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外面一如既往的阴冷,世界一如既往的“安静”。</b> 距女儿三周岁生日已经过去许多天了,这些日子里我过得十分惶恐和不安。惶恐和不安大多源于我对自己的认识。古人说,父有五德:宽厚、仁慈、自重、智慧、心胸。古人还说:“先修身,而后齐家。”这些我都没做到,惶恐和不安便在心里滋生。时常感觉到自己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就像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最危险的事情是不需要通过考试就可以做父母。惶恐于她的三岁生日来得这么的快,来的这么猝不及防。一转眼,她便要长大。 看着女儿安静的入睡心里特别的温暖,但这段时间却经常听到她在梦里咿呀,感受到她睡觉时的“挣扎”。甚至,女儿在睡梦中哭喊着“妈妈”惊醒。假如,能够进入她的梦里,会看到什么样的画面呢?是快乐或是难过?她会否梦到爸爸呢?<br>于是,在女儿眼里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的爸爸呢?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绝情</b></h1> 在女儿眼里,我必定是一个绝情的爸爸,一个狠心将她丢下的爸爸。<br> 因为很多原因,在女儿出生后的三年里我都没有将她带在身边生活。只能依靠短暂的假期前往探望,短暂的欣喜背后也造成了一次次的离别。<br> 每一次分离,都会听到女儿撕心裂肺的哭喊声。而我,仍然狠心离去,把女儿远远的抛在身后留下的只有残留的哭喊声和远去的背影。在所有的情绪中,离别,应该算是一种凄美绝仑的感受吧。<br> 或许她眼里已习惯了那个总是远去的爸爸,也或许多年以后她会明白“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的感伤。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影子</b></h1> 在女儿眼里,我应该是影子一样的存在。那是离去时狠心的背影,是手机里无法触摸的假影,是生活中不陪伴的假影子爸爸。<br> 因为不在身边,借用现在的网络媒介我们总是在第一时间便可以看到对方。然而一次次的视频中嬉戏,也一次次传来她“你在手机里呢”、“手机里的假爸爸”等等话语。那一个假影也是这三年时间里女儿见得最多的爸爸了,最终那一个影子还是引起了她内心的伤怀,从她的眼神里我看到了她渴望又无奈的内心独白。<br> 在那本就不多的在一起的时间里,我总是隐形一样的存在。女儿的身边尽是姥姥和妈妈、玩具和动画片,爸爸总是一个假影子一样的存在。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无趣</b></h1> 在女儿眼里我肯定是一个无趣的爸爸。是一个不会跟她一起玩游戏,不会给她讲故事的爸爸<br> 都说孩子有自己的世界,喜欢玩的东西和大人也不一样。但作为爸爸,我没能更多的去和女儿玩她爱玩的游戏,没能让她将我带入她的世界。<br> 在这个越来越无趣、越来越焦虑的时代,如果我们还有万分之一孩子般的童趣,便能在这无聊的世界里找到诗意的栖居地。没有了童趣的我在女儿眼里是一个十足的无趣的爸爸。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易怒</b></h1>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小情绪,父母也是这样。很多人觉得有了孩子之后,为人父母的性格会比以前收敛很多,对待孩子的情绪都要拿捏得精准。然而这只不过是美好的愿望而已,作为父亲的我脾气变没有变得更好,我还是那个易怒、暴躁的脾气。还是会因为她的任性耍脾气而对她生气,还是会因为她的“纠缠”而变得没那耐心变得急躁。<br> 在女儿眼里肯定特别的希望自己的爸爸能对自己和和气气,不管自己犯下了多大的错,都能温柔地对待自己。女儿内心其实是很害怕爸爸发怒生气,内心对“生气”这一个词有一定的恐惧感,这样的恐惧让她慢慢的对爸爸也产生了恐惧。这样的恐惧发展下去造成的影响是我不敢想象的。<br> 在女儿眼里,我肯定是那个易怒的爸爸。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懒惰</b></h1> 在女儿眼里我变成了小猪佩奇常说的“猪爸爸的大肚子”一样的爸爸。女儿从小便知道我常常带学生外出参加体育比赛,他们都很厉害很喜欢运动。但她的爸爸却变得越来越懒惰,越来越不爱运动。慢慢的,也就出现了“猪爸爸的大肚子”。<br> 漫长的假期,总是无规律而又死板的生活节奏和方式。总是在孩子睡着很久后不舍的躺下,总是在太阳出来很久后挣扎着爬起来。这样的懒蛋爸爸在女儿眼里已是见怪不怪了。害怕长时间的懒惰形象在女儿眼里逐渐定型,然后导致她也变得没有独立性、不会自己完成自己的事情。害怕长大后女儿没有勤劳的习惯,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憨笨</b></h1> 在我们的意象里,父亲的目光总是那样睿智高远。这是做孩子的引以为傲的形象,是孩子眼中榜样一样的存在。然而要做一个睿智的爸爸,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在女儿的眼里,爸爸没有睿智,反而显得十分的憨笨。<br> 这些年,在无谓的忙碌着丢了学习也就停止了进步。变成一个不看书、不学习、不成长的爸爸。停止修身后,自己也就真的变得越来越“笨”了。不再是曾经那个可以一杯茶一本书坐一天的样子。<br> 拥有智慧的人,行可及远。希望自己可以拾起学习,给女儿一个好的引导。似乎忘了曾送给她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胸藏文墨怀若谷”,也或许是我并未理解其中真谛。没有陪伴,没有引导,没有以身作则,这将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而已。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忙碌</b></h1> 在女儿眼里,爸爸总是那么的忙碌。不仅仅是不在家的时候非常的忙碌,在家的时候也是那么的忙碌。忙碌到连手机都不能放下,可以一直在手机上做很多很多“事情”。<br> 跟女儿在一起的时间里,最刺激我的是女儿一声一声的“爸爸,你陪我玩一会儿呗?”、“爸爸,你别玩手机了吧。”每一次都像千斤重锤一般砸到我心里,心里满满的都是不忍和羞愧。许多时候,一边应承这陪她玩,却一边拿着手机做自己的事情。太多的假性陪伴她都一一的看在眼里,多么希望我放下手机认真陪她,她又是用了多大的勇气才说出那一句“爸爸,你别玩手机了呗”。<br> 是什么让自己变得如此不负责任?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后话</b></h1> 龙应台说过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br>可是我发现,原来我理解错了龙应台,理解错了人生。孩子终将长大,也终将远去,去寻找他们的人生之路。我们应该坚定的去支持和鼓励他们踏上那条属于他们自己的路。但是,我错在只理解了其中之一,在这背后有值得做父亲的我深思的含义。<br> 目送他们的背影远去是源自于缘分,作为父母子女一场的缘分。这样的缘分决定了我们在她们成长之前要用自己的责任去陪伴他们成长。<br> 在一个三岁的女儿眼里,我是一个十足的不称职的爸爸。未来还很长,也很短。长到余生,短至朝夕。或许某个瞬间后,发现他们已经长大,只能目送她远行。<br> 或许,只有改变我自己,才能改变女儿眼中的“坏爸爸”吧。<br><br><br> <h3 style="text-align: right"><br></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2020年2月21日记于唐山</h3>