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有一根长绳,我和爸爸、妈妈都想要分一段,于是我们就用剪刀一段段剪下来,一共剪了3次才完成。我们想万一要将一根绳子分成很多段,有没有别的办法可以更快速的完成?我们发现把绳子对折以后再剪断,可以一下子得到多段绳子。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根绳子剪成多段绳子之间的秘密吧。</h3><h3>实验猜想</h3><h3> 把一根绳子对折1次,然后从中间剪一刀,这根绳子会被剪成3段吗?对折2次以后被剪成几段?对折3段呢?以此类推,绳子对折的次数和得到的段数之间有关系吗?又会是怎么样的规律呢?</h3><h3>材料准备</h3><h3>三根绳子和一把剪刀</h3><h3><br></h3> <h3>实验过程</h3><h3>把第一根线对折,从中间剪断。</h3><h3><br></h3> <h3>变成三根绳子:两根短,一根长一点。</h3> <h3>第二根对折了两次,剪开。</h3> <h3>变成了5根:3根一样长,2根一样长的短。</h3> <h3>第三根又对折三次剪开。</h3> <h3>变成了9根:7根一样长一些,2根一样长的短一些。</h3> <h3> 结论是对折1次,从中间剪断变成了3根;对折2次,从中间剪断变成了5根;对折了3次,从中间剪断变成了9根。</h3><h3> 我们认真观察下图的数据,我们发现了其中的关系,并用“乘加”的方式进行了总结。</h3> <h3> 通过这个数学实验我们发现:一根绳子对折的次数,就是几个2相乘的次数,最后再加上1,得到的就是一根绳子对折后被剪断的段数。很有趣的规律呢!伙伴们也来一起试一试吧!</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right;">四(3)班 林奕辰 33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