茨瓦纳进发,开始走进真正的非洲。<div>&nbsp; &nbsp; &nbsp;&nbsp;博茨瓦纳是非洲最富庶安定的国家之一,也是野生动物保护力度最大的国家,不仅议会制定了最为严格的《全民动物保护法》与《自然环境保护法》,还划出了国家几乎一半的土地来建立了数十个野生动物保护区,甚至还建立了一支军队来巡查,防止偷猎。因此,博茨瓦纳的野生动物资源非常丰富,保护得也非常到位。</div> &nbsp; &nbsp; &nbsp;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启程前先到超市备足路上的食材包括各自的零食和未来几天的饮用水,全靠大家动手,并且这一路每天除了搭建自己的帐篷,所有的公共工作都需要大家分工合作,所有人分成4个组:帮厨、洗碗、搬运、清扫车厢,每天轮换,越到后面越累,所以明白为什么说要有一个好的体魄了吧。 行车途中经常会有不速之客挡在车前。 &nbsp; &nbsp; &nbsp; &nbsp;过境博兹瓦纳,也是落地签,50美金/每人,因为博兹瓦纳是一个农业国,为预防农业病害带入,所有人员必须下车换上拖鞋经过一个消毒池,汽车也一样。细看这消毒池,怎么感觉消不消毒都没多大意义呢 为了大家的健康,要求每次上车前必须要对手进行消毒。 入境博茨瓦纳第一站:乔贝河营地 乔贝河(左岸是纳米比亚,右侧是博兹瓦纳) &nbsp; &nbsp; &nbsp; 营地只提供水电和卫生间,唯一可以做台面的就是这种随车自带的折叠椅。 早上等待发车的间隙,咱们活动活动筋骨 期待游猎的心情是亢奋的 &nbsp; &nbsp; &nbsp; 大车无法进入乔贝公园,必需换乘小型越野敞篷车,今晚将在乔贝公园内露营,所以帐篷睡袋及简单行李先用小车拉到露营地,而我们将在游猎后天黑前到达营地。 只有乘坐这样的车才能近距离观看野生动物 &nbsp; &nbsp; &nbsp; 坐敞篷车游猎必需做好防尘+防晒+防蚊措施,总之露出眼睛就好了。 随意溜达的狒狒 傍晚回家的像群 随处可见的弯脚羚羊 斑马 旱季的乔贝河,水位很低河床裸露 美丽的夕阳,此时,多么期待能出现一只长颈鹿啊。 &nbsp; &nbsp; &nbsp; 乔贝河公园营地,这里是一个典型“三无”营地,无信号网络、无水、无电,晚上只好生起篝火,因为帐篷外就有各种不速之客,各种野兽动物就在附近,为安全起见要求夜间上卫生间必须两人以上同行,不许有大的动作,同时注意观察黑暗中有没有发亮的眼睛,遇上狮子等猛兽绝对不能与其对视或惊恐奔跑,吓的大家睡前都不敢喝水。 篝火前,咱们最年轻的队员跳起了拿手的新疆舞。 &nbsp; &nbsp; &nbsp; 仰望星空,能够清晰地看到横跨天穹的灿烂银河,可惜树丛太密集,没有更好的拍摄场景。 &nbsp; &nbsp; &nbsp; 第一次在荒野露营,与野生动物同在一片星空下,竟丝毫没有害怕的感觉,我还真希望半夜被骚扰一下,结果平安无事,清晨起来,大家都还安好。 &nbsp; &nbsp; &nbsp; 野外的早餐竟也能如此丰盛,此行咱们的非洲随车厨师真心不错,大家一致认同皮特做饭真好吃。 &nbsp; &nbsp; &nbsp; 清晨,随着太阳的升起,新的一天开始了,动物们都为了生存,开始悄悄的出动了,这是猎取食物的最佳时机,这只狮子似乎嗅到了猎物的气息......。 &nbsp; &nbsp; &nbsp; 狮子有群居的习性,捕猎也是团队合作,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成功率,此时,两头母狮开始悄悄朝猎物靠近。 &nbsp; &nbsp; &nbsp; 大象也感到了危险,一群大象警惕的前后左右保护小象迅速离开杀戮之地。 &nbsp; &nbsp; &nbsp; 非洲五霸之一的非洲野牛。非洲野牛和非洲象一样,几乎没有天敌,它们喜欢水,每天至少要喝一次水,所以永远只生活在离水源不超过两公里的地方。 &nbsp; &nbsp; &nbsp; 难得一见的雄狮懒洋洋的躺在树荫下,它似乎并不饿,我们距离它最近距离不足3米,它看都不看我们一下。 &nbsp; &nbsp; &nbsp; 一头不明原因死亡的大象倒在树丛中,公园管理处还没来得及处理。 &nbsp; &nbsp; &nbsp; 在游猎的途中发生一件有趣的事情,我们的司机沿途捡了3个手机,把他开心的咧嘴直笑,都是因为路面太过颠簸导致其他游客掉落的,不过最后一个手机竟然找到了失主,同时还帮他们找到了掉落的相机。 &nbsp; &nbsp; &nbsp; 今天,将进入奥卡万戈三角洲,它位于博茨瓦纳北部,面积约1500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三角洲,马翁营地,是前往奥卡万戈三角洲的中转站,早餐后换乘用老奔驰简单改装后的敞篷混装车,在三角洲码头换乘当地称“MoKoRo”的独木舟40分钟后到达营地,这又将是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营地,再一次经历没水、没电、没网络的丛林露营(自带瓶装饮用水)。 &nbsp; &nbsp; &nbsp;敞篷车、灰土路、2小时,可以想象是什么感受,中途还好司机特许我坐到了驾驶室内。 &nbsp; &nbsp; &nbsp; 所有游客在码头集结,等待乘坐独木舟,每只“MoKoRo”独木舟只能乘坐两名乘员和简易行李(也就一个睡袋和床垫) &nbsp; &nbsp; &nbsp; 独木舟又窄又浅,稍不留神就会进水,坐在上面不敢乱动,真怕它翻船,40分钟后终于到达营地。 &nbsp; &nbsp; &nbsp; 此情此景有点像当年白洋淀的---“雁翎游击队”穿梭在芦苇荡中。 &nbsp; &nbsp; &nbsp; 营地的帐篷算豪华的了,后面还带有茅厕以及简易冲凉设备,就是摆样子的,因为根本就没有水,似乎在电影里见过野战部队用。 这防晒霜涂的像不像京剧里的小丑 &nbsp; &nbsp; &nbsp; 三角洲的腹地汽车无法进入,所以游猎要靠徒步,每个向导带一小队,他能够根据动物粪便判断附近有什么动物,向导的听觉也非常灵敏,好几次在我们毫无感知的时候,他已经在示意我们前方有情况。 长颈鹿家族,花纹颜色越深的年龄越大 &nbsp; &nbsp; &nbsp; 今年非洲干旱严重,三角洲里许多湖泊干枯,大地龟裂,这给动物带来极大的生存考验。 很符合标题的一张照片——走进真正的非洲。 &nbsp; &nbsp; &nbsp; 今晚营地用的水、食物、锅碗瓢盆等全部都是我们自带,用“MoKoRo”运进来的,经过一天的坐车、坐船、徒步游猎已经够辛苦了,但是,还有帮厨和洗碗在等着我们。 &nbsp; &nbsp; &nbsp; 晚上的篝火晚会上,负责接待我们的当地巴依人团队即兴表演非洲土著歌舞,没想到我们的厨师不光饭做得好,还是个多才多艺的人。<div>&nbsp; &nbsp; &nbsp; 今晚的三角洲异常寒冷,由于估计不足,厚的衣服都留在马翁的营地了,5-10度的睡袋完全不够,迷迷糊糊度过了冰冷的一夜。</div> &nbsp; &nbsp; &nbsp; 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初升的太阳照在岸边的“MoKoRo”上,空气清新而宁静。 早餐后,我们将离开三角洲返回马翁 非洲大婶的头功了的,头上顶这一箱很重的 &nbsp; &nbsp; &nbsp; 再见了,奥卡万戈三角洲;再见了,营地留守的非洲小伙。<div>&nbsp; &nbsp; &nbsp; 奥卡万戈三角洲是非洲面积最大、风景最美的绿洲,只有在高空俯瀚才能感受绿洲的魅力,所以,强烈建议坐直升机,我们由于预定的太晚,留下了终身遗憾。</div> &nbsp; &nbsp; &nbsp; 还记得曾经有部电影《上帝也疯狂》吗?讲的就是布须曼人的故事<br>&nbsp; &nbsp; &nbsp; 布须曼人,是生活在非洲南部地区的一个原始狩猎、采集民族 。他们曾是这片土地上的霸主,甚至可以说是10万年前地球上的王者,拥有着其他民族所没有的本领和技艺,他们善于雕刻、捕猎,能在任何环境下生存。<br>&nbsp; &nbsp; &nbsp; 如果要追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那非布须曼人莫属,因为他们已经存在了10万年,比目前世界上任何民族都要古老,还是现存最古老的民族。在西方殖民主义者到达非洲南部之前,布须曼人至少有20万,而今只剩下5.5万人了。现在,他们之中的一半以上生活在博茨瓦纳,其余则生活在南非、纳米比亚和安哥拉。<br>&nbsp; &nbsp; &nbsp; 直到20多年前,布须曼人依然处在史前时期,几乎无人知晓。他们生活在最贫瘠和荒芜的沙漠地区,像旧石器时代那样,以狩猎和采集植物的根、茎及野果为生。<br>&nbsp; &nbsp; &nbsp; 20世纪70年代以后,文明之风吹到了布须曼人部落中,几千年来的传统迅速遭到破坏。他们的住地由原来的茅草房变成了现代的砖瓦房,政府还开设了语言培训班,以便他们可以跟游客沟通,非洲旅游业的开发也为他们带来了经济收入。布须曼人的传统绝大部分已属于回忆中的往事,也许在某些早已被遗忘、处于沙漠中心地带的小部落中还存在,但他们还能坚持到什么时候呢? 我们在博茨瓦纳的杭济与布须曼人不期而遇, &nbsp; &nbsp; &nbsp; 他们是一对夫妻,正在讲解他们赖以生存的古老技能——钻木取火。 用自制的飞镖和弓箭捕猎 意外插入一个现代”布须曼人“ 手中的鸵鸟蛋壳就是他们用来装水和食物的器皿 &nbsp; &nbsp; &nbsp; 布须曼人的岩画非常著名,在非洲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岩画表现的内容多为战斗、狩猎和生活的场面。他们用石灰、油烟、水和动物油调成涂料所画出的岩画,不仅精致,而且历经千年而不褪色。<br>&nbsp; &nbsp; &nbsp; 在纳米比亚Spitzkoppe公园,这里曾经是小布须曼人的天堂,岩壁留存有四千年前布须曼人留下的壁画,至今仍然清晰可见。 &nbsp; &nbsp; &nbsp; 在杭济的营地偶遇三个管理人员看着陷在沙堆里的车一筹莫展,可是盼来了我们这帮大救星,众人齐喊1、2、3,车出来了,高兴的他们直喊China。 身后的晚霞映红了天空,如同非洲的沙漠给人以热烈的感觉。 帮厨炸薯条了 &nbsp; &nbsp; &nbsp; 按照厨师的要求,每天自己的餐具自己洗,然后必需甩干水份才能放进餐具篮,不能擦干,大家都表示不理解但必需照做,所以,每天吃完饭大家齐齐甩盘子也是一大趣事。 &nbsp; &nbsp; &nbsp; 在博茨瓦纳的最后一餐,皮特给了我们一个惊喜,加菜烤牛扒,听着火焰中爆出的刺啦声,口水都流出来了。<div>&nbsp; &nbsp; &nbsp; 博茨瓦纳8天的行程很快就要结束了,难忘的乔贝公园、难忘的奥卡万戈三角洲、难忘的与世隔绝、回归原始的风餐露宿生活。</div><div>&nbsp; &nbsp; &nbsp; 明天,我们将离开博茨瓦纳前往纳米比亚的首都——温德赫克。</div><div><br></div><div><br></div><div>中篇待续</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nbsp; &nbsp;2020年2月18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