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战疫”日记

刘安雅

<h3>西安市长安区第六中学<br>高一十一班 刘安雅 指导老师:刘晓爱<br><br>1月23日 多云转阴<br>  离与朋友约定看电影的日子就只有两天了,却未曾想到离汉通道关闭的消息传来让我心中猛地一紧,“战争”的号角正式吹响了。<br>  其实一月初我就听说有种类似于SARS的病毒。但未放在心上,认为是普通的流感,很快便会消失。 截至1月22日24时,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71例,此时心中的那丝侥幸已无影无踪,只有担忧和慌张如潮水般涌上心头。看来,面对这种疫情信息,我们决不可存在一丝的侥幸,及早发现,及早处理,要做到防患于未然才好,这样才能会避免更大的损失!<br></h3> <h3>1月27日 多云<br>  截至1月26日24时,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744例。<br>  傍晚时分,看到了一篇关于病毒来源的文章。原来这次病毒是由于人们吃野味引起的,与17年前的SARS的起因如出一辙。<br>  常言道,病从口入, 17年前的错误如今又重蹈覆辙,难道人们还没有意识到拒绝野味的重要性吗?都说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其实我们更应该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对待自然,对待生命。<br>  希望生命之花可以开遍人间。<br></h3> <h3>2月5日 多云<br>  截至2月4日24时,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4324例。疫情更加严重了,但是我们身前有国家,有医护人员和志愿者,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br>  “对江楼阁参天立,全楚山河缩地来”,饱经千年沧桑的黄鹤楼屹立在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上,它见证了逆行者的坚毅和这座城市中每天上演的生死离别。<br>  一批批的医护人员奔赴战疫前线,开始日复一日的满负荷工作。当我在视频中看到他们脱下防护服后被汗水浸湿的后背,看到因医疗物资匮乏身套塑料袋“裸奔”的医护人员,听到他们出征前的铮铮誓言,我的内心被一股温暖的洪流占据。召必战,战必胜。这群逆行者们将会带来更美好的春天。</h3> <h3>  疫情当前没有谁是局外人!在医护人员满负荷工作时,青年志愿者也肩起担当,用自己的青春力量在风雨中奋斗,坚守在青春战疫一线上。<br>  其中最让我有所感触的就是那位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幸存的志愿者。她曾经获得过来自全国各地志愿者的帮助,而如今他也帮助着他人,温暖着他人。<br>  “中国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疫情中众人的团结便是抵抗肺炎疫情的坚实力量,这份力量不仅会打败病毒,更会温暖整个冬天,也会温暖每个人的心田,守护我们的春天。</h3> <h3>2月10日 晴<br>  截至2月9日24时,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0171例。<br>  今天学校的“停学不停课”活动开始了,我终于圆了自己在家上课的梦了,可我却一点也不开心。<br>  疫情是最好的教科书,这次疫情给我最大的感受还是知识和科技的重要性。在面对这场人类与病魔的抗争,医学为人类筑起坚实的壁垒。各种各样的检测仪,防抑病毒的疫苗都在牵动着民众的心。看来,知识不仅可以改变个人的命运,还能改变一个国家甚至是全人类的命运。<br>  现在的我拿起笔,能感觉到一种责任感。只有学习好科学知识,努力提升自己,才能像抗疫前线的医护人员一样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才能在国家有难时,真正的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武汉加油!中国加油!<br></h3> <h3>2月20日 晴<br>  截至2月19日24时,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4576例(江西、河南、云南省各核减1例),当日新增394例;现有重症病例11864例,当日减少113例;累计死亡病例2118例,当日新增114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6155例,当日新增1779例。<br>  昨天爸爸接到了复工通知,今天便要动身了。我特意看了新闻,原来最近国家倡导复工,不少旅游景点也向游客开放了。<br>  我十分欣喜,因为我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看到了人们摘掉口罩后冁然而笑的样子,听到胜利号角铿锵有力地吹响。<br>  黑夜无论多么悠长,白昼总会到来。我坚信“战争”很快就会胜利,“春天”很快便会到来。待那春天时分,我期盼与你看那武汉的樱花烂漫,共看春色满人间。<br> <br> </h3> <h3><br><br>老师点评:文章主旨鲜明,构思新颖,条理清晰。内容充实,贴近生活实际,写出了一个16岁学生的所思所想,是篇好文章。</h3>

疫情

病例

日时

医护人员

累计

确诊

病毒

战疫

志愿者

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