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荔浦市“四有”好教师、优秀教师代表发言荟萃(三)

荔浦中学凤逸洲

<h1><font color="#010101"> <b style="">格局做大 境界提升</b></font></h1><h3></h3> <h3><font color="#010101">  ——班主任工作的几点心得与体会</font></h3> <h3><b>【个人简介】</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 凤逸洲,男,现任荔浦中学教师。</h3><h3> 任教以来,苦教苦学苦干,师德过硬,群众口碑极佳。25年教龄,已获全日制脱产硕士学位,中学高级教师。</h3><h3> 高三历史教学达12年, 班主任、年级主任、中层领导经历达18年。 获县级以上奖项达40余项, 培养自治区、市级高考单科状元各1名。 2017年高考中,所带班级荔浦中学文科1409班,一本上线达46人,600分以上5人,最高分许春秀同学648分居广西文科总分第38名,各项指标全面刷新荔中文科班校史记录。 2018年7月,所带班级高考成绩再续辉煌,一本上线达46人,600分以上8人,李青同学文综科目246分居广西第7名。 2018年9月10日,凤逸洲老师被授予桂林市最美 “四有”好教师荣誉称号。 2019年8月,所任教荔中历史学科的高考成绩居全广西前列,平均分68.29分在大桂林市19所示范性高中仅次于一附二附十八中, 受广西招生考试院委托在全区高考总结会上作典型发言。 2019年9月10日,凤逸洲老师被授予“自治区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其风雨无阻,早出晚归,全天候全程无缝跟班管理的工作干劲及作风,堪称楷模。 “只有人格才能铸造人格,灵魂才能铸造灵魂”,以此为立教之本。从教20余年来,不忘初心,一直默默耕耘坚守在教学一线。教育、教学、教研等方面均追求卓越与极致,颇有心得。 <br></h3><h3> 今天,凤逸洲老师与各位分享的主要是其班主任工作方面的几点心得与体会。</h3><h3><br></h3><h3><b>【心得要点】</b></h3><h3><b></b> 一、 一个老师要有出色的教学成果,要主动去当班主任; 二、 关于树人,要先感动自己再去感化他人; 三、 关于理想前途教育,要有绝招式的措施; 四、 关于惩戒学生及调解学生间的矛盾,要讲点艺术; 五、 对付学生一些奇难杂症(如手机问题),要讲点国际视野; 六、 关于德育的“知、情、意、行”,要重视“意”的环节; 七、 关于一流的班级管理,要从六个方面发力。<br></h3><h3><br></h3><h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各位都是奋战在教育一线的专家、行家和高手,今天受教育局委托,让我在大家面前谈班主任工作,的确是班门弄斧,实不敢当。今天只能硬着头皮,赶鸭子上架,我只能把做班主任工作的一些体会得失和做法向各位汇报一下,旨在抛砖引玉,有讲得不对的,恳请各位批评斧正。 &nbsp; <b>一、 一个老师要有出色的教学成果,要主动去当班主任</b> &nbsp; 第一个体会,一个老师要有出色的不一般的教学成绩与成果,一定要主动去做班主任。不做班主任,成绩成果可能没那么大,至少就我而言,是这样。有人问了,你有什么成绩与成果?我首先申明,是我与我自己相比,没做班主任,肯定没有这些成绩。请允许我冒昧把这些所谓的成绩向各位汇报一下: 早些年突出的有: —— 2010年所带学生贤新华同学获文综科目广西状元,因此获英国华人联合会主席专设的“里昂奖教金”; —— 2011年所带学生凌信芳同学获市历史学科高考状元; 近些年突出的有: —— 2017年高考中,所带班级荔浦中学文科1409班,一本上线达46人,600分以上5人,最高分许春秀同学648分居广西文科总分第38名,各项指标全面刷新荔中文科班校史记录; —— 2017年12月市一调考试:全市历史学科单科状元产生在荔浦中学,而且荔中历史学科在全市前20名占7人、全市前100名占15人,使师大二附、师大附中、十八中、桂林中学等均感震惊; —— 2018年3月市二调考试:所任教1509班历史学科平均分成绩居然在全市班级排至第三名(与一附二附十八中桂中等一起排);&nbsp; —— 2018年4月、5月市一模二模荔中历史学科在市前100名均有12至15名左右,占比已达市顶尖学校水平; —— 2018年高考中,所带班级荔中文科1509班,一本上线达46人,600分以上8人,李青同学文综科目246分居广西第7名。 —— 2019年8月,所任教荔中历史学科的高考成绩居全广西前列,平均分68.29分在大桂林市19所示范性高中仅次于一附二附十八中,受广西招生考试院委托在全区高考总结会上作典型发言。 &nbsp; 所以,我深深体会到,这些教学成绩的取得,若不做班主任,不可能达到这种程度。功夫在教学之外。这是我的第一个体会。<br></h3> <h3><br></h3><h3><b>二、 关于树人,要先感动自己再去感化他人</b><br></h3><h3>&nbsp; 只有人格才能铸造人格,只有灵魂才能铸造灵魂,舍此无捷径,现在神通广大的AI(人工智能)也不行 。这是我第二个较深的体会。要想班主任工作彻底、真正轻松一些,必须先真正把过硬的自身人格形象塑造出来。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做班主任的,几乎去学过魏书生老师怎么做班主任,但这么多年来,没有多少人能真正学成功。学生好的人格,必须要老师好的人格去影响、感化、铸造。魏书生老师正因为有超人的人格魅力,至少在学生的心目中,他几乎是神而不是人。所以他做班主任,很容易指挥、控制、转化他的学生。他的做法,他叫学生如何做,学生很乐意按要求去做,甚至不用叫,学生也懂得去做,前提是他的人格魅力。如果我们只是学他具体的做法,往往不但没有效,甚至还有副作用,这个说法并不夸张。 所以讲,我认为,学魏书生老师的精髓,就是要想尽办法,在学生面前,把自身人格成功塑造和树立起来。当我注意往这个方向努力的时候,我慢慢发现做班主任才得心应手一些。以前我在荔师工作的时候,遇到过一个非常典型的后进生,很牛。牛到什么程度?把父母在家门口的晒坪上打翻在地。旁边的人都说他父母,算了,你这个大仔废啦,放弃吧,管好你那个小仔吧。但他这个大仔来到我这个班一段时间,慢慢佩服我啦,后来转化很成功,他家长在家长会上流泪报告他儿子的不可思议的转变。2012年我到荔中以后,一直到现在,荔中好多老师有时还问我,你为什么每天来学校那么早?回去那么晚?我这几年不讲每天,至少90%的上班时间,我早上6:30到教室,下午2:25到教室,傍晚6:10到教室,我这样做,其实是为了真正带动学生抓紧时间,真正养成惜时、守时这一习惯。我带的班,1209班、1409班、1509班、1609班、1709班长时段来看,学生的时间观念普遍比较强。1209班、1409班从进入高二开始,很快就像高三一样抓时间。 这是从时间方面树立班主任的人格形象,我还从全程自编备考资料等方面努力树立形象。总之,班主任时时事事处处注意做自己的人格品牌,如同企业铸品牌,若真正成功,经济学上有一句话,品牌就像原子弹,能量很大,差生、劣迹生转化成功率才能提高。有了品牌,学生、家长会发自内心在社会上不断点赞你,无形中增强了你的美誉度、信任度、忠诚度。佛争一炷香,非为自己,只为更好度人。 &nbsp; <b>三、 关于理想前途教育,要有绝招式的措施</b> &nbsp; 一个班级,每位同学有没有真正的理想和奋斗目标,班级的档次差别会很大,理想前途教育,绝不是虚的东西,每位班主任应有每位班主任的绝招。我从2004年开始,十多年来,我一直从事学生的高考志愿填报的指导参谋工作,没有中断过。其中体会最深的一点,考生往往总是在填报志愿时,才发现自己的分数上不了最想上的大学和专业,说得最多的一句:早晓得就差这几分,我平时再下米一点、加油一点就好啦。于是我就想,能不能在平时,在高三甚至高二平时每次月考、每次模拟考,帮助学生模拟划线、模拟投档。让学生在平时,就清楚自己,成绩在什么位次,能进入什么大学与专业,要进入心仪的大学与专业,该下多少米、多少功夫。经过一系列技术攻关、摸索,特别是利用现代信息检索手段以及相关权威的招生录取信息系统,我己经能做到平时每次大考都能帮学生模拟投档一次,基本上经得起检验,较准确。这样,学生在平时,很直观,考到多少分多少位次,能进入什么大学和专业,一目了然,激发学生不断跳起来,去摘理想大学之果。2018年刚毕业这届,1509班有一位同学,平时经过多次模拟投档,目标逐渐清晰,锁定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且本人利用假期直接到中山大学校园去参观、“踩点”,平时全力以赴努力备考。高考成绩出来后,离上中山大学还差一点,但顺利录到华南理工大学。这印证了“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华南理工也不错,也是985。若平时目标不是信心满满定位中山大学,恐怕华南理工也上不了。因而,平时的理想前途教育,勿太泛,宜具体清晰可触摸,令其魂牵梦萦,志在必得,则可最大限度触发其学习内驱力。<br></h3><h3><br></h3> <h3><br></h3><h3><b>四、 关于惩戒学生及调解学生间的矛盾,要讲点方式方法和艺术</b> &nbsp; 教育学生要有有效的惩戒措施,惩戒教育一旦忽略或缺失,新老班主任都管不好班,最终也害了学生。目前的教育环境,很多班主任放弃了惩戒教育,这使我们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至少不少的学生表现出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一天犯几个小错收早工。这几年中纪委打虎的“三不”原则,我从中得获得一些启发。所谓“三不”,就是“不敢、不能、不想”。 “不敢”,就是让违纪者付出沉重代价,把违纪者双开、坐牢、倾家荡产,让违纪者付出高昂的违纪成本,绝不能像以前让违纪者大不了坐几年牢,然后几年后跑到国外坐享数以亿计违法财产;“不能”就是处处管死,即使有人想违纪但毫无空隙与机会;“不想”就是思想境界高了,自觉了,不想违纪了。所以,我们要想让学生不敢违纪,那首先要坚持惩戒,但要采取文明多样有效的方式,不能发生肢体冲突,否则易上纲上线。这几年来,我手头上已累计有200份左右每份500词的英文检讨书,就是我认为较有效的惩戒方式。比如迟到行为,有的学生会反复犯,学校又没有什么实质性处罚,学生就会越来越肆无忌惮。那我就采取迟到一次,当天马上写一份500词的英文检查,不按时交,翻一倍,1000词。这样学生会权衡,写500词英文蛮难受,迟到代价和成本太大,划不来。这样学生的迟到明显就减下来,其他上课讲话、两睡讲话、网购以及学校的六项行为规范挨值日老师白榜反馈的,等等,自知道之时起,24小时内,写一份500词英文检查,这的确有明显的效果。当然,班主任风格不同,惩戒方式不一样。但尽量避免罚跑等方式,万一罚跑中学生晕倒,后果不堪设想。</h3><h3> 我们做班主任的,有一大烦恼,学生间几乎天天有大大小小矛盾,但很多学生不懂处理人际矛盾,经常把矛盾扩大化和激化,不时酿成大祸难以收场。 对于调处化解学生间乃至家长间矛盾,我坚持用毛泽东矛盾分类法为指导思想,效果依然不错。毛氏矛盾理论精髓为,矛盾可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大类;解决矛盾有三种方式:一是一方吃掉另一方;二是同归于尽;三是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共存双赢。毛氏矛盾理论认为,凡属人民内部矛盾,均应往第三种方式引导,要共存双蠃,不要老想一方消灭另一方,也不要采取对双方都无益的同归于尽,只要不是人家要谋你的财害你的命那种你死我活的敌我矛盾,双方都应退一步海阔天空。鸡毛蒜皮的矛盾与摩擦,无论哪方,哪怕受点委屈,没人说你窝囊。当然如果确属敌我矛盾,敌人立马要取你性命,如前段时间的昆山砍人事件,宝马司机要骑单车者的性命,那骑自行车者该出手时就出手,已别无选择,那另当别论。但发生在学生间的矛盾,几乎不属此类敌我矛盾。女同学不小心踩了男同学的脚,男同学对女同学大打出手,这绝对不对,绝不是男子汉,有本事你去打钓鱼岛啊,那叫真男人。平时多类似这样引导,我体会到,矛盾化解率、调处成功率还是比较高的。 &nbsp; <b>五、对付学生一些奇难杂症,要讲点国际视野</b> &nbsp; 搞教育,我一直反对假大空高大上的东西,有的人动不动就讲国际接轨,令人费解。但近年来,手机问题,已成教育顽症。2011年左右,手机智能化、互联网化已凸显,2012年快速普及,2013、2014、2015年在中小学已失控泛滥成灾,给全世界的教育和家长带来个猝不及防措手不及。手机互联网化,就意味着学生手持一部手机,就是手持一个移动网吧。学生过去上网还要翻围墙出去找网吧,现在不用了,半夜躲在背窝里就可通宵上网玩游戏。我所看到的,凡是玩手机的,100%学习下降,不是99%,我还没有见过沉溺手机学习不下降的,想找一个例外都难。显然,中小学生携带手机到校,弊远大于利。但这几年学校管手机,吃尽苦头。学生甚至家长,禁止带手玩进校园,特别是收缴他的手机,他质问你,你凭什么啊?你法盲啊,你侵犯我的财产权利,我去告你!隔壁的藤县中学,曾因手机处分学生,被上了央视焦点访谈,新闻媒体却支持学生和家长,搞得学校班主任不敢管不愿管手机,放任自流,结果最终还是害了学生。西方欧美这些国家,对于手机问题,反应很快,一看不对劲,纷纷启动立法,授权学校和老师,可以收缴学生的手机,前段时间,法国立法,一刀切,禁止15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带手机进校园。而我国这方面的立法,滞后一些。那需要我们班主任,层层开家长会、学生会,讲西方手机管理怎么理念先进,怎么措施到位,讲我们怎么落伍啦,掉队啦,还正深受其害。实践证明,这时大讲特讲国际视野,效果出奇的好,家长学生很容易接受手机的严管严查。 另外,文明礼仪问题,现在的学生很逆反。高中女生,不给她穿超短装、透明装进教室和教学区,直到现在,没有几所高中能做到,她还反过来讲学校老土、封建、死板。面对这些,一般我还得搬出国际一流的企业、跨国公司、世界500强的礼仪要求,在正规场合,叫学生自己去查阅了解,能穿这么短和这么透明的么?学生们找不出一家。然后进一步引导,教室教学区是不是正规场合,你们的行为到底文不文明?到底现不现代?为什么跨国公司不太喜欢选聘中国员工?即使招聘进去为何要从零开始培训礼仪?这方面也讲点国际视野,效果非常不错。<br></h3> <h3><br></h3><h3><b>六、 关于德育“知、情、&nbsp; 意、行”,要重视“意”的环节</b> </h3><h3> "知、情、意、行"这四个基本要素,不要偏废,不要只顾授之以知、动之以情就万事大吉,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意志力,良好的行为及习惯依然难产。有大量的学生,看起来很懂事,脑子也不错,但就是学习学不好,太平庸,一事无成。这主要是忽视了意志力这一环节的培养和训练。 这使我想起了我一个侄儿的成长与逆袭。2001年,我这个侄儿参加中考,当时还是原始分计分,考了401分,当年荔中正取线为525分。当时我还在荔师工作,这个侄儿上了荔师的高一,我亲自当班主任。我深知这个侄儿致命弱点是意志力出问题,"知"、"情"没多大问题,很懂事,很礼貌,也有强烈向上的情感倾向,但做什么事吃不了苦,坚持不了多久。我当时开了一处方,从"意志力"突破,不必过多跟他再讲大道理。从入学第一天起,我要求他一定早上6点前起床,一起来就去跑步,风雨无阻,不能找任何理由中断,起不来我到宿舍掀被窝。刚开始,他感到很难坚持,两个多月以后,逐渐适应并逐渐形成习惯,冷也爬得起来,热也爬得起来,下雨也要到荔师食堂的走廊去跑几圈。其精神面貌逐渐发生了很大变化,成绩也一点一点提升,最终高考考上了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无独有偶,他同宿舍有位同学叫陶红飞,也天天坚持跟着爬起来去跑。这位同学更是奇了怪了,高一是近视眼,跑了两三年,视力居然恢复正常,最终高考考上了北京装甲兵学院。 因此,从意志力着手,不失为增强德育实效的一个很好抓手和突破口。 &nbsp; <b>七、 关于一流的班级管理,要从六个方面发力,并引导学生转化为自我管理</b> —— 目标管理 —— 时间管理 —— 心态管理 —— 方法管理 —— 纪律管理 —— 潜能管理 这六个方面若展开讲这些年的心得体会,恐怕要好几个小时,因为有太多的成败得失想与各位交流,想请教于各位。时间问题,我简要地讲。中国一流的班级管理(高中学段),我总结为,将班级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在上述六个方面(目标管理、时间管理、心态管理、方法管理、纪律管理、潜能管理)融为一体。这里借鉴了中国社科院王极盛教授数十年来跟踪中国各省市高考状元的研究心得。所谓目标管理,一定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体目标定位是否迫切、明确、理性,是否有极强的诱导力和驱动力。类似模拟投档的方式,每月左右一调较,深造高校与专业长期予以解读与指导,职业规划渗透其中,令学生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是为目标管理精髓。关于时间管理,班主任非要管好不可。时间不用花钱,学生极易挥霍与浪费。要学生在校在家的时间全程无缝管好。大凡有作为者,必是时间管理高手,这往往要班主任以身作则才能带动学生惜时如金,这点极为关键。心态管理,一定要常态化。学生心态,如清洁区,一日不扫,垃圾遍地,灰尘布满,要天天励志,要日日反省,所以我长期坚持用一小黑板,每天手写原创更新励志警句,悬挂与教室大黑板旁,每天一句,一月一年下来,必有良效。方法管理,在高中学段,主要指学习方法和备考方法。1409班,还在一进入高二,我尝试高考备考重心前移,即高二高三一盘棋,整体规划,要求学生在高二开始就自己操作,每科备有高三一轮复习资料,一有时间,当作自助餐,自己选择加料训练。结果这个班在高考,各项指标,无论怎么比较,考出了荔中校史上最高水平。这其实是最大的方法管理,若学生等到高三才探索备考方法,为时有点晚了。关于纪律管理,讲话、迟到、上网、早恋等,先是严格他律,然后过渡到严格自律,这一点,也非要班主任率先垂范不可。学生都知道,我若迟到了,我也自我惩罚,背新概念英语。纪律一严,班风就迅速好转,深入转为自律,则大器可成。潜能管理,现在国际上,有一个文盲的新定义,即不懂得开发自我潜能的为文盲。这的确值得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平时,我查阅大量大脑潜能的资料,也不断择要引导学生,大脑潜能几乎每人都忽略了,人类对自己的大脑开发实在太少了,故有文盲一说,故教育产生了太多的平庸。因而,我经常搞一点挑战极限的训练,比如,早上考文综,下午考英语,晚上又继续考一套文综,学生在完成训练任务后发现,其实好多不可能完全是可能的,对战胜自我有切实的感悟。 一流的班级管理,是为了学生真正实现自我管理,教是为了不教,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这六个方面,既是班级管理,也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转化为自我管理,两者相辅相成,使管理臻于上乘境界。<br></h3> <h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关于班主任的工作体会,我就汇报到这里,耽误浪费了各位宝贵的时间。再次恳请各位,今天讲得不对的,请批评斧正。谢谢!<br></h3> <h3>编辑:凤逸洲</h3><h3>审核:傅振存 曾小菊</h3>

学生

班主任

管理

高考

班级

荔中

手机

各位

教育

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