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作为一个读者,遇到一本书,就是期待与书对话。就如同书里所说:我喜欢问:这本书是怎么改变我的生活的?作者一直在找寻,能够帮助她理解这个世界的书。 </h3><h3> 带着这个思索,我也回想书对我来说,是不是曾改变过我的生活。一个机缘巧合,在机场随手拿起一本《登天的感觉》,在飞机起飞后,就看到作者岳晓东教授描述了80年代前往美国留学,在飞机上因为偶遇一位教授的对话启示,改学心理咨询的事。渐入文章里的10个心理咨询案例描述,那一个个动人心魄的故事,变成了我对心理咨询的一种好奇心,继续踏上这个专业领域的学习。书对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是在不经意间,遇上一本书,之后改变一种想法,走上一种没有经历过的生活方式,这就是书,带给我们无限改变的可能。更令人惊喜的是在2017年我在北大学习时真的碰上了岳晓东教授。</h3> <h3> 作者为我们介绍了她读的21本书,除了介绍书里故事,最重要她与我们分享了每本书带给她的是什么?通过这些分享,她得出一个结论:以前认为送给别人最好的礼物是书,但是她现在不这样认为了。她觉得给别人最好的礼物是花时间和他们讨论一本你分享过的书。在这个寂静的夜,有一本书在和你讨论她通过她读书后的感受,就像旁边有一位朋友在和你聊天,这种感觉甚好。</h3> <h3> 书中有很多通过小说主人公和故事的分析,得到了很多启示,这些启示变成了一些如何让我们更好生活的领悟。 </h3><h3> 1、如果一件事情值得做,那么即便做得不好也是值得的。诚然,做得好确实更好些,不过如果一件事情值得做,不管能做得好或多不好,它都是值得做的。当我们诋毁平庸,我们是在阻止自己和别人去尝试新事物。 </h3><h3> 2、当一名伟大的画家固然好,但是画画本身就很伟大。唱歌、陶艺、织围巾、下棋都是这个道理。 </h3><h3> 3、每一天,我们都需要安静的时光来理解发生的所有事情——漫长的一生更需要这样的时刻。 <br></h3><h3> 4、当我想起大卫.拜耳时,我要选择怀念他让我开心还是悲伤,是记住他的生命还是死亡?我努力选择开心,努力选择生命。<br></h3><h3> 5、改变习惯是非常难的一项大工程。我想,如果任何一本书能够无须艰苦的努力和付出。就能像变魔法一样产生神奇的效果,那么也就意味着这类书走到头了。<br></h3> <h3> 6、真正的旅行者是漂泊不定的,带着流浪的欢乐、诱惑和冒险精神。一个好的旅行者不知道他将去何处,而完美的旅行者不知道他来自何方。</h3><h3> 7、肯定生命,反对生命的转瞬即逝。它只需要是你恰好需要的那本书。</h3><h3> 8、因为《小王子》,令作者想起去世的好友,爱永存。因为一本书,在生命中聚合两散,再次点燃一份温情。</h3><h3> 作者通过脸书,2391个网络朋友,请进生活。她在社交平台,得到了推荐的食谱,看到了在家里、度假中的朋友照片,各种不计其数的各种帖子,惊叹于动物世界的可爱……这一点,我保持了和作者同一个观点,中国的微信朋友圈,让我看到石画、战斗民族、美食、摩洛哥……这是让我了解这个可爱世界的另一个渠道与方式。为什么不?</h3><h3> 读书一定要联系生活出发,去思考,很多现实问题,依然可以通过小说、文学作品等等找到解决的答案。这是作者想告诉我们的。</h3> <h3> 也许这本书最精彩的部分,不是那21本书和故事本身,而是怎么利用书去改变自己的意识形态和去解决现实。它把书和生活紧密联系,在我们生活中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你会想到书中的谁?并且去学着这些人物,好的方式采用,不好的学会利用反向思维。作者的结尾可谓点出本书意义:阅读提醒我进一步深思每天如何度过,我为了生活而阅读,为了生命而阅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