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寒假苏东坡学习研读

文馨若兰

<h3>思考题:结合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思考和品读苏东坡的非凡人生。想想苏东坡的人格魅力源于何处?家庭教育还是他的坎坷仕途经历?他的人生给我们的重大启示是什么?你们喜欢他吗?主要喜欢他的什么?</h3> <h3>北辰班作业展示</h3> <h3>尹璐璐</h3><h3> 我觉得苏东坡的人格魅力主要源于他的坎坷仕途。其人格魅力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对人民真诚仁爱,心系百姓,苏轼身为朝廷官员,时刻关心百姓疾苦,设身处地为百姓谋福祉,即使自身窘迫也不忘兼济天下之志;二是在官场刚正不阿,直而不随,在复杂凶险的政治斗争中,苏轼不畏权贵,直抒己见;三是面对人生磨难返璞归真,豁达乐观,苏轼虽然身处逆境,却能超脱物外,保持心境的乐观。这些人格魅力主要是在他不断的升职贬职过程中凸现。</h3><h3> 苏东坡的一生,充满了坎坷曲折,他承受了巨大的苦难,但是他用顽强的斗志乐观的精神来面对。谱写了人生的新篇章,让我们看到的是优美的旋律。苏东坡是一个充满斗志的战士,通过苏东坡的人生轨迹,可以带给我们三点启示:</h3><h3> 1.做一个有知识的人。苏东坡然是人们学习的榜样,得到人们的敬仰,其中苏东坡的才华是最主要的一方面,苏东坡才华盖世,考进士的时候,他写的文章,得到了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当时的仁宗皇帝也大加赞赏,称赞他的文章了不起,称为后世找到了一个宰相,苏东坡的才华,在北宋时期就已经声名远播。苏东坡不仅在文学方面,就是在书画方面,在美食方面都非常的了不起,都都相当高的造诣,这是常人所不敢想的。记得有这样一句话:“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那你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h3><h3> 2.要有面对逆境困难挫折的勇气。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想象不到的困难和挫折,如果,在遇到困难逆境的时候,自己就消沉了,就妥协了,低头了,这个人不可能有大的作为。任何一个伟大的人物,都有面对逆境的能力,都有抗挫折的能力,这是所有伟大人物的共同点,伟大的人物都是在艰难坎坷之中成就的。苏东坡遭遇了常人想象不到的挫折,他青年时期,人生道路走得异常顺利,金榜题名,后来又成为了高官,得到了皇帝的重视,但是因为政见不合,因为他性格过于直爽,遭到了权贵的排挤,遭到贬谪到地方当官,最严重的一次,因为乌台诗案在监狱之中呆了130多天,当时面对的是生死考验,他自己都认为这次不可能活命。他被贬到黄州、惠州等地,生计都成了问题,但是他没有对命运低头,而是在艰苦的环境之下,调动自己的全部能量,用一种乐观的态度来同困难作斗争,不仅没有妥协,反而在艰苦的环境之下做出了成绩,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即使在他人生最灰暗的时候,他写出的诗词还是非常积极的,斗志昂扬的。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每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如果遇到了一次痛苦,遇到一次挫折就一蹶不振,自怨自艾,这样的人一辈子注定会一事无成,我们每个人,当遇到困难的时候,要想一想苏东坡,他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是如何做的,他在面对生死考验,他在人生最灰暗的时候,仍然充分利用自身的条件,发挥正能量,用阳光的心态去面对,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有信心。</h3><h3> 3.就是不管在什么样的岗位上都要扎扎实实的工作。苏东坡在他的人生之中,不管他是什么样的身份,都把每个角色演绎的非常到位,他的人生过得光辉灿烂,就是因为他把人生每一天,每一段经历,都给过的生机盎然。当学生的时候,就扎扎实实的学习,把学习文化知识作为第一要务,去考试的时候,就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学到的知识应用起来。苏东坡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考上了进士,当官之后,他也是变换了不同的工作岗位,他不仅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好,还关注着其他的事情,只要是有利于老百姓的事情,就去做,为老百姓争取最大的利益,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我们钦佩的。苏东坡在各地为官的时候,政绩非常突出,他的心里装着老百姓,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他就向朝廷求助,然后他再把自己的私人关系都利用起来,去给老百姓谋取利益,他眼里装着的是老百姓的疾苦,他把老百姓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做。</h3><h3> 这样的苏东坡怎能不让人喜爱。纪录片中说到猪肉遇到他变成了东坡肉,西湖遇到他变成了西子湖。三个标志变成了三潭印月,这就是这个文人留给这个民族留下的遗产。他太可爱了,怎能叫人不喜爱他呢。</h3><h3> 我最喜欢他的莫过于他在逆境中的人生态度,贬到黄州,惠州时,自己和家人的温饱都成了问题,但他依旧豁达,自己耕种粮食,还造福当地的百姓。他的这种勇气,这种态度,是我最喜欢他的原因。</h3> <h3>司燕燕</h3><h3> 关于苏东坡的人格魅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考和看法。但他的人格魅力,肯定是由各方面综合而成的因素所致。从家庭教育来说,苏轼的一生光明磊落,嫉恶如仇,爱憎分明,这就成就了他人格魅力的一部分。 </h3><h3> 我一直认为,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终生的。那么是怎样的家庭造就了苏轼这样一个人呢?这首先要归根于他的父亲苏洵。苏洵这一辈子没做过什么大官,但他是北宋著名散文家、学者,苏洵对他这两个儿子要求都非常严格,苏轼曾在一首诗中,叙述小的时候父亲监督自己读书的情景:夜梦嬉戏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 说晚上梦见自己小时候贪玩儿的事儿,父亲对学习监督得很严格,按照学习计划,当天本应该读完《春秋》这部史书,结果才读到了桓公、庄公这部分,还不到书的三分之一,心里担心父亲来检查作业,所以感到提心吊胆,总是不踏实。 写这一首诗的时候,苏轼已经60多岁了,被贬到了遥远的海南岛,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梦见儿时父亲监督自己读书的事儿,可见童年记忆的深刻。 苏轼的母亲程夫人,对苏轼成长也至关重要。程夫人出身于官宦之家,文化素养深厚,个性仁慈而果断。她特别注重对苏轼的人格教育。</h3><h3> 从他的坎坷的仕途经历来说,苏东坡被贬黄州,是他人生的最低谷,当时的他,自己独自一人居住在一所禅房里,整天闭门不出,这样落寞孤寂的苏东坡令人心疼。在此之后,他还被贬到杭州,惠州,儋州。 或许别人被流放到了这么多地方之后,会觉得生活已经暗无天日了,估计也会自暴自弃,但是苏东坡却不这样想。苏东坡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当地的百姓,比如说苏东坡到了杭州之后,他就在杭州帮助那里的百姓做了很多的事情,到了最后杭州的百姓都不舍得苏东坡离开,其实在这一方面也可以表现出苏东坡真的是一位非常具有才能的人。</h3><h3><br></h3><h3>人生启示:</h3><h3> 苏东坡的存在,可以说是空前的,他的经历也给了后人许多启示。首先我认为我们要学习他那种遇艰危而不悔,身处逆境而泰然的豁达精神,尽管我们只是一介凡人,尽管对一些事情或压力无法释怀,但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力从容面对它们。其次,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好学精神,苏东坡多才多艺,是一位人才,尽管我们不能达到他那样的水平,也应该向他学习。</h3><h3>我当然是喜欢苏东坡的。苏东坡真的很有智慧,聪明到令人嫉妒,他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书法上为宋初四大书法家,绘画上是文人画的开创者之一,他被后人称为是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人。再一个就是他对人生的那种他对人生的那种乐观,豁达的精神,令我为之钦佩!</h3> <h3>雷慧敏</h3><h3>苏东坡的人格魅力:</h3><h3> 一、有情义①他写给亡妻的那首《江城子》。十年岁月的流逝,生活的变迁,都没有冲淡诗人对亡妻的一片深情。②兄弟情深。那首家喻户晓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小序上写明了是“怀子由”的。那无眠的思念,无不充溢着手足深情;因“乌台诗案”入狱后,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他首先想到的是弟弟;自海南返乡途中,老东坡病重,心中念念不忘的依然是患难与共的弟弟子由。 ③对苍生的悲悯之情。他的一生辗转流离,但不管身处何时何地,他都以一颗敏感善良的心感受着并书写着老百姓的苦痛。</h3><h3> 二、有作为 ①在政治上有所建树。在官场沉浮中,他执著于“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理想,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百姓办了一件又一件好事。 ②生活上有所作为。在杭州,他疏浚西湖,修筑苏堤;在广东惠州,他引泉入城,供百姓饮用。此外,各地的东坡井、东坡书院,惠州的东坡孤儿院,海南的东坡医疗所……都是苏轼为民创下的实绩。 ③文学上,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④他在思想上,集合了儒、道、释三家的思想。他是习惯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区别对待的,又大致以“外儒内佛”的形式把两者统一起来。</h3><h3> 三、有情趣①从叶梦得《避暑录话》不难看出苏轼是非常善于在生活中发现和制造幽默的。可见幽默风趣是他的秉性,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② 他为人亲切洒脱,流放琼州(海南)时,他已是年过花甲,生还内地的希望非常渺茫。可他依然不改其天生的乐观,牵一海南大狗,四处闲逛,找人聊天;他始终以一颗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热爱着生活,即使是一些生活琐事也处理得井井有条……</h3><h3><br></h3><h3>启示:</h3><h3> ①要做一个有知识的人。才华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在社会上,如果没有才华,没有特殊的专长,就没有办法安身立命,更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h3><h3> ②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就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在上学期间,要有求知若渴的精神,要敢于下工夫,要吃苦。</h3><h3> ③要有面对逆境困难挫折的勇气。不管过得有多累,走的有多艰辛,都不要放弃希望,不要放弃自己。</h3><h3> 最喜欢苏东坡的是他那种屡遭挫折却能够始终保持一种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在苦难中,是他的这种热爱成就了他的身后名。</h3> <h3>宋沁莲</h3><h3> 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但他仍恪守着他内心的准绳,他一生宦海浮沉,多少次凶险的浪头将他没在海里,但他豁达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让他不断抬起头来,向无数次迫害证明自己的坚守。这正体现出他的真理至上。苏东坡是个很可爱的人。论做官,不是一个合格的从政者,他的性格不适合从政。在他所谓的“奸小之境”的官场,他过于理想化的认识让他早早地止步于官场。</h3><h3> 但正是因为他这种天才的任性,才让历史上无数人拜倒。他历经千难万险仍保持着的天真淳朴和旷达自如,即使被奸佞祸害到命悬一线还乐观坚持的可爱,是多少人终其一生寻找不来的。又是多少人羡慕的。苏东坡并没有到达权利巅峰,成为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权臣,却依然能流芳百世。他勇敢直言,坚持原则,丝毫不惧朝堂上的风起云涌。王安石当朝变法,他不顾个人安危,冒死上书,反对变法,皇太后支持他时,他表示“人应当有不同意权”这是这个怎样无畏无惧刚正不阿的人啊!</h3><h3> 苏东坡多才多艺,书法俊逸潇洒,被誉为“宋初四大家”他的诗词豪放豁达,恰如其人,成为豪放派词人代表。和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他在书画方面也有专长。自然,苏东坡的生活,既有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也有柴米油盐,生活琐事。面对朝廷的一贬再贬,他豪爽大笑,没有在意。面对富人不愿吃,穷人不会吃的猪肉,留下“东坡肉”贬去杭州,留下苏堤春晓,西湖美景。贬去岭南,让“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被世人皆知。他是个深情的男人,但自古伤情多离别,他的三任妻子均先他离世,他只能在记忆里,一遍遍描摹熟悉的面庞,怨道“情深不寿”</h3><h3> 苏东坡其人,一生温柔旷达又恣意,历史久远的沉淀,已经为他包裹了一层浪漫的包浆。他已不再是宋朝的某位官员,也不是历史上的某位词人。他已是华夏历史上掩盖不了的璀璨星辰,是五千年华夏文化的代表!</h3> <h3>杨蕾</h3><h3> 看完这部纪录片,感触颇深。</h3><h3> 苏东坡是一代文豪,喜欢他的人不计其数,古今中外有不少人都是他的粉丝。我想这与他的人格魅力是紧密相连的,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h3><h3> 1、在其位,谋其职。</h3><h3> 2、性格开朗,乐观,豁达,不会因其不幸的遭遇而一蹶不振。</h3><h3> 3、心系百姓,敢于直言。</h3><h3> 虽说他的一生坎坷不平,可是也正是因为这个使他的文学创作上升了一个又一个峰值。 “乌台诗案”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使他对朝廷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130多天的牢狱生活使他感受到了朝廷的黑暗。被贬黄州后他便开始了他的全新的生活。黄州也是他的第二个故乡。当然,苏东坡对当地也是做了不少贡献哒!.譬如美味的东坡肉。他就是这样的随遇而安,在小事中寻求快乐之境。</h3><h3> 在生活当中,逆境必不可少,但是,拥有一颗平常心去看待身边的事和物,你就会发现不一样的美。</h3><h3> 从古至今,由中到外,喜欢苏东坡的人不计其数,当然也包括我,喜欢他的爽朗,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喜欢他的刚正不阿和一身正气;喜欢他多才多艺。</h3><h3> 总之,他,堪称完美!</h3> <h3>牛晓鹏</h3><h3> 我觉得苏东坡的人格魅力源于他的坎坷仕途,正是他的这些坎坷的仕途,让苏东坡从一个年轻气傲的大文豪,最终成为一个平凡之中包含伟大,高尚之中有具有真实的伟人,他给我的启示是:我们面对人生挫折困难时,不要害怕,要积极乐观的面对,苏东坡被贬官在外,不但没有过多的负面情绪,还活的悠然自得的他这种乐观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学习,正如一句话叫做"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还有一点,就是他这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天下的爱国情怀。我和千千万万的东坡粉一样,也非常喜欢他,我主要喜欢他的性格,幽默、开朗,善良,如果拥有这样一个朋友,那实在是人生一大幸事。</h3> <h3>马亚峰</h3><h3>人格魅力:</h3><h3> 1.拥有一颗积极乐观的心;</h3><h3> 2.具有坦荡的胸襟;</h3><h3> 3.政治上失意却依然抱有为国效忠的心愿。</h3><h3> 苏轼的不合时宜可以说是很著名的。最早王安石推行改革的时候,苏轼认为改革太过猛烈,所以和司马光一起反对改革,被认为是守旧派的代表,直接导致自己被外放离开朝廷。后来守旧派掌权,苏轼作为守旧派代表被调回中央。但是此时他发现守旧派太过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也不利于国家发展,所以又站到改革派一边,结果导致自己又一次被外放。他的这种性格可谓就是不合时宜,但是同时也体现了自己的正直,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考虑自己的得失。</h3><h3> 旷达就得通过他的贬官经历来看了。被贬黄州的时候,苏轼自己盖房,自己种地,但是仍然自得其乐。很多东坡菜的发明很能说明这一点。我们看苏轼的诗词,很少有怨天尤人的,也很少有穷山恶水的,这也是他豁达的表现。苏轼的代表作《念奴娇 赤壁怀古》就是他这一时期的作品。后来来到岭南,苏轼肉食吃的少了,但是岭南多水果,从此爱吃肉的苏轼开始改变自己的口味,但是仍然快乐。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句诗就是当时他心情的写照。最苦的时候是在海南岛,肉食没有,水果吃不惯,但是苏轼又开始尝试海鲜了。老实说此时的苏轼快乐已经不如以前了,主要是因为常年的亲人离散,而且重逢无望,所以此时的苏轼没有作出太著名的快乐诗句,不能不说是有点遗憾。</h3><h3> 苏轼是可与屈原、李白、杜甫比肩的超级文化名人,像他这样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史学、文论、医药、饮食等各方面都卓有建树的人,环视华夏史海,都极为少见,而他的人品,更是被后人推崇备至。</h3><h3> 林雨堂在他写的《苏东坡传》中这样说:“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世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我们可以说,他是诗人、画家,是散文家、书法家,是乐天派,是道德家,是百姓的好朋友……可是这些都还不足以描绘他的全貌,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天才所具有的深厚和广博,苏东坡像一阵清风一样度过了一生,虽饱经忧患,却始终不失其赤子之心。”</h3><h3> “苏东坡的独一无二,还在于他的平民气质。一个经常被放逐的官员却有着最多的人缘,文人骚客、贤士大夫自不必多说,难得的是他与野老村夫、渔樵僧道,都能找到沟通的话题。一千多年来,有那么多人热爱他,是因为苏东坡自有其迷人的魅力。苏轼的魅力是一个谜,在他身上包含了最大限度的人性的丰富性和发展的可能性,传统文化通过他这个载体历久弥新地在当代社会呈放光彩。”</h3><h3> 构成苏轼人格精神主流的,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这种思想,塑造了苏轼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仕途顺利时,他身上锐意进取、济世报国的精神十分突出。而被贬后,便是为百姓办了一件又一件好事:在徐州,他亲自带领官员防洪、筑堤;在杭州,他疏浚西湖,修筑苏堤;在广东惠州,他引泉入城,供百姓饮用。此外,各地的东坡井、东坡书院,惠州的东坡孤儿院,海南的东坡医疗所……也都是苏轼为民创下的实绩。苏轼的人格魅力,显得格外鲜明突出。</h3><h3> 人们喜欢苏轼还有一个原因:他的遭遇令人同情。因先后不容于改革派和守旧派,他在仕途上两起两落,被贬达十余年之久,几次因诗文获罪,“乌台诗案”差点使他丢了性命。然而,在沉浮不定的人生面前,他表现出了极强的适应力,横遭贬谪也好,自请外放也好,都没有使他颓唐丧志,不管身居何处,无论爵位高低,他都能随遇而安,有所作为。《金山题像》一诗,是苏轼赴常州时写下的,可说是他对自己一生作的一个最好的总结:“心如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试问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东坡的人格魅力是永恒的。</h3> <h3>饶星宇</h3><h3> 我觉得苏东坡的人格魅力源于他的坎坷仕途经历。苏东坡的一生可谓是一波三折,他经历了升官加冕的喜悦,也遭受了朝廷贬谪与皇帝的猜疑,更在贬谪之后,看透了人生百态,所以在一生中经历了如此多的磨难之后,他自身的气质也变得愈来愈浓厚。他的人格魅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h3><h3> 1.他诗词中所表达出的意境和对人生的认知、态度能够直抵人的内心,感染激励着众生。苏轼一生中虽屡遭贬谪,生活在困境中,但却从未绝望过,从未放弃对生活的享乐和追求,他活的真实、洒脱、坦荡、豪放,没有什么能够打败他。他留给世人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敬仰。他诗词中体现出的那种气质,也深深地吸引着我们。</h3><h3> 2.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才华出众,诗词精采,为官清正。再说苏轼的才华横溢,诗,词,字,画,样样精通,可谓全才,书香门第,出身好,性格洒脱。他的才华,也是他人格魅力的一种体现。</h3><h3> 3.他人品高洁,对所有人都怀有善意,他眼中没有坏人。与王安石政见不同却能理解,在王安石失势时能直言他改革中的合理部分,实属难得。他的性格旷达、宽宥,即使多次被贬也始终乐观,不忘在当地尽心为民做事,提携后辈。他的境界高远,不为自己现实的处境所困,依然乐观向上,对待逆境有“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感悟。</h3><h3> 我觉得苏东坡的一生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要乐观,要笑对人生。人生就是起落落落落,直到落在尘埃里,开出花来。没有谁的一生是平淡没有挫折的,但不同的是,有些人可以踏过挫折 ,面对更美好的人生。有些人却只能永远被挫折踩在脚下。苏东坡一生经历了无数的贬谪,他从一个受到人人敬仰的才子,变成了一个毫不起眼,饥寒交迫的贬官。这对他的打击很大。但他毫不气馁,笑对人生。无论到哪个贫瘠的地方,都能重新找到人生的乐趣。这也是我们每个人需要学习他的地方。</h3><h3> 我很喜欢苏东坡。喜欢他的坦荡,他博大的胸襟。喜欢他遇事不慌不忙,从容的态度。喜欢他的才华横溢,才高八斗。更喜欢他笑对人生,乐观向上的心态。</h3> <h3>柴莉莉</h3><h3> 苏轼的人格魅力主要来源于他的坎坷经历,当然与家庭教育也并非不无关系。“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古人十五六成家,在苏洵27时长子苏轼也十多岁了,苏轼有弟弟子由陪读,又有父亲苏洵作表率,兼有绝佳才智,年纪轻轻便进士及第,身边又有贤妻王弗,真可谓是成家立业两不误。书生意气少年郎,雄姿英发骋“疆场”,从此他便踏上了茫茫宦海,几度沉浮。谪居黄城,把酒临风,共看昔日汴河风光处,牵黄擎苍叹英雄,然而成败各东西,此恨无穷,一腔豪气无倾处,所幸,一蓑烟雨任平生,踏雪飞鸿。</h3><h3> 他的一生,坎坷意难平。爱情曲折,仕途乖违,满腹经纶又如何?罹乌台诗案,遭两党斗争,黄州、惠州、儋州……一贬再贬,旅迹二十余处!可他在小像中提到“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心胸之宽广豁达可见一斑。他集儒家、道家、佛家于一体,即便以小舟夜泊绝壁,依旧叹郦元之简,李渤之陋;将功名利禄换作竹杖芒鞋的他,依旧豪情万丈,“缺月挂疏桐之夜”依旧高歌“大江东去”豪气不减。他,说是百科全书式的文学巨匠也丝毫不为过,词、画......几乎样样精通,正如林语堂所言,他是乐天派、道德家,是百姓的好朋友,是书法家、作家、士大夫、佛教徒,是法官、诗人、厨子......这些身份繁多,可偏偏他却角色转换之间却得心应手。他又是潮流的引领者,东坡肉,东坡肘子,子瞻帽,东坡汤......他简直无所不能!他直言敢谏,敢于为民请命,两袖清风,又是不可多得的好官!在我看来,他的亮点便是他的性格,也曾温情款款,也曾直言不讳,也曾豁达乐观,也曾豪情不败,他的坎坷遭遇,他的家庭熏陶,在书香氤氲中,苏东坡,便诞生了。</h3> <h3>鹿离</h3><h3>1.我认为是他的坎坷仕途经历,苏轼拥有一颗乐观的心,具有坦荡的胸襟,政治上失意却依然抱有为国效忠的心愿。</h3><h3>2.我认为我们要学习他那种遇艰危而不悔,身处逆境而泰然的豁达精神,尽管我们只是一介凡人,尽管对一些事情或压力无法释怀,但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尽力从容面对之。</h3><h3>3.我喜欢苏轼,因为苏轼精通诗词歌赋,书画俱佳,堪称一位全才。苏轼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聪明绝顶,是一位哲人,是生活的智者。性格乐观潇洒,始终能够对苦难保持乐观态度。苏轼亲近百姓,受到百姓爱戴,具有浓厚的人情味,他担任地方官时有突出政绩,造福当地百姓。苏轼具有雄心壮志,以天下为己任。</h3> <h3>马宁宁</h3><h3>苏东坡的人格魅力:</h3><h3>1.拥有一颗乐观的心</h3><h3>2.具有坦荡的胸襟</h3><h3>3.政治上失意却依然抱有为国效忠的心愿</h3><h3><br></h3><h3>家人的影响</h3><h3> 我认为苏洵对苏东坡最大的影响在与两点,一则是因为苏洵颇有文学素养自然能给苏东坡从小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家庭气氛,而这种家庭气氛正适于富有文学天才的青年的发育;二则在与苏洵文章的风格对苏东坡的影响,众所周知苏东坡的文章决不会存在华美靡丽的风格,而是淳朴为主,想必这也是收到了他父亲苏洵的影响。</h3><h3><br></h3><h3>苏轼给我们的影响</h3><h3> 我认为我们要学习他那种遇艰危而不悔,身处逆境而泰然的豁达精神,尽管我们只是一没有一个文人像苏东坡这样具有旺盛的人气了,他不但活在诗词歌赋案几尺牍中,还活在一个个普通百姓的生活里。他无疑是阳春白雪,但他在下里巴人中也能找到知音。这些以“东坡”为名的什件都可以在古文中找到记载,也可以在百姓中听到传说。何故?苏东坡太聪明了,他是一个生命的哲人,生活的智者,而他高可凌云的才华偏偏又是我们这个受到多少年文化浸染的民族的一种期盼。中国人评论一个文人,喜欢用的一个词就是才华。才华二字寄托了中国人的向往,寄托了中国人的浪漫,寄托了中国人的敬佩介凡人,尽管对一些事情或压力无法释怀,但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尽力从容面对之。</h3> <h3>邹博文</h3><h3> 苏东坡的人格魅力来自于他的坎坷仕途经历。而家庭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纵观苏东坡坎坷的仕途,被多次贬官,可每到一处,总为当地百姓着想,他的人格魅力,显得格外鲜明。从中我学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即使生活给你带来磨难,也要懂得挫折只是一时的,只有你坚持下去,前方的道路才会为你敞开,另外他的才学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古往今来,多少人将他当作偶像,不断进行研究,研究他的诗文,早就他的书法,甚至是他的美食,毫无疑问,他是一个全才,我敬重他,我钦佩他!!!</h3><h3> 我对苏东坡的喜爱仅靠只言片语是表达不出来的,但是一身豪气,一身婉约柔情始终令我向往。</h3> <h3>杨小艺</h3><h3> 我认为苏东坡的人格魅力更多地来自他的坎坷士途经历,一路的磨难与艰辛让他不断地成长,逐渐看淡功名利剥,也造就了他乐观豁达的心态,让他受用一生,当然这一切也离不开他的家庭,家庭深厚的文化底蕴,父亲的严格要求,母亲的关怀,弟弟苏辙一路的支持与帮助,都与他的成功密切相关。</h3><h3> 我自己很佩服也很喜欢苏东坡,除了他一身的才华,还有他那乐观的生活态度,不过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不管他走到哪里都能快速融入当地人的生活,更为可贵的是他作为一个大文豪,能够平等地看待下层的平民百姓,还常和他们打成一片,完全不同于“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交友方式,同时他一生致力于造福百姓,而且从政时也坚定地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总之苏东坡身上有太多太多的优点,不得不让后人为之倾倒。</h3> <h3>王婷</h3><h3> 苏东坡是中国文学中上一位富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千百年来 ,他一直受到文人、普通百姓的推崇和爱戴。从四个方面可以看到苏氏的人格魅力 :文学上的杰出表现 ,使他的作品深深烙在人们心里 ;性直坦率 ,胸怀宽广 ,有君子之风 ;参悟人生 ,对人生的理解超凡脱俗、常人不及 ;性情随和、自然 ,为人厚道、务实 ,将伟大的人格与普通人格巧妙地结合起来。</h3><h3> 苏东坡不但有超迈的文才,诗书画佛兼修,词作又是豪放派的代表,在政治上有自己的坚持,遭贬后亦能苦中作乐,从未丧失生活的斗志。很多关于他的幽默故事、急智故事,都显现了他这一乐观的人生态度。他的很多文学作品中更是透露了他的这一种旷达的襟怀。 人生的荣辱、仕途的险恶,与自然的风雨是一样的,看明白了这些,他的心中也就无雨无晴,无忧无惧了。这样的一种人生哲学与处世态度,是超出他的文学才华之外,在历史上熠熠闪光的人格光环,魅力烛照古今,这也是他能够作为豪放派这一代表人物的意义所在。</h3> <h3>王甜</h3> <h3>靳银银</h3> <h3>贾悦悦</h3> <h3>贾雯雯</h3> <h3>陈倩</h3> <h3>致远班作业展示</h3> <h3>答世华</h3><h3> 我觉得苏东坡真的,特别可爱。其实喜欢他可能有部分原因是,他有我想要成为的样子。我希望自己有他的旷达,他的温厚,他的率性,他的悲悯。哪怕受生活重锤,也要一蓑烟雨任平生。东坡的魅力还是源于仕途经历吧。</h3><h3> 苏东坡是个很天真的人,天真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人生境界,是对自我的无条件悦纳与关爱,也是对世界的欣赏与热爱。天真通常与无邪相伴,所以苏轼认为天下无坏人,所以他容易被排挤,即便遭遇飞来横祸,也还是如此。保留一份天真,即便年华逝去,富贵凋敝,也自然能拥有洞察这世界的明澈眼睛。</h3><h3>还有发自内心的灿烂笑容!</h3><h3> 苏轼大概是其后历代文人的精神烛照吧,仰其才,慕其情,学其旷达,爱其真我。他不论在怎样的萧瑟年月中,都有那样一颗爱着这个世界的赤子之心,正因如此,这个世界在千年之间都始终把他当作一个可爱的人。</h3><h3> 你说一个乐观向上,满腹经纶,又郁郁不得志的青年,还没有网没微博,当不了键盘侠,发一句牢骚差点被处死,他还能干什么,就是从生活里找乐子啊,装成一个吃货和傻白甜让政敌别那么敌对他,只可惜讨厌他的人真不少。</h3><h3> 我觉得苏东坡应该是很孤单又很悲伤的人,装着那么豁达乐观,一路被贬一路不服气,非要和皇帝对着干,被贬到海南了还要说自己心情不错,天空晴朗啊,那可是天涯海角,宋朝皇帝不喜欢杀文官,就只能贬了,他心里是有多憋屈啊,临死还是朋友说苏轼老了,就让他老死在京都吧,能把骨头埋在离家近的地方,苏东坡开心得蹦跶上路,结果还是没走回去,惨啊。</h3> <h3>王银馨</h3><h3> 我认为苏东坡的人格魅力在仕途经历上提现较为多一点。他有作为,有智慧,有情义,有情趣,有操守。他的一生,在自己的努力,创造中过的不平凡,其实,他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坚守本心,无愧于心和自己,就是人生不断学习的,而他,就是那样一位古往今来所有人都羡慕的楷模。</h3><h3> 他一生,皆本性,皆初心,不因外界所扰而改变。他不接受人间苦难的说法,而是享受人生的每刻时光。或许肉体是躯壳会死会腐烂,但他的精神却确确实实一直存活着,滋润后代,成为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我们为何不像他一般,坚守本心,顺乎天性,不去被世俗琐事所压迫着,在人生旅途中去欣赏每处沿途的风景呢?</h3><h3> 所以,苏东坡,他一生过的快乐随性,无所畏惧,正如清风流水般度过了一生,不无缘故。我喜欢他性格毫不恭维,仗义执言的性格,他真诚待人,真心交友,直言不讳。更多的,我想是敬仰吧。</h3> <h3>祁娟丽</h3><h3>⒈我认为苏东坡的魅力大多来源于他的仕途经历。</h3><h3>⒉苏东坡给我的感觉,活成了很多人向往的样子,是自由,旷达乐观,有操守,才华横溢,我敬佩他的真性情,我觉得最值得我学习的是他一生敢于为自己的理想而拼搏,就像爱国不分时间与地点。在我眼里他的一生从来不平凡,乐观如他,几经波折,却从未改变自己的志向,他所经历的波折皆成了他创作的高峰,他从踏上仕途开始,初心未变,即使他有过失意。虽然他已经逝去,躯壳不在,但是他的精神永远存在,这种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h3><h3>⒊我喜欢他的乐观,他的才华,他不会改变的初心。</h3> <h3>马静</h3><h3> 苏东坡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学作品,这当然是一笔精神财富。可是,我觉得,苏东坡留给我们更多的,可能还是他旷达的生活态度和乐观的处世风格。这些东西,可能对我们的人生更有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