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磨灭的番号,致敬隔离二病区

张明杰

<h3>2020年2月5日,我们来到这个地方,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面孔,一切都显得那么陌生。由于全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形式严峻,院里从各科室抽调医护人员,组建呼吸内科三病区(新冠肺炎隔离二病区),很荣幸,我能够成为其中的一员。</h3> <h3>还记得初到这里的那天,我们收到的命令是当晚要接收发热患者。在杨凤军院长的指挥下,医务科,信息科,感控科,水暖后勤,电工,药房,保洁,保安等等,大家一起拼尽全力,各司其职,有条不紊的参加了这场组建新科室的战斗。从没有桌椅,没有电脑,没有病床,没有被服,到一个崭新的,符合院感要求的隔离病区,我们仅仅用了五个小时的时间。一切就绪已是深夜。我被安排第一个值夜班。还记得那晚收治五名发热患者时,内心深处的那份紧张和恐惧。第一次穿隔离衣,第一次带着护目镜,第一次带N95,第一次严格的防护措施,加之紧张的心里,使我感到呼吸有些费力。将患者依次安置到隔离病房,看见他们充满惶恐的眼神,我们要镇静自若。“请您不要紧张,您因为发热,来到这里,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们会对您进行隔离观察和治疗,会进行核酸检测采样,你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单独的病房,为了您自己,也为了您的家人,希望您能配合我们的工作,不要害怕,我们会时刻陪伴着你。”我们深深的知道,对于这些发热患者,特别是具有流行病学史的发热患者来说,他们的内心充满恐惧,他们不确定自己是否被感染。医护人员一句暖心的话,对于他们来说都成了莫大的安慰。</h3> <h3>因疫情严峻,自从进入隔离二病区,所有医护人员大家就一直坚守在这里,从未离开。</h3> <h3>为了大家安心工作,院领导给我们提供了干净整洁的住宿条件,为了增强我们的免疫力,给我们提供了营养丰富的配餐。更让人感动的是,还有那么多社会爱心人士给我们捐赠了新鲜水果,鸡蛋,牛奶等等。那一刻,让我们感觉到,原来我们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h3> <h3>我们这里有七位医生</h3> <h3>张海波主任来自呼吸内科二病区,他是科室的负责人,他为人和善,业务精炼,大家都亲切的叫他“张大哥”。</h3> <h3>李广君医生来自中西结合病区,为我们病区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做出了突出的贡献。</h3> <h3>张建彬医生来自普外科一病区,乐于助人的好医生!</h3> <h3>齐晓艳医生来自普儿科,他是发热小儿患者的守护神。</h3> <h3>张鑫医生来自重症监护室,为科里的重症患者治疗提供了技术保障。</h3> <h3>赵蕾医生来自妇科,工作非常认真的一个女医生!</h3> <h3>我来自于神经外二科</h3> <h3>这里的每一位医生都是好样的,面对着诸多不明原因发热患者,他们无所畏惧,沉着冷静。我们背后有着强大的后盾——宁城县中心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组,他们由权威的呼吸科,影像科,感染科,儿科,临床药学等科室骨干力量组成。我们把每一位发热患者的病史,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体征,辅助检查等内容详细的向专家组汇报。专家组每天对每一位患者进行全方位的会诊,最后给出具有针对性的检查和治疗意见,直到患者排除新冠,解除隔离,治愈出院。</h3> <h3>我们的护理团队</h3> <h3>褚晶晶护士长来自骨一科,她是我们的专职裁缝兼保姆。组织协调各种所需,捋顺工作流程。</h3> <h3>周利波来自神经外二科</h3><h3>孙宏伟来自泌尿外科</h3><h3>于学玲来自内分泌科</h3><h3>王冉来自神经外一科</h3><h3>栗东红来自心血管内一科</h3><h3>李颖来自心血管内一科</h3><h3>刘雅婷来自骨三科</h3><h3>王晓庆来自儿保中心</h3><h3>张丹来自神经内四科</h3><h3>王蕾来自骨二科</h3><h3>吕颖洁来自普外科一病区</h3><h3>刘飞飞来自感染科</h3><h3>杨康平来自消化内科</h3><h3>汪立新来自神经内一科</h3><h3>陈召来自普外科二病区</h3><h3>陶然来自中西医结合科病房(现已在武汉支援)。</h3><h3><br></h3> <h3>从她们身上,我看到了坚韧不拔的性格,他们每天穿戴好装备(帽子,口罩,隔离衣,护目镜,靴子)在隔离区工作八个小时,除了日常配药,输液,配餐外,她们还要对每一位患者进行心里疏导,尽最大的努力,消除患者的恐惧。尽管厚重的隔离服掩盖了她们的身材,尽管帽子,口罩护目镜遮挡了她们的容颜,尽管汗水让她们脸上深深的勒痕隐隐作痛,她们从未退缩。她们用娇小的身躯,惊人的毅力撑起了一片天。向所有奋斗在防控一线的护士致敬,我认为,护士是天下最美的职业!<br></h3> <h3>胡瑞是我们的专职救护车司机,他每天的工作内容很多很多,他要将发热患者送到隔离病区,他要将出院患者安全送到家中,他要将复查CT患者送到发热门诊CT室,他要将化验标本送到检验科,他要将洗消好的隔离衣及时送到隔离病区。他就这样一直默默的奉献着,多少次看见他疲惫的躺在值班室短暂的休息,不忍心打扰他,但是,电话铃声响起,他立刻起身,又要出发了……在此,向所有急诊救护车司机师傅说一声,您辛苦了。</h3> <h3>还记得难忘的2月15日,天空飘着雪花,中京大地银装素裹。我院15名白衣勇士,冒雪逆行,驰援湖北。看到他们剃掉头发,整装待发的照片,我们的泪水一次次流下。我们身在隔离病区,不能亲临现场,为他们送行,我们只能默默祈祷,祈祷他们平安,凯旋!我们能做的就是认真工作,仔细排查,为中京大地筑起一座防御新冠病毒的隔离墙!</h3> <h3>我们来自不同科室,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聚在一起,从陌生到熟悉,再到工作配合默契,最后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此时此刻,我们的内心是矛盾的,我们期盼着疫情早日结束,能够早日回到家人的身旁,但同时我们又不舍得分开,不舍得离开这个曾经一起战斗过的地方。随着疫情的结束,也许某天,科室要面临解散,我们要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但是,我相信,在这里的每一寸时光,一定会成为每一个人最难忘的回忆。呼吸内科三病区(新冠肺炎隔离二病区),它因新冠疫情产生并存在,它必将成为宁医人在“抗疫”史上,永不磨灭的番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