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冬天不一般

祥瑞

<h3>今年的冬天不一般。</h3><h3>下了三场雪。</h3><h3>春节路上冷清清。</h3><h3>各大小娱乐场所停业。</h3><h3>延迟开学,师生网上教学。</h3><h3>各地单位复工待命。</h3><h3>口罩成为紧俏商品。</h3><h3>居家就是对国家做贡献。</h3><h3>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成为中国人的大敌。</h3> <h3>在全国抗疫的日子里,家家门户紧闭,尽量不出门,做饭、吃饭便成了一天中的主旋律。</h3><h3><br></h3><h3>我喜欢烹饪,似乎也有点天赋,看到食材就能想到怎样下佐料烹制,以及它出锅的味道。</h3><h3><br></h3><h3>这特殊的日子里,人出门都要三思而行,更别提卖早点的了。可是,越是买不着就越想吃,平时外面卖的早点这时都想起来了,没别的办法,就自己做吧。</h3><h3><br></h3><h3>天津的特色:浆子、果子、老豆腐,大饼卷圈、锅巴菜……一样一样来吧!</h3><h3><br></h3><h3>煎饼果子的制作过程对于我来说技术比较成熟了,以前只要有时间就在家自己摊,并且比外面买的好吃,外面的吃完了胃口满腾半天,嗓子总好像有油糊着,自己摊的吃完了是满口清爽。里面夹的果子以前只炸薄脆,比较省事。今天想炸一次油条。“小红书”上看一遍就明白了,头一天晚上和好面发一宿,转天早上正好用上。没有专业的不锈钢板做的面板,我想起了烧烤用的锡纸,铺开正好,免得木头面板渗油。这次知道,炸果子的面不要揉,否则不喧腾了,由此我醒悟,为什么每次烙饼的面和得很软了,烙出的饼还显得硬,应该也不用反复揉,结果真是如我所想。</h3><h3><br></h3><h3>一直喜欢吃素卷圈,以前想吃了就开车专门去一个摊位去买。现在没处去买了,自己试试吧。事情总是看着简单,干起来真是不那么容易,幸亏我有耐心爱琢磨,大致猜出点门道,做出来的虽然品相不是很好,但是炸了七个,只有一个散开了。发了朋友圈说仅此一次,不再做了。一位善做美食的老大姐看了告诉我,卷圈用的豆皮不能泡,掸一点水软了就行,一句话就解决了关键,于是想过两天再试试。</h3> <h3>儿子的生日在正月,因为前几年在外地上大学,还没到生日就回校了,都是在学校自己过的,今年赶上这特殊的日子,各地都没复工,他也能在家过一次生日了。我们这里风俗是过生日要吃长寿面,而且要早面晚席。这中午的捞面是他爸爸的事,打卤很有一手。</h3><h3><br></h3><h3>儿子爱吃面,有时也做做炸酱面、麻酱面什么的,儿子都吃得很美。</h3> <h3>在家时间长了,每天家常饭菜吃腻了,这天,儿子说想吃上学时学校门口的照烧饭。按照他的描述,我试着做了,出锅一尝,儿子很满意。</h3><h3><br></h3><h3>又一天,儿子说想吃韩式拌饭,问我会不会做,我笑了,“儿子,真拿妈妈当大厨了。”儿子想吃我就做吧。看了一眼图片,准备食材,没有相应的锅具,就一样样摆在电饼铛里煎烤。等一样一样装到碗里,嘿,还挺像样!</h3><h3><br></h3><h3>我对儿子说:“你以后想吃什么了,就往天上一看,直接说妈妈我想吃什么什么了,不用加“行吗?会做吗?”这类字眼儿”。</h3><h3><br></h3><h3>哈哈,哈哈!</h3> <h3>儿子爱吃辣,总让他爸给炸辣椒,平时吃什么都放一点。尤其吃涮羊肉,不用其他涮料,直接用辣椒油。</h3><h3><br></h3><h3>这一天,他说:“妈妈,咱们吃水煮鱼吧!”儿子一声令下,我开始行动,收拾鱼,刮鱼鳞,片鱼片,腌鱼肉,洗菜。之前生的豆芽菜今天正好能吃,一切准备就绪,下锅炒菜,煮鱼片,盛出来,最后一步最精彩:鱼片上撒上辣椒麻椒,热油一浇,那声音和翻起的油浪真像那么回事!</h3> <h3>年前家里储存的食材,这时全拿出来派上用场了,有的吃法也是想起一出是一出。儿子说:“妈妈,咱们吃佛跳墙泡饭吧!”“哈哈,好,就像龙虾煲粥一样!”</h3><h3><br></h3><h3>小鲍鱼拿出来做蒜香的还是麻辣的?浇油后的汤汁炒个白菜还蛮有味道的!</h3><h3><br></h3><h3>看这京酱肉丝做得也还行吧?</h3> <h3>  在这特殊的日子里,为减少外出,有些食材都自己做,比如用红小豆做豆馅,蒸豆沙包,我们这叫蒸饼儿;用电饭锅做蛋糕,用压面条机压面条,用绞肉机绞肉馅,用破壁机做豆浆、各种粥和饮品,这次生豆芽菜也是我的处女作。</h3><h3><br></h3><h3>看着家人吃得快乐,我也累并快乐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