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爱国:很多孩子用学习不好惩罚父母! 一个坚决的、努力的不让自己成功的男生案例

分析家

<h1>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在努力让自己获得成功,然而,也有极少数人是逆操作——“反成功”。来访者万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反成功”的人,他今年35岁,但是谈吞举止给我的初步印象就好似一个长不大的男孩。</h1><h3></h3> <h1>我对万先生说,某种意义上说你已经成功了,因为你已经成功的让自己的人生失败的一塌糊涂。万先生很生气,他说:陈老师你并不了解我,我是努力追求成功的,哪有人不希望自己的人生成功呢!是的,从意识的层面上看,万先生也在追求成功,可是从他的生活现状上来看,他的生活没有一条符合今天人们心目中的“成功”标准,他没有拿到一张学业毕业证书,没有学会任何一项生活技能,没有谈成过一次恋爱,甚至是到驾校学开车也半途而废,几年过去了也没有拿到驾照。他周围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个废人,在父母的眼里他是一个“啃老”的长不大的孩子。</h1><h3></h3> <h1>和万先生接触过几次之后,确实是应了万先生自我评价的话“我没病”。他确实是没有病,而且他非常的聪明。所以我说他并不是没有成功,<b>他已经非常成功的让自己不成功</b>。他很惊讶我对他这样的解释,他说他从未有人对他说过类似于这样的话,他弄不明白为什么他已经是非常成功的让自己不成功了?</h1><h3></h3> <h1><b>人类的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有动机,不可理喻的非理性行为的背后也有为人所不知道或者不想知道的非理性的动机。万先生在坚决努力不去成功的非理性行为背后,也有他所没有觉察到的非理性动机,因为他一直卡在3岁左右俄狄浦斯情结之中,他对父亲有无意识的憎恨,他知道他的父亲需要什么,他的父亲最最渴望看到他成长、成功,因为他未能化解他对父亲的憎恨,潜意识里他“故意”以不成功来挫败父亲。同时,他也憎恨母亲未能成为他爱的唯一,母亲也要“屈从”于父亲,于是他也憎恨他的母亲,母亲与他的父亲一样也同样渴望他成长成功。于是他用他的坚决不成功一石二鸟同时挫收和攻击了父母两个人。 他在清醒的意识层面上,他也认同父母对他望子成龙的期待,他仍然有非常渴望人生成功的另外一面,于是他的内心处于剧烈冲突纠结之中,这样的冲突纠结使他精力耗尽、动弹不得,在成功的道路上寸步难行。一旦或者是眼看自己将要成功,马上他就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让自己陷入失败。再往深处探索,他的母亲对他的吞噬使他难以走入健康的父、母、子三元关系,而早期的精神分裂机制使他对父亲投射恐惧与迫害感,使他不能发展出与男人气质认同,所以他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夸张的男性特征来强调他的男性身份,比较他蓄起年轻人并不常见大胡子等,但这并不是他真正的内心经过俄狄浦斯期后与男性的性别认同,他的男性身份感是不稳定的和脆弱的。其实并不是他不渴望成功,他当然十分渴望成功,但是他潜意识不允许他成功,因为他虽然年龄早已超越了俄狄浦斯期,但是他的心态,仍然是卡在俄狄浦斯初期的情结之中,这造成了他现今学业、工作与恋爱上面的困难。</b></h1> <h1>透过万先生的案例,我想起一个精神分析业内经常讨论的一个话题:究竟有多少人需要精神分析?——我突然发现我们的问题问错了,可以换成另外一个问法:究竟有多少人需要了解自己的潜意识?那就有很多很多人需要的。万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个,他被他的潜意识所支配,他只有了解到他的潜意识里的真正的动机,他才能从他的困局中解脱出来。 正如同万先生父母所感觉到的那样:孩子被耽误了30年,如果我们早就有精神分析的意识、潜意识冲突的意识,孩子就不会是今天的状况。</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